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之氣候文明史

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

気候文明史:世界を変えた8万年の攻防


以古鑑今,是讀歷史最實際的目的吧。可惜的是,我們中小學讀過的歷史,不是著重死背硬記,就是教科書的死板解釋,根本無助瞭解事情發生的各種面向。

這本有趣的科普書《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気候文明史:世界を変えた8万年の攻防)補充了這方面的不足。作者田家康是日本的氣象學家,他從氣候變遷的角度,解釋人類文明史中的諸多大事件。 人類與氣候變遷的拉鋸戰,在八萬年間不斷在進行,雖然我們的歷史課本甚至討論。

氣候變遷的力量,更像「看不見的手」,卻宰制了許多國家和朝代的命運,也暗中推動了人類的文明發展走向。《氣候文明史》書中舉了不少例子說明氣候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在說故事的同時也順便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氣候知識,還很有誠意地在書末附了兩篇文章詳細解說「如何調查過去的氣候」和「氣候變遷如何發生」。

我們人類的演化,就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直立人的出現,在學界就有理論認為是因為非洲(尤其是東非)氣候在冰河期變得乾燥,森林成了草原,人類為了能在廣闊的草原看清天敵而演化出直立的身體。人類在不同時期的大遷徒,在全球趴趴走,也和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族群遺傳學的研究也發現,在智人出現後,驟變的氣候曾經使全球人口數迅速銳減至萬人以下,作者田家康直指這和氣候的劇變息息相關。人類文明出現了農耕也是因為在新仙女木事件時氣候變冷而食物減少,迫使人類要努力栽種植物以活命。之後的溫暖期造成世界各地洪水泛濫,各古文明都有洪水傳說。可是災難性的大洪水,讓原本只存在於西亞的農耕文化散播到全世界。

溫暖的天候造就了西漢蓬勃熱絡的絲路貿易,而寒冷的天候卻使東漢內憂外患不斷,終至滅亡。不過危機就是轉機,作者田家康指出世界普及的宗教和哲學就是在寒冷化時代,在社會政治動蘯之中產生的精神革命。中國和日本接受外來的佛教,也拜氣候異象讓人們有了心靈寄託需求之所賜。

因氣候驟變而毀滅的文明,罄竹難書 。過去一萬年以來,氣候掌控了尼羅河流域的水位變化,同時也左右了埃及王朝的興衰。深受人民敬畏的埃及法老王神威,在一次次與預言相悖的氣候變動中失去地位,使古埃及自此走向衰亡。羅馬帝國的滅亡,過去大多以政治混亂和外族入侵等人文因素作解釋,不過田家康指出,因火山爆發引起的氣候驟變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我們當今面對最重大的危機之一,就是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暖化。從這本書中,我們可能要認識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不一定勝天!不過儘管如此,縱使全球人類的族群曾經縮減至兩千人甚至更少,人類至少還是存活下來了。

人類在地球的歲月中,把45億年壓縮成一天,也不過是半夜前最後的那不到兩秒鐘,可是我們因為氣候驟變的嚴格考驗而演化出了智能,這比稱霸地球上億年顯然過得太爽的恐龍還強得太多太多了,不過我們把智能花在活得比恐龍還爽而大量排碳和破壞環境上,在這兩秒鐘之中讓地球產生了好幾分鐘至少小時的變化,讓人類的前途難料。恐龍至少在氣候變冷時還變成了鳥,我們將何去何從呢?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全球變暖說真的是聳人聽聞嗎?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 該好好用心地面對的全球7大短缺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The Sky of Gene - 關燈一小時能改變世界拯救地球嗎?

The Sky of Gene - 真假環保

The Sky of Gene - 綠色EQ

The Sky of Gene - 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The Sky of Gene - 再談為何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

The Sky of Gene - 活在象牙塔裡的化工學者

The Sky of Gene - 台灣政府財團之惡,在於不食人間煙火。

The Sky of Gene -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糟蹋稻穗......

The Sky of Gene -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欺壓秧苗......

The Sky of Gene - 中科三期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 正負2度C--不願面對的真相

The Sky of Gene -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

The Sky of Gene - 世界資源真相,您可曾想過?

The Sky of Gene - 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地球很美有賴你-HOME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The Sky of Gene - 2009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The Sky of Gene - 危急中的地球(Planet in Peril: Environmental Coverage

The Sky of Gene - 第11個小時(The 11th Hour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上)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中)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下)


閱讀全文...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習慣的力量為什麼讓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 – 1910)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是一本很好看的書,不管你是把它當作心理學的書、還是行銷管理的書、還是勵志的書、還是科普書,都行!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原文書名意思就是「習慣的力量」,揭示習慣如何形塑我們的人生和生活,以及我們如何能夠透過改造習慣讓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讀了這本《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我們將會在看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團體組織,以及自己的人生時,認識到全新的面貌。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引人入勝地把許多重要的社會科學與心理學研究帶進來,全方位地檢視習慣型塑與改變這門科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從神經科學、行銷、管理研究、民權運動等包羅萬象的角度,解釋習慣帶來的轉機或危機。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中,習慣的定義乃是,刻意或深思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的重覆之後,不需思考卻仍繼續每天都在做的行為。《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指出,我們每天的活動中,有四成是習慣,而非自個主動作決定的,例如每天早上睡醒的第一件事、吃啥當早餐、上網上啥網站、走哪條路上學或上班、多久休息或者去運動、晚上幾點上床睡覺等等。

剛開始時,我們會動腦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吃飯、該吃多少,上班時該專心做啥,該多久去放風一下,或什麼時候該去運動等等。不過經過一陣子的重覆行為之後,我們就能夠不再思考,也不需再做選擇,一切就變成自動自發。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當習慣成形後,人腦便停止參與決策過程,把省下來的腦力用在面對每天的新挑戰上,不必為大小事就得思考和決策而疲於奔命。因此,除非是要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是檢視其他新習慣存在,否則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啟動。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很少不是依賴習慣。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指出,習慣雖然強而有力,卻也脆弱易摧。有些習慣是不知不覺地生出的,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常未經同意便自行萌芽,卻也能被解構重新建構。杜希格引用近廿年科學界與商界的「習慣學」研究,包括數百篇學術研究。他是位優秀的記者,不僅從文獻中挖寶,還實地採訪了許多企業主管的,以及到數十家企業的實地研究結果。《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試圖教我們:只要掌握「習慣迴路」,學習觀察生活周遭的提示訊號與獎酬,就能拆解習慣,達成每一件你想做到的事。夠不夠實用?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點在於每個人的習慣到底從何而來,深入探索習慣運作的神經科學原理,新習慣如何建立和養成,為何作者到了下午三點半就自動去吃餅乾讓自己變胖。舊習慣又該如何靠 打破習慣鏈(提示→慣性迴路→獲得獎賞)戒掉。對於習慣的研究,也不過是這廿年來的事,可是科學家顯然已經掌握了習慣的部分秘密。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成功企業與組織的好習慣,譬如一家面臨瓶頸的公司如何靠著一個核心習慣而成功轉型,還有如何讓員工養成好習慣來增進企業活力和獲利;還有說明當組織慣例亂了調,會犯下怎樣要命的失誤。《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指出,許多企業乍看之下深思熟慮的決策,很多其實是建立在其習慣上。而企業或組織中各階層角力和休戰的習慣,卻可能因危機而釀成大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舉了羅德島醫院和倫敦地鐵大火為例,可是我想許多官僚機構恐怕更不堪吧?所以這本《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也該列為公務員必讀讀物!《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也探討了企業如何預測與操縱習慣以便從消費者的生活改變大撈一筆。

第三部分檢視社會的習慣,看社會運動家和宗教家如何替人們建立新的習慣而成功改良社會觀念與風氣。最後還深入探究棘手的道德問題:英國一位殺人犯若能說服他人自己是因習慣而意外殺人,能否因此重獲自由?為何一個習慣性賭徒卻要為債務負責?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中,杜希格用了許多有趣的案例來說明習慣在行銷和管理上的力量,例如一家牙膏公司如何透過廣告和牙膏成分讓美國人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寶僑公司(P&G)如何透過觀察家庭主婦的習慣,讓原本已打入冷宮的芳必適(Febreze)搖身一變成為暢銷商品;美式足球教練東尼.鄧吉(Tony Dungy)如何捨棄大部頭的教戰手冊,僅用習慣來讓他的球員發揮最大潛能;美鋁(Alcoa)乍看之下捨本逐末地注重工廠安全措施,結果卻增加了營收與獲利,股價大漲;星巴克(Starbucks)如何透過課程讓一位原本EQ有問題的人成為明星級店長;大賣場塔吉特(Target)如何從顧客的資料中發掘出的重大生活改變(例如懷孕)而從中用客製化折價卷攻勢獲利;電台如何利用聽眾的收聽習慣讓大家原本聽了就轉台的歌(Hey Ya!)成為暢銷金曲並且還得獎。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在書末還附有一個用來改變習慣的貼紙,網站上也有一個有趣的「自我檢測表」讓我們用來檢視生活中的各種習慣,以期保留好習慣,戒除壞習慣,非常地用心。

如何改變習慣


雖然習慣很重要,不過如何我們的人生真的都要靠習慣來決定,也是蠻可悲的。所以我們不如三不五時就來打破一下生活中的習慣,例如出去旅遊一陣吧 :)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Be Quiet!安靜,就是力量!

The Sky of Gene: 讓人乖乖聽話的影響力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