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參與泛科學的心得




泛科學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科普網站,臉書粉絲頁已有超過25萬人按讚。泛科學準備在11月8日(日)舉辦泛科知識節,一天內舉辦超過40場講座、對談和工作坊,將會是台灣科普界的里程碑。




其實,當泛科學的臉書粉絲頁有5萬人按讚時,我還吐槽了一下,說朱學恒的有15萬人按讚,泛科學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而已。而現在泛科學臉書粉絲頁已達到他40萬人的超過一半,希望有一天能夠徹底超越! 


對這成就,身為持續在泛科學發表文章的作者群之一,當然感到甚有榮焉。泛科學不是完美的,我有不少意見,當然讀者也更是有不少意見,最近有篇文章〈閱讀泛科學的心得〉,在幾位泛科學作者間有些討論。基本上,該作者阿捷認為泛科學有些作者在文章中「腦補」。

由於這篇文章有個大問題,就是就抽象原則來說,他說得很有道理啊。可問題是,文中完全沒有舉任何例子,指出他認為腦補的是啥。這個很難進行討論,因為找十個人來讀該文章,然後去找近期符合他描述的泛科學文章,可能會有十個版本XD

不過,由於近來我們在泛科學有就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我想就在這篇文章闡明我的立場,那就是科普作家能否有自己個人的見解、主張和立場?我並沒有要作平衡報導,因為我在這裡就是要用鮮明的立場來說明,科普作家有個人鮮明的立場,不僅不是個必要之惡,還可以是錦上添花。由於,無法明確瞭解該作者的例子,所以這篇文章可能和他的論點是毫無交集的,這可能有待未來的交鋒和討論來釐清。

其實,我認為科普作家,只要沒有扭曲科學事實,個人風格不該是受限的,並且只要清楚闡明,作者是能夠有個人立場的。如果不能有個人立場,市面上許多優異的科普書可能都要消失了。而且如果只是要忠實地以白話描述科學發現,那根本就不需要泛科學,只要有維基百科就行了!

科普文章能有價值判斷嗎?

有一些哲學家在研究科學時,是用規範性(normative)的立場,就是在闡述科學應該要怎麼樣等等等。這篇顯然就是用規範性的立場出發。另一種科學哲學的態度和方法,則不是在試圖規範科學,而是去探討為什麼科學家會這麼做和這麼說?

要求科普文章力求完全客觀,並不是一個人的主張而已。有些讀者也曾有過強烈的要求,認為科普作家只要客觀呈現科學知識就好,不該妄加主觀的立場和判斷。在哲學上,陳述有兩種,實證陳述(positive statements)和規範陳述(normative statements),前者是客觀地提出事實,簡來就說就是指事物是什麼;而後者是有價值判斷的,簡單來說是指事情該怎麼樣。我今天喝了八杯水,是實證陳述,可是我建議你一天要喝八杯水,是規範陳述。

因此,如果力求客觀,至少就不該出現規範陳述,因為涉及了價值判斷。為什麼一天該喝八杯水?是因為健康嗎?那為何要健康?不健康不行嗎?只要涉及了價值判斷,就一定是主觀的,即使大部分人都同意該如此。

回到科普或科學傳播的問題,完全的客觀,是可能的嗎?科學家在處理科學知識時,或者一個科學傳播者,在傳播科學知識時,實際上是怎麼看待那些科學知識的,是把它們完全客觀的使用和闡述嗎?

其實,有許多科學哲學家都指出,完全的客觀是很難的。就算是最基礎的物理學來說好了,光有波粒二重性,這個大家都知道吧?可是什麼是粒子?什麼是波?粒子就一定是一顆顆小小的東西嗎?那什麼又是波?是上上下下的振動嗎?用粒子也好,波也好來描述光子,是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知道什麼是粒子和波,但光其實不是真正的粒子和波,也不是非粒子和波,是我們人類主觀把光當粒子和波。


光子的行為最客觀來說,可以用數學方程式來描述,可是只要述諸了文字,要去描繪其行為時,就只能用一些人類比較能夠理解的具體事物來描述。沒有人學物理只用數字方程式,這根本不可能完全不用任何文字來描述現象。可能只有學者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是最接近完全客觀的,因為他們沒有正常人有的情感能力,但他們也許根本無法和外界溝通啊,也幾乎沒有哪位物理學大師是學者型自閉症患者吧?

所以,在科學教育上,純然的客觀,根本不太可能存在,因為我們,尤其是初學者,必定要用具體和主觀的事物去理解學習科學。而科學研究的過程,更不會是純然客觀的,高度的客觀都會有傷科學研究。科學是實證的,可是科學研究的過程是藝術。如果科學研究是個純然客觀的過程,那麼意思就是可以用電腦程式來進行。

科學研究過程,重要的問題是什麼?那些問題為何比另一些問題重要?問題該用什麼方法解決?實驗數據該怎麼解釋?某領域的科學知識能用在另一個領域來解決問題嗎?這些,都是人類主觀認定的,只是這樣的主觀會由科學社群去中心化地凝聚成共識而成為一定的客觀。

投稿最頂尖的科學期刊如《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有高達97%在第一關就被退稿,進入審查程序的,也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會被接受發表。很多投稿,在投稿信中就要簡短闡述其研究的重要性和價值,而重要性和價值的判斷,更不可能是客觀的!很多時候,往往只是主編的偏好而已。但這阻礙了科學進展了嗎?多少會有影響,但劃時代的研究,終究有一天仍然會在科學社群內被重新發掘。而且我們都知道,不幸被《自然》或《科學》退稿的好論文,還可以試試《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啊XD

科學數據和知識是死的,是要靠人解釋的。在撰寫論文時,要分成好幾個部分來寫,有Introduction、Materials & Mathods、Results、Discussion和Conclusion。我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在教我寫論文時,就說Introduction、Materials & Mathods、Results和Conclusion要老老實實地寫,可是Discussion可以發揮想像力。有些國內學者嘲笑國外學者的論文太浮誇,是因為人家就是在Discussion有些天馬行空啊,可是論文的同儕審查,一般上對Discussion是比較鬆的,只要不要過度誇張地誇大,討論到超出論文主題太多,基本上的是睜隻眼、閉隻眼,也就是說即使是科學論文也有一定的彈性。

即使Introduction是要老實地寫,可是寫得好不好,就是能否交待清楚什麼問題是重要的,過去人家做過了什麼,為什麼還值得繼續做,自己的研究又推動了什麼樣的科學進展,有什麼樣的價值,也某個程度上決定了論文的好壞。這些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觀的,同樣的科學數據,寫得精不精彩,解釋得夠不夠力,決定了刊登的期刊有多好。

還有,科學研究的過程還有許多人性的部分,這些人性的部分也很腦補。李遠哲看棒球時想到了分子束的研究方法,費曼看到轉動的盤子想到量子力學的問題,穆利斯在塞車的雙向車陣中得出PCR的靈感,凱庫勒從夢中咬住自己尾巴的蛇想到苯環的結構,這些算是腦補嗎?是腦補啊,他們都沒在客觀地看事物啊,還腦補到其他東西去了啊XD

科學的運作是去中心化的

回到科學哲學的問題,科學是一個人類最特殊的文明活動,有機會讀孔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不管同不同意他的觀點,都不得不承認他列出了科學活動的許多迷人的特色。

我談到科學活動的主觀和藝術,並非認定科學有如人文和藝術那樣主觀。科學界其實是有強力的規範的,我們在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摸索其規範。科學界既然有許多規範,可是這些規範是哪來的?科學界沒有帝王和政府來制定規範,是由科學家們組成一個個社群討論出來的,整個過程是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幾乎所有運作良好的學會、期刊,都是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學會會長和總編輯甚至只是行政職,學會和期刊的發展走向是由理事會和編輯部商討出來的。這個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方法,比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早了幾百年!

去中心化,沒有帝王和政府來規範,科學家自我規範,才是科學運作最順暢的條件!因為科學是探索未知的,是因地制宜的,沒有人知道未來什麼該規範,而什麼不該規範!基因重組在方興未艾時,引起社會大眾恐懼,迄今仍有不少科幻片在拍科學家製造出毀滅性的病毒等等。可是,從事分子生物研究的人都知道,我們必須遵守不少規範,而那些規範,是科學家自我設限的,不是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政府來主導管制的。

科學的規範,好比如球賽的規則,不想遵守大可不玩,可是要玩就要遵守,有哪條規則過時了,可以討論修改,而非一成不變。無法規範的科學社群會成為散沙無法凝集產生影響力,而墨守成規的科學社群會被淘汰,就像許多期刊、學會、科系走進歷史一樣,會有後起之秀起而代之,是科學一直不斷進步前進的動力,是整個科學社群去中心化地運作的結果,不是由一個全能全知的人來規範和主導。因此,我們在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是在學會其默契,而非拿一本本高人撰寫的教條來背。

以上談的是科學研究,而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呢?其實也是一樣去中心化地運作!去市面上買下所有的大學基礎教科書,如普生、普化、普物等教科書,即使作者文風不同,書中舉的例子不同,可是談的原則基本上大同小異啊!課綱是誰來主導的?科學界有教育部來主導課綱嗎?反課綱要上哪去反啊?基本上也沒有全球科學界的教育部啊!沒有課綱,科學家要怎麼教小孩啊?科學教育,也是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在運作的啊!愈是基礎的教科書,就愈是能夠掌握科學界的共識。我們怎麼知道哪本教科書比較好?靠的是口碑啊!口碑,就是去中心化的!

去中心化,所以科學才能滲透到幾乎所有國家的基礎教育裡去,聯合國並沒有規定科學在國民教育裡該教什麼,該怎麼教吧?去中心化,就因為沒有高高在上的力量,才更有力量!這和我們,尤其是亞洲社會認知有差,很多人可能以為要有一個權力一把捉的團體,才能有效率和力量。崇尚威權的政黨,尤其無法理解公民運動的自發性和去中心化,心裡一直認定一定是在幕後黑手在操縱婉君。

科學教育是去中心化的,就科普而言,也是如此。如果去讀一百本科普書(我書評都寫超過兩百篇了),就會發現每個作家有很不同的風格,有些平實、有些比較誇張、有些嚴肅、有些詼諧、有些立求客觀、有些有濃厚的個人立場和主張,可是共同的原則是不能扭曲和曲解科學事實和知識。是誰來規範科普作家呢?不是由一個中心化的組織來規範,是靠讀者和科學社群的評價,說穿了就是靠口碑而已。

科學家也好,科普作家也有,最在乎的之一是名聲,大家都是愛惜羽毛的。要進行科學研究、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就是要來遵守默契,也就是無形的、去中心化的規範。我也有文章被泛科學被讀者質疑後,經編輯部和我討論後,決定下架。有篇是因為內容不合適,另一篇是因為涉及太多主觀認定而有偏頗。我的疏失是我個人不對,但我更慶幸這個平台的運作,就是科學社群運作的典範!所以我不吝分享這些丟臉的經驗,來說明科學社群的審查是無時無刻在進行的,立言就是要力求嚴謹。




科學活動和科學傳播,基本上是去中心化運作的,而泛科學就是因為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給予作者們很大的彈性和自由,所以激盪出許多好文章。泛科學只有給我們一項原則,就是要引用出處,在實證陳述部分要言必有據。促成科普書的黃金時代的一位科普界前輩就曾跟我提過,他認為泛科學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亂」XD 因為「亂」,泛科學才多元而活潑,也才讓許多科普前輩跌破眼鏡地壯大。

如果要力求客觀,可以去維基百科撰寫或閱讀條目,維基百科的撰寫有其遊戲規則,其規範也是社群研討出來的。維基百科是參考資料,是已經對某些事物感興趣的人去主動參閱的,維基百科的功能不在於主動告訴你什麼東西是有趣的、重要的。可是科普書也好,科普文章、演講也好,就是作者試圖主動告訴你,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有趣的,這絕對涉及價值判斷。維基百科和泛科學,是網際網路去中心化運作的好例子,是兩個不同功能但能互補的多元存在。

而且泛科學這個平台,還能透過在文章底下的留言和臉書的分享來討論。就像那篇文章,雖然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也盡力反駁,但他激發我們的思考,就是一篇好文章啊XD 這篇文章有點雜,就是因為是從臉書討論拼貼擴展而成的。

既然是去中心化的,何不就讓泛科學繼續多元?讓想寫客觀報導的作者寫客觀的報導,讓有立場、見解的作者演示如何用科學方法來解答他們關注的問題,讓社群來決定那樣的解答好不好,如果解答得不夠好,只要作者沒有扭曲事實和曲解科學知識,何不也寫篇文章來討論,作者也能回應。我自己就在泛科學和其他作者討論了美國牛和偽科學而有好幾篇一系列的文章,這就是網路媒體的最大優勢之一啊!

我這篇文章有沒有價值,不是我個人吹噓出來的(因為一定是好文),也不是稿費多少(因為沒有T.T),更不是有老師打分數(教育部指派嗎?),而是由社群去中心化地決定的。與其規範性地要求不能有規範陳述,還不如參與社群的去中心化運動吧!


本文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