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絕地救援的火星任務






叫好又叫座的好萊塢科幻片《火星任務》……哦不……《絕地救援》(The Martian)被棒為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十年來最佳的電影,我不僅同意,還想補充上「絕對是」,而男主角麥特‧戴蒙(Matt Damon)真的又創演藝事業高峰,在火星上的獨角戲,演活了一個理性又冷靜又幽默的科學家!

《絕地救援》的原著小說《火星任務》,是安迪‧威爾(Andy Weir)在 2011 年自費出版的科技驚悚小說,是他的處女作。他父母分別是微粒子物理學家及工程師,而他是熱愛物理相對論、軌道力學和火箭的電腦程式工程師。《火星任務》 裡頭有大量真實的科學,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都讚嘆不已,主動邀請他參觀 NASA!






有人說《絕地救援》是火星版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因為麥特‧戴蒙在那飾演一位等待同胞到來的科學家曼恩博士(Dr. Mann),和《絕地救援》裡等待救援的植物學家,一邪一正,相映成趣!加上《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麥特‧戴蒙是第三回守候援兵了吧! 無獨有偶,飾演戰神三號探險隊長瑪麗莎‧露易斯(Melissa Lewis)的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 也在《星際效應》擔任要角,飾演長大後的女主角墨菲(Murphy)。

我對《絕地救援》的評價要比《星際效應》高,因為後者還是有些灑狗血賺熱淚的煽情戲碼,然而《絕地救援》,編導卻很平實地呈現了一個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的植物學家馬克·瓦特尼(Mark Watney) 該如何靠科學知識存活;地球上像熱上鍋螞蟻的科學團隊,又該如何在政治壓力和緊迫的時間下,用盡全力、善盡所長地設計各種營救方法。

相對於《星際效應》,《絕地救援》顯得冷靜許多,可是卻仍然扣人心弦,讓人又哭又笑,是部不可多得的優異科幻電影。上映前不久就有新聞說火星是濕的,科學社群也在討論:如果把如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地質學家、大氣科學家或者心理學家等等,丟包到火星上,那個領域專家的生存機率最高?種種討論,讓《絕地救援》顯得話題性十足。

《絕地救援》也像是《浩劫重生》(Cast Away)和《地心引力》(Gravity)的火星版,瓦特尼靠自己的毅力、知識和巧思,養活了自己一陣子!《浩劫重生》至少是在地球上,《地心引力》的女主角和瓦特尼都被困在地球外極為尷尬的處境!只不過在《地心引力》中,女主角真的要靠她自己的勇氣來解救自己,而瓦特尼想盡辦法,終於聯繫上了 NASA,所以有一整個大團隊來營救他。

能到火星的太空人都是萬中挑一,有高超的心理素質,以及受過嚴格的科學訓練來應該惡劣的狀況。人類是群居動物,在獨自長時間孤單地勇敢活下去,很不容易,所以瓦特尼對著攝影機的自言自語,彷彿和人對話的時候,會緩解不少壓力,他也不斷用幽默樂觀的態度面對危機。

令許多科學家激賞的是:《絕地救援》在科學層面稱得上嚴謹,雖然沒有人實際到火星做過那樣的實驗,可是在火星上種植物,理論上是可行的。電影也展示了真正的科學研究過程,就是 NASA 的科學家到噴射實驗室,翻出原型機進行實驗,取得真實數據和瓦特尼比對討論,這比許多好萊塢科幻片不實際地把科學家當神,不需要進行實驗來獲取數據的過程有天壤之別。除此之外,《絕地救援》還在許多地方都展示了真正的科學方法,值得討論。




先來點科普知識吧!其實《絕地救援》也非完美,火星上的氣壓極低,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而已,相當於地球上空 35 公里,所以太空人才要穿上太空裝,從太空裝提供氧氣,這也是太空裝的頭盔玻璃破了、裡頭氣體就拚命往外衝的原因。要不是瓦特尼被天線刺傷時,血液和天線封住了大空裝的破洞,他絕對活不了多久,那就沒戲唱了!但就因為氣壓很低,所以影片中出現的風暴很不實際──那麼稀薄的空氣所產生的風,不太可能有那樣強的破壞力。我們姑且就把這個當作是為了劇情所需的犧牲吧!

另外,火星的土壤可能含鐵太高,不見得加了糞便就適合種植植物,光線也是個問題,加上糞便沒發酵過,植物恐怕無法有效利用……那些馬鈴薯不會長得太好吧?另外,火星的引力只接近地球的四成,所以除了在戶外要穿厚重的太空裝,在室內的活動應該更輕鬆才對。

九月底《絕地救援》上映前,NASA 就很故意地發出新聞稿,說火星有水。這就有趣啦,原來瓦特尼只要去打水就好了,不需要太費周張去合成,實驗過程還被炸飛──其實 NASA 對《絕地救援》的拍攝提供了大力的幫助,甚至專門製作了網站「The Real Martians」,順便宣傳 NASA 的火星計畫:在 2030 年把人送上火星!




2015 年 9 月 28 日,NASA 宣布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根據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配備的光譜儀獲得的數據,科學家在火星的神秘斜坡上發現了水合礦物。有暗色條紋表明火星地表隨時間變化有流水存在。在較溫暖的季節,線條的顏色變得更深,顯示水流在斜坡上出現,在較冷的季節,地表特徵變淺。

不過,縱然火星有水,可能也是含鹽的水,加上火星的水大多鎖在永久凍土和極冠等冰凍圈(Cryosphere),不太可能直接灌溉植物,單憑瓦特尼一己之力,也不容易取得夠多的量,但農作物的生長需要不少水分,所以瓦特尼用合成的方法,其實是很實際又可靠的──只要他找到不把自己炸飛的方法。瓦特尼合成水的方法,其實是 NASA 研究出來的,所以知識真的是力量,同學們要專心上課啊~

科學知識是會變的,因為科學一直在進步。所以,一部科技驚悚小說或電影,只要盡力呈現當時已知的知識,就是很盡責了;更重要的是,科學的進步,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呢?《絕地救援》正好提供了很好的討論材料。很高興,雖然不是紀綠片,但《絕地救援》還是最大程度地呈現了科學知識以及科學研究的過程,而且充滿娛樂效果和戲劇張力,與《侏羅紀世界》(Jurrasic World)編導的白爛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絕地救援》非常正確健康地揭示:科學家常常必須以團隊的方式合作!除了少數領域,科學家極少單打獨鬥地進行研究,更甭提解決重大困難。他們要有阿宅在背後提供科學理論的支援,還有收集和分析數據,也要有長袖善舞者應付媒體作公關,有體能、毅力過人者親自到前線去探險,雖然有人嫌配角人數太多,可是實際的狀況是,電影中出現的所有配角,在這個大型協作的複雜營救任務中,一個也不能少!

《星際效應》就沒有呈現團隊合作的精神,因為電影中的科學家,似乎就只有一個老教授和長大後的女主角而已,不過《星際效應》中最大的科學問題屬於理論物理,所以這情況倒也無可厚非。然而,在《絕地救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領域專家貢獻其所長,在地球上用團隊的力量為瓦特尼解決許多關鍵問題,讓他能順利到達 「戰神四號」(Ares IV)基地,並且升空和他的隊友們會合。

除了 NASA 位於林頓·詹森太空中心的科學家,加州帕薩迪那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的科學家也一起加入,合作試探營救的各種可能方案。JPL 由加州理工學院管理,負責為 NASA 開發和管理無人太空探測任務。JPL 是火箭迷的聖地,許多科技上的創新在那裡產生,讓人類能夠到外太空去探索。

JPL 有個英文名字和我同姓的華裔科學家 Bruce Ng,在他的領導下,科學家們日夜辛勤工作設計製造各種器具,這個突發狀況讓他們必須面對許多工程難題。我最愛看「國家地理」或「DISCOVERY」頻道關於工程的節目,這些節目不會一味空洞地宣揚科學家或工程師有多了不起,而是告訴我們,科學家或工程師常常面對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狀況,他們如何一步步用團隊的力量,應用知識和智慧,突破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絕地救援》很忠實地呈現科學家或工程師絞盡腦汁拚命解決難題的過程,而且他們還會慘遭失敗,不管是在地球,還是火星上。

其中一位非裔年輕科學家,凌晨在辦公室被喚醒時突然有了靈感,經過電腦模擬的驗證,這個初生之犢跑到休斯頓去跟長官提議,雖然過程頗為耍寶,可是長官們研究之後發現,他的提案雖然有風險,但最為可行!他們沒有因為他的年輕或魯莽而否決提案,雖然因為政治因素,必須讓一位主管扛起責任。

很有趣的,中國的國家航天局也參與了火星營救任務,他們如果見死不救,老美也未必知道,但他們還是選擇公開機密火箭,提供 NASA 必要的協助。加入中國因素,雖是好萊塢電影近來的趨勢,但原著小說《火星任務》其實就有這個橋段,不是電影刻意加入的。

事實上,我認為這是《火星任務》和《絕地救援》的一個亮點──面對人類開拓未知的領域,我們應該放棄政治成見,攜手合作!科學知識和理論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不分種族國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為後代子孫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文明社會間除了良性競爭,也該有積極的合作,因為我們為未來創造知識或物質的財富的過程,可以是非零和遊戲,跨國合作,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需要大型團隊的合作,實際探險的科學家也會以團隊的方式進行,《火星任務》用不煽情且穩重的方式歌頌同袍同澤的情誼,友情和義氣,也成了改編電影《絕地救援》的大賣點!能夠在開疆拓土時互助,是我們人類這個靈長類物種,能夠從非洲草原擴散到全球各大洲的支柱力之一。




《絕地救援》電影毫不沉悶,以充滿戲劇張力的方式呈現,觀看《絕地救援》 時除了優異的科效和劇情,還能同時能享受到知識及科學上知性的感動!這是繼 2013 年的《地心引力》和 2014 年的《星際效應》後,好萊塢電影的影迷、科幻迷、科青、科宅絕對不容錯過的好片!

看了電影,更想要了解火星的話,有幾本科普好書可以參考:國家地理的《前進火星:尋找人類文明的下一個棲息地》(Mission to Mars: My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和《火星零距離 好奇號任務全紀錄: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探險故事》(Mars Up Close: Inside the Curiosity Mission),以及以文筆幽默詼諧聞名的瑪莉‧羅曲(Mary Roach)的《打包去火星:NASA 太空人瘋狂實境秀》(Packing for Mars: the Curious Science of Life in the Void)!還有以下幾篇科普好文: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