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








雖然我的工作和興趣主要是生命科學,但是對人類能夠發射各種飛行器到外太空,還是感到非常折服的!記得高中剛畢業在校外上英語課程,有同學不知道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是啥,讓我在課堂上發脾氣,並為此傷心難過了好一陣子!怎會有人對人類科學和工程史上最偉大的機構之一漠不關心呢?




然而,2003年NASA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STS Columbia OV-102)的第28次任務時,太空梭在重返大氣層的階段與控制中心失去聯繫,不久後在德州上空爆炸解體,機上七名太空人全數罹難,加上後來得知NASA的「火星氣候軌道載具」(Mars Climate Orbiter)在1999年完全錯過了火星,是因為有一隊工程師計算時採用的是英制單位,而另一隊採用的卻是公制單位,我對NASA失去了敬意。

儘管如此,我仍相信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完全不會因為這些失敗而畫上句號,頂多畫上逗點,也相信外太空探索的任務,是人類科學可以達到的最高成就之一, 體現人類科學和工程菁英團結合作的力量!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近年就達成了許多國家航太機構都未曾達成的成就,每一項都令人感到移民火星又近了一步!

在探索外太空的艱難任務中,除了增進人類的科學知識以及科技研發、為以後的移民舖路,過程中的挑戰,也為我們進行其他複雜工作提供了許多管理上的寶貴參考!甚至對我們在人生中遭遇的各種挑戰和抉擇,也有借鑑的意義!至少,來自土耳其,在美國路易斯克拉克法學院任教的歐贊.瓦羅(Ozan Varol)就這麼認為,所以把多年「火星探測漫遊者計畫」(Mars Exploration Rover, MER)以及「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Cassini–Huygens)的經驗和觀察,寫成這本《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Simple Strategies for Giant Leaps in Work and Life)。






等等,法學教授參與太空任務?瓦羅是個擁有天文夢的土耳其宅男,他自學英語做為第二語言,17歲獨自移居美國,進入康乃爾大學宇宙科學大樓四樓那間所謂的「火星室」,主修天體物理學。他後來到愛荷華大學攻讀法學,不但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還創下該學院史上最高平均成績的紀錄,更在20多歲就當上法學教授。他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理解太空探索任務的科學,但又有局外人的視角,能夠為為我們客觀地解析箇中門道。這本書沒教人怎麼建造火箭,而是搞懂火箭科學家的思維,來翻轉我們的事業與人生!

「火箭科學」是個大眾之間以訛傳訛的詞彙,但他姑且把參與太空任務的科學家(充滿理想的宇宙研究者)以及工程師(讓太空旅行成真的軟硬體設計師)都稱作「火箭科學家」。他主張,所謂的火箭科學家是非比尋常的理工宅,他們經常思考人們一般想像不到的事情、解決人們一般處理不了的問題,還能真正把失敗當作成功之母,化劣勢為優勢,利用限制來創新!

儘管看似做好各種萬全的準備,太空任務也不總是成功的,每一次失敗都價格昂貴,政治風險龐大,但是火箭科學家把意外和失敗當作教訓,當作解謎的材料,並且在自我懷疑中修正,盯著長期的目標,不滿足於短期的成果。

火箭裝載滿燃料升天,每個步驟都要非常精準的計算和控制,容不得一丁點小失誤。成功進入外太空後,挑戰才剛開始──怎麼維持上百萬個零件在無重力、真空、高輻射、極端溫度的環境下順利運作?如果有了故障,遠水救不了近火時,又該如何排除干擾和雜訊來正確地排疑解難?瓦羅主張,這些經驗,對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複雜社會,在紛亂的時局中,承受巨大的壓力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有重要參考意義!我們沒有要發射火箭到外太空,但我們如何發射火箭到我們事業和人生的巔峰?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全書分成三個階段,就像火箭發射一樣。在第一個階段:發射,將用於點燃思考力。控制室內眾多絕頂聰明的頭腦,似乎能夠精準地控制太空任務的任何一個環節。可是實際上,所有太空任務都面對極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沒人真的知道外太空究竟有什麼不可預期的東西,儘管無線電訊號是以光速前進,但來回火星也要花個24分鐘,這種不可控的感覺,甚至讓許多參與任務的科學家有各種各樣的迷信,從衣著、零食到對交通車撒尿都有,只差沒擲筊。

差別是,所謂的火箭科學家並沒有因為不確定性就選擇逃避,相反的他們選擇了擁抱不確定性,並且把那當作志業!重要的是,搞清楚啥是可控的,啥是不可控的,探險和冒進是兩碼子事。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備才能無患!面對未知,剛剛好是不夠的,更多的安全邊際才能讓人遊刃有餘。

他用馬斯克的SpaceX為例,讓我們發現企業提出構想時常犯的巨大錯誤,還有一些看不見的隱形框架如何限制我們的思維,我們以為大家都這樣做的就是對的,卻忘了當初時空上的限制可能不復存在。馬斯克用減法通往原創性,他回到基本命題去思考,讓火箭發射的價格硬是大幅下降。SpaceX捨棄傳統NASA製造火箭的方式,利用市場競爭提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他們招聘的人才不限航天領域,自行生產零件,甚至不惜去eBay購買仍堪使用的二手貨,簡化製造流程,並且想方設法回收火箭。




他提出思想實驗和登月思維是火箭科學家、新創企業、世界級優秀人才採用的策略,讓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從被動的觀察者轉變為主動的干預者。我們原本對世界存有許多好奇心和初心,只是我們把它們忘了,並且利用各種方式塞滿自己的時間不想感到無聊。善用思想實驗,並非找到正確的答案,而是讓心靈接受不同的可能性。

1962年9月,約翰.甘迺迪總統站在萊斯大學人山人海的體育場裡,信誓旦旦地對著臺下群眾說,他將會在六○年代結束之前,把人類送上月球,並且安全地帶回地球。當初人類登月任務時,全世界的電腦運算力,甚至還不如一台iPhone手機呢!但老美還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更有趣的是,許多科技在甘迺迪發豪語時尚未存在,登月任務真正的勝利,來自於一套讓火箭科學家們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思維步驟。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第二階段:加速,將用來推動在第一階段中提出的構想,探索如何精準定義問題。我們要如何送兩部火星車上去呢?瓦羅解析了把勇氣號(Spirit, MER-A)和機遇號(Opportunity, MER-B)送上火星的研發過程,指出,要找到對的答案,得先學會問對的問題。問對問題,不僅把火星車成功送達,也曾經拯救成千上百名嬰兒與幼童生命。




接下來,要進行反轉思考,藉由證明自己的構想有誤(而非說服他人自己的正確性),來找出想法中可能存在的謬誤。希特勒掌權的過程,與1999年火星極地著陸者號(Mars Polar Lander)墜毀事件,有著同類型的設計謬誤。我們傾向相信符合理念的證據,而忽略和自身不符的。要避免這點,我們要用「假設」代替觀點,並且提供多個假設,以及尋求別人的獨立驗證。這也是科學不同於偽科學之處,偽科學基本就是反著來的。

面對外太空嚴酷的環境,宇航員是怎麼在高強度的身心壓力下面對外太空的艱難任務的?在測試不夠真實的情況下,可能比沒有測試更糟。另外,測試該比實戰時更嚴酷!《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提供了太空人測試的方式,也分析了各種測試失敗的案例。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第三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成功。成功與失敗都是能解鎖終極潛力的重要因素。我們都害怕失敗,火箭科學家也是,太空任務的失敗伴隨著許多政治責任,但是如果無法從失敗中學習,迎來的不僅是更多失敗,還可能是災難!NASA的失敗不算少,兩次太空梭爆炸在人命和財產上的損失極為慘重,而那兩次意外原本是可能避免的。驕兵必敗,產業巨人的崩壞與太空梭的爆炸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中的故事非常精彩,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讓我們見識到太空任務科學的同時,跳脫巢臼地讓我們學習到大量管理學的方法!讀過了,還有什麼比送上火星車更難的?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