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究竟是誰在操縱你的選擇?

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

The Art of Choosing

The Art of Choosing


這本書《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The Art of Choosing)和丹.艾瑞利(Dan Ariely)的《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及《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Predictably Irrational)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參見〈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獲得「不理性的力量」!〉
〈蝦米!誰說人是理性的!?〉

首先,這幾本書都在探討人在做決策時不理性的一面。再來,《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的作者希娜.艾恩嘉(Sheena Iyengar)和丹.艾瑞利(Dan Ariely)一樣,來自東方、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家,也是移民到年輕的美國的學術菁英(前者來自印度,後者來自以色列),在美國頂尖的大學任教。這些書都帶著濃厚的個人色彩,他們都不吝和讀者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他們同樣在生長的過程中遭受身體上的重大傷害,希娜.艾恩嘉幼兒期罹患罕見的視網膜色素病變,高中時完全失明;而丹.艾瑞利在18歲時的一場爆炸意外,讓他全身皮膚70%遭灼傷,住在燒燙傷病房達三年之久。這些人生經歷,都深深地影響了他們日後的學術工作,啟發他們探討許多有趣的人類行為。

希娜.艾恩嘉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她是印度移民第二代,父母為虔誠的錫克教徒。她出生在西方,在西式教育下成長,對父母奉行的東方文化價值也不陌生。也因為她深受東方文化薰陶,所以能夠在美國的西方文化之下,發現許多極為有趣的文化差異,而且能從中發堀出深意:




基本上,在《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當中,希娜.艾恩嘉要問的主要問題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選擇」,背後真相是什麼?到底有哪些力量,在影響我們「自由」選擇?她舉例指出,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選擇觀的差異。台灣雖然基本上是東方亞洲社會,但是卻也頗為西化了。所以選擇觀差異,也在不同的世代和族群以及階級中表現出來,只是媒體似乎還沒啥有趣或深入的報導探討之。

我覺得,而《誰在操縱你的選擇》書中提出最有趣而且最令人感到意外的的觀點是:選擇愈多,有時候卻讓人愈不快樂?而且,與其堅持自己的選擇,有時候放棄選擇對我們會更好?還有,我們以為能自由選擇,卻常常只是在別人訂好的答案中圈選!

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身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們或許花費許多心力在做選擇上,卻也太習慣於創造選擇、要求選擇,可是卻常常忘了評估什麼時候選擇才有用、為什麼有用,而只是一味浮沈在無數的選擇中自我感覺良好。

《誰在操縱你的選擇》全書分為七章,第一章〈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指出渴望選擇,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本能,甚至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念之間的抉擇之後果。希娜.艾恩嘉用遇溺的老鼠來說明,小白鼠的是否懷有信念相信自己會活下來,決定了牠們掙扎了15分鐘就沒入水中溺死,還能連續撐60個小時才溺死。而能不能自由選擇躲避電擊,也決定了狗會不會得到學得的無助。希娜.艾恩嘉也指出,嬰兒也有自己做選擇的慾望,而且生物生來就需要選擇的自由。能夠做出更多重大選擇,也為讓老闆比基層員工健康長命。還有,「選擇的故事」激勵人勇於作夢。這些都是選擇的正面作用。

在第二章〈異鄉異客〉(A Stranger in Strange Lands)中,希娜.艾恩嘉指出,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是不同文化孕育出迥異的選擇傳統。在這一章中,希娜.艾恩嘉用東方的智慧,指出許多讓西方人跌破眼鏡的研究結果(包括受了西方教育的我XD),例如相信家人為你挑選的人生伴侶不會錯?教義上的限制會剝奪教徒對人生的掌控權?而且,在不同文化當中,社會對做選擇時,該考慮自己,還是他人?個人的成就還是團隊的勝利?個人專業發展還是組織整體效益?就有著相同不同的期待。並且,她也表示,單純的寬容不足以解決文化衝突。

在第三章〈我自己的歌〉(Song of Myself)中,希娜.艾恩嘉指出,透過各種選擇,終我們一生追尋「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是為什麼「做自己」這麼難?做什麼選擇反映你是什麼樣的人,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所以為了讓自己與眾不同而做選擇。如果現在的選擇和過去的不同,我們也會調整信念,以避免矛盾。吃不到的葡萄,就一定是酸的。但若辛苦吃到的葡萄也是酸的,那一定酸得恰當好處XD

第四章〈理性與感性〉(Senses and Sensibility)探討,我們在做出選擇時,如何結合「自動系統」(直覺)的反應速度和「思考系統」(理性)的邏輯推理能力,或者在兩者間擺盪。有些選擇讓你的人生轉錯彎,人生中充滿各種選擇,卻也充滿各種不如預期的結果,為何會這樣呢?該不該現在吃掉棉花糖?選擇什麼時候吃掉棉花糖,甚至能夠預測出一個人未來的成功機會有多高。經驗法則永遠都能幫助我們嗎?那要視情況而定。出乎意料的,理性的選擇不一定勝過直覺的選擇。培養「有憑據的直覺」,可能可以避免做出錯誤的選擇。

第五章〈我,機器人?〉(I, Robot?)揭露許多迷思,在紙醉金迷的燈紅酒綠世界中,我們以為擁有無窮的選擇,可是在資本主義產業機制的宰制下,人人就像沒有自由意志的機器人。我們真的可以信賴自己的感官嗎?希娜.艾恩嘉為我們展示出時尚大騙局,那就是企業如何先操縱選擇,再展示選擇。還有瓶裝水、化妝品的多樣性假象,我們生活在大市場中,可是面對的卻是小差異。而且,荒謬的是,透過操弄,可口可樂就能成了聖誕老人。在政治上,我們是真的想投給那個候選人,還是受潛意識引導的結果?當別人不斷操弄我們的選擇時,我們更應該搞清楚狀況,把時間與精力放在值得斟酌的選擇上。

在第六章〈萬物之主〉(Lord of the Things)中,希娜.艾恩嘉試圖顫覆我們深信不疑的觀點,告訴我們有時候更多選項其實等於更少選項。選擇愈多真的愈好嗎?希娜.艾恩嘉的研究發現,當選項超過七樣,判斷出錯的機率變高。對企業而言,提供顧客愈多選擇,不代表獲利就愈多。她拿美國退休金制度、醫療保險改革的慘痛實例,來說明選項數目有礙選擇的品質,「多元性」有時反而讓我們有可能放棄最佳選擇。該如何應對呢?知識就是力量,至少是奪回掌控權的唯一工具。

最後,在第七章〈空無一物〉(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中,希娜.艾恩嘉強調,一味堅持選擇權,終將招致選擇的反噬。人生中當會遇到兩難,讓我們沒有「正確」或「最佳」選擇,該怎麼辦少好呢?希娜.艾恩嘉舉了例子,請我們自己選擇:面對以呼吸器維持生命的早產兒,要繼續治療,還是拔管?內疚成了最終極的選擇壓力,擁有了選擇甚至能夠讓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在高齡化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同樣痛苦的情境,我們很可能將要為父母、自己和另一半做出不得已的選擇。可是,有些選擇再討厭也必須面對!選擇的突然出現,也會讓我們患上「紅按鈕症候群」:愈禁止,愈想要!這樣的「抗阻」,有時候讓我們做出不理智的選擇。希娜.艾恩嘉提出了協助自我克制的實用技巧,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他人的協助。

我們的一生中,究竟要面對多少喜歡或不喜歡的選擇呢?《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真是本內容豐富實用的好書,書中太多問題值得我們一生不斷地仔細探究!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獲得「不理性的力量」!

The Sky of Gene - 蝦米!誰說人是理性的!?

The Sky of Gene - 讓人乖乖聽話的影響力

The Sky of Gene - 教你59秒變A咖的怪咖心理學

The Sky of Gene - 別當正常的傻瓜了吧!?

The Sky of Gene - 超變態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

The Sky of Gene - 相撲手經濟學?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博物學家(the Economic Naturalist)


The Sky of Gene - 大杯星巴克比較划算!?

The Sky of Gene - 聰明反被聰明誤

The Sky of Gene - 向錢看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