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看見邊緣世界的詩想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一本好書,能夠開拓眼界,改變許多對世界的成見,這不見得比不上出國吃美食和打卡。

吾友希米露《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就是一本能擴展視野的好書。《詩想》整本書只介紹了三首英文詩,可是從希米露生動活潑的筆觸和博學多聞的知識,用她英美文學的專長,讓我們從三首沒有太多生字的英文詩中,認識了三個不同世界,收獲非常豐富。

希米露是政大英美文學博士,曾任政大兼任助理教授、德霖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她經營了一個超受歡迎的部落格「希米露的部落格」,為大家解析西方電影裡頭的許多隱喻和深意,為我們觀看電影增添了大量智識上的樂趣。

《詩想》中談到的三首詩選精選自奈及利亞、印度和庫德族知名詩人的代表作品,他們都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詩人,可是卻用英文詩發光發熱,讓世界認識到了他們的民族,這些詩涉及了國家與族裔、膚色與種族、市集與文創、戰爭與和平等。這三首詩,都是非常淺顯易懂的英文,生字不多,可是每一句,都值得大書特書,這是這幾位優異的文學家深厚的功力。

《詩想》中的三首詩,呈現出不同的文化面貌,各別有不同的文化與歷史,不僅是抒情而已,也含著各自在殖民歷史下的無奈和希望。不管是庫德斯坦也好,奈及利亞也好,印度也好,都飽受過西方列強的欺凌,但是這些詩卻非單純的控訴,而是從人類情感的基本面,呈現了心靈上的追尋和質問。



Shetland Arts, CC BY-ND 2.0


《詩想》第一位詩人是庫德斯坦的秋曼.哈帝(Choman Hardi),她的詩集就是戰地人生的縮影,透過其詩作看見庫德爾族人戰亂中的離散、初戀、人生方向的取捨抉擇,以及如何重建家國的堅毅。她出生於伊拉克庫德斯坦的蘇萊曼尼亞(Sulaimani),現任教於蘇萊曼尼亞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Iraq, Sulaimani)。




庫德斯坦(Kurdistan)是一個橫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四國山區的地區,一直都是庫德人聚居的地方。庫德人一直爭取在庫德斯坦地區建國,但一直受到四國政府的鎮壓,夾在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和突厥民族間求生存。庫德斯坦地區還居住著大量的亞述人等其他民族。庫德斯坦本來是鄂圖曼帝國的一個省。原本鄂圖曼帝國承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讓庫德人與其他民族一起獨立。但是在洛桑條約中,庫德人的利益被出賣,大部份的地區仍然由鄂圖曼帝國的繼承者土耳其共和國統治,而東部的地區則被伊朗及英國佔領的伊拉克瓜分。

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強人海珊(Saddam Hussein,1937–2006)趁亂用化武對付北部的庫德族,試圖滅族。當時西方列強為了制衡伊朗,對伊拉克此舉居然睜隻眼閉隻眼,沒有強力制裁伊拉克。直到發生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西方媒體才翻舊帳把海珊的暴行公諸於世;要不是為了對抗伊斯蘭國,西方列強恐怕還是會置庫德人不理,因為庫德人有相當多的居住地是在土耳其境內,為了巴結親西方的土耳其,西方列強不會把庫德人的訴求當一回事。

雖然伊斯蘭國的種種變態行徑很吸睛,但庫德人還是相對被忽視。 庫德斯坦在伊拉克已實際脫離伊拉克政府的控制,讀了《詩想》後,也才知道原來庫德斯坦地區,經濟和建設已發展得比伊拉克其他地區還好。可是庫德人未來要爭取獨立建國,恐怕會碰上土耳其和伊朗的強力反對,在伊斯蘭國愚蠢地搞恐怖活動導致美俄法大力打擊其經濟力而衰退後,後來崛起的庫德斯坦可能成為未來中東的火藥庫也說不定,庫德人有可能又打破中東的勢力均衡。

秋曼.哈帝的詩,讓我們能夠認識到這個中東弱小的民族,在夾縫中生存的無奈,更能夠體會戰亂中,平民百姓飽受的折磨和摧殘。雖然在詩中,沒有人落下一滴淚或一滴血,但她婉約的筆法,反而更讓人心中淌血淌淚。《詩想》有對她那首情詩〈夏日屋頂〉(Summer Roof)的深入解析,讓我們不僅能夠認識到庫德人這個民族的許多歷史、文化,也讓我們能夠從情感上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


European Parliament, CC BY-NC-ND 2.0


《詩想》第二位詩人是的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以理性有禮又機智幽默的方式,帶領我們思考種族歧視的問題。渥雷.索因卡 在戲劇創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並在1986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非洲人。他的這首詩,其實更像一齣戲。





種族歧視無所不在,我們黃種人面對西方白種人,就自覺矮了半截,先自我歧視,要不然就是自卑轉自大。我們很可能也和西方人一樣去歧視膚色比我們深的民族,但卻從未體會過他們的感受,頂多是在一些電視電影中嘻笑帶過。索因卡的〈電話交談〉(Telephone Conversation)卻赤裸裸地呈現出當時英國白人對黑人有意無意的歧視,而索因卡應用機智回應後,獲得的是不禮貌的回應,這對重視禮儀的英國社會,是一記打臉。

從〈電話交談〉中,我們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非洲裔,如何受到英國白人的羞辱,但他沒有吶喊或嗆聲,而是用對方的母語,以巧妙的文字方式來回擊,結果讓對方不知所措。這樣的勝利,背後更多的是無奈和心酸。


CC0


《詩想》第三位詩人是印度的莎拉金妮.奈都(Sarojini Naidu),以仿若歌謠的詩句描述二十世紀初的海德拉巴市集,引領讀者深入印度多樣風土與文化。



印度是個文明古國,有很獨特的特色,例如種姓制度。印度也是個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的國家,即使國家是統一的,但是在民族、文化、語言上卻像歐洲一樣是多國分立,要瞭解印度這個國家,要換個角度,無法用我們社會即有的觀點來探究許多現象背後的成因。

奈都的一首詩〈海德拉巴市集〉(In the Bazaars of Hyderabad),短短一首詩,包含了許多印度人生活和文化中所需的種種,讓我們在精神上遊歷印度,這當然還只是冰山一角,這卻已讓人驚覺,對於印度這個世界上第二大人口的國家,印度人也遍及世界各國,連台灣的高等院校都有來自印度的科技人才,可是我們對這個文化原來所知少到可憐。

印度是我很想去旅遊探索的國家,因為印度給了我們最好的宗教導師。還好我還沒去印度前就先讀了《詩想》,否則很可能只是走馬看花,無法瞭解市場中種種商品背後原來有這麼多深厚的文化意義。

如果只把《詩想》扯上國際觀,就太膚淺了,雖然《詩想》確實呈現出更深廣的國際觀。我們能夠因詩而對詩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因為我們都有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能力。這些詩雖然是描寫三個民族各自的困境或歷史文化,但詩的力量穿越了種族和國境,能夠感動所有有情感能力的人,是屬於全世界的文化資產。

讀完了《詩想》,我還貪心地想要問,還會有續集嗎?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