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六月中《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上映時,我臉書動態上充滿《侏羅紀世界》文,不過我還是堅持不花自己的錢去電影院看,因為這部違背廿年來所有恐龍研究進展的電影,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跟賣地溝油沒有兩樣。

有人說,不就是娛樂而已嗎?此言差矣,當初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創作《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時,這位有哈佛人類學學士、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沙克生物研究院博士後等嚴謹科學訓練的作家,用了當時最尖端的科學理論,其中一些在當時科學界所知的人甚至有限,例如有許多科學家都是從《侏羅紀公園》片中聽說「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的呢!於是很多科學家被小說的紮實科學給震撼了,在學術界激發了許許多多熱烈討論和後續研究。

當初我選擇念生命科學,有朋友問我是否因為迷上當時最紅的桃莉羊(Dolly,1996-2003)?我回答案「不是」,是因為看了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原著小說,對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非常著迷。過了廿幾年,我都拿到遺傳學博士了,看到《侏羅紀世界》這麼胡搞,怎麼叫人不大失所望呢?這篇文章,我就是要試圖從多方面探討《侏羅紀世界》的諸多缺失!

《侏羅紀公園》作者麥可‧克萊頓是科技驚悚小說之父


上個世紀末的《侏羅紀公園》讓麥可‧克萊頓紅到如日中天,引起學術界許多認真的討論,是科技驚悚小說的高峰。 到了廿一世紀,《侏羅紀世界》居然還多處不符這廿年來演化生物學家受到《侏羅紀公園》的啟發而孜孜不倦的辛勤研究成果!這叫很多科學家大失所望,搞了廿年的新資料不用,還停留在八、九零年代,搞啥啊?編劇和導演的程度差麥可‧克萊頓好幾光年了吧,他們只想用想像出來的巨大怪物冠以恐龍之名才撈錢而已吧?還是把觀眾當化石啊?

面對生物學家和恐龍迷排山倒海的指責,導演只是很不負責任的回說他們不是在拍紀錄片,那麼為何不改拍真正的怪獸電影呢?這部《侏羅紀世界》不就是趁麥可‧克萊頓罹癌逝世後的低級抄襲作品了嗎?

已故的麥可‧克萊頓是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他是位奇才!他同時也是名影視編劇、製片人及導演,在美國已經連續播出十餘年的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就出自他的手筆。他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想去歐洲遊學,盤纏不夠了,他便想寫些小說賺點錢,甚至不好意思用真名。

他在唸哈佛醫學院時以筆名 John Lange 或 Jeffery Hudson 開始撰寫小說,他的兩個筆名,都在暗示他的身高。據他自己所述,1997 年時他大約有 206 公分。Lange 這個字在德文、丹麥語跟荷蘭語裡,都有「身材高大」的意思,而傑弗瑞‧哈德遜爵士(Jeffrey Hudson,1619-1682)則是十七世紀有名的侏儒,是英格蘭亨莉雅妲‧瑪利亞(Henrietta Maria ,1609-1669)王后的廷臣。

沒想到隨便寫著玩玩,竟意外地讓他在 1969 年以《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獲得的愛倫坡最佳小說獎(Edgar Allan Poe Awards)!他作品中大量的引用醫學和科技新知,充份反應出他的醫學訓練與科學背景。從此他一寫不可收拾,一舉成為高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hriller)之父。

麥可‧克萊頓在他的許多作品中展現他豐富的科學學識,他在《危基當前》(Next)裡討論基因工程、在《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探討全球氣候變遷、在《奈米獵殺》(Prey)裡揭露奈米科技的隱憂、在《時間線》(Timeline)用平行宇宙來編穿越到歐洲中世紀的冒險故事、在《最高危機》(Airframe)中讚揚航空科技、在《神秘之球》(Sphere)中出現了人工智慧、《剛果驚魂》(Congo)中研究動物行為、在《天外病菌》(The Andromeda Strain)中闡述病源的演化等等。在這些科技驚悚小說裡,他加入不少科學文件,跟小說混合以圖表、電腦信息、DNA 序列、註解與參考文獻的形式呈現,是一種創新。

讀麥可‧克萊頓的科技驚悚小說,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的科學知識,他的幾本小說中提出的科學知識和問題,還能引起美國嚴肅的學術界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篇非常有趣的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史組鮑家慶的《科學想像與科學傳播:Michael Crichton 的科幻小說》。很可惜的,大製作的《侏羅紀世界》絲毫沒沿續麥可‧克萊頓的精神。




恐龍也有羽毛

雖然《侏羅紀公園》在當時很前衛,可是一九九三年的《侏羅紀公園》到二○一五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轉眼間又過了廿幾年。我有些朋友聽說兩部電影相隔廿幾年,還堅持拒絕相信呢!真是光陰似箭啊!

在這廿幾年間,科學家對恐龍的認識又更上層樓。其中,最顛覆性的新認識,就是發現原來好些在《侏羅紀公園》中出現的恐龍,原來表皮不是像鱷魚或蜥蜴那樣光禿禿、滑溜溜的,而是像鳥類那樣長著光鮮亮麗的羽毛。例如《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公園 2:失落的世界》中,動作迅速、伶俐而且異常殘暴的迅猛龍,身體應該要覆蓋者羽毛才對。不知如果當時電影中跳來跳去攻擊獵物的迅猛龍是全身毛茸茸的,會不會讓主角和觀眾們都很囧?

我們很多人都以為恐龍已經滅絕了,大概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以後,就再也找不到恐龍化石了。六千五百萬年是多長的時間呢?我們如果把一年壓縮成一秒鐘,六千五百萬年就大概是兩年。

其實如迅猛龍一類的恐龍還是留下了後代,只是樣貌差太多了。不要懷疑,鳥類,在生物學上,可以算是恐龍。我們認識到的「恐龍」,嚴格來說,應該叫做「非鳥類恐龍」,而鳥類則是「鳥類恐龍」。我和朋友打賭,說賭輸了請他們吃恐龍肉,如果真賭輸了,用雞排就能應付了。

只有少數恐龍化石有發現羽毛的痕跡,因為羽毛主要是由蛋白質組成的,當恐龍或鳥類死亡後,羽毛會被細菌或真菌分解,只有少數遠古的幸運兒,有機會成為化石後,還完整地保留羽毛,供後人欣賞。過去的廿年中,古生物學家們在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內蒙古東南部和遼寧西部以及德國和俄國西伯利亞侏羅系地層中,在中國東北地區、蒙古戈壁地區、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的白堊系地層中發現了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意味著具有毛狀衍生物和羽毛可能是獸腳類恐龍,甚至是大部分恐龍的普遍特徵。

到了《侏羅紀公園 3》中,特效小組才不情不願地在迅猛龍的頭後方與頸部新增了類似羽毛管的物體,到了《侏羅紀世界》反而開倒車,又變成光禿禿的模樣。原本牠們身上可能都應該覆蓋著絨羽,而前肢則有類似飛羽的正羽,是一幅鳥樣才對啊。沒畫上羽毛或許是成本考量,可是這要我們如何教育小孩啊?

除此之外,《侏羅紀公園》的系列電影和小說中出場的恐爪龍、嗜鳥龍、美頜龍、雙脊龍,其實身上也都帶有光鮮亮麗的羽毛。在《侏羅紀公園》裡,最接近鳥類的恐龍可能就是迅猛龍,而最接近鳥類的現生爬蟲動物是鱷魚。恐龍不僅有羽毛。也有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顯示,恐龍的羽毛,原來還帶有不同的顏色!科學家從現在鳥類的羽毛中觀察到,黑色素體和褐色素體有不同的形狀,前者長得像香腸,而後者則是球形。科學家可以藉由這兩種色素體的有無、形狀和多寡大致推測出羽毛的顏色。

利用電子顯微鏡把羽毛化石的結構放大千萬倍,科學家能夠看到了羽毛裡頭的黑色素體!例如,我們可以猜測中華龍鳥的背部可能是褐色的,而腹部則可能是白色的,而且牠們的尾巴是褐、白相間的;赫氏近鳥龍的身體羽毛顏色則可大致分為灰、黑兩種顏色。牠的頭頂羽毛主要呈紅褐色,頭頂羽毛的基部則呈黑色。臉部羽毛則主要為黑色,散佈者紅褐色羽毛。前肢、後肢的長羽毛則是黑、白相間,以條紋方式排列。後肢則是灰色羽毛,而腳掌、腳趾則是帶有黑色羽毛。

總而言之,恐龍帶有羽毛,是不爭的事實!而鳥類很可能是從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算是科學界的共識,只有少數科學家堅持「BAND」(Birds Are Not Dinosaurs)的理念,想而詳細瞭解鳥類從恐龍演化而來的正反想法和辯論,可以參考這本好書《羽的奇蹟》(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Miracle)(請參見〈鳥羽之美:台灣版《羽的奇蹟》〉〈鳥羽之美:鳥為何有多彩多姿的羽毛?〉)。




延伸閱讀: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二):不關心科學,其實只想賺錢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三):只為了娛樂,其實把劇情搞得更糟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不過Michael Critchen不也是誤導人們對暖化認識的作家嗎?(當然這是題外話啦....)(老師應該跟法蘭西實驗室的MEB 是朋友吧...)

匿名 提到...

crichton, sorry

Kevin 提到...

樓上是指恐懼之邦嗎?
他畢竟不是神,不會永遠對
且這本書我覺得打的是用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操弄人們對氣候變遷的恐懼
從來就沒有否認暖化或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匿名 提到...

我對Michael Crichton 的認識不是很多

只是從一些文章跟訪談來看

Michael Crichton 針對暖化時都在 Downplay 暖化的嚴重性

讓我對這個人有點反感



"別鬧了,全球暖化還分左右嗎?" 這一系列文章

第二章就有對恐懼之邦的分析

http://blog.yam.com/fasligand/article/4860315

MEB指出 恐懼之邦呈現的科學是對現有的科學研究斷章取義, 並不嚴謹


//////////////////////////////////////////////////
OK, 其實GENE老師在2008就有提過恐懼之邦的科學是有問題的

我只是留言之前還沒看過那篇







Gene Ng 提到...

我認為麥可·克萊頓的《恐懼之邦》是他最糟的作品,他指控有人利用氣候變遷來恐嚇民眾撈取政治利益,可是卻視共和黨藉抹黑科學家來撈取石油利益和選票不見;他指控氣候變遷的研究漏洞百出,可是卻視壓倒性多數的證據和模型支持人類造成氣候變遷的事實不見,也視科學在進步中不見,整本《恐懼之邦》充滿偏頗的陰謀論,《恐懼之邦》也是他創作生涯走下坡的轉折點,此後他就沒有令人驚艷的作品問世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