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在最新一集《羅輯思維》談到了德國為什麼崛起,他肯定了德國的經濟非常穩健,認為德國是探討國家發展的好材料(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我有不同見解,想在臉書說說自己對這集的淺見,不小心寫長了,就刊在部落格騙流量吧XD
原本羅胖開始關注德國,是件好事,因為美國是超級強權,我們太過唯美國馬首是瞻,忽略了美國有其獨特的歷史和地理,也忽略了其他經濟更強健的國家,可能有很不同的發展道路。
但是,還是要批評一下,羅胖用德國來支持他那大右派觀點,又佐證了一句箴言:「如果你手裡有一把錘子,所有東西看上去都像釘子。」
德國魯爾工業區(Ruhr district)最大城市多特蒙德(Dortmund)(Dkoedo, CC BY-SA 3.0)
首先,羅胖談自由交易,這沒問題,他說很好,管控物價確實只會造成市場萎縮,結果不管該不該買到物資的人全都坐吃山空,自由交易讓價格反映供給和需求,才是正道。
但下半部,羅胖卻說得極差。什麼叫「有槍在」還是「有兵在」?搞得好像威權政治才能發展經濟,這根本是鬼扯,那是不是軍事獨裁最好?北韓和緬甸被威權搞成什麼慘樣,大家有目共睹吧?其實正確說法是,資本主義要能興盛,是要有公權力能夠伸張,也就是契約也好、產權也好,要能夠順利執行和保障,是要有強而有力的公權力的。
有些人沒懂這個,指責右派說小政府,那無政府地區不是經濟更好嗎?這真是不懂經濟學,右派只是認為政府不該干預市場,並沒有要廢掉政府公權力對契約和產權的保障和保護。所以才不是什麼「有槍在」,而是公權力是不是真的有在保障契約和產權,還有公權力有沒有在好人受到不公的欺負時出來伸張正義,懲罰侵犯產權和片面撕毀契約的壞人。可見台灣經濟就壞在政府只敢拍學運學年肩膀,放任黑心企業在毒害河川、食安,還有公權力是用來鎮壓反抗財產被不合理低價徵收的人。
公權力的執行要不要用槍桿子?當然要,可是卻非像羅胖說的那麼簡單,如果好人的產權被不公的侵犯,難道政府也要用維穩的名義去鎮壓抗議示威嗎?
另外,裡頭也有一些資訊錯誤和容易令人誤解的說法,我們一般認為德國經濟超強,是因為德國產品形象真的很好,在金融風暴重創全球時,不僅老神在在,還逆風高飛。德國的製造業強勁,失業率很低,所以會令人以為德國經濟遠比英法強,可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2014年人均GDP,德國、英國、法國的人均GDP(國際匯率)分別是47,589、45,653、44,538鎂,分居全球第17、18和19。看了數字,簡單來說,就是差不多,別說得好像德國遠超英法。
另外,羅胖說德國右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CDU)從二戰後一直執政迄今,也有誤。基民盟在1949年至1969年,1982年至1998年,2005年至今為執政黨。中間可是有左派政黨執政的。不過這是小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歐洲的左右派,和英美的左右派可是不同的,歐陸的的右派和英美的右派相比,多少還是有些社會主義色彩,和強調自由放任的英美右派是不同的,就經濟的政治光譜來說,德國中間偏右的基民盟在美國算是中間偏左哦!羅胖也別一味右派右派地混淆視聽。
還有,德國有一堆社會主義色彩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些羅胖當然全部略過不提,而且也只賣自己專賣的書,一本和德國有關的書也不提。德國和英美資本主義不同的「萊茵資本主義」 (Rhineland Capitalism)或稱「萊茵模式」,在學界已有人提出。法國經濟學家米歇爾·阿爾貝(Michel Albert,1930 - 2015)在1991年出版的《兩種資本主義之戰》(Capitalisme contre Capitalisme)(對岸譯作《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 )一書中闡述了資本主義的兩個模式:北美模式和萊茵模式。萊茵模式強調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利用稅收和福利政策來實現社會的和諧和公正。
到維基百科查「社會市場經濟」(德語:Soziale Marktwirtschaft;英語:social market economy)的條目,就清楚寫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聯邦德國第一任經濟部長、後又曾擔任聯邦總理的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1977)主持建立了社會市場經濟制度,既背離了過去曼徹斯特自由主義,又擯棄了在經營與投資方面由國家決定的統制經濟。國家在市場經濟中主要負有調節的任務,它規定市場活動的框架條件,儘可能地放棄對價格和工資形成的直接干預,通過提高消費者機會、刺激技術進步和創新、按勞分配收入和利潤的方式來使市場中的各種力量自由發揮作用。它限制市場力量的過分積累,在主張市場有序競爭的同時,強調社會責任,主張高稅收高福利。」
中國最愛用的百度百科對萊茵蘭資本主義(Rheinland Capitalism)的解釋如下:
「雖然這一模式也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但不是把市場看成唯一的尺度,而是強調企業不僅要為股東負責,也要為職工負責,企業不得隨意壓低工資,因此價格競爭的空間也非常小。這樣,企業之間競爭的焦點就轉向了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德國就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日本在戰後經濟發展中也遵循這一模式。」
「德國經濟在萊茵蘭資本主義模式下,工廠不敢輕易關閉,也無法隨意解雇工人,只能從技術上培養工人,德國的工人在這種相對穩定的模式環境中,有機會深化自己的技藝,這也是德國的產品工藝先進、能夠精益求精而維持高昂價格的原因。企業對職工負有責任這種企業倫理在德國已經完全被制度化了,比如,企業董事會中設立職工董事來代表勞方利益。這些代表必須在工友中競選產生。他們和資方代表一起共同決定工作時間、休假、雇佣、裁員、甚至技術投資等等關鍵性問題。在德國,這種職工董事大概有50萬左右。工會是勞方的組織,而資方也形成同類企業結成的聯盟,按照德國的規矩,同類企業的工資要由勞資雙方協商,並在同行業裡統一。企業之間的競爭重在經營、技術、工藝水平,根本沒有空間靠壓低工價來提高效益。這也是德國制造業在當前世界經濟危機中依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羅胖對德國戰後的經濟政策整策,只挑了對他右派觀點有利的來講,左派那些高稅收高福利全當作不存在,果真是「如果你手裡有一把錘子,所有東西看上去都像釘子」的典範。
萊茵模式不是萬能的,德國在萊茵模式下,無法孕育出華爾街那樣的投資銀行,也無法培育出超強的IT企業,但卻非常穩健,不會大起,但也難大落。其他國家是否適合萊茵模式,可以討論,但羅胖那樣避開對他不利的完全不談,是很糟糕的誤導。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對萊茵模式有興趣,可讀以下文章:
萊因模式──奇蹟或假象?
萊茵模式(1)──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
萊茵模式(2)──哈茨法案的爭議
萊茵模式(3)──顛覆經濟學常識的德國就業奇蹟
萊茵模式孵不出臉書、微軟- 商業周刊
萊茵模式:放下手中的經濟學課本吧!台灣值得更好的經濟發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