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不可思議的天外來菌(The Andromeda Strain)

andromeda_strain_large




麥可‧克萊頓在近40年前出版了
The Andromeda Strain,開啟了科技驚悚小說的先河,也奠定了暢銷小說作家的地位。The Andromeda Strain,在1971年就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早在愛滋病、伊波拉病毒還有SARS被發現之前,也早在1995年電影Outbreak之前,就形塑了科學家深入疫區戰鬥強力致命病毒的形象。The Andromeda Strain受歡迎的程度,從它在今年還被好萊塢大導演Ridley Scott青睞,改編成共兩集的迷你影集,就可見一斑。

andromeda


1969年的The Andromeda Strain,在今天來看,並沒啥了不起之處,可是當時麥可‧克萊頓在小說中提出,致病源會往致命力弱的方向演化之理論,現今已成了過度簡化而需要被修正的傳統理論,可是在當時學術界,很多微生物學家、公共衛生學家和醫學家,甚至都還不曾接觸過該理論呢。雖然The Andromeda Strain在1969年中就提出了該理論,可是在學術界中,致病源毒性演化的紮實研究,也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開始。所以,從中可知麥可‧克萊頓獨特的見解甚至領先學術界十幾年呢!

在小說The Andromeda Strain中,提到致病源如果太快把宿主幹掉,那對它反而沒有太大的好處,因為許多致病源必須靠活體傳播,而且宿主掛了,它們也就沒有食物來源,因此致病源很快地把宿主幹掉,其實是因為它們在演化中從來沒有遇到該宿主,基本上那樣的高致命力應該是致病源無法適應宿主的一種表現,因此讓宿主活著(至少一陣子),可是卻產生一些症狀來協助傳播,才是致病源演化的正道。以現今的理論來說,致病源的短期毒性演化,並非往毒性小的方向演化這麼簡單了,因為還得考慮到宿主族群大小和變化,以及環境、傳播方式和潛伏期等變因,是非常複雜的。可是無論如何,致病源毒性演化,才是小說The Andromeda Strain的重點!

很可惜的,今年中推出的改編迷你影集The Andromeda Strain,其實是部不折不扣的大爛片!編劇試圖在麥可‧克萊頓的The Andromeda Strain加入一堆政治和軍事的元素,然後用許多不相關的科學名詞和理論來包裝,讓The Andromeda Strain完全失去了原汁原味!迷你影集The Andromeda Strain在美國媒體上得到的評論大多也不佳,那些編劇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腦殘!

我有一些科幻小說迷朋友其實蠻討厭所謂的科技驚悚小說,因為他們認為科技驚悚小說一來提出的科技沒新意不紮實,二來沒有高深的哲理。可是我反倒認為,那是一種誤解,而這樣的誤解,部分源自改編的電影影集等不忠於原著,把科學知識和理論的部分要嘛是去掉,要不然就簡化或亂改;二來的確是有一些沒好好用心地作功課的作家把許多科學知識和理論不合理地亂扯在一起;三來好些科技驚悚小說抽掉了科技部分,劇情單薄得乏善可陳;四來有些科技驚悚小說除了娛樂效果就沒啥哲理或深意。

可是對我而言,所謂的科幻小說,很多時候只要提到外星人、未來世界、全新的科技、時間旅行就算了,也不需要有任何科學上的根據。事實上,一部優異的科技驚悚小說,不僅要有精彩刺激的劇情,也要能合理地把紮實的科學科技知識和理論融入故事中,其難度其實是比較高的。不過也因為如此,科技驚悚小說的劇情架構相當公式化,不像一般科幻小說可以天馬行空。科技驚悚小說中,幾乎都是有大壞蛋或白爛在搞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濫用科技,或者,破壞大自然平衡而爆發什麼科技危機,最後科學家們利用正確的科學知識和理論來解決危機。其實科技驚悚小說和推理小說有一大共同點,就是其娛樂效果主要是在解謎的過程。

而就深度而言,科技驚悚小說或許沒有高深的哲學思辯,可是卻常常是對人類誤解大自然或濫用高科技的省思。當《侏羅紀公園》當紅時,學術界甚至有不少科學家、生物倫理學家認真地思考其中提到的問題。而麥可‧克萊頓的State of Fear,更是引起學術界的一陣嘩然,讓科學家和環保人仕認真的看待反全球暖化的理論以及更積極教育大眾。

科幻小說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小說文體,我會把科幻小說及科技驚悚小說當作兩種不同且不互相排斥的小說文體來看待。喜歡武俠小說,不見得就要排斥推理小說吧?如果有朋友說他還是排斥科技驚悚小說,那就當作是個人喜好吧。

言歸正傳,從迷你影集The Andromeda Strain的失敗中,就可看出為何有些科技驚悚小說可以成為經典,而不是僅一時賣座而已,因為有紮實內容的佳作和唬爛的劣作,高下是很明顯的。迷你影集The Andromeda Strain除了片名和一些人物和小說相同,科學家處理的也是外太空入侵的不明致病源,疫區有兩位莫名其妙地活下來的生還者之外,就完全沒有任何共同點了。

科技驚悚小說中提到的科技不見得會存在,可是原則上不能違背科學理論。而迷你影集The Andromeda Strain中出現的致病源和危機處理方式,沒有一樣在科學上是可成立的!迷你影集The Andromeda Strain提到的一些奈米科技和物理理論等,也都是純粹把一堆專有名詞隨便亂搭在一起來唬弄觀眾,我完全搞不清楚其中的邏輯,因為它們之間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上的關連性。

就算不提那些亂七八糟的專有名詞,單單就迷你影集中的那個以硫為主要材料的致病源超強致病源,能夠快速地源源不絕地取得不知從何而來的硫來建構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大奇蹟!建構生物體的最主要元素是碳、氫、氧,硫主要是少量地存在蛋白質中。如果那個致病源不僅能夠快速演化,還能無中生硫出來建構自己(連戰機都是硫作的?),它不可能是人造的,應該是神造的吧?哦不,它本身就是神!

後來,科學家們把那個變態致病源解決掉的方式(有雷),是用深海熱泉中的細菌去把它們給吃光光!基本上,深海熱泉(hydrothermal vents)是地球上少數已知不需要靠陽光來提供原始能量的生態系,因為深海熱泉的細菌可以利用化學合成作用來取得能量,它們的能量來源是靠氧化無機的硫化氫(H2S)來合作碳水化合物,其化學反應如下:

CO2 + O2 + 4{H2S} → CH2O + 4{S} + 3{H2O}

好吧,估且不論那樣的細菌能否在實驗室中被大量培養,它們能否在陸地環境下生存並生長,單單就它們能吃硫這一點,我就想建議腦殘的編劇去吃木炭,因為碳是我們食物中的基本元素啊!

好萊塢的編輯已經算上世界頂尖並且相當專業了,可是遇到經典的作品還是只能胡搞一通,無法弄出任何有趣合理的新意,由此可見麥可‧克萊頓的過人的智識,他的文學功力雖然不算強,可是他的作品卻能成為經典之作而迄立不倒!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NEXT:危基當前的鬧劇

The Sky of Gene - 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病逝

The Sky of Gene - AIRFRAME

The Sky of Gene - 不簡單的海洋生態驚悚小說--群(Der Schwarm


相關網站:

Official Site at A&E

The Andromeda Strain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Official alternate reality game website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這一部我在網路下載來看,看了十分鐘才發現之下在了B檔....XD然後也懶得去下載A檔,就這樣讓B檔白爛下去,看完就算......真的是大爛片....XD

Gene Ng 提到...

哈,其實這部分兩集的迷你影集最令人覺得很幹的是,第一集其實都還OK,看到第二集才發現原來它是部爛片:p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