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為了罪咎
讀過德國律師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罪行》(Verbrechen),繼續讀這部新出版的小說《罪咎》(Schuld)也是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費迪南.馮.席拉赫說故事的功力絲毫不減。
《罪咎》有15篇短篇故事,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寥寥數頁下仍舊強烈。他洗練的文筆,似乎多一句都是多餘,但少一句卻又遺撼。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罪咎》的故事全都荒誕不經,卻又全都讓人歷歷在目,彷彿故事就在我們身邊真實地發生了一樣。
就像《罪行》裡的11個故事,《罪咎》的15篇故事又像是15道味道豐富的奇特菜餚,每道菜餚嘗起來,很難讓人馬上有幸福的感覺,但是道道神秘菜餚都讓人欲罷不能,五味雜陳的滋味令人拍案叫絕。有幾道菜,在掩卷飯後還在一直停留心頭的舌尖,餘韻蘯漾,那股滋味像是捨不得離去。
法律、道德、人性、罪行、刑罰等就像弦樂五重奏,各自時而獨白、時而哭泣、時而談心、時而爭吵、時而辯論、時而責備、時而安撫......
是非對錯,在人心中峰迴路轉,「我們一夕之間長大成人……事情再也不會是簡單的。」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罪行的告白
The Sky of Gene: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分享】污奸盜-大馬超級禁片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我們要的,不過就是乾淨的選舉!
The Sky of Gene: 大馬政府,好嘢!!!
The Sky of Gene: 【分享】(ori) 黃明志新年歌CNY SONG by Namewee
The Sky of Gene: SAPU MALAYSIA!
The Sky of Gene: 參與式民主政治的公民批評者角色
The Sky of Gene: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The Sky of Gene: 民主究竟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真正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萬歲
The Sky of Gene: 民主係蝦米?
The Sky of Gene: 蝦米係民主?
The Sky of Gene: 台灣不民主紀念館
The Sky of Gene: 廿二年的六四
The Sky of Gene: 讓子彈飛個不停吧!
The Sky of Gene: 千年的魔咒-毋忘六四
The Sky of Gene: 中共重判劉曉波的警訊
The Sky of Gene - 再見,愛國主義!
The Sky of Gene - 永遠不該被遺忘的六四
The Sky of Gene - 【分享】草泥馬之歌
The Sky of Gene - 中國爛趨勢
The Sky of Gene - 遺忘...
The Sky of Gene - 遺忘的慶幸
相關網站:
2011年淨選盟2.0人民集會-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淨選盟2.0官方網頁
Bersih 2.0 Taiwan Rally 旅台大馬遊子聲援Bersih2.0
Bersih2.0 Taiwan Rally 旅台大馬遊子聲援淨選盟集會
Nasi Lemak 2020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青花瓷的故事與傳奇
如果你喜歡《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那麼這本《青花瓷的故事》(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更是絕不能錯過!後者雖然是專注探討青花瓷的故事,不過它在廣度、深度上,比起前者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趣的是,就在這本《青花瓷的故事》出版上架那天,我剛好去了故宮博物院參觀「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回家順便路上順便到誠品書店逛逛。去了這個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買本《青花瓷的故事》自然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而且回家看了第一章,我甚至懷疑舉辦這個特展的靈感會不會根本就是來自這本書(事實上這本書也附上了該特展的宣傳單XD)?
還好有去故宮博物院一趟,要不然看到「青花瓷」三個字,我腦海裡會先跳出以下兩個畫面:
從《青花瓷的故事》原文書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的出版社-加州大學出版社,以及其售價US$36.95,還有其引用的文獻(中文版的註譯和參考資料就用了整本書近四分之一的篇幅)來推斷,這應該是本嚴謹的歷史學術著作。不過,請不要望書生畏,《青花瓷的故事》讀起來一點也不艱澀。雖然《青花瓷的故事》裡的主角似乎只有青花瓷,不過《青花瓷的故事》其實也是部從貿易的觀點來看全球化的世界史好書,其可讀性甚至遠高過通俗的《貿易打造的世界》,加上譯者鄭明萱優異無比的譯文,讓這本書讀起來甚至就像是第一手就用中文寫成的。
和《貿易打造的世界》一樣,《青花瓷的故事》也是部「去歐洲中心」的歷史著作,作者羅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是美國阿肯色大學歷史教授,著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政治》(Politics in Renaissance Venice)、《圍困中的威尼斯:一四九四至一五三四年間義大利戰爭期的政治與外交》(Venice Besieged)。從他之前的著作來看,他應該是位主要研究歐洲歷史的學者,可是他在撰寫亞洲歷史,尤其是中國、日本、東南亞、西南亞文化和歷史上的功力,卻十分深厚,彷彿他就是研究亞洲歷史文化出身的一樣。值得嘉許的,除了他的博學,以及文筆,還有他在書中,把西方世界習慣用的名詞「中東」,改為更貼切的「西南亞」,徹底「去歐洲中心」。
也因為這本《青花瓷的故事》是部學術著作,因此作者引用了很多資料來作佐證,在不故意簡化通俗的情況下,大量的資訊在作者的妙筆生花下,反而還能井井有條。而且作者的不厭其詳,也提供了一種閱讀上的樂趣。
瓷器,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裡,基本上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青花瓷的故事》中的主角國家,當然就是中國。作者羅伯特.芬雷從多個角度探討中國的瓷器在當時貿易中的角色。和《貿易打造的世界》揭露出的世界一樣,當時以中華帝國、穆斯林世界和蒙古帝國組成的全球化貿易網路中,歐美才是邊陲地帶。其中中國在不同朝代中,在全球化貿易中積極扮演的角色,甚至和我們認知的相差甚遠,因為我們對中華帝國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清末的閉關鎖國和積弱不振吧。
中國曾以四大發明-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火藥改變世界。而且還以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中國的產品,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精美、光滑、細膩的瓷器,尤其讓歐洲人如痴如醉,引發歐洲人的豔羨、無限想像和嚮往。從葡萄牙人來華以降,三個世紀內,估計總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了瘋狂蒐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破損的瓷器碎片都不放過,還做成首飾出售,歐洲各國國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出商業間諜,極力破解中國獨霸千年的製瓷祕方。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就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不僅是器皿或工藝品,還反映了世界史中一項規模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歷史合為一體,揭示全球各地間的交流、互動、影響,清晰深入地認識世界史。《青花瓷的故事》全書結合了生產、分配、消費、科技、貿易、藝術、歷史、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歷史於一爐,見樹又見林地聚焦地方,放眼全球。
中國瓷器以成品形式外銷,而且成為關鍵樞鈕的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的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和變相,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具有無比的寰宇影響力。瓷器的興起,也和其他商品有著密切的互動。沒有瓷器,可能也就沒有茶文化。和今天相反,當時中國是創新之國,還促成各地的山寨文化。挾著瓷器縱橫四方的中華帝國天威之盛,不僅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也都雨露均沾,為之心悅誠服,也趁著進貢時順便大撈油水。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了激發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啟發了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
「天下第一瓷都」的中國江西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已成了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當地三千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真是窯窯相連到天邊。當地每日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千頭豬,不但為中國朝廷燒製奇珍異寶,為老百姓生產家常器皿,更為來自世界各地-江戶、馬尼拉、巴達維亞(雅加達)、德里、伊斯法罕、開羅、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等地的客戶,客製符合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當時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出現,更領先了享利‧福特(Henry Ford,1863-1947)的汽車生產線足足一個世紀!
從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盛,遍布之廣來看,真正的「全球性文化」,早已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縱橫四海,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也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全球化」商品。在交通沒今天方便的世界,全球的文化交流早就比我們想像中的繁榮。就像現在的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一樣,歐洲也透過各種方式,向中國下單訂購客製化的瓷器產品。而且各文化之間激盪出的火花,甚至比起交通資訊發達的今天,可能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國青花瓷的統治了世界好幾百年,直到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英國瑋緻伍德(Wedgwood)在工業上的創新,更讓景德鎮成為過去式。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向近代的動盪不安與衰頹。
水可行舟、亦可覆舟,世間萬物的價值往往是雙面刃。當時全球化貿易的濫觴,讓一個百姓未曾知悉的地方,在技術精進、成本控制與貨幣流通的進步下,也環環相扣、息息相關地悄悄影響了遠方另一處產業的興衰。中國因絲綢、茶葉、瓷器賺進了無數白花花的銀子,可是歐洲也不甘貴金屬的流失,而無所不用其極地販賣鴉片,讓中華帝國走向滅亡。
查資料時得知,《青花瓷的故事》的譯者鄭明萱小姐,於11月21日(20:00~21:00)假誠品台大店 - 3F藝文閣樓有新書分享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去參加:)
我今年九月去參觀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的照片在: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裡頭有不少亞洲瓷器的照片。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學家上了海盜船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落腳城市‧城市落腳
好書可以傳道、授業、解惑,那麼好書中的好書呢?我定義所謂好書中的好書,不僅能夠很好地傳道、授業、解惑,還能改變你的觀念,讓你發現原本認知的世界,原來不再一樣了。這樣的好書中的好書,其實不多。在這裡要介紹的這本書《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Arrival City:The Final Migration and Our Next World)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中的好書。如果要開個今年度十大好書單,我會把它放在榜首。
《落腳城市》說的當然是落腳城市的故事,那麼什麼是「落腳城市」(arrival city),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大城市的外來移民(從本國農村或其他國家)在城市中形成的聚落。這樣的聚落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可能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名字是我們熟悉的,例如「貧民窟」。
2008年的英國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可是這部電影能夠改變大家對貧民窟的印象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吧。我從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無法無天》(City of God),描述的是巴西貧民窟長大的少年,以及當地黑幫的無法無天,是部非常令人震撼的好電影。
「貧民窟」被大多數的城市居民視為城市之癌,也是城市規劃者和政客的眼中釘。可是讀完《落腳城市》,我對「貧民窟」的印象從此大改觀!
《落腳城市》的作者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是英國-加拿大記者,他的足跡橫跨五大洲的卅座城市與鄉村,見識當地的住民和社區,追訪了他們從農村或其他國家遷徙入城市的慘痛經歷或是成功經驗,發現這股力量對城鄉發展有巨大的影響,而且已經也將會正在改變這個世界。
不管我們或全球政治菁英想不想接受,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進行一場勢不可擋的城鄉遷移,而遷徙過程是讓新移民向上提升的社會流動,或是落入更邊緣、更難掙脫的境遇,前瞻的移民政策和落腳城市的縝密規劃,成為重要且不容忽視的課題。
道格.桑德斯指出,城市化是全球趨勢,他援引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學界最新的研究,加上進行鉅細靡遺實地調查,他在書中指出,對許多國家或城市而言,落腳城市絕不是要或不要問題,也不是個好或壞的選擇。他舉出各大洲的實例,指出一個國家和城市能不能把落腳城市轉化成發展的力量,或讓它們淪為暴力不安的場所,完全取決於現今國家或城市的規劃者是否有能力注意到這樣的發展,以及應有的具體行動。
道格.桑德斯在書中指出,在大規模人口遷徙的過程中,落腳城市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社會現象。落腳城市可以有的正面功能是:維繫人脈及社會網絡、進入城市就業市場、在城市中可安身立命,以及最重要地提供了一個社會階級流動晉升的管道。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落腳城市讓大量陌生的外來鄉城移民可以逐漸脫貧,能夠創造資產累積,進而產生新興中產階級。
道格.桑德斯鉅細靡遺訪問了多個不同國家落腳城市生活的人民,揭露出一個功能良好的落腳城市,如何在遷入城市討生活的人們提供各種需求,以及維繫他們和故鄉的聯繫;而一個讓無知的城市規劃給毀掉的落腳城市,如何小則讓城市停滯發展,大則釀成城市三不五時的暴動不安。
舉一些我們較熟悉的例子來說,像中國廣東的深圳,因為中國城鄉戶籍二元化的政策,讓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力的民工,在無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後,對中國農村和城市造成的負面影響。對農村而言,民工為了保障而繼續擁有的農田無法有效利用,而城市在排斥了農村人口後,無法安心融入城市而導致勞工大批離去,使得城市發展停滯。
對落腳城市居民的誤解和排斥,造成德國的土耳其社區嚴重的社會、治安和人道問題,讓勞工短缺的德國反正無法有效利用人力。在法國,也因為對落腳城市的強硬規劃,造成落腳城市喪失了它所有的正面功能,使得法國各大城市的效區成了不定時炸彈,平日犯罪率高漲,三不五時還來些大暴動。歐洲的失敗落腳城市,還讓失業率高居不下的年輕人投入極端恐怖活動的懷抱。
道格.桑德斯以幾個成功的落腳城市為例,舉出城市規劃者對落腳城市功能的接受,不僅能夠能夠為城市安定,還能創造出發展的力量。在歐洲,他舉了西班牙帕爾拉(Parla)為例,指出當地的摩洛哥人融入了西班牙的社會後,不僅貢獻了可觀的經濟成長動力,在經濟蕭條後也不致發生動盪。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也在規劃整齊劃一的歐洲社區成了移民的地獄,而衍生出極端恐怖活動後,讓移民聚集的社區「去規劃」,讓混雜的街道社區成為移民的天堂。對外來移民的包容,反正是讓外來移民能夠真正融入當地社會,接受當地文化的契機。
在《落腳城市》中,成功的落腳城市有像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蓋奇康度」(gecekondu),他花了一整章專門探討蓋奇康度的發展,以及其對土耳其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長遠影響。還有巴西聖保羅的佳丁安潔拉(Jardim Angela),如何在當地居民的努力之下,從兇殺案高到屍體隨處可見到貧民成為中產階級的跳板。巴西上一任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公認是位好總統,他本身就是在貧民窟長大的,他也是巴西第一位正視貧民窟發展的總統。
落腳城市並不是廿或廿一世紀的產物,道格.桑德斯以倫敦和巴黎為例,指出歐洲的兩大超級都市過去大部分地區就是典型的落腳城市,在十七、十八世紀經歷了各種陣痛,才成為現代城市的典範。我們現在在美洲、亞洲和非洲各大城市看到落腳城市混亂的局面,也不過是重演歐洲兩大都市的過去。就這一點而言,美洲、亞洲、非洲大城市的亂象,在面對西方世界時,也沒什麼好自卑的。
不過也因為各地的文化、社會、經濟和政治條件差異甚大,因此都有很不同的發展條件,以及面對不同的問題。道格.桑德斯在《落腳城市》中舉的例子真的不少,除了舉出大量的實例,讓落腳城市居民的生活栩栩如生,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落腳城市的各種不同面貌,而且他各地其中社會、經濟和政治錯綜複雜的成因後果分析得也非常好。
可借他沒有走訪台灣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也有不少落腳城市,就是各處可見,我們稱之為「非法木屋區」的違建。台灣也有不少落腳城市,而且是以一個大家熟知的名字存在,那就是「眷村」。根據維基百科,「眷村」通常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
基本上,台灣的眷村就非常符合書中提出的「落腳城市」之條件。而台灣最有名的落腳城市就有「彩虹眷村」和「寶藏巖」(請參見〈寶藏巖之寶〉)。有趣的是,如果以所有的台灣城市都或多或少符合落腳城市的資格。馬來西亞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在城市規劃上,城市住商的區域是分得相當清楚的,住宅區內有限制商業活動,而商業區內也甚少有住人。可是台灣城市大多住商不分,而且市容還非常雜亂。《落腳城市》雖然沒有舉任何台灣城市為例,但台灣城市大部分地方住宅高密度,住商不分以及沒有整體規劃的情況,正好符合落腳城市中,居民能夠做小生意,以及其方便性建立的人際關係。而且也因為缺少整體規劃,台灣城市的功能性反而能夠讓居民自行型塑,最近剛好看到這兩篇值得深思的好文章:〈看見城市 ─ 關於空間的美麗與哀「醜」〉和〈顛覆頂樓加蓋「垂直村落」築一個夢 〉,就對台灣的城市空間有很不樣的解讀。
雖然瑕不掩瑜,不過《落腳城市》還是有一些我覺得值得商榷的論點。除了討論落腳城市本身,道格.桑德斯也以印度的農村為例,指出讓農民決定貧困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讓大量的農村遷徙到城市裡去。他以印度農村為例,指出因為繼承田地的問題,每戶的耕地一直被子孫分割而縮小,造成生產效率不彰。而交通不便的農村,也讓農民無法到城市去討生活而獲得改善,使得不少農民只好自殺。他也舉例指出,他訪問過的貧民窟居民,大多寧可待在環境糟糕的貧民窟,也不願回去農村。他還批評一些學者長期對農村生活有不實際的嚮往。他以英國的過去發生的圈地運動(enclosure movement)為例,表示農民減少了,每戶的耕地面積的擴大,才能更有效率地生產,他以法國因為農地小而造成的政治動盪為反例,相對英國政治的穩定,來支持其論點。
雖然道格.桑德斯的論點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姑且不論農作物生產和糧食自給的問題,以農村人口往城市大量遷徙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似乎失之偏頗。因為世界許多國家農村的貧困,大部分是政府政策偏頗所造成的。農民自殺,很多時候不是因為貧困,而是因為收成失利而舉債。政府如果沒有良好的政策來保障農民收入的穩定,單單用人口遷徙,並不見得能夠解決農村的問題。
還有,道格.桑德斯的另一個論點是,城市人口的生育率遠較農村人口的小,因此大量農村人口遷往城市,似乎能夠解決環境問題。不過,另一個問題就來了,今天剛好有報導列出世界十大人口暴衝的城市。雖然長遠來說,城市人生育率較低,因此快速的都市化,未來可能讓世界人口降低,可是城市人消耗的資源卻遠高農民。如果要讓人口大量遷往城市,又要讓他們有機會脫貧,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來說,可能會變得更沉重。這是當政者和學者應該要研究探討的大問題。
總而言之,《落腳城市》真的是本讓好好讀讀思考思考的好書,讀了它將扭轉了我們對遷徙、城市、人口成長、外援與政治的看法。
從《落腳城市》中豐富動人的理論與故事可知,不管那個落腳城市是在哪大洲、哪個國家、哪大城市,如果城市舊居民和當權者,能夠以人性關懷,能夠包容低下階層和外來移民,為落腳城市與新住民創造機會,那麼就能夠更繁榮更安定!低下階層和外來移民,不就是在重覆我們父母輩讓我們能夠安居樂業的努力嗎?人類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自標,不就是要讓這個世界,有更多人能夠一起享用人們努力結出的果實嗎?
相關網站:
Arrival City
《落腳城市》說的當然是落腳城市的故事,那麼什麼是「落腳城市」(arrival city),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大城市的外來移民(從本國農村或其他國家)在城市中形成的聚落。這樣的聚落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可能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名字是我們熟悉的,例如「貧民窟」。
2008年的英國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可是這部電影能夠改變大家對貧民窟的印象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吧。我從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無法無天》(City of God),描述的是巴西貧民窟長大的少年,以及當地黑幫的無法無天,是部非常令人震撼的好電影。
「貧民窟」被大多數的城市居民視為城市之癌,也是城市規劃者和政客的眼中釘。可是讀完《落腳城市》,我對「貧民窟」的印象從此大改觀!
《落腳城市》的作者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是英國-加拿大記者,他的足跡橫跨五大洲的卅座城市與鄉村,見識當地的住民和社區,追訪了他們從農村或其他國家遷徙入城市的慘痛經歷或是成功經驗,發現這股力量對城鄉發展有巨大的影響,而且已經也將會正在改變這個世界。
不管我們或全球政治菁英想不想接受,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進行一場勢不可擋的城鄉遷移,而遷徙過程是讓新移民向上提升的社會流動,或是落入更邊緣、更難掙脫的境遇,前瞻的移民政策和落腳城市的縝密規劃,成為重要且不容忽視的課題。
道格.桑德斯指出,城市化是全球趨勢,他援引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學界最新的研究,加上進行鉅細靡遺實地調查,他在書中指出,對許多國家或城市而言,落腳城市絕不是要或不要問題,也不是個好或壞的選擇。他舉出各大洲的實例,指出一個國家和城市能不能把落腳城市轉化成發展的力量,或讓它們淪為暴力不安的場所,完全取決於現今國家或城市的規劃者是否有能力注意到這樣的發展,以及應有的具體行動。
道格.桑德斯在書中指出,在大規模人口遷徙的過程中,落腳城市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社會現象。落腳城市可以有的正面功能是:維繫人脈及社會網絡、進入城市就業市場、在城市中可安身立命,以及最重要地提供了一個社會階級流動晉升的管道。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落腳城市讓大量陌生的外來鄉城移民可以逐漸脫貧,能夠創造資產累積,進而產生新興中產階級。
道格.桑德斯鉅細靡遺訪問了多個不同國家落腳城市生活的人民,揭露出一個功能良好的落腳城市,如何在遷入城市討生活的人們提供各種需求,以及維繫他們和故鄉的聯繫;而一個讓無知的城市規劃給毀掉的落腳城市,如何小則讓城市停滯發展,大則釀成城市三不五時的暴動不安。
舉一些我們較熟悉的例子來說,像中國廣東的深圳,因為中國城鄉戶籍二元化的政策,讓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力的民工,在無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後,對中國農村和城市造成的負面影響。對農村而言,民工為了保障而繼續擁有的農田無法有效利用,而城市在排斥了農村人口後,無法安心融入城市而導致勞工大批離去,使得城市發展停滯。
對落腳城市居民的誤解和排斥,造成德國的土耳其社區嚴重的社會、治安和人道問題,讓勞工短缺的德國反正無法有效利用人力。在法國,也因為對落腳城市的強硬規劃,造成落腳城市喪失了它所有的正面功能,使得法國各大城市的效區成了不定時炸彈,平日犯罪率高漲,三不五時還來些大暴動。歐洲的失敗落腳城市,還讓失業率高居不下的年輕人投入極端恐怖活動的懷抱。
道格.桑德斯以幾個成功的落腳城市為例,舉出城市規劃者對落腳城市功能的接受,不僅能夠能夠為城市安定,還能創造出發展的力量。在歐洲,他舉了西班牙帕爾拉(Parla)為例,指出當地的摩洛哥人融入了西班牙的社會後,不僅貢獻了可觀的經濟成長動力,在經濟蕭條後也不致發生動盪。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也在規劃整齊劃一的歐洲社區成了移民的地獄,而衍生出極端恐怖活動後,讓移民聚集的社區「去規劃」,讓混雜的街道社區成為移民的天堂。對外來移民的包容,反正是讓外來移民能夠真正融入當地社會,接受當地文化的契機。
在《落腳城市》中,成功的落腳城市有像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蓋奇康度」(gecekondu),他花了一整章專門探討蓋奇康度的發展,以及其對土耳其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長遠影響。還有巴西聖保羅的佳丁安潔拉(Jardim Angela),如何在當地居民的努力之下,從兇殺案高到屍體隨處可見到貧民成為中產階級的跳板。巴西上一任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公認是位好總統,他本身就是在貧民窟長大的,他也是巴西第一位正視貧民窟發展的總統。
落腳城市並不是廿或廿一世紀的產物,道格.桑德斯以倫敦和巴黎為例,指出歐洲的兩大超級都市過去大部分地區就是典型的落腳城市,在十七、十八世紀經歷了各種陣痛,才成為現代城市的典範。我們現在在美洲、亞洲和非洲各大城市看到落腳城市混亂的局面,也不過是重演歐洲兩大都市的過去。就這一點而言,美洲、亞洲、非洲大城市的亂象,在面對西方世界時,也沒什麼好自卑的。
不過也因為各地的文化、社會、經濟和政治條件差異甚大,因此都有很不同的發展條件,以及面對不同的問題。道格.桑德斯在《落腳城市》中舉的例子真的不少,除了舉出大量的實例,讓落腳城市居民的生活栩栩如生,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落腳城市的各種不同面貌,而且他各地其中社會、經濟和政治錯綜複雜的成因後果分析得也非常好。
可借他沒有走訪台灣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也有不少落腳城市,就是各處可見,我們稱之為「非法木屋區」的違建。台灣也有不少落腳城市,而且是以一個大家熟知的名字存在,那就是「眷村」。根據維基百科,「眷村」通常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
基本上,台灣的眷村就非常符合書中提出的「落腳城市」之條件。而台灣最有名的落腳城市就有「彩虹眷村」和「寶藏巖」(請參見〈寶藏巖之寶〉)。有趣的是,如果以所有的台灣城市都或多或少符合落腳城市的資格。馬來西亞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在城市規劃上,城市住商的區域是分得相當清楚的,住宅區內有限制商業活動,而商業區內也甚少有住人。可是台灣城市大多住商不分,而且市容還非常雜亂。《落腳城市》雖然沒有舉任何台灣城市為例,但台灣城市大部分地方住宅高密度,住商不分以及沒有整體規劃的情況,正好符合落腳城市中,居民能夠做小生意,以及其方便性建立的人際關係。而且也因為缺少整體規劃,台灣城市的功能性反而能夠讓居民自行型塑,最近剛好看到這兩篇值得深思的好文章:〈看見城市 ─ 關於空間的美麗與哀「醜」〉和〈顛覆頂樓加蓋「垂直村落」築一個夢 〉,就對台灣的城市空間有很不樣的解讀。
雖然瑕不掩瑜,不過《落腳城市》還是有一些我覺得值得商榷的論點。除了討論落腳城市本身,道格.桑德斯也以印度的農村為例,指出讓農民決定貧困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讓大量的農村遷徙到城市裡去。他以印度農村為例,指出因為繼承田地的問題,每戶的耕地一直被子孫分割而縮小,造成生產效率不彰。而交通不便的農村,也讓農民無法到城市去討生活而獲得改善,使得不少農民只好自殺。他也舉例指出,他訪問過的貧民窟居民,大多寧可待在環境糟糕的貧民窟,也不願回去農村。他還批評一些學者長期對農村生活有不實際的嚮往。他以英國的過去發生的圈地運動(enclosure movement)為例,表示農民減少了,每戶的耕地面積的擴大,才能更有效率地生產,他以法國因為農地小而造成的政治動盪為反例,相對英國政治的穩定,來支持其論點。
雖然道格.桑德斯的論點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姑且不論農作物生產和糧食自給的問題,以農村人口往城市大量遷徙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似乎失之偏頗。因為世界許多國家農村的貧困,大部分是政府政策偏頗所造成的。農民自殺,很多時候不是因為貧困,而是因為收成失利而舉債。政府如果沒有良好的政策來保障農民收入的穩定,單單用人口遷徙,並不見得能夠解決農村的問題。
還有,道格.桑德斯的另一個論點是,城市人口的生育率遠較農村人口的小,因此大量農村人口遷往城市,似乎能夠解決環境問題。不過,另一個問題就來了,今天剛好有報導列出世界十大人口暴衝的城市。雖然長遠來說,城市人生育率較低,因此快速的都市化,未來可能讓世界人口降低,可是城市人消耗的資源卻遠高農民。如果要讓人口大量遷往城市,又要讓他們有機會脫貧,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來說,可能會變得更沉重。這是當政者和學者應該要研究探討的大問題。
總而言之,《落腳城市》真的是本讓好好讀讀思考思考的好書,讀了它將扭轉了我們對遷徙、城市、人口成長、外援與政治的看法。
從《落腳城市》中豐富動人的理論與故事可知,不管那個落腳城市是在哪大洲、哪個國家、哪大城市,如果城市舊居民和當權者,能夠以人性關懷,能夠包容低下階層和外來移民,為落腳城市與新住民創造機會,那麼就能夠更繁榮更安定!低下階層和外來移民,不就是在重覆我們父母輩讓我們能夠安居樂業的努力嗎?人類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自標,不就是要讓這個世界,有更多人能夠一起享用人們努力結出的果實嗎?
相關網站:
Arrival City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其實,有一個問題,我一直就想問。那就是,不管你去東南亞也好,歐洲各國也好,中國日本韓國也好,美國加拿大也好,全世界幾乎長得實在是太像了!我並不是說,各國或者各大城市沒有自己的特色,問題是不管你到哪,不管路上的行人穿的有多土多時尚,也不管是休閒的T恤還是襯衫,或者是正經八百的西裝大衣,基本上全都是西式的服裝。也不管你到哪兒,現代的建築,也全都是西方的產物,還有所有的工商業、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有哪個不是直接或間接受西方的影響?
我能想得到的,我們亞洲人沒有讓西方人給同化的,也只剩下在街上比較不輕易看到的地方(除了文字),那就是說的語言和吃的食物了。不過事實上我們說的話和吃的東西,也深受西方的影響,現在有哪個亞洲地方吃不到道地的漢堡薯條啊?可是去歐洲看看,有哪些地方吃得到道地的餛飩麵啊?
如此來看,西方文明,簡直就是人類文明的巔峰了。當然,絕大部分西方人應該也認定了西方文明是人類文明最高峰了吧?可是,歐美近年來一場場金融風暴或倒債危機,對比金磚五國巴西、印度、印尼、俄國、中國等的堀起繁榮。美國就有不少專欄作家提到,如果到中國最先進的城市,回到美國後會覺得美國才是發展中國家。加上亞洲四小龍台灣、香港、南韓、新加城以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從落後國家成為先進國家,這的確令西方人大跌眼鏡。如果西方文明真的是人類文明的最極緻,那麼非西方國家怎麼可能快速堀起發展?
就在亞洲國家快速堀起之時,一些獨裁國家,也試圖挑戰西方的民主制度,像新加坡的李光耀就一再強調他自己其實根本不懂也不相信的亞洲價值觀來唬弄人民,試圖學習中國古代的帝王利用儒家學說來搞權術。而中國也大搞什麼完全矛盾的市場社會主義經濟,加深中國的貧富差距以及不公不義。可是,難道亞洲國家除了像新加坡或中國那樣唬弄人民,就無法利用自己即有的文化來走自己政治經濟發展的路了嗎?
還有一個我非常反感,可是在台灣卻很常見的名字叫「遠東XX」(Far Eastern)。什麼叫「遠東」?根據維基百科,「遠東」(英文:Far East;日文:極東;韓文:극동)是歐美人使用的一個地理概念,他們以歐洲為中心,把東南歐、非洲東北稱為「近東」,西亞附近稱為「中東」,把更遠的東方稱為「遠東」。後來中東和近東常合稱「中近東」。現在有時「中東」指的是「中近東」。遠東一般包括今天的東亞(包括俄羅斯的東部)、東南亞和南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澳洲以北、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
「遠東」這個稱法,是以歐洲為中心的,是歐洲人自覺他們就是天下,我們東亞不過是個邊陲地帶。好吧,歐洲人過去夠強大,讓他們把我們東亞邊緣化,算我們倒霉。可是一堆台灣公司行號,使用這個名字,根本就是自我矮化!憑什麼我們還要以歐洲為世界中心?憑什麼我們要自當邊陲地帶?這對西方人而言,我們自個使用這個名稱,就好像有天看到日本公司稱作「倭奴...株式會社」一樣好笑吧。
由此可見,歐美不僅自認是世界的中心,連我們都被洗腦成,或者被迫得要承認歐美「的確」是世界的中心。然而歐洲人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注定就要縱橫世界發揮其無遠弗屆的經濟力、政治力和影響力嗎?在歐洲人大勢興起在世界各地殖民和西化世界各地之前,除了歐洲之外的世界各地都是過著蠻荒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嗎?
這本書《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與過去所有討論世界史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不以歐美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和抽象的市場及經濟理論為出發。這本試圖「去歐洲中心」的歷史著作,以不同文化下不同的市場準則、運輸、致癮性食品、移植、暴力、工業化、去工業化過程等七個中心主題規劃講述世界經濟創造過程中的盛衰消長帶來的影響。
《貿易打造的世界》讓我們能看到,在歐洲人成為世界發展的中心之前,在亞非都有非常有特色、長久經營良好的貿易和文化,而歐洲人為了做生意,對各地文化也保持了一定的尊重。而歐洲人霸道地漠視各地文化,在世界各地殖民,強加他們的制度和法律於各國,而歐洲人開始在各殖民地過著歐式的生活,不再努力融入各地社會文化,是相當晚近的事。地方差異和地方體制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形塑了全球的環境。全球化程度在今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一「世界新秩序」其實不是今日才有,多元化也不是晚近的新發現,全球化一連串時間縱軸甚至長達五百年。
《貿易打造的世界》的作者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和史蒂夫.托皮克(Steven Topik)一位是美國漢學專家,另一位專攻拉丁美洲史。對於世界經濟史的研究,他們檢視了橫跨數洲而多彩多姿的歷史場景,國際貿易的參與者和市場栩栩如生呈現眼前,裡面有阿茲特克貿易商和歐洲商行,有海外華商和秘魯銀礦工人,有種植園奴隸和花生農,還有其他許許多多角色,讓我們見識到在遙遠不相干地方的人們,是如何透過當時的全球市場無形中大力影響了天涯另一角的人們生計。在《貿易打造的世界》中,闡明了社會因素在貿易上的重要性,以及商品變動的文化意涵。
《貿易打造世界》也揭露出,天然資源的發現,對一些地方來說,可能不是幸福的開始,更是災難的來臨。像是歐洲人嗜好的咖啡和砂糖,也讓世界許多熱帶天堂,成了奴隸和農民的地獄。例如其中有一章,探討了台灣的糖產。台灣曾是世界最重要的甘蔗產地之一,但是終能免遭像海地、爪哇、菲律賓那樣因作物單一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長期貧窮落後的局面,卻要拜鄭成功的割據一方,然後清朝為了穩定台灣的農業政策所賜。
《貿易打造的世界》的推薦序中,表示《貿易打造的世界》是繼1997年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出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之後,又一超脫嚴肅的學術論述,深入淺出探討近世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高水準論述。我倒是完全不贊同。《貿易打造的世界》這本書雖然很有趣也很有參考價值,但是它的原創性遠遠不及《槍炮、病菌與鋼鐵》,後者不僅是本寫得非常出色的科普書,賈德.戴蒙的觀點在學術界也引起了不少討論和研究。而且也因為是集結十餘年來作者們為《世界貿易》雜誌的「回顧」專欄所寫的文章,所以結構顯得有些鬆散。
總而言之,如果學校裡教的歷史不必死背硬記,而且能夠像《貿易打造的世界》一樣有趣、具有啟發性,或許會有更多學生能夠好好用心地瞭解現在的世界究竟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吧。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學家上了海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