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教育應該不一樣


原本我對這本書《教育應該不一樣》應該是不感興趣的,因為我天生反骨,最討厭聽什麼教育大師指導我們該怎麼樣怎麼樣,雖然他們不見得沒道理。加上我從前自名清高,對商管類的書籍一概不屑,後來對勵志書也頗不屑(那些作者最好人生有比我更變態),所以也沒讀過嚴長壽的其他書,甚至孤陋寡聞到連嚴長壽是誰都不曉得(雖然他顯然是名人)XD

會想要讀這本書,是因為無意中讀到嚴長壽在《教育應該不一樣》序言中的這幾段話:

『忽然在我眼前浮現出一個畫面,原來我們政府的所有首長就像是綜藝節目裡機智問答遊戲中的來賓。舞台正上方懸掛一顆不斷充氣變大的氣球,他們得輪流坐在氣球下方的座位,在倒數計時壓力下,面對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拚命想出答案,好安全過關,逃離這個位置,換下一位苦主上台。

時間愈來愈少,氣球愈來愈大,伴隨著旁人的摀耳、尖叫、喘息,答題時間愈來愈少,思考也愈加窘迫,最後只好亂槍打鳥,祈求應付過關。

這景象其實我們一點都不陌生,我們的官員,一上台就急著答覆每位由立委、首長、媒體、學界、黨派等各方人馬丟過來的問題,他唯一盼望的是:「唉,答完所有問題之後,我能全身而退」「我只求還在位子時,頭頂的氣球千萬不要爆掉,剩下的我管不著,也沒時間管,更沒機會思考。」結果,不同任期的官員,便像跑馬燈一樣轉上台,又轉下台,但沒有人有時間、有能力去停止那顆不斷脹大的氣球,問題也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

我當時就想,這幾段話真是少見的一針見血地中肯!嚴長壽批評的主要是教育問題,可是這幾段話,不僅是教育,對台灣或美國或其他民主國家的諸多問題如環境、農業、經濟等也都適用。我當時就想,連序言都能夠這用這麼好的比喻點出問題的,那這本書還能不值得一讀嗎?

讀完這本書,我才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雖然我不能完全苟同書中所有的觀點。這本書我會大力無條件地推薦!這本《教育應該不一樣》真的很不一樣!

首先,《教育應該不一樣》和台灣其他著名的教育大師很不一樣的是,作者嚴長壽連大學學位都沒有!他僅有高中學歷,和其他握有博士學位的大師和高官相比,他差了不是一截,而是好幾大截!

可是一位連大學學歷都沒有的人,憑什麼資格才討論和批評台灣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他憑的是「社會的真正需要」!嚴長壽比許多社會上優異的人士還早出了社會,也很早就憑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闖出不俗的成績,因此他比象牙塔裡的博士們更清楚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而不是憑自己的想像!

嚴長壽雖然連大學學歷都沒有,可是他的社會成就卻不下絕大多數有大學學歷的人。全球首富比爾蓋茲和市值全美第一的蘋果電腦的賈伯斯,也都是沒有大學學歷的人,他們領導的卻是員工絕大多數都有大學學歷,甚至好一部分員工有博士學位的高科技公司!

嚴長壽的這本《教育應該不一樣》,是同時寫給對家長、學校、執政者、媒體與民意代表看的,所以在書中他從各種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分析台灣教育的問題。

他也提出「我們是選民,也是公民」的觀念,這也是民主政治中的精華,也就是公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民主不僅是投票選議員或總統而已,其精華其實是公民參與!也就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參政方式,有別政府「由上而下」的統治方式。而公民參與,就是有心改變現狀的公民,或者讓政府更著力國家發展的公民,藉由媒體和輿論,社區營造,或者街頭運動,來讓政府知悉和感受民意,來達到溝通和改革的目的。有了良好的公民參與,政府才能有效地被監督,並且和公民進行良好的互動和溝通。

也因為嚴長壽是本著公民參與為意來寫這本《教育應該不一樣》,因此當然也不能什麼都是人家嚴長壽說的算數,而是激發大家去思考其中的問題,因此思考書中提出的問題究竟是不是問題,以及問題該如何解決,是更重要的。

嚴長壽的《教育應該不一樣》第一章是寫給家長看的。嚴長壽基本上是反對標準答案的制式教育的!這點我同意,我在〈李家同,你錯怪漫畫和《達文西密碼》了!〉這篇文章中,就引用了一篇文章道出標準答案之致命傷。而嚴長壽也提出標準答案的考試其實完全不公平,因為那樣主要是只考記憶力,而那僅是社會所需五花八門的能力的其中一樣而已。

可是,如果不用標準答案,就考不到學生的能力,也不公平了?有天我在網路上看到篇文章,大意是台灣考歷史,大致上要學生把歷史事件和年代整個背出來,可是歐美卻可能會降考:「如果帖木兒(Timur)沒有在1405年病逝的話,說問歷史會有什麼樣的改變?」之類的。考這類沒有標準答案的考題,難怪不是在測試學生更多的能力嗎?要回答這問題,不是要把當時的歷史弄得更清楚嗎?如果現在要考我,帖木兒是誰?有何功蹟?我現在就能馬上從維基百科拷來答案,可是要問那個問題,給我三天的時間準備,我都未必有把握咧XD

最近我遇到了一些很久不見的高中同學,和他們聊了聊後發現,原來我中小學會念放牛班,不過是因為我痛恨死背我認定無用的知識而已,而他們過去成績會比我好很多,只不過他們順從了家長和老師。可是沒去背那些死知識,反而讓我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獨特的見解。我從前痛恨樂理、地理和歷史,因為要背很多東西。可是現在我卻喜愛和享受古典音樂,也很愛讀歷史和地理的書,而且有空就愛上維基百科亂看歷史地理的東西。那幾些極低分害我年年留級的科目,卻因為我從沒浪費心思在考試,現在反而能夠享受音樂、歷史和地理給我的樂趣。

《教育應該不一樣》第二章是寫給老師看的。現在因為有愈來愈多的直昇機父母,加上學校霸凌等問題,使得老師的工作愈來愈難當。不過更大的問題還有不適任校長、老師沒有退場機制的問題。我去年到中央大學參加了一場科普活動,回台北時搭了一位高中老師的順風車。在途中和他聊了聊台灣的科學教育,他是高中生物老師,他提到自己的小孩在小學學了很多令他Orz的錯誤知識,原因就是因為小學老師沒有退場機制,所以人格有問題不適任導師的老師就被迫去教自然,然後就亂教一通XD 我聽到這段,簡直就是感到毛骨悚然...囧rz

《教育應該不一樣》第三章是寫給年輕人看的,也是給政府看的。嚴長壽鼓勵年輕人走自己的路,也鼓勵政府該資助年輕人出國或在國內壯遊,這真的很有意義。因為我覺得台灣年輕人的理想或學識其實不見得輸年長的人,只是抗壓性愈來愈低,而出國或在國內壯遊,是讓他們訓練膽識及提高抗壓性的好機會。加上台灣社會對國際事務一向不關心,在國際事務上常吃悶虧,讓年輕人多認識真正的外國,對台灣加入世界村,是相當正面的助力。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搞不好更關心自身的教育呢,從我這篇文章〈三個傻瓜(3 idiots)-三個忠於自己的笨蛋〉的受歡迎程度可略知一二。

在第三章的延伸閱讀中,嚴長壽舉了江振誠(Andre Chiang)為例,鼓勵年輕人尋夢。江振誠只有高中畢業,但他是印度洋上六星級飯店的主廚。他沒有上過一堂法文課,但他的履歷全是用法文寫成。他二十歲成為台灣史上最年輕五星級飯店主廚,二度被《時代雜誌》(Time)封為「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頂級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二○○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廚之一」、Discovery 選他為「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2010年英國《餐廳》雜誌(Restaurant)「聖貝勒格利諾全球最佳餐廳榜」(S. Pellegrino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中,江振誠負責、開幕僅僅兩年的新加坡瑞士史丹福酒店法國餐廳JAAN par Andre,竟擊敗歐美各國好手,排名第39。更難得的是,江振誠還是前50大榜單中最年輕的主廚。在書中,江振誠的故事很令人感動。

《教育應該不一樣》在第在四章中,嚴長壽指出,只有創意和實力才能面對高學歷通膨時代。高學歷時代,年輕人要闖出一片天,已經不能僅靠學歷,而需要具備更多的能力,這或許是高學歷時代對社會唯一的貢獻吧。不過這也代表年輕人要學的比父母那輩還多很多,多到搞不好可以嘲笑爸媽過去念大學是在打混了XD

不過對大專院校而言,挑戰會更嚴峻,因為台灣少子化的問題,遲早會浮出水面。因此,把學校辦得更有特色,是學校解套的唯一方法。可惜台灣的制度,似乎還無法因應社會的快速變化和需求。我在這篇〈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中稍微點到台灣對全球大學排名的迷思,而嚴長壽在延伸閱讀中,則舉實踐大學為例,另一角度用國外的排名來指出教育部評鑑旳盲點。一家讓國外多次認可和推薦的設計學院,卻屢屢在教育部評鑑中掉車尾。嚴長壽也一再指出,因為制度的僵化,也讓許多身在花東的國立大學沒能結合當地文化創出特色。

《教育應該不一樣》第五章,嚴長壽指出了台灣技職教育崩潰的問題。由於技職教育和一般的高等教育性質差異甚大,所以我們一般上對技職教育的問題不太清楚,也有不少誤解。書中提到技職教育後來因為各學校的改制升格等弄得不倫不類,使得學生學不到真正有用的技能,也讓舊有的教師被迫要玩3I的遊戲(SCI、SSCI和A&HCI),而且也因為學術博士和產業及實務脫結,讓學生愈來愈無法學到該學的技能,而只能和一般大學一樣去學理論。這些問題雖然從前時有所聞,只不過沒想到問題會那麼嚴重。

嚴長壽在《教育應該不一樣》第七章,提出文化是台灣最偉大的軟實力,這是毋庸質疑的。台灣的閩南文化,加上原住民,原本就夠有特色。加上台灣還讓日本給殖民,留下不少日本的精神,後來又有中國的文化菁英到台灣,連中國文革時毀掉的國粹,在台灣還能見到,加上留學歐美的知識份子帶回西方文化,讓台灣一個小小的島嶼就集中了台、中、日、歐的各家特長。而且各宗教在台灣都能自由發展與包容,這在倡導宗教自由的西方都不可能看得到。到了美國念書,在全美國都找不到一家在文化上能和誠品相提並論的書店,許多在台灣書店或唱片行隨處可買到的好書和CD,在美國反而要去一些網站才能找到,這個恐怕是許多台灣朋友身在福中不知的福。

雖然嚴長壽在書中的許多觀點我大致上同意,不過有一點我比較想提出來的是,嚴長壽在第一章的延伸閱讀中指出台灣年輕人拚命地報考公務員考試,而優秀人才卻在當上公務員後開始白爛。這一點,嚴長壽似乎把問題推給國家公務員的制度,這有些道理,不過我認問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出在台灣民間企業以及不公平的稅務制度。

台灣過去十年來雖然經濟有超過百分之十的成長,可是實際薪資卻反而倒退。加上台灣平均工時之長,又是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不僅如此,台灣老闆還老是嫌年輕人不耐操,卻三不五時在景氣好轉時仍要員工同體時艱所以加班不加薪。而且台灣因為稅務不公,加上方便投機炒作,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如此血汗待遇,如何說服年輕人在民間企業奮發向上?

我自個也算是旁觀者清。要不是很幸運的,因為台灣早年對僑生念大學有保障名額,我也不可能擠身台灣一流的大學念到碩士班畢業,並且後來到美國深造,所以我也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受惠者。我我這種在中小學在馬來西亞的小鎮念放牛班的學生,原本幾乎不可能進入高等教育的系統中,何甭提還在國際一流名校拿到最高的學位!可是我卻都辦到了,說明標準答案的考試可以真的不重要。雖然沒有經歷台灣用標準答案打壓學生創造力的中小學階段,可是在念僑生大學先修班才經歷台灣標準答案的魔鬼考試之折磨(還好只有一年Orz),就進入更需要創造力的大學和研究所。像但也因為如此,台灣教育的諸多大家學習以為常的現像,在我看來也頗為詭異。

《教育應該不一樣》中,嚴長壽一一把台灣教育的詭異之處點出。而這本書《教育應該不一樣》提供的並不是標準答案,卻也可作為公民參與的榜樣,面對和自身及下一代前途和競爭力息息相關的教育,沒有人該置身事外!








教育應該不一樣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

The Sky of Gene - 三個傻瓜(3 idiots)-三個忠於自己的笨蛋

The Sky of Gene - 李家同,你錯怪漫畫和《達文西密碼》了!

The Sky of Gene - 史懷哲是哪國人?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大機械教授施文彬 語錄集

The Sky of Gene: 民主究竟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真正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萬歲

The Sky of Gene: 民主係蝦米?

The Sky of Gene: 蝦米係民主?

2 則留言:

  1. 推薦到FB一下 感恩,這本書真的要多推薦給許多親朋好友看^^

    回覆刪除
  2. 謝謝,讓大家一起面對下一代的未來^_^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