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藏傳佛教教派

寧瑪派(又名「紅教」或「古宗派」)


寧瑪派(藏文:རྙིང་མ་,Nyingma)所傳承的教法主要是前弘期傳譯的密法,故稱為「舊譯派」,為藏傳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由蓮花生大士創建,在11世紀時形成宗派體系。

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大士

因該派遵循前弘期(大譯師仁欽桑波之前)所傳之教法,故得此名。也因該派僧人大多戴紅色僧帽,俗稱紅教;另說唐末至遼金元時代,佛教法喜大盛,喇嘛僧需至戰場超度戰歿士兵,僧衣袍多被鮮血染紅,乃名之「紅教」。

蓮花生大士是寧瑪派的開創祖師。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特派使者迎請印度蓮花生大師入藏傳法,並修建桑耶寺。因其教法依蓮花生大師所傳密咒和所遺伏藏為主而傳出,遂成一派。當時並無派名,後弘期其他教派形成之後,因其遵循舊弘期舊密咒,故被稱之舊派。寧瑪派的傳承與教法,主要來自於蓮花生大師、藏王赤松德贊等二十五位師徒。之後寧瑪巴傳承也形成六個分支。並有六大寺院即多傑札、敏卓林、雪謙、卓慶、噶陀、白玉。

寧瑪派的教法傳承,主要有三種:一遠者經典傳承,二近者埋藏傳承,三甚深淨境傳承。在以上諸傳承教法中,寧瑪派最注重的教法是大圓滿。 寧瑪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裏,九乘包括顯三乘、外密三乘和內密三乘,三部三部指內密三乘中的最後一乘,包括心部、界部和要門部,即大圓滿。 指內密三乘中的最後一乘,包括心部、界部和要門部,即大圓滿。( 一聲聞,二獨覺,三菩薩,四事乘,五行乘,六瑜伽,七大瑜伽乘,八阿努瑜伽,九阿底瑜伽。)


噶舉派(又名「白教」)

噶舉派(藏文: བཀའ་བརྒྱུད་,Kagyu)藏傳佛教的一個派別,藏語「噶舉」中的「噶」字本意指口,而「舉」字則意為傳。故「噶舉派」一詞可理解為口傳宗派。另外,由於噶舉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又俗稱「白教」。噶舉派是後弘期圖博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由馬爾巴創立,承傳至今。是圖博曆史上最早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派別,最早的轉世活佛即噶瑪噶舉派的噶瑪巴。

其在圖博以不重著述而重視實際的修行最具特色,強調刻苦的修行,造就了如密勒日巴等眾多實踐苦行修煉的瑜伽士。

噶舉派所最核心的修法是《那洛六法》與顯、密兩種大手印的教授,其中尤以大手印教授最為著名。

帝洛巴(Tilopa)被尊為印度噶舉傳承的創始者。帝洛巴從禪觀中直接得到金剛總持及許多本尊的授記,在未證得大成就之前,他以榨芝麻及零工為生,也因此而得名。

Tilopa帝洛巴(Tilopa)
帝洛巴(Tilopa)


帝洛巴的繼承者是那洛巴(Naropa)大學者(1016-1100),他是印度最重要的大成就者之一。那洛巴將「六瑜伽」及「大手印」傳給了他的偉大弟子馬爾巴(Marpa, 1012-1096),而後者成為噶舉派在圖博的第一位導師,其影響力遠在未遇到那洛巴時已被帝洛巴所預言。為求對教義的體解,馬爾巴到曼卡爾區的沐估隆鎮跟隨卓彌羅札娃(922-1073/4)學習梵文,但後來因為學費太昂貴而離開,並決定到印度。在他三游印度之中,接收了那洛巴及其他禪修者完整的「大手印」教義,之後馬爾巴、卓彌羅札娃及窩在復興藏傳佛教運動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naropa
那洛巴(Naropa)

早期的噶舉傳承稱為「馬爾巴噶舉」,取自馬爾巴的名字。另一噶舉傳承則是圖博中部「香」郡「昌」地發起的,其創始人為穹波納玖叔林宮波(1002-1096),他是那洛巴及那洛巴妹妹尼估瑪的弟子。這一派系稱為「香巴噶舉」,乃取自發源地為名。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派是噶舉傳承最早創立的派別。

馬爾巴主要的弟子密勒日巴(藏文:རྗེ་བཙུན་མི་ལ་རས་པ,Milarepa,1052-1135)是一位著名的「圖博瑜伽士」。密勒日巴在接收其上師嚴厲的教導下,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至今仍是無數修行者的借鏡,而他即興所作的道歌《密勒日巴一萬偈》更是許多讀者自我鼓勵及激勵的泉源。

412px-Marpa_painting_Holy_isle
密勒日巴(藏文:རྗེ་བཙུན་མི་ལ་རས་པ,Milarepa,1052-1135)


密勒日巴有許多弟子,其中特別傑出的有兩位,他們是惹瓊巴(Rechungpa,1083-1161)及岡波巴(藏文:སྒམ་པོ་པ,Gampopa,1079-1153)。這兩位大師開創了噶舉派完整的體制。惹瓊巴創立了「惹瓊噶舉」而岡波巴創立了「達波噶舉」。岡波巴是達波區人氏(派別之名即是源自於此),是一位著名的醫生,所以也被稱為「達波拉傑」意即「來自達波的醫生」,而他的全名是「達波達沃匈努」。岡波巴也是《解脫莊嚴寶縵》的作者,對噶舉傳承興起于雪域圖博中最有作為的人物。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及岡波巴在噶舉傳承中被尊為「五祖」。


薩迦派(又名「花教」除了薩迦本派之外,尚有哦巴、茶巴、種巴三支派)

薩迦派(藏文:ས་སྐྱ་པ་,Saskyapa),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薩迦」一詞的藏語意思是灰白色,因為此派主寺薩迦寺建立之處土色灰白,故名。因主寺圍牆上塗有象徵密宗三大怙主文殊、觀世音和金剛手菩薩之智慧、慈悲和力量的紅、白、黑三色條紋,故常被稱為花教。

在佛教哲學上,薩迦派特別注重「道果」教授,「道果法」是最重要的教義之一。此外,「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的體系傳承在薩迦派中佔有重要地位。時輪金剛法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薩伽派在11世紀時由昆·貢卻傑布創始,由其子貢噶寧布發揚廣大。從貢噶寧布開始的五位教主,被稱作薩迦五祖。五祖中最為著名者除貢噶寧布外,為第四祖薩班·貢噶堅贊和第五祖八思巴(本名洛珠堅贊,曾為元世祖忽必烈灌頂,受封國師與大寶法王)。薩伽派當時在元政府的支持下以宣政院的名義統治全藏,開圖博政教合一之先河。其教主並不一定由出家人擔任,而往往是在家居士行使大權。最為著名的後期薩迦派大德為仁達瓦‧宣奴洛珠,他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最主要上師。宗喀巴大師祈禱文即大師專門為向仁達瓦上師祈禱所創作、使用的。


噶當派

噶當派(藏文:བཀའ་གདམས་པ་,Kadam),是由阿底峽尊者入藏傳法,仲敦巴甲‧哇迥乃弘揚的一種藏傳佛教支派,屬中觀應成派。「噶」,藏語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地教授之中,並根據此來修行。公元15世紀,由在噶當派之上建立起來的格魯派興起,將噶當派併入其中,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逐步成了格魯派的寺院,從此噶當派也不再單獨地存在於圖博社會中。

九世紀中葉,由於藏王朗達瑪在位(西元八三八至八四二年)的排佛行為,造成圖博佛教幾乎到了潰滅的狀態。經過將近二個世紀,佛教才重現曙光,開啟了後弘期佛教的階段(朗達瑪毀佛前,名為「前弘期」)。此時佛教已經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傳統教義,內容多偏向於密教的咒術,顯教反而受到排斥。為了匡正佛教的內涵,阿底峽被迎請入藏,使得圖博的佛教得以再弘揚推廣。

阿底峽(孟加拉文:অতীশ দীপঙ্কর শ্রীজ্ঞান,Atisa,980-1054年),生於薩賀爾(今孟加拉國達卡附近),是國王迦爾耶那師利的次子,本名月藏。到圖博以後,藏族人民尊稱他為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從小就不貪戀世榮,到處尋師學法。聰穎過人,十歲前便學會了文學、醫方、工巧等學問,十歲那一年離開皇宮,到山林參訪修學。再到那爛陀寺就菩提賢論師、明杜鵑菩薩學習,21歲即通達內外聲明、因明之學,辯論時無人能敵。曾從黑山寺大瑜伽師羅候羅笈多金剛受過歡喜金剛灌頂和聽受經典教授,對於二種次第都得到堅固定力。又親近過得大成就的阿縛都底巴七年,曾修過三年明禁行。由於師長和本尊的策勵,29歲時,從金剛座大菩提寺大眾部上座證加行道的戒護律師出家,受比丘戒,法名吉祥燃燈智。之後又乘船到金州(今印尼蘇門答臘)向法護求法。12年中,求得《現觀莊嚴論》一切教授,和《集菩薩學論》、《入菩薩行論》等不共教授。

atisha
阿底峽(孟加拉文:অতীশ দীপঙ্কর শ্রীজ্ঞান,Atisa,980-1054年)


44歲,阿底峽回到印度,駐錫於超戒寺,成為該寺首座論主。當時寺前的右邊畫著龍樹菩薩的像,左邊畫著阿底峽的像,可見人們將阿底峽與龍樹菩薩相提並論。另外,殿的左右壁,一邊畫著通達五明者,一邊畫著得成就者,尊者左右兩壁俱畫,意表二德雙具。又當時印度寺規,有大善巧者才能掌管鑰匙,而阿底峽一人就持有18支鑰匙。

1010年,阿底峽受圖博阿里地方智光(王族後裔)的邀請,離開超岩寺,途經尼泊爾,一路朝聖禮佛進入圖博。當時,圖博佛教已現衰微,僧俗不分,教理分歧,重於密法而輕於顯教。為了恢復純正的佛教,阿底峽著書立說,振興戒律,講解顯、密教次第,從事經典翻譯。一時,佛教大盛,阿底峽創立噶噹派,重新整頓圖博教團,使之面目革新。

噶噹派的教義,把經、律、論三藏,融攝在三士道次第中,並極力提倡持戒、禪定與觀法兼修。又立「三士教」(學佛次第的層面分類),主張上、中、下三種不同次第的修習。阿底峽的代表著作,也是成立噶噹派的主要論典《菩提道燈論》,即是因應當時圖博佛教界修行不重次第,重密輕顯或重顯輕密的混亂情況而著述。其內容以佛教修習次第為綱領,是當時第一部對整個佛教教義有系統組織的論著,主張先從顯教入手,打好基礎後,再依密義而修習,讓修行者了解顯密相關的涵義。

噶噹派的教義,影響及於三百年後,格魯派始祖宗喀巴改革圖博佛教,其教義思想體系的成立,淵源於此。自格魯派成立後,噶噹派逐漸與其合而為一,不再單獨存在了。


格魯派(又名「黃教」)


元末明初,圖博佛教各教派不同程度出現戒律廢弛的現象,許多僧人生活奢靡、喝酒玩樂,彼此爭吵,寺院戒律鬆弛,一些修密法的僧人,吞刀吐火,民眾多有議論。在這種形勢下,「宗教改革家」宗喀巴應運而生。

格魯派(藏文:དགེ་ལུགས་པ་,Dgelugspa),格魯,藏語意為「善律」,因倡導嚴守戒律而得名。又因為戴黃色的帽子,俗稱黃教,是藏傳佛教中的後起之秀,由宗喀巴大師創立,屬中觀應成派。在圖博有很大的影響。由於繼承了全部噶當派教法,所以又被稱為「新噶當派」。又由於最初宗喀巴大師創建甘丹寺,歷代甘丹寺主持成為格魯教法的當然法台,故又稱作「甘丹派」。

格魯派始終以組織嚴密、恪守戒律、制度完備、教育精深而著稱。該派有系統的學經制度,先顯後密,循序漸進;所學經論及考核、升遷等規定自成體系。學經僧人須學顯宗五部大論:《量釋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本論》、《俱舍論》。學完可參加格西學位考試。獲得格西學為之後,再入上下密院研習密宗四部。

學修並重、講修並重的學風使其成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大的派別。由於最晚出現,它幾乎吸取了以前諸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的各種教法,如有名的薩迦十三金法,噶舉的大手印,寧瑪的密修馬頭明王,噶當的十六明點(又稱「十六滴」),夏魯的時輪金剛,覺域的斷法教授等等。

宗喀巴 (藏文:ཙོང་ཁ་པ་,Tsongkhapa,1357-1419年),法名羅桑札巴,意為 「善慧」,其弟子克珠傑開班禪轉世之先河,其弟子格敦朱巴即達賴轉世之初尊,他不愧為藏傳佛教一代宗師,甚至被譽為「第二佛陀」。

ganden
宗喀巴 (藏文:ཙོང་ཁ་པ་,Tsongkhapa,1357-1419年)


宗喀巴于藏曆第六繞迥之火雞年(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10月25日誕生在「宗喀」地方(今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所在地),故被稱為宗喀巴,青海的僧俗大眾尊稱他為傑仁波且(意為寶貝法王)。傳說羅桑札巴為文殊菩薩轉世。父親名叫魯本格,是元末兼管當地軍民政務的地方實力派官員——達魯花赤,母親星薩阿切,共有子女六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宗喀巴三歲受近事戒,七歲入夏瓊寺,受「聖樂」、「喜金剛」、「大輪」、「頂位」等密宗灌頂,後受沙彌戒。16歲前往衛藏學法,學習《中觀論》、《因明論》、《般若經》、《律經》,因天性聰穎,一學即悟。在他16歲時,便辭別故鄉而云游學法,先後依隨多位當時最有修行及學問的大學者、大成就者修學佛法,同時亦通達了醫學等其他學科。29歲時受比丘戒,此後學習十五部大論,在立宗答辯時表現非凡。

1388年冬天,31歲的宗喀巴在講經時,一反往日習慣,頭戴一頂持律者所戴的黃色僧帽,表示他下決心從自己做起,重整戒律,振興藏傳佛教。此後的一些年裏,宗喀巴主要致力於兩件大事,一件是著書立說,另一件事就是開展宗教社會活動,主要是:

一,提倡僧人嚴格遵守戒律,不應干涉世俗事務,不要娶妻和從事生產活動;二,大力復興寺院,興建寺院,先後建成一大批寺院,並把一些噶當派寺院納入格魯派的屬下;三,每年定期舉行傳昭法會,在會上講經傳法,主張僧人修習先顯宗後密宗,規定必須修五部經論,創立了辯經、考試、授以格西學位的制度。

1409年,宗喀巴第一次創立的祈願大法會在拉薩大昭寺舉行。法會為期15天,場面隆重宏大,施物眾多。這次法會不分教派,不論高低貴賤,相容並蓄,給藏傳佛教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和新的活力。此後這種法會每年都舉行,成為慣例,一直沿襲至今。

宗喀巴34歲時,對佛教密乘教典、灌頂諸法均有深造。38歲以後,遍緣一切顯密教授而修證,得經中所說真實之功德。44歲時開始寫作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菩提道次第廣論》。49歲時寫成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密宗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Lamrim Chenmo)是由宗喀巴大師依阿底峽大師《菩提道燈論》(又譯為《菩提道炬論》)及其三傳弟子霞惹瓦的註釋要旨,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按「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由淺入深編寫而成的重要論典,是格魯派根本論書之一。在1934年由漢藏教理院法尊法師漢譯,在漢地廣為流傳。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藏傳佛教體系中,是總攝顯教教義的重要論典,以供出家不久的修行人修習,強調圓成佛道必須按照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的次第步驟,由低處向高處走。藏傳佛教認為,出家人對顯教教義沒有堅實的理解、行持基礎,是幾乎難以走上密宗道的。

宗喀巴大師另外著有《密宗道次第廣論》,提供對顯教有理解與行持基礎的出家人,修習密教的論典。

《菩提道次第廣論》由宗喀巴大師著成後,流傳于圖博、甘肅、青海、內蒙古等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漢語系佛教徒在數百年來知道此書的知之甚少。1931年,法尊法師在拉薩跟從安東格什學菩提道次第廣論,1934年法尊法師在拉薩、仰光及重慶漢藏教理院逐漸翻譯此書,于1935年冬整理初版發行,全書共24卷。

對近二十餘年來在美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社區,對一般民眾開設《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傳布與弘揚這部藏傳顯教論典,不能不提到日常法師,以及其為弘揚《菩提道次第廣論》、希求正法長久駐世、眾生皆能成佛所創設的福智佛教基金會。至2006年底在台灣,粗估有近兩萬名一般民眾參與《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許多藏系高僧來到台灣,看到那麼多沒有出家的一般民眾參與《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認為相當不可思議。

宗喀巴大師應弟子的請求,鑑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內容豐富精深,不適合初入門者,而撮取其精要,另作《菩提道次第略論》,以作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入門之用。漢譯由大勇法師翻譯的五卷,及法尊法師補譯止觀章,合前五卷發行出版。

1419年(明永樂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傑,於是賈曹傑繼承了甘丹寺寺主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賈曹傑、克珠傑合稱為「師徒三尊」。

1409年,宗喀巴在拉薩創建甘丹寺,擔任首位法台。1416年,其弟子絳央卻傑興建哲蚌寺。1418-1419年,其弟子絳欽卻傑利用從明朝帶回的大批賞賜物修建了色拉寺。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稱為拉薩三大寺,成為後來格魯派六大叢林的中心寺院。


格魯派六大寺院包括:

甘丹寺

甘丹寺(藏文:དགའ་ལྡན་,Ganden),也有學者稱其為「具善寺」,「極樂寺」或「喜足尊勝洲」。位於拉薩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薩57公里。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它是由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親自籌建的,可以說是格魯派的祖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寺院全稱「甘丹朗傑林」,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這是未來佛彌勒所教化的世界。由此發展起來的喇嘛教派起初就叫做甘丹派,後來音變成格魯派,格魯即是善規之意。 宗喀巴的法座繼承人,歷世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於此寺。1959年曾一度遭受全面破壞,1980年始復修工作。文革時期,大量僧侶逃難於南印度定居,建立甘丹寺之分寺。

甘丹寺由50多座建築組成,主要有佛堂、康村、米村及僧舍。寺中藏有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賜予該寺鑲滿金銀珠寶,書有漢滿蒙藏四種文字的盔甲,純金汁書寫而成的藏文《大藏經》中的整套《甘珠爾》。

Ganden_monastery


哲蚌寺

哲蚌寺(藏文:འབྲས་སྤུངས་,Drepung),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勝洲。

1416年(永樂十四年)由宗喀巴弟子絳央卻傑主持修建,其門下七弟子分別主持寺中七個札倉(經院)。此寺為歷代達賴喇嘛的母寺。哲蚌寺位於拉薩西郊5公里更丕烏孜山下。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乃格魯派寺院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之一。

哲蚌寺建築結構嚴密,群樓層疊,每個建築單位基本上分為三個地平層次,即落院、經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層升高的格局,強調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貴地位。哲蚌寺的法事頗多,每逢大型佛教紀念日和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舉行相應的法事。還有一些僧俗同慶的活動,其中場面最大的要算 「哲蚌雪頓」了。「雪頓」藏語意為「酸奶宴」。按照佛教的法規,夏天有幾十天禁止僧人出門的「夏居」。在開禁之日,世俗百姓以酸奶施捨。後來「雪頓」的內容更加豐富。藏曆六月三十日「雪頓節」當天,先以哲蚌寺為中心,清晨展覽巨幅佛像唐卡畫,接著舉行藏戲會演,實為僧俗同樂的節日。

Drepung_monastery


色拉寺

色拉寺(藏文:སེ་ར,Sera)位於圖博拉薩市區北郊的烏孜山南麓,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

1419年,格魯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絳欽卻傑在拉薩北郊的烏孜山南麓創建寺院,命名為「秦清林」,藏語意為「大乘洲」。因附近多「色拉」(藏語意為酸棗林),故又通稱色拉寺。建寺後不久,宗喀巴即去世。因為之前他還興建了甘丹寺和哲蚌寺,故此人們將三寺並稱為「拉薩三大寺」。

色拉寺的規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寺前有流沙河流淌而過。寺院佔地約11.5萬平方米,建築以措欽(集會)大殿、麥扎倉、吉扎倉、阿巴扎倉等主體建築為中心,穿插布置了數十座康村(僧舍村落)。雖然建造時並沒有進行過規劃布局,但由於建築的外觀顏色一致,主體建築形體高大,因而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使整座寺院顯得主次有序。寺內所有屋舍均為石木結構,屋頂覆阿嘎土,白色外牆的上部裝飾紫黑色貝瑪草,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

位於寺院東北部的措欽大殿是全寺的管理中心和主要集會場所,也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它建於1710年,平面為方形,由殿前廣場、經堂和五座拉康(佛殿)組成,佔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經堂高2層,中部用長柱頂起為天窗,可以採光。四周為短柱,構成相對低矮的空間,用以供奉佛像。經堂的後部有三座佛殿,居中者供奉高6米的強巴佛(彌勒佛)鎏金銅像,其餘供文殊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絳欽卻傑、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等尊像。大殿的殿頂為漢式風格的歇山式頂,覆以鎏金銅瓦,裝飾寶盤、寶珠、神鳥、寶幢等。

色拉寺中最大的扎倉(經學院)是吉扎倉,建於1435年,18世紀初進行過擴建,目前面積約1,700平方米。它的經堂由100根柱子支撐,殿內密布著壁畫和唐卡。在經堂的西部和北部建有五座佛殿,內有許多活佛靈塔和造像。比吉扎倉略小一點的是麥扎倉,建於1419年,後被雷火燒毀,1761年重建,現面積1,600多平方米。

阿巴扎倉是寺內唯一的密宗扎倉,建於1419年,面積約1,500平方米。它原為措欽大殿,當現大殿建成後,便改為扎倉。阿巴扎倉的主體建築高2層,由經堂和四座佛殿組成。底層經堂的西牆為通頂的大經架,其北有石塔,後部有兩座佛殿。二層為絳欽卻傑的靈塔殿,平面呈長方形,由6根柱子支撐,柱高僅2米。該殿的東、西、北三面設佛台,北面佛台的正中供奉絳欽卻傑和色拉寺第二任主持絳才桑布的靈塔。

色拉寺內有佛像近萬座,此外壁畫、典籍、唐卡(佛教捲軸畫)、經幡、掛幢等也都遍布各殿。寺內還藏有明朝皇帝贈送的典籍、佛像和法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用硃砂汁書寫的藏漢文對照《甘珠爾》(大藏經),乃明成祖饋贈絳欽卻傑之物。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藏文書寫的佛經版本,在藏傳佛教界和版本學領域內都具有非凡的價值。此外如金泥書寫的《大般若經》、白檀木雕刻的十六尊者像、金汁繪就的釋迦牟尼轉法輪唐卡和大慈法王緙絲像等也都是彌足珍貴之物。

絳欽卻傑曾被明成祖和明宣宗封為「大國師」和「大慈法王」,因此由他創建的色拉寺也享有了崇高的聲望。17世紀寺院全盛時僧員定額為5,500人,僅次於哲蚌寺。到1959年時,寺內有僧侶9,000名。1947年,色拉寺下屬熱振寺的五世熱振活佛被噶廈政府逮捕,吉扎倉的僧人為此組織了武裝試圖營救。他們與政府軍在拉薩的北郊發生戰鬥,因寡不敵眾,而被迫返寺。此事件後來被稱為「熱振事變」。

色拉寺喇嘛的一項為人熟知的功課是辯經。實際上這並非色拉寺獨有,只是色拉寺的辯經功課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固定進行,且向遊人開放,故最為著名。比平時的辯經正式得多的是定期舉行的辯經法會,由高僧們展開關於佛法的討論乃至辯論。而每日的辯經,則是眾喇嘛參悟奧義、提高修為的一種輔助方法。

Sera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藏文:བཀྲ་ཤིས་ལྷུན་པ,Tashilhunpo)位於後藏的日喀則(藏文:གཞིས་ཀ་རྩེ་,Shigatse),也稱「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是圖博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1447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後來被追溯為一世達賴喇嘛的根敦珠巴(根敦主)在當時的後藏大貴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瓊傑巴·索朗班覺的資助下,最初興建扎什倫布寺。開始寺院定名為「崗堅典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被根敦珠巴改成現在的名字。歷時12年建成。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任扎什倫布主持時,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四世班禪是第一個被冊封的班禪喇嘛,從此扎什倫布成了歷代班禪喇嘛的駐錫之地。歷代班禪對扎什倫布寺均有擴建。尼泊爾在乾隆五十六年出兵後藏,抄掠至扎什倫布,搜掠一空。

寺內最宏偉的建築是大彌勒殿和歷代班禪靈塔殿。大彌勒殿藏語為「強巴康」,中間供奉著1914年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強巴佛,即彌勒佛的坐像。7座歷世班禪靈塔大小不一,有的靈塔供奉幾個班禪,有的只供奉一個。塔內藏有歷世班禪的舍利肉身,包括十世班禪確吉堅贊。

Tashilhunpo_Monastery,_Shigatse

Entrance_to_Tashilhunpo_Monastery

Tashilhunpo

Tashilhunpo_Thanka_Wall


塔爾寺

塔爾寺(Kumbum),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始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

Kumbum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藏文:བླ་བྲང་བཀྲ་ཤིས་འཁྱིལ་,Labrang),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目前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樣呼圖克圖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其他領導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賽赤。

Labrang

Labrang


利美運動

利美運動是十九世紀發生於前藏(德格)的佛教復興運動,在佛教的不同傳統中,藏傳佛教有其特殊的表現方式及豐富的內涵,但由於歷史及地域等因素的影響,派別林立,甚至不同派別之間不能和諧相處,則是藏傳佛教的一大問題。十九世紀,西康的三位大師:宗薩蔣揚欽哲旺波、姜貢康楚和姜貢羅多汪波有鑑於此,所以推動了不分教派運動(即利美運動),其目的在反對宗派門戶之見引起的宗教論諍及迫害,故產生一個超越教派,尋求調和及容忍的運動。

「利美」(藏文:རིས་མེད་,Rimé)意為無偏見,其目的並不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宗派或組織,而是將各宗豐富的內涵搜集起來,使對每個人都有利益,對於開放的心態,以及捨棄教派藩蘺的觀念有很大的啟發。他們「主張尊循自己的傳承努力修行,同時承認其他的教派和傳承具有同等價值而給予尊重;不眨人褒己,也不排他尊我。」參加此運動的人不限於宗教學者和行者,還有許多有才華的藝術家、詩人、醫生,乃至科學家,如米龐仁波切。






《達賴的一生》(Kundun):


Kundun Part 11 of 14


Kundun Part 12 of 14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相關網站:

喇嘛網

穢跡金剛的家

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西藏之頁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四諦講修佛學會

顯密寧馬巴佛學會

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

台灣噶舉佛學院

竹巴噶舉佛學中心

薩迦法王暨薩迦學院

阿底峽佛學會

「菩提道次第」專集

格魯教法集成

台灣哲蚌洛色林佛學會

台灣色拉傑佛學會

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

上密院台北佛學會

甘丹講哲佛學會

台中釋迦牟尼佛中心

妙法因陀羅網


內容主要來自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