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藏傳佛教,又稱為喇嘛教,是指傳入圖博的佛教分支。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體系。藏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與顯教傳承。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西元前六世紀以前建立。「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于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Buddha Shakyamuni
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Mahāyāna)是佛教兩大派別的一支,另一支為小乘佛教。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主要流傳于中國內地、日本、朝鮮、尼泊爾、圖博、蒙古等地,在越南,台灣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

小乘佛教(Hīnayāna),又稱聲聞乘佛教。譯自梵語,Hīna意為「小」,yāna意為乘、車子、教法、或通往解脫之道,合起來,是「小車子」、「小的載具」的意思。這個稱呼出現在一至二世紀之間,是大乘佛教對成立在它之前的的各佛教部派的稱呼,現代大乘佛教徒也用以稱呼南傳上座部佛教。因為它的涵義多變,而且充滿爭議,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

對大乘佛教而言,小乘是聲聞乘、緣覺乘二乘的合稱。因為此二乘修行人,發心狹小,無法濟度一切眾生,故稱小乘。就歷史而言,小乘佛教意指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期,所形成的佛教教法。又可以用來指稱部派佛教時期,所成立的各個佛教流派。這些流派的現代繼承人,為南傳上座部佛教。因此,最狹義的小乘佛教,又可以指為現存的南傳佛教。但是南傳佛教徒認為,這個稱呼,對他們來說,是有貶意的,所以他們拒絕這個稱呼,自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相傳在佛陀滅度之後,由大迦葉(Mahākāśyapa)於王舍城(Rajgir)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由阿難(Ānanda)負責誦出經藏〔即後世所稱的《阿含經》(梵文:आगम,Agama)〕,優婆離(Upali)誦出律藏,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大眾部相傳,因為富樓那尊者來不及參與此次集結,所以另外主持了一次集結,後世稱為窟外集結。窟外集結產生的雜藏部方廣經,即是大乘佛教經典的前身。


View Larger Map
王舍城(Rajgir)

Mahakashyapa
大迦葉(Mahākāśyapa)

Ananda_at_First_Council
阿難(Ānanda)


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摩揭陀國迦羅阿輸迦(俗稱黑阿育)王在位時,僧團因為意見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Vaiśālī)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iu的(又稱「十事非法」)。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看法,自行集結會誦,訂定戒律。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所以又稱為「根本分裂」。

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在其中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又稱為「枝葉分裂」)。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Nikaya),時間起於佛陀滅度後百年,至大乘佛教興起之間。至西元一世紀前後,各部派已成熟發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也各自傳承了不同的經典。

在這段時間內興起的各部派,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仍然澎勃的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他們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並非佛陀所親說,而大乘佛教徒則稱這些部派為小乘,並不能幫助人究竟解脫。

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日本平川彰博士認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薩道修行為主的在家、出家僧團相結合而興起的教派,並不是由某個特定部派發展而來。

因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之間的關係,直到現代學者中仍然有所爭議。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中,對於各部派的傳承各有不同說法。現依印順法師的看法,將各部派作一個簡單的整理:

* 根本上座部(Sthaviravada)
o 先上座部
+ 雪山部(Haimavata,在說一切有部分出後,原先上座部改稱雪山部,大眾部及分別說部傳說,認為此部是由大眾部分出)
+ 根本說一切有部(又名上座說一切有部)
#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薩婆多部,又名說因部,繼承根本說一切有部)
* 經量部(又名說轉部Saṃkrāntivādins/Saṃkrāntikas)
# 犢子部(Vatsiputriya ),《異部宗輪論》(Samayabhedoparacana-cakra)認為此部是由說一切有部分出。
* 法上部(Dharmottara)
* 賢胄部(Bhadrayaniya)
* 正量部(Sammatlyavadinah)
* 密林山部(Channagirika,又稱六城部)
o 分別說部(Vibhajjavāda)
+ 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又作赤銅鍱部,傳至錫蘭。因錫蘭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 大寺派即今錫蘭南傳上座部佛教。以巴利文三藏為其主要特徵,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重要的論書有覺音所作的《清淨道論》。現今南傳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
# 無畏山派。漢譯《解脫道論》即為此部作品。
* 祗陀林派
+ 飲光部(Kasyapiya,又作迦葉部)
+ 法藏部(Dharmaguptaka)
+ 化地部(Mahisasaka)
*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
o 一說部(Ekavyaharaka,又稱說出世部)
+ 說大空部(又稱方廣部)
o 雞胤部(Kaukkutika,又稱窟居部、灰山住部)
+ 多聞部(Bahussrutiya)
+ 說假部(Prajnaptivada)
o 制多部(Caitika)
+ 東山部 (Apara Śaila)
+ 西山部 (Uttara Śaila)


大乘佛教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像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一位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樣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Bodhisattva)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Bodhicitta),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Trikāya)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大乘修法

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

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

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大乘佛教中觀派與瑜伽行派

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Nagarjuna, c. 150 - 250 CE)著《中觀論》
(Mūlamadhyamaka-kārikā),建立般若中觀學派,被視為大乘佛教理論完全建立的標誌,此為大乘佛教前期。

Nagarjuna
龍樹(Nagarjuna, c. 150 - 250 CE)


據鳩摩羅什(梵文:कुमारजीव,Kumārajīva,334-413年)所譯《龍樹菩薩傳》所述,龍樹出生於南印度,精通婆羅門教義,年輕時曾以過人才華而馳名,天文地理與諸法術無不通曉,曾與友人以隱身術入王宮騷擾,後來友人慘遭亂刀斃命,龍樹僥倖逃過,從而認識到貪欲是痛苦禍患之根源,然後至一切有部出家受戒,九十日就通曉有部的學說。後因大龍菩薩接引而至龍宮學習大乘妙法,取回《華嚴經》,從此大弘大乘佛法,摧伏諸多外道。龍樹是印度佛教中觀學說的開創者,吸收綜合了初期大乘佛教經典的相關理論,對佛教性「空」的觀念給以完整的論述,「緣起性空」思想成為大乘佛教的基礎。建立大乘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播到全印度。其著作被鳩摩羅什完整地介紹到中國來,成為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基礎,被譽為中國「八宗共祖」。

龍樹菩薩論著極為豐富,如:《大智度論》(Māhaprajñāparamitopadeśa)、《中論》(Mūlamadhyamaka-kārikā)、《十二門論》、《空七十論》(Śūnyatāsaptati)、《迴諍論》(Vigrahavyāvartanī)、《六十頌如理論》(Yuktiṣāṣṭika)、《大乘破有論》(Bhava-samkranti-sastra)、《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Ratnāvalī )、《勸誡王頌》(Suhṛllekha)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為中觀派之重要代表作。

中觀學派(梵文:मध्यमिक,madhyamika),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兩大基本理論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皆屬此派,也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觀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提婆(梵文:आर्यदेव,Deva),因為他有一隻眼睛失明,所以又被稱為「片目天」(काणदेव,音譯為迦那提婆)。被佛教徒尊稱為提婆菩薩。

提婆是大乘佛教中觀派創始人龍樹的弟子。他的出身不詳,中觀派的另一位重要學者月稱認為,提婆生於斯里蘭卡,而且是一位王子;而漢譯的《提婆菩薩傳》則認為他出生於印度南部的一個婆羅門家庭。提婆從龍樹處學習大乘般若之學。漢文資料說,提婆非常精於辯論。

提婆是許多重要的中觀派論著的作者。他的著作的梵文原本都沒有保存下來,現在研究者能看到的是用漢語和藏語翻譯過來的版本。但是對比可知,它們也不是完全翻譯(尤其是漢譯提婆著作)。聖天最有名的著述是《四百論》(Catuhsataka),一共有16品,中文翻譯了後八品(所謂《廣百論本》)。

龍樹的學說,源自早期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進一發展,認為世間一切性空〈第一義諦、勝義空〉,只有假名存在(世俗諦、假名有)。龍樹之師名為羅羅跋陀羅,《大智度論》卷18引用的〈讚般若波羅蜜偈〉即是由他所做。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即為提婆,意譯聖天。龍樹與提婆師徒二人的著作,奠定了早期般若中觀派的理論基礎。提婆之後的傳承,史料所載不多,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中說,提婆晚年離開那爛陀寺,到南印度的蘭伽那達,付法給羅睺跋陀羅之後示寂。羅睺跋陀羅之後有婆藪、青目,這兩個人很可能是同時代人。青目作《中論釋》,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即是青目所作的釋論。婆藪作提婆的《百論本頌釋》。在他們之後又有堅意,他所作的《入大乘論》由北涼道泰等譯成中文。

龍樹的中觀學說,在提婆之後,一度衰微。至世親之時,有龍友、僧護師徒,在中印度起而宏揚龍樹的學說。僧護又稱眾護,即僧伽羅剎,藏譯有《僧伽羅剎所集經》,藏傳佛教相傳佛護、清辨、解脫軍都是眾護的弟子。自龍樹以來,雖然有般若中觀學說的傳布,但中觀派的正式建立,則成於清辨(Bhavaviveka)、佛護(Buddhapalita)二人之手,但清辨與佛護之間,又有不同的見解。

世親的弟子安慧作《中論釋》,以唯識派的角度重新解釋龍樹的中論,認為龍樹的性空唯名論,只是佛陀的密意說,應加入唯識派的三自性才是究竟。清辨起而進行反擊,他親自前往那爛陀寺,要求與世親的弟子護法進行辯論,但護法並沒有接受。清辨並且認為瑜伽行派所傳的彌勒《辨中邊論》中的意旨不正確,發願要等待彌勒出世,親自向他詢問究竟是他的見解正確,還是瑜伽行派所傳的正確。清辨著有《根本中論般若燈釋》(即《般若燈論》,又稱《中觀寶燈論》)、《大乘掌珍論》。

在因明學(梵文:हेतुविद्या,Hetuvidyā))方面,因為清辨此派,在論辯時會先建立自宗看法,再用自宗看法以辯破他宗,故稱為「中觀自續派」(Svātantrika,自立量派)。而在教義上,他的見解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相近,因而又被稱「順經部行中觀派」。

由瑜伽行派解脫軍傳出的《現觀莊嚴論》,是《般若經》的註解,據說後者是由彌勒傳世親的般若學,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

至清辨門下弟子寂護(Śāntarakṣita,又譯為靜命)作《中觀莊嚴論》,其弟子蓮華戒作《中觀莊嚴論精釋》、《中觀光明論》,以清辨的中觀自續派意旨,加入瑜伽行派的教義,綜合瑜伽行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的觀點,建立了「隨瑜伽行中觀派」(Yogācāra-Svatantrika-Madhyamaka)。後寂護受藏王邀請入藏,將大乘佛教及此派理論傳播到圖博,對藏傳佛教具有深刻的影響。師子賢也是寂護的弟子,弘揚「般若」與「現觀莊嚴論」,作《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明般若波羅密多釋》。

佛護及其弟子月稱(Candrakirti)建立中觀應成派(Prāsaṅgika ,隨應破派),佛護作《中論釋》,月稱作《入中論》(Madhyamakavatara)、《四百論釋》。

Candrakirti
月稱(Candrakirti)


月稱論師是中觀應成派的實際建立者。在因明學上,他主張直接辯破他宗說法,但是不須建立自宗看法,故被稱為「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而在教義上,他反對清辨論師的看法,認為心外無境,但是他也反對瑜伽行派認為阿賴耶識實有。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思想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

瑜伽行唯識學派 (梵文:योगाचार,Yogācāra),又稱唯識瑜伽行派,唯識派(梵文:विज्ञानवाद,Vijñānavāda),唯識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與中觀派並列,為大乘佛教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創始於彌勒(Maitreyanatha),稱瑜伽行派,至無著(Asanga)、世親(Vasubandhu)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重要的論師有陳那、法稱、護法等,重要經典為《解深密經》(Sandhinirmocana Sūtra)和《瑜伽師地論》(Yogacarabhumi-sastra),那爛陀寺(Nalanda)是此學派的根據地。

Asanga
無著(Asanga)


世親在說一切有部出家,他博學多聞,尤其精通《大毘婆沙論》,依據該論主旨,並吸收經量部思想,著有《俱舍論》(Abhidharma-kosa),基本囊括有部佛學思想,對該部思想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後受到其兄無著的影響,轉入大乘,力弘唯識,著述甚豐,一生著作頗豐,其中小乘論五百部、大乘論五百部,人稱千部論主。其《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是唯識宗的奠基之作。

無著為婆羅門種姓,自小受到完整的婆羅門經典教育,但受到佛教影響,於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為僧,修行空觀,但一直無法領悟。後得到中印阿踰闍國彌勒的教導,悟入大乘空觀,成為龍樹菩薩之後印度佛教史上重要的論師之一。

瑜伽,意為相應,即是在禪定修行中,心境相應,是印度教中修行方法之一。佛教沿用此名,作為禪定或止觀的代名詞。所謂瑜伽行,就是修行種種禪定觀行,其中最常用者,為小乘部派所修之數息觀與不淨觀。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唯識學派的前身。瑜伽行派的創始者相傳為彌勒,傳統上認為他就是彌勒菩薩。部派佛教時代,已有羅漢遇到疑難時,於定中以神通上升兜率天親自求教於彌勒的傳說,相傳無著在禪定中上升兜率天聽彌勒講學,回世間後,傳出《瑜伽師地論》,正式建立唯識學派。但也有人認為,彌勒是中印度一名與彌勒菩薩同名的論師。

其主要理論有阿賴耶識、三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相無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等。

因對於阿賴耶識認識不同,唯識學中又分為兩派:接近說一切有部的一派,稱妄心派,戒賢、玄奘法師屬於此派,以虛妄心為染淨的所依,清淨法是附屬的。接近大眾、分別說部的真心派,受如來藏思想的影響,認為當阿賴耶識擺脫了人、法二執之後,破除見思、塵沙、無明之惑後,就脫離一切虛妄而證得真如佛性。

漢傳佛教中地論宗、攝論宗與唐朝玄奘法師傳回中國的法相宗都屬於此一派別。


秘密大乘佛教

秘密大乘佛教,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密乘、金剛乘(Vajrayana),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為印度後期佛教的主流。這一系的佛教,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小乘,則被稱顯教。因為它許多儀軌與咒術,與印度教非常相似。因此學者認為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與印度教的復興,有密切的關係。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密宗以「怛特羅」(Tantra,原義為線、線的延申,義譯為「續」),取代原先的「修多羅」(Sutra義譯為「經」)為教典名稱。怛特羅是印度教教典的一類,在師徒間秘密傳授,秘密大乘也採用了這一名詞,但在漢文中,還是譯作「經」或「教」。

依密教的內容,漢傳佛教分為三部,雜密、胎藏界、與金剛界。而藏傳佛教,依宗喀巴大師《密宗道次第廣論》則分為四部:一、 事續(所作怛特羅);二、行續(行怛特羅);三、瑜伽續(瑜伽怛特羅);四、無上瑜伽續(無上瑜伽怛特羅)。漢傳的三部,與藏傳的前三部相當:雜密,相當於事續;胎藏界,相當於行續;金剛界,則相當於瑜伽續。

無上瑜伽續之下,又分成「父續」、「母續」(也有分「父續」、「母續」、「無二續」的),主要是在印度及圖博地區流傳,但少部份經典也已傳入中國。父續中包含「密集」、「閻曼德迦」、「無上幻網」。宋施護所譯的《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七卷,就是屬於密集部;法賢所譯的《佛說瑜伽大教王經》五卷,就是無上幻網部。母續中包括了「時輪」、「勝樂」、「喜金剛」、「幻頂座」等多個支派。






《達賴的一生》(Kundun):


Kundun Part 7 of 14


Kundun Part 8 of 14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相關網站: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中华佛典宝库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佛陀教育基金會

漢文電子大藏經

佛學世界

佛學多媒體


內容主要來自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