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真的很難懂嗎?善意是舖往地獄的道路嗎?為何政府口口聲聲說是對全民極為有利的政策,卻成效不彰最後成為箭靶?為什麼慈善事業成了全民公敵?要把事情做對有那麼難嗎?
想要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嗎?來讀讀這本《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The Why Axis: Hidden Motives and the Undiscovered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吧!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作者之一李斯特(John A. List)不是鋼琴王子(冷~),他是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系主任,被譽為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學術生涯是學術界的傳奇,在《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中,史帝文.李維特(Steven D. Levitt)和史帝芬.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有非常好的奉承…哦不…介紹(請參見〈超變態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
李維特就是李斯特的好麻吉,
李斯特生長於威斯康辛的藍領階層家庭,他大學唸威斯康辛大學史蒂芬斯角分校,老實說是所在中西部都不怎麼樣的學校;博士班唸的是懷俄明大學,這所大學唯一可稱道的是,她是美國高校之中海拔最高者(2195公尺);他應徵教職時,到處吃閉門羹,只能到名不見經傳的中佛羅里達大學任教,可是他卻一路從亞利桑那大學、馬里蘭大學一路爬到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還當上講座教授,甚至近年還接了系主任。
李斯特對人類行為感到非常有興趣,從棒球卡交易開啟他的經濟學現場實驗研究之路。誘因是人類行為最強的驅動力量,但如果沒有先搞清楚因果關係,誘因反而可能讓事情荒腔走板,脫序演出。相關不等於因果,要參透因果,是前世要有修行…哦不…要透過隨機實驗來驗證。他不斷在研究方法上推陳出新來探討行為的誘因,他們的現場實驗,正是行為經濟學的重大創新。
李斯特在現實世界中操作隨機的經濟學實驗,他在方法學上的突破,讓不曾想過可以在實際的經濟環境中,以真人為隨機實驗的對象經濟學家一盞明燈。他們有時深入街頭巷口,有時飛到地球的另一端翻山越嶺,為的是運用現場實驗,在真實世界裡尋找關於歧視、競爭、性別差異、慈善行為的真實答案,他們的研究不但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里程碑,研究的結論對於個人選擇、家庭教育、企業策略乃至公共政策,更有重要寓意,因為不把人的誘因和行為搞清楚,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像是在廟裡求籤。
誘因如何玩弄人們?如果喜歡讀行為經濟學的書,相信應該對這些例子不陌生:幼稚園園長祭出遲到罰款,希望能約束家長準時接小孩放學,結果家長遲到的情況不減反增,這是怎麼一回事?鄰居原本熱心環保,常主動做資源回收,但自從實施空瓶罐可以兌換現金後,鄰居反而變得意興闌珊,這是為什麼?童子軍年度募款活動開始了,今年增加了分組競賽獎勵辦法,募款愈多的組別,能按募款金額拿到一定比例的高額獎金,結果總募款金額竟不如往年,問題又是出在哪裡?
不想讓《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專美吧,李斯特和葛尼奇(Uri Gneezy)也下海來用《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透露他們的一手研究成果,並且闡述研究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來告訴大家,其實,一切都可能是誘因的問題。沒搞懂誘因之前,先別急著靠直覺做決策!他們要我們,先放下預設鏡片看世界來探究行為的表相與真相,探討什麼能使鬼推磨?誘因為何有效或失靈?
例如他們研究了歧視的經濟學,用分類廣告、迷宮和投球遊戲透露來研究男女為什麼同工不能同酬?他們飛到非洲和印度從母系社會中發掘女人不愛競爭的秘密,不是女人不愛談判價碼,是因為社會不鼓勵她們那麼做;除了性別歧視,他們發現殘障人士也會被歧視,可是根源可能不是惡意,而是荷包XD 因為殘障人士比較不便到處趴趴走比價。 拿到奧運銀牌或銅牌,哪個比較爽?當然是銀牌啦!呃,不對,有可能是銅牌哦!因為銀牌是與金牌失之交臂,可是銅牌卻是比啥牌都沒還好。於是《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探討了用得失框架激勵學習,消弭成就落差。
李斯特接了案子研究教育成效,他找了贊助進行了一個大型的幼齡教育現場實驗計畫,試圖為貧窮創造平等的教育起跑線。除了教育,美國也面對一大堆社會問題,像是芝加哥,尤其是芝加哥大學附近的治安敗壞是舉世皆知,可是他們舉例指出善用資料庫,警方提高了辦案效率;美國肥胖問題也是舉世皆知,李斯特等人也努力利用誘因讓學童愛吃健康的食物。
台灣最大的慈善事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李斯特的一項經典研究,就是探討人為何會慷慨解囊?做善事是因為菩薩心?還是虛榮心?他們討論了慈善事業如何突破傳統思維,例如讓人們能輕鬆說不,反而能增加捐款機會。無論是慈善事業,還是企業,已經不能再憑想像做決策,而是該善用實驗擬定策略,例如把酒價格訂高,反而刺激了銷售,這和直覺是相反的,所以台灣慣老闆為何只想到COST DOW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