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健康飲食之道






經濟發展最讓人有感的是,從前逢年過節才能吃的大魚大肉,現在只要口袋稍微寬裕,就能和親友去餐廳吃上一頓。於是,我大多數高中和大學同學,畢業十幾年後見面,大多胖了一圈。

從前一個人在國外念書,媽媽常常不忘交代:要好好照顧自己,要多吃一些;過了三十歲在國外工作,媽媽也還是交待:要好好照顧自己,要少吃一些。但是肚皮就是太爭氣地吹脹了起來,現在體重大概比大學時多了至少二十公斤吧。如何少吃,還真的是門功課。

俗話說,吃飯七分飽就好。但那七分還可以是很彈性的。剛到美國念書時,最令人大開眼界的一件事之一,就是美國餐廳食物份量之巨大!甭提美式食物,連中式餐廳的炒飯炒麵都可以在盤上堆成小山,有些朋友把吃剩的打包回去,吃個兩三餐也是常見的事。當時被老美訓練成胃口大開,回馬來西亞度假時,我在小販中心叫個三人份狼吞虎嚥是常有的事,家人都不忘交待,我要裝作不認識他們。

甭說我這個年紀要好好管理體重,也常聽到年輕學生抱怨體重上升的問題。與其擔心無法吃飽穿暖,更多人需要擔心的是如何避免暴飲暴食吧?前陣子不是流行所謂的「生酮飲食」嗎?我有不少朋友都躍躍欲試,有些還真的成功減重,只是難以為繼。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各種減重的方法和書籍。把脂肪從我們身上除去,真是門學問,也是門好生意!

華人尤其極為重視吃的,在馬來西亞,不少華人打招呼的第一句仍是「呷飽未?」。在我們文化下,好好吃一餐是基本人權。如果像是上海封城的狀況發生在英美,大概不會聽到什麼買不買得到菜的問題,只要給老英老美足夠的罐頭、能量棒、薯片、蛋糕、冰淇淋和可樂,他們從2020年疫情爆發時撐到2023年,都沒什麼人會靠北飲食的問題吧?

飲食的問題不僅在於量,也在於均不均衡。過去,我們以為所謂的吃飽就是個量的問題,但是科學家後來發現,質也很重要,尤其是蛋白質。這本《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從動物攝食偏好破解人類飲食的密碼,一場橫跨三十年的營養實驗》Eat Like the Animals: What Nature Teaches Us About the Science of Healthy Eating),要為我們解說一個所謂的「蛋白質槓桿理論」,讓我們理解動物的各別食慾是怎麼回事,然後還能學以致用,照顧自己身體,少吃一點。

《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作者大衛.盧本海默(David Raubenheimer)和史蒂芬.辛普森(Stephen J. Simpson)都是澳洲雪梨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教授,是長期好友和合作夥伴。他們在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時就對動物食慾的研究深感興趣,他們除了在英國和澳洲的實驗室利用蝗蟲、果蠅、小強、小白鼠等等動物進行了科學研究,也冒死到南非開普敦山麓、亞利桑那州的沙漠、婆羅洲的沼澤森林探險,帶回田野觀察資料,開創了一門「營養幾何學」(nutritional geometry)的領域。這本書基本上算是他們的學術生涯介紹,他們生動地講述了他們如何一步步搞懂動物食慾的秘密,但也不忘提供讀者重要的飲食建議。






《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的原文書名是「Eat Like the Animals」,直譯是「吃得像動物」,似乎是廢話,但其實有深意。中文書名,我原本覺得太武斷了,但一讀之後發垷,也能算是主旨的小總結。動物相較其他生物如植物、真菌、細菌、原生生物最大的特徵之一是,我們是多細胞異營生物,一定得要吃東西才能生存。吃食,簡單說就是把其他動物、植物、真菌等等弄碎成小碎片,再靠消化道裡的酵素分解成小分子再吸收。動物活著時,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往吃東西的路上。

動物靠吃食取得各種各樣營養素,差別只是草食、肉食還是雜食。動物主要會從食物中攝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前兩者主要是提供熱量,而蛋白質主要用來建構我們身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大致上能互換,只是優質脂肪酸是仍是健康所必需的。而蛋白質就難以取代,因為我們連消化食物所需要的酵素也都是蛋白質,遑論它們還參與了訊號傳遞、細胞和組織結構以及生理生化反應等等重要功能。而且,蛋白質在能量攝取不足時,還能夠消耗來產生熱量。動物能夠透過食慾系統攝取到精確比例的營養素,可是不同食慾系統有優先順序,而蛋白質食慾會競爭過其他食慾。

《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引言講了人類學家對史黛拉(Stella)的觀察,發現她在一個月中吃了九十種食物,果然很雜食,可是有趣的是,不管她吃啥,在一整個月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加脂肪的比例都是穩定的一比五,似乎是位合格的營養師。然而,史黛拉只是隻母狒狒。後來,他們研究了其他動物,也得出差不多的結論。進一步,他們還發現了動物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鈉、鈣的食慾,結合在一起為動物取得均衡的營養。可是,動物就一定會取得完全均衡的營養嗎?他們又發現,當均衡無法達成時,蛋白質食慾會勝出。

當然,人類並非實驗室中的小白鼠,我們的飲食文化極為複雜。人類不僅是雜食動物,還是熟食動物,是唯一會用各種加熱的方式,如蒸、煮、燙、燉、炒、煎、炸、烤、焗、熏、炙、烘、炆、焯等等方式讓食物變性,增加風味的同時提高營養素的吸收效率。更絕的是,在工業化時代,我們還能把食物的原料重組,製造出超市中各種加工食品。

有些超級加工食品的原料重組的程度,簡直已能稱作「分子料理」了吧?加工食物大多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質含量並不高,而且纖維素及微量元素如礦物質及維他命含量極低,導致常吃加工食品的話,我們身體為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就總是處於饑腸轆轆的狀態。

有些超市中常見的加工食品,例如廉價的罐頭肉、肉鬆、肉乾或香腸等等,理應含有不少蛋白質吧?可是只要仔細看看營養成份和原料說明,就會發現有些的澱粉含量甚至比肉還高!那些澱粉是以增稠劑或增加口感等等名義大量添加入的。更扯的是,我們嚐到蛋白質的方式是透過「鮮味」(Umami),也就是嚐到穀氨酸(glutamate)來達成,於是稱作味精的穀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MSG)就誕生了。加工食品中味精鮮鹹味能騙我們以為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可是吃了大量加工食品後,身體卻仍慾求不滿,想要繼續吃更多。

就因為動物會以取得足夠的蛋白質為優先,在蛋白質匱乏和熱量過剩的飲食條件中,我們得吃更多才能取得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身體所需。反之,如果蛋白質含量高,我們就會提早覺得飽足而停止進食。有時候在大日子放縱一下,去吃了火鍋或燒肉,總覺得第二天還很飽,彷彿前一天的食物還未消化,後來才知道,其實是蛋白質食慾被滿足了,第二天可以不必吃什麼東西。

一旦調整了飲食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素的比例,我 們就能夠預防肥胖,以及改進壽命。《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也在最後一章給了我們不少很好的建議。一味提高飲食的蛋白質是不健康的,因為高蛋白質飲食會傷害DNA、細胞和組織。不同年齡階段對蛋白質的合適需求也有所不同,可以參考以下比例:兒童和青少年:15%;年輕成人(18-30歲):18%;成人(30多歲):17%;中年人(40-65歲):15%;老年人(65歲以上):20%。

食物對健康的影響是多重的。當然,除了蛋白質,微量元素及纖維素也很重要。纖維素是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書中提到所謂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飲食能改善動物健康,那個高碳水化合物,指的應該是包括高纖維素。而且食物的升糖指數,以及蛋白質的來源也頗重要,蛋白質應該要有更高的比例是來自植物而非動物,對健康才更有幫助。

要吃得均衡有益健康,也非難事,只要遵循一些老祖父母的智慧,多吃原型食物,尤其是蔬果,少吃食安不斷爆出醜聞的加工食品,然後交給我們身體裡內建的食慾就好。連一隻狒狒都能輕易吃得均衡,我們當然也可以!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一針見血的九品脫












老實說,我還滿粗心大意的,所以手腳無時無刻都有各種血光之災的小傷,見到的朋友常不禁懷疑我是怎麼活到今天的。雖然我已習慣到見了血,就噴噴消毒酒精了事,可是見到別人身上帶血,心中仍感到極為不適,所以我才決定不念醫學系。相信這種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他人流血的不適感,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即使立志從醫的朋友,也不免要花上一段時間適應吧?

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受點小傷仍老神在在,就是血液這器官實在太奇妙了,在我們身上流動時,應該順暢無比,可是一旦離開了身體,正常來說,在沒有抗凝血劑的情況下,會馬上凝結成固體狀而不會血流如注,我就見識過剛接滿一試管的血,就瞬間變成像是麻辣鴨血的狀態。

一個成人平均約有九品脫的血量,一天平均在身體中流過12,000英里遠。血液能透露出的訊息實在不勝枚舉,所以抽血檢查是常見的醫事檢驗項目,看著粗大的針筒刺進手臂靜脈,然後血液噴射到試管中,對許多人來說是必要之惡⋯⋯夢吧?於是聲稱一小滴血就能進行大多數生化篩檢的先進科技,才能成為世紀大騙局之一吧?(請參見〈點惡血成金?!〉)除了抽血檢驗,我自己是沒捐過血,因為多年前為了協助老同學的實驗,在睡眠不足和飯前抽了幾管血而暈了老半天後,我對要抽出一整袋血就心生畏懼,所以非常欽佩老婆能夠立志每年捐血的義舉。

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有一個人接受輸血。雖然作為液體,血液似乎比大部分器官還簡單,可是迄今仍然沒有任何仿製品可以模仿血液的複雜性,醫學上也未有充份的替代品。很多國家依賴自願者捐血,可是國情有別,在印度,家庭成員必須報名為親戚捐血,陌生人的血液幾乎不被接受,捐血給陌生人也被視作大逆不道。血庫一向供不應求,在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176個國家中,其中80個國家表示只有1%的人口實際捐過血,而一個國家的血庫需要1-3%的人口捐血才能維持正常供應。

曾幾何時,鮮血是一種商品,血漿製品貴如黃金,生技公司甚至能把血液分離成許多不同成份來販售,是許多人的救命良藥 。賣血可以讓一些人過上體面的生活,甚至曾經有一段時間,賣血者還成立了工會。只是英國記者、作家蘿絲.喬治(Rose George)在她的嘔心瀝血之作《九品脫:血液捐輸、水蛭療法、傳說迷信、血漿買賣、月經禁忌、人造血液……乘載生命的謎樣物質,探索血液的奧祕神奇》Nine Pints: A Journey Through the Money, Medicine, and Mysteries of Blood)中告訴我們,用血換錢被認為不如依賴捐血者安全,因為賣血者為了金錢的利益,恐怕有可能隱瞞一些重要的自身健康狀況,但捐血者卻沒有該誘因。




蘿絲風趣幽默卻也不時義憤填膺地帶領我們到不同國家深入探險,進入實驗室、尼泊爾小屋、南非貧民區等等,研究血液在健康、文化和科學上扮演的複雜角色。血液可以救命,但也能殺人於無形——許多致命疾病是靠血液傳播的。她調查了受污染的血液、不安全的性行為以及兩者如何導致愛滋病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其中也包括台灣的案例,可謂腥風血雨。在西方先進國家,他們理所當然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血漿,可是實情卻可能背道而馳。作為世界最大的血漿供應國,美國的賣血者可能導致血漿供應受到污染,數以千計的受害者是血友病患者,他們不幸地罹患了C型肝炎甚至更致命的愛滋病。

《九品脫》中最有趣的其中一章是關於水蛭的。過去歐洲人相信血液過多會導致疾病,於是開始提倡放血,水蛭也因此變得重要起來。 蘿絲參觀了英國生物製藥公司,他們為醫療目的培育和出口水蛭,美國食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把水蛭歸類為未分級醫療器材,僅限單次使用。水蛭在用血盆大口吸血時會注射麻醉劑以及人類已知最好的抗凝血劑。水蛭特別用於挽救身體的重要部位,如手指、耳朵和陰莖等等。只有水蛭能夠避免微細毛細血管集中的區域在手術中發生嚴重出血。

身為女性,蘿絲也關懷著許多發展中國家婦女的困擾,因為經血遭到污名化的恥辱,可謂血淚斑斑。她前往尼泊爾,那裡的女性每月都要忍受一種叫做「chaupadi」的儀式,這種儀式要求與家人和朋友完全隔離,生理期女孩被放逐到月經小屋裡,與家人無法聯繫,只允許吃純米飯。有些女孩死於失溫或被蛇咬傷,一些女孩被醉漢性侵。儘管現在這種不人道的作法被法律嚴禁,可是甚少強制執行。

因為月經產品在發展中國家價格昂貴,她訪問了印度的「月經男人」,後者心血來潮地為了研製出當地婦女能夠負擔得起的衛生棉,除了到垃圾桶中撿衛生棉和逢女生就問,甚至佩戴過一個由充滿山羊血的足球製成的假子宮,被當作瘋子還被一度被老婆抛棄,臥薪嘗膽後居然衣錦還鄉。即使在西方先進國家,對女性的生理需求也不太友善,例如英國,稅制上居然把衛生棉等用品當作奢侈品徵稅,可能是因為太多政客是宅男的關係吧?

流淌在我們身體裡的血液,原來有這麼多奇妙的故事,作為對血液科學充滿好奇心的門外漢,蘿絲.喬治在《九品脫》中沒有用讓人卻步的艱澀科學術語來難倒我們,而是許多值得醫界和公民思考的有血有肉案例,很值得關心醫療、健康和人權問題的朋友一讀!


本文原刊登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在問題發生前解決的上游思維






每天要把大量雜事在截止日期「死線」(deadline)前從行事曆的待辦事項清單劃掉,就佔據不少上班時間。我問過各行各業的朋友們,幾乎全都有在KPI或者結案報告上的數據作手腳的經驗,浮報、灌水都是家常便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在職場中用來勉強應付上級交代雜事的時間,搞不好佔據超過一半的工作時數,如果真的要不動手腳而達成目標,大概自己過勞死了都未必辦得到。

更糟糕的是,大家都很清楚,很多浮報、灌水的KPI和報告,其實大多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不治本,面對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能夠止血就很了不起了,甭提真正改進。更荒謬的是,很多高層或上級單位也都知情甚至默許,因為他們也要拿這些去交代更高的高層和上級單位。學會上下交相賊,恐怕是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了,不知教育部是否該把培訓這樣的能力當作縮小學用落差的目標之一啊?

與其花費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提油)救火、疲於奔命地應付各種限期內的的待辦工作、被動地亡羊補牢,我們能夠把精力放到上游來謀求治本之道、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嗎?丹.希思(Dan Heath)的這本《上游思維:在問題發生前解決的根治之道》Upstream: The Quest to Solve Problems Before They Happen)就要帶領我們從根本瞭解:是啥因素讓我們更加被動應付當前的局面而非主動出擊?要掌握上游思維的話,我們該怎麼辦?

丹.希思現任美國杜克大學社會企業精神推廣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資深研究員,哥哥奇普在知名商管雜誌《高速企業》(Fast Company)闢有專欄,也經常舉辦演講,並提供諮詢服務。兄弟合著有《黏力,把你有價值的想法,讓人一輩子都記住》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關鍵時刻》(The Power of Moments: Why Certain Experiences Have Extraordinary Impact)、《零偏見決斷法:如何擊退阻礙工作與生活的四大惡棍,用好決策扭轉人生》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等暢銷書。




《上游思維》開篇講了一個故事,有兩個阿宅在河畔野餐,聽到河裡有小阿宅在求救,他們就進跳河裡把小阿宅救上岸。沒想到沒多久又聽到另一個小阿宅求救,他們只好又跳回河裡救人。接著一個又一個小阿宅在河裡漂過,其中一個阿宅毅然上岸往遠處走去,他同伴很詫異小阿宅都救不完了,他想要逃避到哪?上岸的阿宅回說,他要去上游看看到底是誰把小阿宅們丟進河裡!

我們別先嘲笑還在河裡的阿宅,因為我們其實也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在河裡打撈小阿宅,而非毅然上岸到上游去探查原因。但我們應該也很清楚,要徹底解決問題,我們不能只是疲於應付河裡排山倒海而來的小阿宅,而是去探究是誰在搞鬼,才能從容地未雨綢繆。《上游思維》除了用這比喻,也要讓我們從諸多真實案例中見識到治本的上游思維是怎麼一回事。

丹.希思和一位加拿大某市副警長的一段對話,讓他開始對上游思維產生興趣,因為有不成比例的警力被用於處理犯罪事件,而非預防犯罪。我們都想防範於未然,但與嚇阻犯罪的警察相比,逮到罪犯的警察更有機會升官發財。甚至犯罪預防得太好,警力搞不好會被民眾或民代指責成是浪費公帑。

美國投入醫療市場的花費佔到整體國家經濟的五分之一,造就了美國先進的醫療技術,可是美國人的健康狀況卻落後大多數先進國家,早就不是新聞了。相較之下,也投入相似比例資源的挪威,國民健康情況令人稱羡。他們每投入一美元治療疾病,就投入2.5倍到上游去。例如挪威把大量資源投入產檢和小孩的診療費,並且讓父母更無後顧之憂地生產和照顧小孩。這讓挪威無論是在嬰兒死亡率和國民預期壽命上名列前茅,讓美國難以望見其車尾燈。

那麼,是啥因素阻礙了我們從狼狽的河裡走上岸到上游去呢?

首先,可能還在河裡打撈小阿宅的阿宅已成了老司機⋯⋯哦不⋯⋯老師傅了,專長是在河裡打撈小阿宅,對他來說,小阿宅出現在河裡,甚至可能不是一個該解決的問題了。沒聽過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解決提出問題的阿宅嗎?

《上游思維》就提到一個案例,一位醫師兼運動訓練員艾略特發現美式足球員長期飽受膕繩肌受傷之苦,可是大家習以為常地認為那只是美式足球運動訓練的必要之惡,球員的高強度訓練難免會受傷。可是艾略特卻不那麼認為,他判斷膕繩肌受傷是不當訓練造成的,而且應該能夠避免。他仔細研究球員的訓練及受傷情況,基於科學資料制定出更合理的訓練方式,大幅減少受傷狀況。艾略特後來還成立P3運動科學公司來為球隊服務,預防球員可避免的受傷。

另一個案例中,芝加哥公立中學原本畢業率不到五成,各學校都習慣了,漸漸也不認為這是個該解決的問題,直到芝加哥大學學校研究聯盟的研究發現,學校高層其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他們才花了廿年的時間把畢業率提升到約七成八。

再來,很多人可能都認定,解決上游問題並不是「我的工作」。《上游思維》提到智遊網(Expedia)的案例,他們發現有兩千萬通客服電話,僅是為了要索取行程副本,成本超過一億美元!就因為顧客各種沒收到行程副本的原因,有被當作垃圾信件或輸入錯誤等等,他們就要疲於應付。後來他們利用新寄件方式以及語音系統,就讓客服一年少接了兩千萬通電話。那為何他們會等到客服電話爆量到兩千萬通才發現問題呢?當然是因為對客服部門而言,處理上游的問題,並不是他們的工作。

當然,我們很可以從自己的經驗瞭解到,當河中的小阿宅都打撈不完了,怎能脫身去上游呢?這可能是連想都難以想到的,況且要身體力行。大量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當我們關注到的大多是眼前待處理的事項,我們就會變得目光短淺和狹隘,難以投身長期的規劃,凡事只考量戰術而非戰略。於是我們的視野就像被侷限在隧道中,彷彿沒有其他出路。

理解了下遊思維的成因,最重要的,當然還有要怎麼打造出上遊思維。《上游思維》提出七個解決方式,基本上是七大問題讓我們檢視:如何集結對的成員?如何改變制度?如何找到施力點?如何得知問題預報?如何判斷自己成功了?如何避免造成傷害?誰要為沒發生的事付出代價?

希思在回答這七個問題中,都舉了好些實際的案例,不僅僅只有抽象的概念而已,很值得好好拜讀。在我們面臨這場世紀大瘟疫中,採取隔離措施和疫苗接種等等,也是預防醫療崩潰和疫情擴散的上游思維。可是,如果我們好好探究,我們能史無前例地快速研發出保護力強大的疫苗,也拜過去長期基礎生命科學的研究所賜。然而,如果我們更早對野生動物及病毒生態學等等有更好的理解,說不定我們早就能夠用終極上游思維來防範於未然,至少該用這些基礎生命科學的知識來預防下一場更可怕的疫情爆發。

讀完《上游思維》也能夠讓我們體認到,我們受到那三大阻礙有多大,畢竟我們成天忙忙碌碌地在河裡打撈小阿宅,恐怕都打撈出心得了,也不認為這是個問題,或者是自己該解決的問題,但《上游思維》還是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能夠做的比打撈小阿宅更多、更有意義!改變永遠都不嫌遲!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地球之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對分辨不出音樂音質上細微差異的人來說,常被嘲笑或自我調侃是「木耳」。

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青少年時期太常戴耳機聽隨身聽的搖滾樂來逃避現實,年紀輕輕就患了輕度重聽,加上從小學到中學的音樂課學期成績有時候連一位數都沒的零分,昂貴的音響和廉價的,聽起來差別不大。

其實,我也喜愛美妙的音樂,只是音感很糟糕。但是,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失去的是什麼,直到我讀到這本好書,才赫然發現,原來聲音能是多麼的美妙動人。並且也感受到,原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並不是我們無法再見到那些生物而已,而是永久性地失去了許多豐富多變的聲音。

聲音,在動物的演化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姑且不論書中提到的那些五花八門功能,就談我們睡覺時,聽覺還保有靈敏的功能,就可見一斑。然而,聲音在保存上,一直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就是我們可以用各種顏料和墨水模仿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可是聲音除了口耳相傳或者特製的樂器長期訓練,是難以忠實地記錄和保存的。樂譜也只能讓人再現我們少數能聽見的部分聲音,一直到愛迪生(Thomas Edison,1847-1931)發明了留聲機,才改變了一切。

而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充滿詩意的《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Sounds Wild and Broken: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is Of Sensory Extinction)也能改變我們聽聞世界的方式,讓我們打開耳朵聆聽、感受世界各地的聲音。

哈思克並非是位僅僅端坐在書桌前閱讀寫作的生物學家,他親身走訪了世界各地,儘所能地把所有關於聲音的生物學世界帶到我們面前,跟著他上山下海探索聲音的種種,真是件興味盎然的樂事。這本好書中的生物學知識就已令人嘆為觀止了,哈思克也不忘探討聲音在人類文明社會和文化中的面向,從日本社會獨特的表達文化,到澳洲原住民的歌行能把人類與非人類聲音與故事融入記憶傳頌好幾個世代,是本文理共賞的好書。

四十五億年前,地球誕生於太陽系後,只有風雨飄搖、海浪濤天激起的聲音,直到動物的出現。其實,細菌並非無聲無息地存在,它們也能發出精密麥克風能錄到的聲音,只是它們可能並非用那些聲音溝通。如果我們回到地球最初的前三十五億年,能感受到的是長時間的寂靜,可能不會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因為我們耳蝸中的毛細胞,太習慣因其他動物發出的聲波而搖擺產生訊號,在沒有蟲鳴鳥叫的世界中難以自處。自從纖毛能特化成接收聲波的功能後,動物世界就開始百家爭鳴、爭奇鬥豔,從一塊二疊紀化石的證據中,清晰可見遠古蟋蟀翅膀上的脊脈,那是已知動物界最早的發聲構造。

在人類文明世界開啟了工業革命,我們就製造出各種不悅耳的噪音,令人煩躁、擾人清夢。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權力不對等,影響了噪音對健康影響程度的不平等;在大城市中,我們會下意識地根據背景聲音加大嗓門,有些假裝失聰的人就是這樣被捉包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短暫地改變了城市的生態,街道上的噪音減少,甚至讓一些鳥類不必再加大嗓門鳴唱。

因為高分貝的聲音能夠長距離地傳播,不僅是工廠發出的「必要之惡」,交通航運、採礦探勘也一直無遠弗屆地在環境中與其他生物「共襄盛舉」,不斷破壞自然環境中的動物溝通而釀成許許多多生態悲劇。並且,我們正在毀滅性地讓許多獨特的聲音永遠從地表上消失,在一塊農田中嘗試聆聽周遭的聲音再到一片原始林中感受一下其中的差異吧!如果我們再不積極地採取行動,我們可能會一再用難以忍受的人工雜音取代悅耳動人的聲音,甚至連一些樂器扣人心弦的樂音,都可能因為森林一再的破壞和樹木的盜伐而失傳。哈思特憂心忡忡地主張,當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停止傾聽其他物種的聲音,災難隨之而至。

聲音在人心中可以留下許許多多獨一無二的情感和記憶,讀了這本好書,我深深感受到過去和未來那些已經和可能將會失去的美好,何不把握當下好好專心聆聽呢?


本文為《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推薦序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留取基因照汗青




華夏文明幾乎是唯一進入信史時代(按:作為與史前史相對的概念,係指人類用文字記錄歷史的時代)後,歷史紀錄幾乎從古迄今從不間斷的地球文明。

官方和民間對記錄各種大小事件,可說有極深的執念,從獸⻣、龜甲到青銅器,從竹簡、布帛到紙張,華夏民族無所不用其極的想功標青史。不僅官方要修正史,史家如司馬遷和司馬光,也為所編撰的史書付出巨大的個人代價。

然而,浩瀚如《史記》和《資治通鑑》的巨著,因當初各種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不易,加上體量龐大,無不出現一些細節處的前後矛盾;加上不少名詞在不同朝代的更迭中產生了變化,讓後世產生了誤解;還有,對異族過於籠統的泛稱等,讓人難以搞清楚,那些深刻影響中華文明的其他民族更豐富多彩的內涵。

還好,除了記錄在獸甲或史冊上的文字,還有另一種文字可以讓我們用來還原歷史事件,那些文字基本上只有四個字母,就是構成DNA的ATGC。歷史檔案或文獻,在傳抄的過程中,不免會有失誤,不少史學疑案可能就此而來,可是DNA在複製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產生的突變,卻給了演化生物學家機會來追蹤它們的流向,利用現在基因變異的分佈,對照古DNA的資料,重建出各種文明要素,如人種、人口、民族、農作物、牲畜等等的起源、流傳等。

科普作家波音在這本《無字史記:沒有文字佐證的年代,怎麼證明歷史存在?基因可以!史學與生物學合作,解開華夏文明之謎。》中,就深入淺出的帶領我們一探利用DNA的研究,對於華夏文明許多重大的歷史進程,提供了多少更豐富多彩的洞見。即使清楚知道史料的侷限和偏見,這本《無字史記》帶領我們進入的古人世界仍比我原先想像的宏大!補足了我們過去幾乎完全依賴文字史書的知識。認識到各種事物更複雜和豐富的面向。

《無字史記》的許多案例,都一而再、再而三讓我們見識到,一個文明無論生長的土地有多優越,民族對自己的文明多麼有自信,在歷史長河中,要維持活力的方法,是透過源源不絕的交流! 許多在華夏文明發揚光大的器物之起源甚至遠在他方。我們真的不需要發明輪子好幾次,只須青出於藍就好。

這本好書有諸多過去歷史教科書還未寫入的案例,正為我們一再揭示文化交流如何成為我們優異的文化基因,並且見識到固步自封的悲慘下場。這在疫情蔓延和國家之間大動干戈的年代,尤其需要引以為戒啊!


本文為《無字史記:沒有文字佐證的年代,怎麼證明歷史存在?基因可以!史學與生物學合作,解開華夏文明之謎。》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