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一針見血的九品脫












老實說,我還滿粗心大意的,所以手腳無時無刻都有各種血光之災的小傷,見到的朋友常不禁懷疑我是怎麼活到今天的。雖然我已習慣到見了血,就噴噴消毒酒精了事,可是見到別人身上帶血,心中仍感到極為不適,所以我才決定不念醫學系。相信這種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他人流血的不適感,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即使立志從醫的朋友,也不免要花上一段時間適應吧?

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受點小傷仍老神在在,就是血液這器官實在太奇妙了,在我們身上流動時,應該順暢無比,可是一旦離開了身體,正常來說,在沒有抗凝血劑的情況下,會馬上凝結成固體狀而不會血流如注,我就見識過剛接滿一試管的血,就瞬間變成像是麻辣鴨血的狀態。

一個成人平均約有九品脫的血量,一天平均在身體中流過12,000英里遠。血液能透露出的訊息實在不勝枚舉,所以抽血檢查是常見的醫事檢驗項目,看著粗大的針筒刺進手臂靜脈,然後血液噴射到試管中,對許多人來說是必要之惡⋯⋯夢吧?於是聲稱一小滴血就能進行大多數生化篩檢的先進科技,才能成為世紀大騙局之一吧?(請參見〈點惡血成金?!〉)除了抽血檢驗,我自己是沒捐過血,因為多年前為了協助老同學的實驗,在睡眠不足和飯前抽了幾管血而暈了老半天後,我對要抽出一整袋血就心生畏懼,所以非常欽佩老婆能夠立志每年捐血的義舉。

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有一個人接受輸血。雖然作為液體,血液似乎比大部分器官還簡單,可是迄今仍然沒有任何仿製品可以模仿血液的複雜性,醫學上也未有充份的替代品。很多國家依賴自願者捐血,可是國情有別,在印度,家庭成員必須報名為親戚捐血,陌生人的血液幾乎不被接受,捐血給陌生人也被視作大逆不道。血庫一向供不應求,在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176個國家中,其中80個國家表示只有1%的人口實際捐過血,而一個國家的血庫需要1-3%的人口捐血才能維持正常供應。

曾幾何時,鮮血是一種商品,血漿製品貴如黃金,生技公司甚至能把血液分離成許多不同成份來販售,是許多人的救命良藥 。賣血可以讓一些人過上體面的生活,甚至曾經有一段時間,賣血者還成立了工會。只是英國記者、作家蘿絲.喬治(Rose George)在她的嘔心瀝血之作《九品脫:血液捐輸、水蛭療法、傳說迷信、血漿買賣、月經禁忌、人造血液……乘載生命的謎樣物質,探索血液的奧祕神奇》Nine Pints: A Journey Through the Money, Medicine, and Mysteries of Blood)中告訴我們,用血換錢被認為不如依賴捐血者安全,因為賣血者為了金錢的利益,恐怕有可能隱瞞一些重要的自身健康狀況,但捐血者卻沒有該誘因。




蘿絲風趣幽默卻也不時義憤填膺地帶領我們到不同國家深入探險,進入實驗室、尼泊爾小屋、南非貧民區等等,研究血液在健康、文化和科學上扮演的複雜角色。血液可以救命,但也能殺人於無形——許多致命疾病是靠血液傳播的。她調查了受污染的血液、不安全的性行為以及兩者如何導致愛滋病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其中也包括台灣的案例,可謂腥風血雨。在西方先進國家,他們理所當然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血漿,可是實情卻可能背道而馳。作為世界最大的血漿供應國,美國的賣血者可能導致血漿供應受到污染,數以千計的受害者是血友病患者,他們不幸地罹患了C型肝炎甚至更致命的愛滋病。

《九品脫》中最有趣的其中一章是關於水蛭的。過去歐洲人相信血液過多會導致疾病,於是開始提倡放血,水蛭也因此變得重要起來。 蘿絲參觀了英國生物製藥公司,他們為醫療目的培育和出口水蛭,美國食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把水蛭歸類為未分級醫療器材,僅限單次使用。水蛭在用血盆大口吸血時會注射麻醉劑以及人類已知最好的抗凝血劑。水蛭特別用於挽救身體的重要部位,如手指、耳朵和陰莖等等。只有水蛭能夠避免微細毛細血管集中的區域在手術中發生嚴重出血。

身為女性,蘿絲也關懷著許多發展中國家婦女的困擾,因為經血遭到污名化的恥辱,可謂血淚斑斑。她前往尼泊爾,那裡的女性每月都要忍受一種叫做「chaupadi」的儀式,這種儀式要求與家人和朋友完全隔離,生理期女孩被放逐到月經小屋裡,與家人無法聯繫,只允許吃純米飯。有些女孩死於失溫或被蛇咬傷,一些女孩被醉漢性侵。儘管現在這種不人道的作法被法律嚴禁,可是甚少強制執行。

因為月經產品在發展中國家價格昂貴,她訪問了印度的「月經男人」,後者心血來潮地為了研製出當地婦女能夠負擔得起的衛生棉,除了到垃圾桶中撿衛生棉和逢女生就問,甚至佩戴過一個由充滿山羊血的足球製成的假子宮,被當作瘋子還被一度被老婆抛棄,臥薪嘗膽後居然衣錦還鄉。即使在西方先進國家,對女性的生理需求也不太友善,例如英國,稅制上居然把衛生棉等用品當作奢侈品徵稅,可能是因為太多政客是宅男的關係吧?

流淌在我們身體裡的血液,原來有這麼多奇妙的故事,作為對血液科學充滿好奇心的門外漢,蘿絲.喬治在《九品脫》中沒有用讓人卻步的艱澀科學術語來難倒我們,而是許多值得醫界和公民思考的有血有肉案例,很值得關心醫療、健康和人權問題的朋友一讀!


本文原刊登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