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WTF的未來地圖
現在只要拿出手機,很多事情都能搞定,包括通訊、上網、聽歌、看影片、玩遊戲、行動支付等等,在全球各大都市叫車、訂房、訂機票,全都不是問題,宅在家裡也能輕鬆叫外賣,還能追蹤送餐進度。我們校園內用餐時間,Uber Eats和foodpanda的十幾台機車在宿舍區呼嘯而過已不足為奇,據說還有不少學生宅到訂了宿舍隔壁餐廳的餐點⋯⋯
這一切都拜高科技所賜。過去GPS還很貴的年代,我養成出遠門前仔細研究地圖的習慣。有時候,和朋友一同出門遊玩,有時候會遇到GPS把他們導到山間小路,或更慘地進入此路不通的死路,低科技地看地圖,反而會走向康莊大道;現在手機導航實在太便利,我漸漸也都用手機導航,但有時候仍會被導到很恐怖的鄉間小路,左右各差一兩公分就下田了,要不然就是進了極狹窄的小巷刮傷車身。這時候就會知道,盡信科技不如無科技。然而,導航的地圖能夠隨時更新資訊,還能提供即時路況,近期內還會有超速雷達警示,紙本地圖不僅辦不到,能夠一年更新一次就很了不起了,而且年年都添購新版地圖在成本上也不實際啊。
在這個AI(人工智慧)盛行的時代,高科技帶給我們的矛盾會不會愈來愈多?面對快速發展的現在和很快就到來的未來,我們該如何是好?如果我們在這個時代,還用了陳舊的地圖來指引方向,是會有多悲劇?
歐萊禮媒體(O’Reilly Media)創辦人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的《未來地圖:對工作、商業、經濟全新樣貌, 正確的理解與該有的行動》(WTF?: What’s the Future and Why It’s Up to Us)就是要告訴我們,別再用舊地圖在未來尋找方向了。
在美國,只要有接觸電腦資訊的人,很難沒聽過歐萊禮媒體,那是以出版電腦資訊書籍聞名的美國公司,出版過不少聖經等級的工具書,也是出版開放原始碼書籍的先驅之一,常承辦許多開放源始碼社群的研討會議。歐萊禮出生於愛爾蘭,在加州舊金山長大,是網際網路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先驅和思想家之一,也是推動Web 2.0、開放原始碼軟體、政府資訊公開、自造者運動等科技革命的先鋒。
在大家對AI會不會搶走大家的工作或者毀滅人類文明都莫愁一展時,歐萊禮主張,我們該抛棄過去的舊地圖,用未來地圖對工作、商業、經濟全新樣貌提供正確的理解與該有的行動。他指出,現在的新科技如AI、雲端平台、區塊鏈等等,正在重新形塑我們的世界。
「WTF」在《未來地圖》當然是指「What the Future」,可是略通英文的阿宅都知道,這在更多人的認知中,是句髒話「What the F..k」。據說有個阿宅的老爸在臉書中強行加了他為朋友,他衝動地在動態中說了「WTF!」,老爸問他是啥意思,他機靈地回老爸說是「Welcome to Facebook」。難怪年輕人和金孫,都抛棄臉書改用IG了。
歐萊禮以Uber和Lyft作為未來的商業模式為例,指出數位平台和演算法已經革新科技產業。Uber和Lyft是有爭議的公司,Uber因其規避法規及其對待員工的方式而受到批評,台灣政府也制定法律限制這類創新服務,可是在《未來地圖》中以Uber和Lyft為例,提出這樣的商業模式會是未來的常態。他認為Uber和Lyft為員工提供了新機會,把司機視為獨立承包商,從他們的收入中抽成,而不是向他們支付薪水。
現代數位平台奠基於二十世紀九零年代開發的開源軟體。這類軟體是免費的,任何用戶都可以使用和編輯以造福所有人,與封閉式軟體平台截然相反。這類開放共享的模式始於Linux興起,全球的Linux用戶,從駭客到開發者,匯集、自由交換了他們的資源和知識。Uber和亞馬遜等公司圍繞這一模式打造平台,連接市場中的用戶。
這些平台的任務複雜,需要演算法加以管理:每個平台都有多個演算法運行,每個演算法都用於完成特定任務。演算法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處理大量資料,並管理人類無法處理的複雜功能,例如協調大量Uber乘客和司機網路。寫好程式後,演算法獨立運行,通常被視為一種AI,其運作會變得越來越先進。
歐萊禮認為,未來成功的公司將是創建平台而非服務。Uber和Lyft再次被用作完成此類商業模式的範例。他稱讚他們使用科技為客戶和員工提供成功所需的資訊,並讚揚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創建API,允許其他人在他們提供的軟體基礎上進行構建。《未來地圖》不只是談論科技公司,也介紹政府應該如何以平台模式運行。他比較政府與科技公司,認為與依賴App商店的Apps一樣,政府應該是公民服務所憑藉的平台。
演算法有其黑暗面,在媒體和金融世界中,演算法已失去控制──歐萊禮指出,所謂的流氓演算法實際上已經出現。例如,最近常上版面的假新聞,就是演算法的副作用,它們控制了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但是不用來傳播誠實的新聞,唯一目標僅是流量的最大化。因此,社交媒體可能充滿了與你已經做出正面反應的資訊相似的內容,並且過濾掉與所有異議,讓人活在同溫層中。
又例如Uber司機,他們跨越了就業安全和獨立承包商之間的界限,不再領取常規薪水或為幾家公司提供服務。由此產生的工作自由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適合的,但這是非常不保險的工作,因為Uber沒有義務為司機提供穩定的工作或福利。
更可怕的是演算法只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尤其是在現代金融市場。歐萊禮在《未來地圖》中指控,現在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就像我們最擔心的失控AI,只鼓勵企業老闆和股東炒短線並摧毀社會。企業僅為股東獲取最大短期利益的作法,強迫企業透過削減成本、榨取股票期權和外包勞動力來追求短期利潤的最大化,忽視了商品本身和人類利益,只關注冰冷的數字。
最近,華爾街等金融機構通過電腦和演算法來提高速度和效率。電腦可以比人類更快發現市場變化,因此高頻交易算法使交易者比其他人更具優勢。然而,這些高速度也使市場超出人類的理解範圍,不再受人類控制。這會對實體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更容易發生經濟衰退和金融崩潰,屆時你的黑天鵝都不是你的黑天鵝了。
因為利益實在太大,很多經濟學家和部落客拚命主張應該放任經濟發展,任何政府干預和管控,都是為了阻礙努力上進的人創造財富⋯⋯等等,大眾被這些鬼扯邏輯洗腦,會因期待自己一夕致富而甘願損害自己利益。事實上,不受控的金融市場,會讓掌握某些數學專業知識的極少數人有機可乘,在沒有為人類創造出任何更有用的知識和工具的情況下,用演算法套利和尋租──這並不是財富的創造,只能稱作財富的轉移。
很許多科技人不同,歐萊禮更大膽地要我們勇於重新想像更好的經濟、更好的社會。人類有權力和想像力來打破這種少數人壟斷財富的狀況,只要我們相信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是讓最多人受惠,公平勝於一切。當然,對掌握雄厚資源的即得利益者而言,這樣對公平的嚮往是恐怖分子等級的,一定要全力撲殺。
從銀行出納員到售票處,自動化已經取代了愈來愈多工作,會有很多人面臨技術失業的問題,這也是為何川普政府要大打貿易戰的原因之一,不過不少科技人都指出川普沒搞清楚:敵人其實就在國內的矽谷。
十九世紀初,諾丁漢的英國紡織業者故意摧毀最新引進的紡織機,因為這些機器威脅他們的傳統工藝。他們追隨的是心目中英雄——Ned Ludd,這實際上是Luddite這個詞的根源,意思是反對科技變革的人。
然而我們應該嘗試接受科技及其潛在的好處,而不是拒絕科技革新。雇主應該增加工人,而不是僅僅以AI取代。就像Apple Store的工作人員,他們熟悉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更有人情味的員工可以創造出卓越的客戶或用戶體驗。
由於新科技的發展,世界將繼續發生變化,要和新科技協作,就不能再把舊法規限制新科技,監管機構和科技公司之間的許多衝突,來自於某些規則不再適用。科技幾乎改變一切生活方式,試圖頑抗沒有什麼意義,但是社會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取決於我們的處理方式。我們得意識到:潛在的濫用必定存在,並選擇把科技作為教育和創新的工具,才能建立一個最適合我們的未來世界。
歐萊禮相信,利眾的商業模式比利己更具優勢,未來企業要從專注製造產品到營造活絡的商業生態,並且要從講求競爭到追求共榮。儘管一再以Uber為例,但他也對Uber不友善的員工環境感冒,並提出Lyft打造對司機與乘客更友善的服務,可能迎頭趕上Uber;亞馬遜正是營造出用戶、員工、業主共榮的商業生態,才會在市場中稱霸,連過去的過街老鼠——微軟,也開始從專有軟體走向開放互利而浴火重生,市值近來不斷攀高。
未來的商業核心力會從依賴特定科技到各種軟體應用的創新服務,現在要在紅海中殺出藍海,比拚的不只是誰的科技更先進,更要比拚出誰最快找出全新的科技應用。不少有識之士指出,雖然公平很重要,但我們不應該仇富,因為富人也常常在歷史中引領出新的隨需需求,例如過去專屬於富人的私人司機、專人送餐、訂製行程等等,都曾是全民努力爭取的目標,與其乾羡慕,不如想想富人想要擁有什麼,然後用現代科技讓一般人也能輕鬆擁有,如此一來,大家也可以搶隨需商機,真是「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全球發大財」!
正如出版社宣稱:「這一本書給你的東西,比讀完10本書還多」──《未來地圖》,很值得所有對科技發展感到好奇、恐懼、擔憂、興奮、懷疑、期待等等的人一讀。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