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亞特蘭提斯‧瘟疫:人類進化的轉捩點






醫學昌明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會看到親朋戚友因為瘟疫而相繼往生嗎?這真叫人難以想像,可是也難以否認其可能性。

我們對瘟疫其實不見得陌生,十幾年前的 SARS 到幾年前的 H1N1 陰影仍未完全散去,非洲就爆發了大規模的伊波拉疫情,迄今至少有超過一萬人喪命;現在剛開始爆發的 MERS 疫情,從中東傳到離台灣不算遠的韓國,短短三個多星期,確診病例快速累積 145 例,死亡例也增至 14 起。

歷史上出現多次瘟疫,許多都與動物有關,例如流行性感冒、肺結核、鼠疫等等,而疾病大流行除了可造成死亡、摧毀城市、政治、國家、瓦解文明,甚至可以殲滅族群。單單鼠疫造成的瘟疫,在地中海的查士丁尼瘟疫(The Plague of Justinian)和歐洲的黑死病,估計各造成約 2,500 萬(差不多台灣所有人口)和約 7,500 萬人的死亡。上個世紀,有名的西班牙流感讓十億人病倒,奪走了約 5,000 萬人的性命。要不是當時已發展出現代醫學,搞不好還會更慘。

瘟疫,是常見的小說題材,科技驚悚小說《亞特蘭提斯‧基因:亞特蘭提斯進化首部曲》(The Atlantis Gene)作者傑瑞‧李鐸(A. G. Riddle)就用了瘟疫為主題來創作他的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亞特蘭提斯‧瘟疫:亞特蘭提斯進化二部曲》(The Atlantis Plague)。




傑瑞‧李鐸在《亞特蘭提斯‧基因》把人類的起源,編織得撲朔迷離,故事人物之間關係也錯綜複雜。故事中兩千年來,古老神秘組織「印瑪里」(Immari)誓言保守人類起源的祕密,這個千古掌控人類文明的神秘團體,終於凍未條了,竭盡全力尋找一個自遠古時代便已存在的宿敵並試圖摧毀,他們堅信這個龐大的威脅具有消滅人類族群的邪惡力量,而謎團的線索,都指向失落神話之城亞特蘭提斯……(請參見〈亞特蘭提斯.基因:人類起源的凶險之謎〉

亞特蘭提斯(Ἀτλαντὶς νῆσος,Atlantis)是傳說中擁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古老大陸、國家或城邦,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Πλάτων,約公元前 427 年到前 347 年)的著作《對話錄》裡,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被史前大洪水所毀滅,激發了後世許多想像。大洪水是世界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國、馬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說。

作為科技驚悚小說,就必須要有真實的科學知識,再融合天馬行空的想像。《亞特蘭提斯‧基因》提到人類演化中間出現過種,有名的有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等等,都是事實。利用古DNA進行的比較基因體學研究已發現,歐亞的人類族群,有1%至4%帶有尼安德塔人的遺傳組成,這個精彩的故事剛好在今年出版的好書《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Neanderthal Man: In Search of Lost Genomes)中有詳細交待(請參見〈尋覓尼安德塔人的失落基因體〉)。

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佛羅勒斯人等等都不存在了,我們人類只剩我們智人這個物種。其他人類哪去了?還沒人完全清楚。去年出版的暢銷書《人類大歷史》(Sapiens (From Animals Into God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指出,我們智人的祖先,也差不多就是在七萬年前,產生了認知革命,也就是我們的大腦產生了重大變化,能夠用語言作複雜且有效的溝通(請參見〈虛構事物和集體想像建構出的人類大歷史〉)。至於我們如何產生認知革命,科學家仍在尋找原因。《亞特蘭提斯‧基因》指稱我們在因七萬年前的改變,是因為帶有了「亞特蘭提斯基因」。

《亞特蘭提斯‧基因》驚悚的故事中,從事自閉症研究的遺傳學家凱特,無意中和智人突變轉化要素「亞特蘭提斯基因」扯上關係。在地下反恐組織鐘塔(Clocktower)探員大衛的協助下,兩人發現印瑪里掌握人類自古至今的歷史進化祕密,與其背後恐怖動機,他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攜手合作,一起解開這樁危及全世界的跨國陰謀。

七萬年前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是《亞特蘭提斯‧基因》提到托巴巨災理論(Toba catastrophe theory),當時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的托巴湖(Lake Toba )大型火山爆發,強度為火山爆發指數的八級,即超大規模(mega-colossal)級數。釋放的能量達到十億噸烈性炸藥量,或為 1980 年聖海倫火山(Mount St. Helens)爆發的三千倍。大量的火山灰令全球溫度在之後數年間下降了攝氏 3 至 3.5 度,引起一次冰河時期。巨災之後一段時間,氣候及環境好轉,劫難後的倖存者們,在各自的不同地域發展繁衍著,最後人類再次遍布整個地球。




成也火山、敗也火山,印尼的火山爆發,不僅在七萬年前可能讓人類脫胎換腦,還在六世紀間接地造成了查士丁尼瘟疫。印尼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的爆發在公元 535 到 536 年引起了極端氣候,使得鼠輩橫生而擴散到人類的地盤,導致鼠疫桿菌大規模感染人類。

瘟疫是過去文明盛世崩潰的主因之一,許多強盛的帝國發展出大城市後,反而對疫病更脆弱,因為龐大而流動的人口正是瘟疫的溫床。鼠疫結束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的霸權,從此歐洲就進入了中世紀的黑暗世代。可是中世紀的終結也可能是因為同為鼠疫的黑死病在歐洲的盛行,讓歐洲人對神的信仰產生了動搖,進而興起文藝復興。

在亞特蘭提斯進化二部曲《亞特蘭提斯‧瘟疫》中,印瑪里施放出奪命瘟疫病毒,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命懸一線,印瑪里卻宣稱這是人類二次進化的開始,並號召倖存者組成軍隊以抵抗自遠古便存在的宿敵……

《亞特蘭提斯‧基因》想像 1918 年橫掃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就是印瑪里組織無意中釋放出的,如今更強大的捲土重來,使疫情更加嚴重,二十四小時內感染十億人,將近九成的感染者會在七十二小時內死亡……為何這次的瘟疫會這麼猛烈呢?因為敵人利用了我們基因體的人類內源性反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HERVs)。

我們人類基因體裡頭,有大概 8% 是反轉錄病毒留下來的的 DNA 序列,我們還不清楚它們有何功能,不過這些人類內源性反轉錄病毒序列,似乎和一些癌症或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科學家正在努力解謎時,傑瑞‧李鐸先下手為強地編了故事。

全世界爆發了嚴重的亞特蘭提斯瘟疫後,工業化國家紛紛封鎖邊界、宣布戒嚴,政府宣稱只有一種稱為「蘭花」(Orchid)的藥物能夠治療這場瘟疫,並將所有病患隔離至「蘭花區」接受治療,但死亡率仍不降反升,而同時印瑪里也不斷地派軍隊在歐洲趁機攻城掠地。

女主角凱特要一邊躲避印瑪里追擊,在驚險萬分的逃難途中,還得和輾轉與兩名科學家共同解謎以研發治病的解藥。在東躲西藏的過程中,她逐漸在腦海中浮現另一個神祕女科學家的記憶而失去自己。他們解了謎取得了關鍵資料,可是新疫苗卻給人類世界帶來全體退化的危機!

在這部科技驚悚小說中,想像力豐富、狂野奔放的《亞特蘭提斯‧基因》和《亞特蘭提斯‧瘟疫》劇情緊湊、高潮迭起,讓人一直要追下去看,儘管多次出現不太合理的劇情,或者明顯瞎扯蛋的情節。心中暗罵「搞什麼鬼啊?」的同時還是愉快地讀下去。接下來的完結篇《亞特蘭提斯:新世界》(The Atlantis World),中文版預計在七月上市,很令人期待。

這三部曲,美國 CBS 電視台已計畫改編成影集,故事夠引人入勝,又會有大場面,如果不拍爛的話,還頗令人期待的。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你該知道的機艙機密






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宣稱2014年全球感染機瘟,因為在同一年,就有好幾起重大空難,死難者總和超過千人,其中一起還堪稱史上最詭異,另一起在澎湖馬公,而且發生這兩起空難的航空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各自發生了兩起空難,似乎「無獨有偶」這成語都不足形容。復興今年初起戲劇化的那一起,還發生在我上班地點不遠處Orz

因為長期在異鄉讀書工作,我每年至少要搭一次飛機回家過春節,今年中去搭機去了趟歐洲。要說那些歷歷在目的新聞事件沒有影響搭機心情,是騙人的XD

不過,在經濟日漸富裕,大多數人多少都有餘裕出國的情況下,搭飛機就不可免了。其實,根據統計,航空旅行,還是比開車要安全得很多,這個相信大家多少有耳聞。在美國911恐怖攻擊後,許多美國人害怕搭機,改開車長途旅行,結果因為交通意外冤死在路上的至少好幾百人,可是再遭逢劫機而喪命的,是零!

統計數據顯示,1972年是史上空難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當年有55起墜機事件,全年死亡人數高達2429人。從那以後,航空旅行就愈來愈安全。《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作者,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擅長描寫科技造成的災難,例如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等等帶來的危機,可是在《最高危機》( Airframe)中,他卻少見得讚揚航空科技!

麥可‧克萊頓在為寫《最高危機》 時做了研究發現,原來商用客機是人類所製造出最複雜的大型機器。試想個簡單的數學,一架波音747由二百五十萬個零件組成,如果你能保證它有99.99%的機件沒問題,那還是有會250個零件故障,所以要保障它所有零件完好無損,各零件組合起來後還要有超99.99999%的良率!

所以,對製造一架大型商用客機來說,又酷又炫的戰機就不一定算是最高科技,更甭提對波音工程師來說就像玩具一樣的汽車。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太空梭可能會商用客機更複離,但是全球才不過不到十架太空梭,可是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的客機卻是成千上萬啊!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死於空難的機率,絕對少過車禍。被哽死的機率也大過空難,但沒人怕吃東西,但不少人卻不敢搭機。麥可‧克萊頓 想做的,或許也是想從這些迷思中,讓我們瞭解懂得科技,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總總安排是會有好處的。

我博士班畢業那年,爸媽來參加畢業典禮,就順道帶他們到西雅圖去玩,當然順道參考了波音公司的工廠!當時波音最新的夢幻客機787正要推出,在付費參觀的過程,對787的介紹正是主打重點!不像汽車那樣,是在密密麻麻有各種機具的工廠流水線裡生產,波音客機是龐然大物,其工廠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附近的埃弗里特(Everett, WA),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飛機組裝工廠,也是 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建築,建築體積達到13,385,378立方公尺,占地399,480平方公尺。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的大部分飛機均在此生產,包括波音747、波音767、波音777和最新的波音787。




除了航空科技的進展,另外一個有趣的因素是,當我們自己開車時,覺得方向盤在自己手上,能自己掌控,所以覺得安全,可是當生命交給別人掌握的方向盤時,就顯得比較沒信心。可是, 大部分路上開車的人,都沒有受過太多專業開車訓練,頂多是上駕訓班到能考過考試而已。然而,民航機的機師,卻是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上飛機的,更甭提一大堆如同把大學重讀一遍的課程、訓練和考試。把生命交給專業程度遠遠在我們之上的專業機師,我們理當感到更安心!

我們就來看看一本好書,讓機師用他最專業的角度來告訴我們,航空旅行是怎麼一回事吧!機師派翠克.史密斯(Patrick Smith)在《機艙機密:空中旅行大百科》Cockpit Confidential: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ir Travel: Questions, Answers, and Reflections)裡,盡量告訴大家所有在搭機時想知道的事!而且還要大力破解不靠譜的流言和都市傳說!

派翠克.史密斯熱愛飛行,14歲開始進行飛行課程,在1990年得到第一份航空公司的工作,擔任15人座的渦輪螺旋槳式飛機的副機師,駕駛過貨機及商用客機,飛行過國內及國際航線。他也是熱門網站Ask the Pilot 的執筆者。他用非常詼諧幽默的筆觸來撰寫他的經歷,以及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本書真的很值得一讀,如果有機會搭機,或常常需要搭機的話。搭機,尤其是跨洋的長途旅程,真的是對人EQ的大考驗。過去因為搭機很難得,再吃苦也算是吃補。記得來台前,我和高中同學是第一次搭機出國,還提前幾天去機場朝聖呢!

不過現在沒多少人把搭機當驚喜了。以前有不少人穿著整齊去搭機,我原本也是,直到有次好心地和大學同學去機場接另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同學,看到我仰慕的女生,穿著睡衣睡褲手上抱著枕頭,我就再也不在意上機的穿著了XD

被關在狹小的空間,坐在很不人體工學的椅子裡,忍受小孩的哭鬧,還有乾燥的空氣讓眼鼻難過,很難好吃的飛機餐,常常要排隊的厠所……這些都夠受了吧?相信我,如果這些會讓人煩躁,那麼這本《機艙機密》可能可以是緩解一些負面情緒的解藥。因為你會從書中得到許多有趣的知識,在討厭的搭機過程中,看到書中提到的事物,對自己會心一笑!

首先,派翠克.史密斯讓你知道飛機的真相,也就是機翼的相關知識,怎麼讓龐然大物飛上天。他談了各種機翼,以及飛機上的各種構造,當然還有飛行的原理。還有不同機型和製造廠商的異同等等。

接著《機艙機密》談各種不安因子,例如亂流、風切、天候、想太多等等。亂流是許多乘客都有經歷過的,我有次在颱風天搭機從北京到澳門,過程異常顛簸,我暈機到差點完全失去意識,待我醒來時,機上乘客只剩我一人,所有空姐都圍著我,嘴巴都成了O型,因為我吐了自己一身Orz...那是迄今為止最恐怖的回憶XD

《機艙機密》還告訴你,飛機都儲存多少燃油來應付上空盤旋的狀況?航空公司會不會為了省錢而偷吃步?飛機可以棄油來減輕重量以便降落嗎?前幾個月,有乘客看到有飛機維修人員用銀色絕緣膠帶來應付機翼的破損,嚇到急忙拍照上傳打卡,引起了一陣討論。可是《機艙機密》告訴你,那正常得很,而且膠帶還是幾百美元的特殊膠帶,如果那位乘客有讀過這本書,就不會那麼驚恐了。

還有,飛機被鳥撞上有多危險?冰雪會對飛機造成多大危害?飛機廁所馬桶裡的東西是在航行途中投棄嗎?碰到重要系統失靈的時候,誰來決定要不要起飛?

機師究竟在飛機上幹嘛呢?我們實驗室從前有位助理成功當上了副機師,所以我以後要搭機前,都要問他有沒有排到那班,有的話就考慮更換……《機艙機密》為我們解析了起飛、降落,還有中間那段神祕的過程,例如準備一次航程需要花駕駛員多久時間呢?那準備的內容是什麼呢?為什麼飛機要迎風起降呢?

今年初復興航空在南港的空難,調查報告已出爐,是因為一個發動機停止運轉,機長不小心關錯了正常的發動機,而導致嚴重過失意外。如果飛機離地的那一秒鐘,有一個發動機停止運作要怎麼辦?在飛機爬升的前期,發動機的推力彷彿突然被關掉,飛機好像要往下掉似的。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呢?《機艙機密》當然也要告訴我們這些。


我今年春節回國,飛機都快著陸了,又拔起頭重飛,機上突然鴉雀無聲,大家都跟我一樣面色慘白,直到飛到正常高度重新降落,才有人嘆聲「好險!」。我大學同學還搭過後輪觸地後又拔起重飛的。《機艙機密》 當然不能藏私,要讓我們知道這種情況有多常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

飛機誤點,不算不常見,我也有因班機誤點延遲起飛,而錯過接駁班機,需要在日本多待一天(為何只有一天?我可以慢慢等,沒關係XD)。有次我搭機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在機上睡飽了,看了錶和窗外機場的風景,要拿東西下機,才尷尬地發現,原來舊金山起大霧,飛機晾在跑道旁一個多小時根本沒起飛XD 《機艙機密》當然也要探討航班延誤的問題。

機師,似乎是讓人稱羡的行業,我就有朋友和不少朋友的朋友是機師。那麼,「機長」、「副機長」、「機師」、「副機師」這幾個詞差別在哪裡?要怎麼成為航空公司機師呢要通過哪些考驗與試煉,才能達到航空公司的條件?受訓過的機師一次可以開好幾架飛機嗎?747機師能不能開757?機師薪水很高嗎?機師的評鑑制度是什麼,要怎樣才能加薪或升遷?副機長升上機長是誰決定的,又有什麼因素?一直有人說機師瀕臨短缺,實際情況會有多嚴重?機師的班表一般是怎樣啊?最近常常聽說機師疲勞駕駛,是否真有必要擔心機師過度疲勞?該採取什麼措施呢?貨機機師又怎樣?客機可以全自動駕駛嗎?遠端操控無人機的概念真的可行嗎?

相較復興在南港的空難,《機艙機密》討論了所謂的「哈德遜河奇蹟」,就是薩倫伯格機長的英勇迫降在哈德遜河的事蹟。基本上,派翠克.史密斯極為反對造神,他覺得薩倫伯格機長和副機長只是運氣好,而且做了該做的,是值得敬重,但不宜過度吹棒。復興的南港空難發生不久,媒體也在大力造神,吹棒機長有多英勇,避開地面建築而減少人命損失,結果……其實,當時我就有朋友跟機師朋友討論過,認為那樣的飛行路徑和狀況更像是失控,而非閃大樓,媒體那樣造神,會引起極大的政治問題!看到美國媒體的不理性,可見台媒美媒,天下烏鴉一般黑!

上機,就要乖乖遵守不少規定,除非想要當奧客被列被拒絕往來戶,例如起降時,要打開窗戶遮陽板、將椅背直立、收起餐桌,還有調暗客艙的燈光,為什麼呢?機艙的窗戶怎麼都這麼小?寵物在機艙底部過得如何?為什麼要限制乘客使用手機跟可攜式電子設備?這些東西真的會威脅到飛航安全嗎?空服員的安全簡介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設計得這麼冗長?


《機艙機密》提到高空中令人永生難忘的景致,我有次要從日本轉機去芝加哥,剛好我靠窗的位子能看到夕陽下的富士山,美極了!旁邊的日本旅客說,他愛爬山,登過四次富士山,也從許多角度看過富士山,可那是他這輩子看過最美的富士山。可惜手機相鏡拍不下那美極了的景色的百分之一:




新聞看多了,尤其是911令人震撼的畫面,加上馬航MH370的神秘失蹤,還有MH17躺著也中彈, 災難、事故、杞人憂天的想像,是讓人抗拒搭機的。《機艙機密》給那害怕坐飛機的人一些鼓勵,而且大家也想知道哪家航空公司最安全?廉價航空又如何?捲入意外的機師後來都怎麼了?如果拯救全機的人免於災難,會不會得到獎勵?至於那些存活下來,卻被認定有過失的機師呢?這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什麼影響?爆胎是不是很常見?《機艙機密》揭露了史上最慘烈空難的恐怖與荒謬之處,那是一場一連串小意外造成的史上最大空難,KLM的747撞上達美的747!

《機艙機密》最後討論了航空公司,主要是老美那些老氣的航空公司。我坐過最棒的航空公司,是阿聯酋航空(Emirates),經濟艙吃的品質,不輸華航的商務艙(很久以前忘了買回家過年的票,最後只剩商務艙XD),經濟艙飛機餐居然能有好幾大片的燻鮭魚!至於服務嘛,我是能夠上飛機就一直睡,短程全程睡飽,長程吃飽睡、睡飽吃的,所以比較不在意。不過當然還是亞洲的航空公司比老美的好太多了,上次我搭老美的航空,螢幕壞了要重開機,空媽口氣不好就算了,居然要我等七八個小時。美國機場又爛,美國航空業再白爛下去,遲早被歐亞航空公司邊緣化!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新航據說服務很好,可是有次空姐漏發我耳機,跟她要還被口氣不好的瞪了眼,那是我最後一次搭新航。

總而言之,如果你一兩年內會搭上一次機,強烈建議要讀這本《機艙機密》。還沒計畫的話,讀了就會想有計畫。最好帶上機讀,讓討厭、煩悶的空中旅程增添不少樂趣吧!說不定也是搭訕其他旅客的好機會……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認錢不認人」真的是更公平且道德嗎?

 


 羅胖在最近一集的《羅輯思維》提出,「認錢不認人」的社會更公平且道德,這雖然違反我們的直覺,可是卻是有道理的,且先看他娓娓道來(關於《羅輯思維》這個中國知識脫口秀自媒體節目,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




羅胖的主張主要來自中國經濟學者薜兆丰在《經濟學通識》的一篇文章〈認錢不認人〉,簡單來說就是主張用金錢和價格來決定資源分配優先順序,是比用身份、戶口、抽籤等等要來得公平! 


這篇文章,也是針對哈佛政治哲學家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桑德爾主張我們社會有些事物,是不該用市場交易的機制來交換的,因為金錢會腐化一些道德!(請參見〈錢買不到,也不應該買的東西〉〈錢買不到的東西--一場思辯的正義講座〉)羅胖和一些經濟學家顯然很不同意桑德爾的主張!

不過,在觀看完羅胖的整個論述之後,卻發現有個邏輯上的重大問題,因為他的主張必須還有一個強大的前提之下才能實現,也就是達到「認錢不認人」而公平且道德。而公平和道德卻是羅胖一直強調的!

我們先來設想一個思想實驗:

現在邀一百人來玩一個大型遊戲,在遊戲中需要各種寶物、工具、武器協助玩家破關。玩家一開始會分配到遊戲點數,整個遊戲起始總點數有十萬點,每破一關,玩家可再獲得當時擁有點數之五趴加贈點數。遊戲過程中,玩家可以用手上的點數自由購買所需寶物、工具、武器,之後也能自由向其他玩家出售或交換寶物、工具、武器。 
遊戲分兩種,遊戲點數一開始之分配,可以分別有兩種情況:

甲、玩家均分,每人1,000點。  
乙、抽籤,抽中籤王者可以獲得35,000點,依抽籤順序,排後段80人分15,000點,而排名最後段的40人只能分其中300點。 


好的,請問你想要加入哪一種遊戲?遊戲甲,還是遊戲乙?哪一種遊戲對你最公平?

我想信,大部分人會選遊戲甲,也認為遊戲甲比較公平。當然,有少數賭徒可能會選擇遊戲乙,因為抽到籤王,幾乎保證成為最終贏家!

以上遊戲乙的點數分配法,不是我瞎扯出來的,那就是美國這個紹級資本主義國家現在財富分配狀況,最富裕的1%獲得35%的全國總財富,後段80%分總財富15%,而最低層的40%只分得0.3%!

經濟活動就像是場大型遊戲,金錢基本上可以完全類比為遊戲點數,用來換取日常所需和過關斬將的必要資源。經濟的餅能夠做大,就像破關者能獲加贈點數!

羅胖說得沒錯,資源是稀缺的,所以用價格來決定是公平的,可是現實中不公平的是,玩家一開始獲得的點數是不均等的!在現實社會中,你投到的胎,出生的家庭之經濟狀況決定了你一開始擁有的遊戲點數多寡。

這相當於就是遊戲乙,由抽籤決定剛進入遊戲之玩家的點數多少。這其實不公平,而且這樣的不公平,還不是我主張的,羅胖在節目不是說,玩抽籤是最不公平的嗎?所以,到底抽籤公不公平呢? 資本主義遊戲,玩家一開始獲得的點數,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抽籤決定的啊,所以到底是要抽籤還是不要抽籤,羅胖,你搞得我好亂啊XD




說要公平和道德的,也是羅胖啊!說抽籤不公平的也是羅胖!由此推論,要讓金錢和價格來公平地決定資源分配之優先順序,就應該要用遊戲甲的方式,讓玩家一開始有相同的點數,之後各憑本事,先破關者先獲加贈點數,有本事和眼光者可以先相中未來會更有用的寶物、工具、武器,之後高價賣得有需要的買家!

當然,遊戲甲的完全均分,現實上也不實際,可是如果你要投胎,你會投胎在完全按照遊戲乙的方法玩的遊戲中,還是投到比較接近遊戲甲的遊戲中?如果說,遊戲甲比較公平,而抽籤不公平,那麼為何財富重分配就不「經濟學」了?如果不要說公平和道德,無論財富分配均不均都完金錢的遊戲,那麼就只能說效率高,別把公平和道德鬼扯進來!

因此,照羅胖自己的羅輯,推論出來的應當是,收得分配差距較小的國家,更有條件大肆放「認錢不認人」的遊戲規則! 「認錢不認人」應當在北歐的挪威、芬蘭、瑞典、丹麥才能順暢運作,在美國或中國這種財富高度集中、收得不配不均的國家,反而無法良好運作呀!而且,我們也知道,北歐的挪威、芬蘭、瑞典、丹麥除了GDP都很高,在人類發展指數(HDI)和幸福感評量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總而言之,「認錢不認人」是個好主意!是個我超級贊同的主意!是個把資源更有效率分配到所需的人手上的好方法!在財富分配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是個公平又道德的好方法!前提是,我們的社會有這個條件嗎?

我再強週,我同意羅胖在節目中提倡用經濟學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問題的提議,就是用漲價來解決春運車票問題,這我同意!我不同意的是,他主張這是最公平和道德的方式!我認為,他的主張只涉及效率,談不上公平和道德!

說穿了,羅胖的主張就是個選擇的問題,例如不漲價就要忍受車站車廂人擠爆,漲價就要忍受一些人回不了家,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羅胖想要的選擇是效率高的經濟學方法。我不同意他把公平和道德扯進來,因為他是自打嘴巴,和他唾棄的那些啥都想要的有何差別?如果要談效率,就認定公平和道德的問題不存在或不重要,不就行了?又要效率,又要公平和道德,一魚三吃,搞得經濟學好像是萬靈丹,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嗎?

既然羅胖賣的那本書,書名叫《經濟學通識》,那麼就來多談一些關於通識課的問題,就是大學通識課選課的問題,我有些在大學教通識課的教授朋友,還有大學生,當會抱怨說通識課很難選,因為人數限制,所以要亂數抽籤,結果搞得不少學生選不到想要上的通識課,而老師教不到最有心要上的學生,是雙輸!

既然通識課選課成了稀缺資源,這個問題其實可以例用經濟學的方法來改善,就是提供每位學生一定額的點數,每堂課學生可依想不想上的程度投入點數來爭取排名優先權,如果很想上的課,就在選課系統上多花點數,還好的課就放比較少點數,如果完全無所謂就讓電腦抽籤。如此一來,雖然不至於完全解決問題,但相信能夠大幅改善,是教授和學生雙贏的方法!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APP時代的讀書術





要來談標題的這件事,心裡是很虛的,因為我也不算是個很會讀書的人。只是太多朋友一再詢問,想想與其一一回覆,還不如寫篇文章,日後有人問起,引用就好,效率較高,所以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偷懶XD

我其實不太會讀書,只是愛讀書,讀了書堅持厚顏無恥地裝懂寫書評而已。怎麼說我不太會讀書呢?跟許多大作家、知名部落客相比,人家可是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我就親眼見過這種天才。相較之下,我遜太多了,我乍看之下的快速閱讀靠的只是經驗XD

另外,我一年也最多不過讀個七八九十本書吧,就算很不要臉地進位,就不過百本。雖然比起平均一年讀兩本書,其中一本是臉書的人好多了。和許多讀上幾百本書,而且本本讀通的作家或部落客相比,遜太多了。讀書、寫文章不過就是業餘興趣而已,弄出笑話傷了自尊,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天生不如人,只好靠後天努力。我後來想想,就因為我不是天才,所以所用的方法,搞不好對大部分人來說更受用吧。

我閱讀的書,大部分是非文學類(Nonfiction) 為主,這裡要談的是非文學類書籍,文學類書籍當然很可貴也很值得讀,不過非小弟擅長的。這裡是比較用實用主義的心態來談。

「羅輯思維」主持人羅胖曾說過,不必擔心讀書人的人變少,因為當大家都滑手機時,讀書就會變成一件很酷的事。不過我沒他樂觀,現在用膠卷拍照也很酷啊,可是膠卷末落了,想買也不見得買得到了。如果出版業崩潰了,那麼出的好書就會愈來愈少。

很多人問我,要如何大量閱讀?還有讀書很辛苦,工作學習已經很累人了,怎麼維持大量閱讀的習慣?我只能說,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能閱讀比平常人多個幾倍的量,如此而已,算不上是「大量」,我買書的速度倒是可稱大量,一年幾百本,讀到的不到一半XD 這篇就談要如何避免分心還有如何想要讀更多書吧 :)

首先,這個時代,也是社群網站的時代,所以就要好好利用。書籍管理網站,我自己在使用的就有aNobii。詳情可參閱這篇舊文:〈我的小玉〉,另一個新的選擇是Readmoo分享書

分心了怎麼辦?

網路時代,本來就讓人愈來愈少碰書了,智慧手機的盛行又是另一雙面刃。有些書籍,就在探討網路時代對閱讀習慣的負面影響,如《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和《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Digitale Demenz: Wie wir uns und unsere Kinder um den Verstand bringen)(請參見〈網路真的讓我們變笨?〉),雖然《TOO BIG TO KNOW: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重新定義知識的意義與力量》Too Big to Know: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Experts Are Everywhere, and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s the Room)的作者溫柏格(David Weinberger)不見得同意(請參見〈大到不能宰?〉)。

在網路加智慧手機的時候,我確實有許多過去愛閱讀的朋友,不約而同都抱怨說他們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愈來愈容易分心!更甭提本來離校後就甚少有閱讀習慣的人。

我本來就是個超級會分心的人,小時候還有點像過動兒,所以讀書讀到分心,根本對我來說不是新問題,因為是從小一直都存在,問題只是如何面對和解決。

我自己的解決方法不是不去分心,是管理分心,不要耗損專注力去對抗分心。例如每讀一節就滑一兩分鐘手機或平板,如果真的每讀完一節就要求自己去滑手機或平板,慢慢你就會發現滑手機和平板其實沒那麼有趣了,反而比較想靜下來讀書了XD

不管是自制力、專注力還是意志力,都像肌力一樣,一直去操是會累的,如果不用對方法,就會無意義地耗損。可是自制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也像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練的。在練出強大的自制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之前,與其和分心對抗,還不如把分心管理在一個可允許的範圍,不要把力氣花在操自制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上。

因此,該分心時就分心吧,把分心拿來管控,把分心分作一個例行公事,專注地讀完一節或一章後,就讓自己休息分心一下。我自己就會每讀過一節,或一章,端看書本的有趣程度。就強迫自己要滑一下手機,然後就會發覺,滑手機並沒有那麼有趣了XD

簡單來說,就是與其強迫自己不分心,消耗自己的專注力和意志力,還不如順其自然地定時去分心一下,只要記得提醒自己讀了一小節滑個兩三分鐘就好,讀了一章滑個七八分鐘,把滑手機當作讀完一節或一章的獎勵!養成了習慣,就能抗拒滑手機的誘惑!

關於訓練和管理專注力,市面上就有一些好書,如《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請參閱〈專注的超凡力量〉)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請參見〈習慣的力量為什麼讓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能夠告訴你訓練專注力和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或者是參考《數位分心症候群:截斷干擾,找回專注的力量》The Distraction Trap: How To Focus in a Digital World),以及《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The Willpower Instinct: How Self-Control Works, Why It Matters, and What You Can Do To Get More of It)和《增強你的意志力:教你實現目標、抗拒誘惑的成功心理學》Willpower: Rediscovering the Greatest Human Strength),都是不錯的參考!

有系統的閱讀

既然我乍看之下讀書很多很快,就有朋友問我,是不是學過速讀,為何能在相對短時間讀完一本書。我畢竟不是以閱讀寫作為主業為生,讀書也只有下班時間,一天頂多就一兩小時,週末就再多幾個小時,如果沒出去鬼混的話。算一算一週讀書的時間了不起十幾個小時左右。要加速閱讀,關鍵不是去學速讀,我不是沒想學過,中學時就買過速讀的書來學,不過很快認識到自己不是塊速讀的料,就放棄了。

關鍵是,能不能作系統性地閱讀。我們人類社會,尤其是在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為了方便起見,就把知識分門別類,這在校園裡尤其如此,於是大學不僅分成了文學院、理學院、社科學院、工學院,各學院裡還分所分系。有些保守的國家、學校或領域,學者還不許其他領域學者跨越一步!

不同領域有各自擅長的研究方法和重視的問題,可是客觀地說,知識並不會自己分門別類。我相信,對一個有求知慾的人來說,領域並非是種限制,只要求學是為了好奇心,關鍵是問了啥問題,想要關心的是啥,世間的知識是該隨之取用的。不同學門的知識之間也是互相連結構建成一個龐大的網路。有了這個認知,就能作系統性的閱讀和探索。

作為知識載體的書籍也是,一本好的書,就是一個小知識體系,世上沒有任何一本現在還存在的書是孤立地存在的,書和書之間是有關連的,因為一位作者在寫書時,就要參考其他書籍!一本經典之作,還能為許許多多作者提供靈感,激發他們的思考來創造出更多知識體系。所以,讀了一本好書,肯定會讓你有更多的能力去認識其他相關的好書!

如果很多都沒讀書,要拿起一本好書把書讀完,可能會相當的吃力,可是只要能讀完,再讀下一本好書時,就能夠幫助你多瞭解第二本書一些些,讀第三本書時就更進步一些,以此類推,書只會愈讀愈輕鬆,這是一個超划算的投資!

舉例來說,對我而言,生物學的科普書當然讀起來輕鬆愉快,因為我本來就是生物學家啊!在專業領域外,我雖然不是經濟學家,可是對行為經濟學非常著迷,讀了一些行為經濟學的書籍。對行為經濟學感興趣,是因為對2008年金融風暴感到好奇,因此也讀了一些基礎經濟學的書籍,當閱讀行為經濟學的書籍時,就比較能理解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問題、概念及方法,而且讀了好幾本書後,會發現有許多觀念會一再被提到,有些經典實驗好幾本書都會不厭其煩地一再重覆,這些基本上就能很快理解而飛快讀過。

這僅是很膚淺表面的閱讀速度提高,更深層的是一個小知識體系的吸收,會讓你的知識體系擴展,從而瞭解到還有其他哪些小知識體系有吸引力,引領入門的方法為何。所以每讀一本書,就不該是孤軍奮戰,而要呼喚其他小知識體系來協同作戰!

要學習知識,不見得要直接讀書,例如可透過許多網路文章或TED的演講。不過網路文章,因為閱讀習慣的形態和讀書不同,這在神經科學下已有證據表明,就是主要是淺碟式的閱讀,只能得到一個知識的點,就算點與點之間能串起來,也是個鬆散的小知識網,不似讀書那樣有系統地、有效率地吸收一個小知識體系。有讀書的習慣,反而能更有效率地把網路上知識的點給納入知識體系中,讓知識體系成長。反過來卻很難!

而TED嘛,可是別忘了,許多TED的講者都有著書。一個廿分鐘的演講,只能當一本書的摘要,好書提供的許多知識細節,還是需要靠讀書來吸收。因此,如果看到了場很動心的TED演講,務必把講者出的書也買回家好好拜讀,收獲肯定多上千百倍!

書籍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利用讀書來吸收知識,是個能夠向各界大師拜師藝的好方法之一。一個個小知識體系會結合長成一個更大的知識體系,於是才會有足夠的見地、見識和見解去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的一部分,眼界漸開後,才不會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漸漸會增長智慧!

至於怎麼挑好書?或許小弟的部落格勉強可以參考一下,Readmoo的「閱讀‧最前線」和「讀家書評- 誠品站Eslite Station」是少有的書評網站,也可參考一下。外語能力不錯,Goodreads和Amazon,還有New York Times上的書評也可參考!中國的知識脫口秀節目《鴻觀》 的這兩集,頗值得一看(請參見〈也來談談《鴻觀》〉):






另一個我最愛的中國知識脫口秀說書節目《羅輯思維》,更是千萬不能錯過!詳情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並加入「羅輯思維」的臉書非官方討論區社團 :)








關於為何要讀書,這個部落格幾篇文章寫得很棒,大家請務必參閱〈教你怎麼不讀書〉〈現在怎麼想讀書〉〈讓人幫你來讀書〉

有朋友逛到不錯的閱讀部落格或者文章,歡迎分享給在APP時代,還保有閱讀愛好的同好吧 ^_^


延伸閱讀:

2014年度十大好書

2013年度十大好書

2012年度十大好書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讓科學告訴你,父親究竟重不重要?!






人類是個很特殊的動物,大部分雄性哺乳動物都是射後不理,可是鬧出人命把妹肚子搞大的男人,只要夠有種,就要為尿布、奶粉和養育而做牛做馬後半輩子。因此,父親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就成了一個尷尬的角色。

在亞洲文化,父親尤其是個不可親近的角色,似乎主要功能是提供經濟資源和發號司令。相信很多亞洲家庭,母親管小事,父親管大事,所以家裡幾乎沒有大事。




現在因為西化,加上少子化,父親的角色和傳統的大不同了。有些朋友在外地拚事業時,要刺激他們,就只要跟他們說,小心小孩長大後把他們當怪叔叔。今天吃飯時,朋友說個另一個朋友的八卦,就是因為兒子把爸爸在家中地位排在媽媽、阿嬤和姐姐之後而大受傷。

老實說,我跟我爸不太熟,在家幾乎從來沒有好好說過幾句話,因為我從中學時就離家,生命迄今有長達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外面的世界唸書和工作。在外面的世界,大多數時間人與人之間講的是理,可是回家後父親為了要維護尊嚴而擺出的威權,很難接受,沒吵架就已經算是天下太平了,能不說話儘量不說話。打回家的電話只要是爸爸接的,幾乎馬上轉給我媽,如果媽媽不在幾乎是交待晚點再打後馬上掛掉

直到我博士班畢業時,爸爸覺得有點面子了,到美國參加畢業典禮時,我開車帶爸媽出去玩時,才有好幾個小時平等的長聊,不過那是空前,也是絕後,回到家裡,爸爸又回到裝權威的老樣子。

其實對哺乳動物而言,過去一般認為母親對子孩的影響遠遠超過父親,不僅是因為相處時間較多,還是幼兒時營養唯一來源,還有在子宮孕育的時間也不算短,而且受精卵細胞質大部分是來自母親的卵子,父親似乎在生物學上僅貢獻了一半遺傳物質,如此而已。可是近年,因為遺傳學研究技術的大幅進展,愈來愈多證據發現,父親在我們的遺傳物質上也留下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在母親懷孕時也能不同程度地影響胎兒未來的健康。

我們在實驗室的書報討論時,有人報導了肥胖的父親在孩子的DNA上留下印記到孫輩,也有討論了父親抽菸也會在DNA留下印記而讓子孫有不良健康。這些發現連我們這些成天和DNA打交道的生命科學工作者都嘖嘖稱奇。

為了慶賀這些科學的新發現,好幾位孩子的父親保羅‧雷伯恩(Paul Raeburn)就用《父親重不重要?讓科學告訴你!》Do Fathers Matter?: What Science Is Telling Us About the Parent We’ve Overlooked)來為父親的新認識而立碑!這是一位父親旺盛好奇心的科學探索之旅!他走訪了許多科學家和實驗室,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報導。其中有許多是從其他不同動物的研究而來的,讓我們思索人為何為人?

這些有趣的問題,只要有父親的人都該知道:父親到底有多麼重要?孩子會不會影響父親的健康?父母親的遺傳基因如何進行拉鋸戰?誰的基因影響孩子較多?神經科學和賀爾蒙如何影響一個父親的表現?父親的荷爾蒙在孩子發育的各個階段會出現什麼變化?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母親懷孕期間,父親有什麼變化?嬰兒出生後,身為父親的男人會發生什麼事?一夫一妻制對於父母親代表著什麼意義?父親與青少年的性格轉變有何關聯?父親對於家庭有何貢獻?男性在「將為人父」時會有什麼改變?父親會影響子女的語言發展嗎?高齡父親要面臨什麼樣的風險、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上述問題,科學記者保羅‧雷伯恩,從演化生物學、神經科學、社會學、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父親」這個家長,在孩子各個成長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本很有故事的書,讓我們可以一次瞭解科學家現在發現了什麼,涵蓋範圍從精子到社會都有。《父親重不重要?讓科學告訴你!》讓我們清楚地瞭解到,身為一位好父親有多重要!男人在拚事業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和孩子的親密互動!因為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顯著影響!父親的參與,也為母子互動加分!

過去,我們認識了孟德爾遺傳學,可是近年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環境因子會在我們的DNA上做記號,就像在課本上劃重點一樣,讓同樣的DNA序列也能有不同解讀。這個後天的劃重點,影響居然不僅是我們自己而已,連子孫輩都會有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居然有一部分是由爸爸甚至爺爺年輕時過的生活而決定的!這顛覆了過去在學界的許多認知,更甭提對社會大眾來說有多匪夷所思。男人身為人父的年紀,對孩子也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父親重不重要?讓科學告訴你!》裡提到的,有許多是近年才發現的,這個領域還方興未艾,未來鐵定還會有許許多多科學新發現,所以不管《父親重不重要?讓科學告訴你!》說的關於父親的重要性有多少,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雖然已經夠令人感到新奇和震撼了!生命科學的研究,肯定會帶來更多更多驚喜!

可喜的是,當社會愈來愈不缺溫飽,父親就愈能夠參與孩子的成長,至少現在愈來愈多男人不僅是拿錢回家後就啥事都不管,也想要讓孩子長大後對他們有美好的回憶。在這樣情況下,整個社會是否該思考亞洲富裕國家的超長工時,讓父親少了和孩子的許多互動,是否像是吸毒,在生物學上就葬送了下一代的幸福未來?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好奇心萬歲!






剛看到《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A Curious Mind: The Secret to a Bigger Life)時以為這是本探討好奇心的心理學書籍,結果讀到一半才發現根本不算是XD

其實《好奇心》算是美國奧斯卡金獎製作人布萊恩‧葛瑟(Brian Grazer)的半自傳。從 1970 年代末起,葛瑟就持續每週與一位演藝圈外各種有趣的專業人士交談——從科學家到時尚設計師,從探險家到企業執行長,從藝術家到中情局局長,他都充滿好奇。




我也是個好奇寶寶,從小就天天打破沙鍋問到底地問我媽一大堆問題,小時候最愛的讀物除了科學家傳記,就是《十萬個為什麼?》。可惜這種好奇心,到了亞洲校園就成了災難,我窮追不捨的發問和試圖和老師討論,一而再、再而三被老師當作干擾教學的問題學生。到了中學,被發配邊疆讀放牛班,自暴自棄下乾脆更變本加厲在上課時吐槽老師,追問老師為什麼不能是這樣那樣……我個子算高,卻要坐到第一排,因為老師動手扁人不必跑到教室後面。隨著年級愈大,就愈圓融了些,不再干擾老師無趣死板的教學,乾脆看自己帶的書。

身為一個個性內向害羞的好奇寶寶,只有讀書少數幾個正當嗜好。讀這麼多閒書,無非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這比關心女星胸圍多大、跟誰上了床、用了什麼姿式好吧?只是在這個社會,似乎關心女星胸圍多大、跟誰上了床、用了什麼姿式,比讀萬卷書正常XD 搞到我都要懷疑是不是自己心理有病Orz

葛瑟是一位極為優異的電影、電視製作人,他是名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的長期好友和搭檔,他製作的電影與電視共獲奧斯卡獎提名43次、艾美獎提名149次,並以《美麗境界》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金球獎最佳劇情片,電視劇則曾獲金球獎、艾美獎最佳劇情類影集、最佳喜劇類影集、最佳連續短劇等獎項。他製作的電影在全球院線、音樂和錄影帶上的總營收逾130億鎂,是少數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的製作人之一。

他著名的作品包括《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阿波羅 13》(Apollo 13)、《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王牌大騙子》(Liar Liar)、《24 反恐任務》(24)、《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勝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等電影與電視節目製作人。

《好奇心》,他就提到了一些製作上述著名電影或影集的發想、過程和心得,所以說《好奇心》比較像是他的半自傳。他公認最傑出的作品《美麗境界》,是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可是我在看電影前讀了奈許(John F. Nash Jr.,1928-2015)的傳記,也就是電影的原著,對電影的煽情灑狗血很不屑,所以這部電影在我心目中並不及格,雖然就好萊塢電影而言是頗具水準。




可能是因為不實際的期待吧,我對《好奇心》是感到有點小失望,因為這本書與其是探討好奇心的魔力,還更像是一本炫耀文的合輯。雖然說,只因為聽到窗外的閒談就馬上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這不僅是好奇心強烈而已,還有更高的執行力和勇氣。以一位電影電視製作人而言,葛瑟的作品範圍極廣,可能是從那些極廣的訪談而來的靈感吧。

其實,要滿足好奇心,不見要像他那樣到處找人攀談,我相信絕大部分好奇寶寶都是用其他方式,例如讀書、做實驗等等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否則你對林肯和富蘭克林感到再好奇,在還沒學會觀落陰前,要怎麼找他們攀談啊?讀他們的傳記,收獲搞不好更多啊。他那個方式只能稱得上是獨特,而且要不是他的身份特別,也不會有那些機會,我對他的勇氣、毅力和執行力更感到欽佩!他的訪談不是都是順利的,儘管他也算是老手了,不僅吃過閉門羹,也曾因為沒做好功課而讓人拂袖而去。所以他的毅力還真是令人折服!

另外,除了好奇心,他的人脈和人緣也好得異常,他在《好奇心》中也提出,他的管理風格不是發號命令,而是問問題,這是很值得的態度和方法。總之,我認為就他和這麼多名人進行訪談,以及製作出許多優異作品來看,好奇心的成份可能佔不到一半,但仍然讓他鶴立雞群,所以好奇心依舊是重點吧,只可惜書中的對他的好奇心本身著墨卻仍不夠深入,裡頭許多人物,他都沒有著墨太多對他們好奇的具體內容是啥?問了哪些問題?心得為何?等等等……

他訪談的這麼多位名人中,老實說,大部分我都沒啥感覺,唯一令我最振奮的是他和喬納‧沙克(Jonas Salk,1914-1995)之間的友誼。眾所皆知,沙克最大的科學成就,發現和製造出首例安全有效的「脊髓灰質炎疫苗」。1955年「脊髓灰質炎疫苗」發明前,俗稱小兒麻痺症的脊髓灰質炎是戰後美國對公共衛生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單單1952年的疫情,在美國造成58,000人感染,造多兩萬人殘疾,三千多人喪命!脊髓灰質炎疫苗讓小兒麻痺症近乎絕跡,在世界各地造福了成萬上億人,讓我們免於活在終生殘疾的陰影。

沙克雖然沒有榮獲諾貝爾獎,可是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可能比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還大,他在1960年和雅各布·布羅諾斯基(Jacob Bronowski,1908–1974)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 2004,1962年諾貝爾奨得主,DNA結構發現者之一)在加州南部拉霍亞成立了沙克生物學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發展成世界最頂尖的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研究機構,是分子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聖地。沙克生物學研究所的建築是由建築大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設計傑作,是實驗室建築的里程碑!








沙克在學術上,科學發展上非常偉大,葛瑟提到他好不容易約到他見面時,身體不適而面色慘白,沙克不僅主動關心,還到廚房為他倒了杯柳橙汁。後來他們結為好友,各自約了各界菁英好友在他家中相聚談天,蔚為佳話。可見沙克在人格上也是極其偉大!沙克本身就是位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否則就不會主動關心葛瑟的臉色好不好看。就是旺盛的好奇心,讓沙克解決了人類疾病史上一大難題!

我們身處的環境比較不幸,學校和長輩非旦不鼓勵我們懷著好奇心,還提倡學習更不是為了滿足好奇,而是為了好好地混口飯吃。於是,大家就只好把好奇心用在關心女星胸圍多大、跟誰上了床、用了什麼姿式等等完全事不關己的無聊八卦,可是對社會、國家、世界發生了啥事不聞不問,火燒了屁股才靠北靠母!


如果沒有旺盛的好奇心想要去瞭解事物運行的道理,還有解決問題,又何來創新呢?如果我們的祖先中沒有三不五時就有好奇心旺盛的人,不畏成敗地嘗試一下新方法,我們還在森林裡茹毛飲血,我也不會在這裡打這個嘴砲啦!

敬好奇心一杯吧!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也來談談《鴻觀》




之前在這裡介紹過一個中國的知識脫口秀的自媒體節目《羅輯思維》,得到不錯的反應,有不少朋友也愛智求真來了(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

其實中國這類知識脫口秀的節目還不只《羅輯思維》,更早就有才子高曉松的兩季《曉說》,和後來他迄今還在做的《曉松奇談》,雖然不似羅胖那麼嚴謹,也是天馬行空地談歷史、社會、足球啊等等等的,有些朋友也是粉絲。

台灣朋友比較少談論的,是另一個知識脫口秀節目《鴻觀》,從2014年開播迄今一年了,有51集了!《鴻觀》的主持人宋鴻兵,赫赫有名!他的《貨幣戰爭》系列,一共出了五集!

《貨幣戰爭》這本書,在中國非常暢銷,深具影響力,我在幾本老美寫的書裡,還看到他們提到《貨幣戰爭》這本書,雖然《貨幣戰爭》是以中文出版的,可見美國經濟學家對《貨幣戰爭》的影響力從不小看。歐美媒體對《貨幣戰爭》 也有不少報導和討論,認為這是影響中國不小的一本書。所以說《貨幣戰爭》,在華文世界造成轟動,引發全球關注,是完全不誇張! 宋鴻兵還接著推出《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貨幣戰爭4:群雄並起》《貨幣戰爭5:後QE時代的全球金融》

宋鴻兵是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宏源證券首席國際金融戰略分析師、結構融資部經理、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內蒙古大學客座教授。1990年畢業於中國東北大學自動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學,主修資訊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

他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資訊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曾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產貸款自動審核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產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工作。2009年參與創辦環球財經研究院,並參與籌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CCIEE)舉辦的「全球智庫峰會」,承辦「全球儲蓄消費與金融安全」分論壇的「金融安全」專題。

《貨幣戰爭》是部相當陰謀論的書,宋鴻兵談歐美近代金融發展史,認為從滑鐵盧戰役、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到美國多名總統被刺殺、以至經濟大蕭條,全部由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所領導的國際銀行家在背後操控。他們透過策劃和資助暗殺、戰爭、經濟蕭條而獲得巨大利潤,並進一步掌握貨幣發行權,控制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命脈。他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重回金本位,嚴防國際銀行家入侵,以免中國經濟受到外國勢力操控。

我對《貨幣戰爭》裡頭的內容感到很新奇和震驚,尤其是國際銀行家,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崛起和掌控世界金融,以及原來美聯儲是私立機構等等,印象深刻。不過後來看到一些評論,指出宋鴻兵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富估計過度誇大,美聯儲不完全是私立的,並且指出《貨幣戰爭》過於陰謀論,忽略金本位的缺陷等等。


我個人對陰謀論這玩意兒,也很不屑!認為陰謀論是該用來寫小說和拍電影,不是用來認識世界的好方法,是相當嗤之以鼻的。因此,知道宋鴻兵約在一年前在中國的優酷推出知識脫口秀節目,是抱持懷疑態度,心想不會又是在大搞陰謀論了吧?

好奇之下先看幾集,看看很會寫書的宋鴻兵能打什麼嘴砲,沒想到居然也聽出耳油來了。宋鴻兵用經濟學的道理分析歷史、時事和世界局勢相當有一套,即使他不會是全對的(這世界上沒有全知全能的人,如果有人說他說的一定全對,那就表示他十之八九是錯的),很多他引用的事例都要仔細考證,可是都相當有啟發性。

有人問宋鴻兵為何興趣和涉獵那麼廣,他就做了兩集節目來談讀書心法,那也是給我很大啟發的兩集:






最近歐洲的中東難民問題,引起世界熱切關注,連國際觀很差的台灣社會,也開始重視了。現在成群湧入歐洲的中東難民,起因是敍利亞長期的內戰,可是更真正的原因是各方勢力在敍利亞打代理戰爭,《鴻觀》早在好幾個月前就談到這點,剖析了敍利亞錯綜複雜的中東亂象:






《鴻觀》談論的題材很廣,從二戰的日本、美元霸權史、金融戰、互聯網金融、大國博弈等等無所不談。《鴻觀》基本上是中國有識之士,已經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認定中國的大國堀起已經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中國該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大國崛起。看了《鴻觀》 ,心中感嘆,不管同意其論點與否,那樣的思考和分析,才叫作國際觀啊!

中國過去相當少參與國際事務,因為其價值觀和歐美日等先進國崇尚民主、自由、人權格格不入,並且極為反對歐美主導的聯合國以侵犯人民自由和人權為由來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簡單來說就是從不認定民主、自由、人權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可是全球大部分國家,或多或少都承認民主、自由、人權是普世價值,只是程度問題而已。即使像是星馬的民主和人權記綠有污點,遇到中國的蠻橫,我們還是能不屑地嗆五毛黨回去說,至少我們還有那麼一點點對民主、自由、人權的尊重,而非全然踐踏和漠視!面對和中國價值觀不同的世界大部分國家,中國要如何崛起,就是《鴻觀》裡要思考的。

雖然是在談中國的大國崛起,可是對台灣人和東南亞人來說,《鴻觀》提供了寶貴價值有二大點,一是宋鴻兵分析了許多大國博弈的歷史和局勢,對尤其像台灣這麼封閉的國家來說,是一個認識到中國如何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另一個當然是知己知彼,台灣尤其是很可惜的不知己也不知彼,媒體上很少深刻和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優勢,以及中國崛起的優劣勢。

像是中國要如何大國崛起,宋鴻兵就提到了最近頗夯的亞投行和一帶一路:




不過我得要說,連中國這麼有智之士,都還沒搞清楚一個問題,就像他在某集提到美國錯估中東的宗教文化和地方勢力,草率入侵伊拉克,導致舊權力架構崩盤,後來還一路燒殺出IS這個邪惡組織。像宋鴻兵在以下這集提的一帶一路計畫,其實是非常天真的。

姑且不論用高鐵來運貨穿越好幾個國家實不實際,中亞就是個小中東,好幾個國家都是伊斯蘭國家,中國高壓欺侮殘害新疆穆斯林,那些中亞和新疆穆斯林有語言、文化、宗教情感的中亞伊斯蘭教國家不找中國碴,中國就要偷笑了,還妄想他們和中國合作?那些中亞窮國的政客可能為了經濟發展和中國合作,可是如果有天中國新疆局勢緊張了,難保同情疆獨的穆斯林弟兄不會在廣袤的中亞,針對中國投資的基礎建設作亂,讓中國吃不完兜著走。所以說如果中國人漠視普世價值也就算了,還踐踏穆斯林人權,怎麼安心一路向西呢?

我想,以宋鴻兵之聰明和博學,不會不知這點,只是無法在中國討論這個敏感問題。為了能一路向西,《鴻觀》推出了幾集土耳其特輯。中國人對伊斯蘭教國家瞭解甚少,土耳其人對中國也很沒有好感。他到了歐亞交界的土耳其這個伊斯蘭教國家實地做了考查,製作了幾集節目來討論研究土耳其這個新興市場過去鄂國曼帝國的輝煌歷史,頗精彩!就像是個深度文化旅遊節目。








他還意猶未盡,繼續到中東另一個文明興盛之地以色列去實地走訪。那幾集對猶太人歷史的講解,真是令人茅塞頓開!宋鴻兵對猶太人的一神教創新、三王時期、猶太文明的傳承等等,讓人聽出耳油!難怪中國和台灣都出現了猶太熱,《羅輯思維》、《曉松奇談》和《鴻觀》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猶太建國史。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提到了猶太人如何在四散各地仍透過信仰和《塔木德》(התלמוד‎,Talmud)這部智典凝聚、訓練思考和安身立命!台灣書市這一兩年也出了一堆和《塔木德》有關的書籍如《向塔木德學做租屋達人》《猶太智典《塔木德》》《破譯《塔木德》:猶太人快速致富的101條超強商規》《塔木德-猶太人的致富聖經:1000多年來帶領猶太人快速累積財富的神祕經典[修訂版]》,還有上禮拜才剛出版的《塔木德精要》The Essential Talmud)。












總而言之,對《鴻觀》這個野心勃勃地推動中國大國崛起的知識節目,其國際觀和視野,是台灣和東南亞都該瞭解和借鑑的!雖然宋鴻兵其人和著作相當有爭議,不過看完整個系列的《鴻觀》,我想只要抱著判斷性的精神來觀看並思考,還是會很有收獲的!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心智的未來:2050科幻大成真

'








有個著名的笑話是降的,埃及人、以色列人和中國人吹牛自己老祖宗有多厲害,埃及人就說在埃及挖到了千年以上的電話線,證明他們老早就用電話了;以色列人就說,他們在耶路撒冷挖到光纖,證明他們老早就用網際網路了;中國人就說在中原啥也沒挖到,正當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露出鄙視的表情時,老中就說那證明中國人老早就用衛星通訊了XD

科技進展的神速,我們這些六年級最清楚,從像是《我的少女年代》(Our Times)那樣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更甭提Google、臉書的年代到今天的低頭滑智慧手機,真叫人難以想像。

甚至,未來智慧手機可能根本不需要低頭用手滑了,只需要用意念就能操作。甚至連螢幕都不需要了,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一張紙上、桌上、窗上,任何你看得到的東西都有可能。耳機也會進入歷史博物館,就像我們童年許許多多不再用到的東西一樣,到時會有裝置直接魔音入耳式地把聲音傳入你腦中。只要我們還沒提早毀滅地球,這些景象已經不再只是想像,而且還只是冰山一角,問題只是何時能量產到像iPhone一樣普遍而已。

實際上,要如何達到呢,日裔美國物理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在《2050科幻大成真:超能力、心智控制、人造記憶、遺忘藥丸、奈米機器人,即將改變我們的世界》The Future of the Mind: The Scientific Quest to Understand, Enhance, and Empower the Mind)就要帶我們到2050年的世界。加來道雄並非首次帶我們穿越到未來,他另一本《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就要帶我們到接近百年後的世界(請參閱〈既科幻又科普的2100科技大未來〉),探討腦、人工智能、醫學、奈米科技、能源、太空旅行、財富、人類的未來。

可是好玩的是,前一本書是《2100科技大未來》,怎麼另一本卻倒退了50年成了《2050科幻大成真》?其實年代不重要,因為原文書名一本的意思是「未來的物理學」(Physics of the Future ),另一本是「心智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Mind ),主題不太一樣,和年份沒有直接關係。物理學家談「未來的物理學」,當然是很稱職,可是談「心智的未來」呢?

《2050科幻大成真》涉及許多神經科學、腦科學等知識,可是讀了《2050科幻大成真》會發現,加來道雄真的下了很多苦功,不僅知識是夠嚴謹的,而且以他優異且經驗豐富的寫作功力,可讀性也不輸由神經科學家或腦科學家來寫的科普書。

《2050科幻大成真》,我們可以瞭解到,殘障人士利用靈活地控制義肢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現在連猴子都能透過網際網路搖控遠方的機械手臂了。不僅是心靈控制機器和穿帶式智慧裝置的革命,我們未來還可能把我們的意識和記憶下載到機器上,達到理論上的永生不死!作為一位物理學家,加來道雄更具備探討這方面問題的學術功力。

《2050科幻大成真》分三篇,第一篇描述人腦的歷史,解釋物理實驗室的儀器如何描繪思考機器的樣貌,也討論人腦「意識」的種類;第二篇探討「腦機介面」,這個新技術能讓記錄記憶、讀取心智、錄影睡夢和念力移動成真;第三篇深入探討意識的各種不同變化,從夢、藥物與精神疾病,到機器人與外太空的異形生物,也介紹控制與操縱腦部的可能方式,以對抗憂鬱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與其他多種疾病,以及機器人的意識。 


對這位物理學家來說,腦不過就是肉做的電腦,要破解腦的運作,只是個超級有挑戰性和困難的工程問題。姑且不論他是否太樂觀,他很盡職地帶我們參觀了一間又一間頂尖的腦科學實驗室,讓我們瞭解科學家是怎麼研究大腦的,用了哪些儀器。在參觀的同時,加來道雄一直想像那些儀器出現的訊號,有天是否能完整記錄下我們的意識、潛意識和記憶,然後用機器重播,甚至移植到別人腦中。

如果心智只是純粹的物理、化學現象,那麼有一天機器人會思考了,甚至還有了情感,就沒啥好驚訝的。現在一個非常熱門的腦科學研究題目,是建構出腦的「連結體」(connectome),找出腦中所有神經元的連結,只要完成了這個工作,科學家理論上可以用逆向工程的方法破解大腦的秘密。這個試圖解析腦內每一個神經元的野心,台灣科學家也當仁不讓,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老師帶領,針對果蠅腦進行的研究已有許多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的重要發表。

美國和歐盟也各自投下數十億鎂來研究人腦。其實這個數字,在小布希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時,兩三天就燒光了!只要少打伊拉克戰爭,我們現在就有至少好幾十兆鎂來研究大腦,人腦都不知被翻遍多少次了!人腦現在相對於最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還是強了好幾十倍!如果以其消耗的少許能量(人腦消耗能量已佔人體的約兩成了)來看,和極為耗電的超級電腦相比,每單位能量的運算能力更是強上億倍!我們對腦的瞭解還只是皮毛的冰山一角而已。

就腦科學和物理學的討論,《2050科幻大成真》是相當精彩。可是,我們千古演化來的心智,目的不是用來破解這些心智的問題的,我們的心智演化成現在這個模樣,是為了談論八卦,還有猜測他人動機的,簡單來說就是為了社交生活,為了我們穴居人老祖宗之間的互動而形塑的。關於這部分有興趣可參考好書《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請參見〈虛構事物和集體想像建構出的人類大歷史〉)。

心智離開了社交,就沒了多少意義。由此可見,心智並非是個單純的物理、化學,甚至生物學現象。不管我們的科技發展到何種面貌,即使是像今天所有人都低頭滑手機,仍是為了透過臉書、LINE和朋友溝通。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恐怕是阿宅工程師無法完全瞭解和掌控的。所以人類心智的未來,可能還是要考量社會和文化的因素,我們畢竟不是機器人,很多無法想像的科技,不見得是我們未來一定會去追求的。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禍福難料的敵我之間




當我把呂世浩老師剛出版的《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3》和他上一本《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分享到臉書時,朋友的留言討論,沒人在問書好不好看,大多是在討論呂世浩老師還會繼續出更多的續集嗎?

希望會,畢竟這三本好書加起來,也只談了整部《史記》的冰山一角啊!而且都和秦始皇有關。作為中國首位皇帝,奠定中國未來兩千多年中央集權的政治形態,各界對秦始皇充滿複雜的情感,讓他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在世人心中。

推行郡縣制、徙置富豪、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重農抑商、修築長城、築馳道與車同軌、開鑿靈渠,大興土木蓋阿房宮、驪山陵、兵馬俑,開疆拓土北伐匈奴和南征百越,後世帝皇再英明,也還是要依靠他的基業,雖然不想承認。可是,他的功業也很快隨他的駕崩而灰飛煙滅。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談的當然是秦始皇(請參見〈一場歷史思辨的秦始皇〉),《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談的是秦始皇列祖列宗的故事(請參見〈 峰迴路轉的帝國崛起〉),《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3》談的對秦世皇而言,很重要的兩個人--李斯和燕太子丹,他們對秦王政亦友亦敵、亦敵亦友。

秦王朝成也李斯、敗也李斯,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燕太子丹怎麼亦友了?這就要看呂世浩老師娓娓道來。燕太子丹,本人不算有名,更有名的是他派去行刺秦王政的刺客荊軻,歷史差一點就改寫了。為了述說燕太子丹的故事,呂世浩老師不僅參考了太史公的《史記》,同時也參考了野史《燕丹子》和《三秦記》。

行刺歷史上頭號暴君,世人對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瀟灑和捨身就義的勇氣感到十分佩服,對遣送荊軻的燕太子丹就也算作好人了吧。可是呂世浩老師在《敵我之間》就是要跟大家分析,那哪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相較能夠把理智置於感情之上的秦王政,燕太子丹的所作所為就只是要出他在秦國當人質時受的鳥氣而已,哪裡是為國為民,他表面上禮賢下士,卻滿腹猜疑、優柔寡斷。姑且不論行刺秦王政對天下局勢之利弊,荊軻準備十足的行刺之所以失敗,從《敵我之間》可清楚看出,除了運氣實在太背,就是因為燕太子丹的成事不足、敗事之餘有個性所致。

《敵我之間》 中,呂世浩老師也把《燕丹子》和《三秦記》這些野史史料和《史記》的作比對,指出太史公整理耙梳史料的功力,以及對史實呈現的負責,讓我們見識《史記》的偉大。

《敵我之間》談的另一個人,是堪稱屌絲逆襲的李斯。他原本是個楚國的低層公務員,賤識到茅厠裡的魯蛇鼠和糧倉中的溫拿鼠的不同處境,毅然投靠強秦。他當到高官,差點被秦國沒有競爭力的即得利益者趕走,還好他寫了天下第一嘴砲文《諫逐客書》: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讓秦王政見識到「有容乃大」,不僅留了下來,還被重用!李斯協助秦王政建立空前霸業,其能力之高強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這麼絕頂聰明之人,怎麼會把一個強權搞得分崩離析,連自己老命都不保,被腰斬咸陽時,只能成為一個可憐的老人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得了個夷三族的悲慘下場?答案盡在《敵我之間》

為何要讀史?台灣社會為課綱問題弄得雞飛狗跳,自私的政客不惜撕裂社會也要推出心目中的正宗。中國才子高曉松的《曉松奇談》開場就說:「歷史不是鏡子,歷史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

不管是鏡子還是精子,呂世浩老師都要談,如何學習歷史,才能對我們的人生有用?亂世出英雄,小時候我以為我們生活在太平時代,只能注定無聊終老。現在才知道,其實我們就是人生有史以來最大的時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紛亂的時代!過去幾千年來,價值觀恐怕要一兩百年才會出現那麼一點點的小變化,可是現在才隔不到十年,變化之大就彷彿像過去過了百年一樣。

我們生活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代,對錯是非難辨,位高權重者可以道貌岸然地用華麗的字詞包裝猥瑣卑劣的思想,小人物卻不得不下海淈其泥而揚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釃地保高風亮節。比起秦始皇那時代,或者一個又一個過去大時代,我們人生中面對的混亂,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要尋找純粹的強者或者壞人,就把歷史豐富的紋理看得太扁平了!我們的未來會如何,我從來不認為學歷史能給我們完整的解答,因為歷史處理的畢竟是過去的事,然而現在的挑戰過去不曾有過。但是歷史至少還會教我們,什麼叫作愚蠢,這是歷史最擅長的。這世間沒有絕對的溫拿,也沒有絕對的魯蛇,禍和福可以是一體的兩面,敵亦可是友、友亦可是敵,端看我們要在站在何種高度和角度吧?我們唯一能做而且必做的,是不斷地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