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大賣場裡的人文科學家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The Moment of Clarity: Using the Human Sciences to Solve Your Tougest Business Problems)的中文書名其實一丁點也不名幅其實,因為這本書並非討論「人類學家」而已,而是探討人文科學(human sciences)這個對台灣讀者而言應該相當陌生的學科。

「人文科學」這學門,迄今在維基百科仍未有中文條目,而日文則把「Human sciences」譯作「人間科學」,而日本從七十年代起就陸續有大學設立人間科学部或人間科学科。

雖然「人文科學」這領域在台灣可能沒幾多少人瞭解,可是讀完《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你就會發現,搞不好這個學科可以改善台灣的經濟困境。怎麼說呢?台灣過去極為重視製造業,因為為台灣賺取大量的外匯,近幾十年尤其高度重視高科技業,可是卻仍然以代工為主,迄今還未創出多少令人驚艷的品牌和產品。

我有些朋友在高科技公司工作進行產品設計,他們指出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主要面對的其實並非消費者,而是主管和通路,只要他們說服了老闆和通路,管消費者的體驗去死。可是至從蘋果(Apple)推出了令人驚艷的iMac、MacBook Air、iPod、iPhone和iPad後,很多工程師才發現,怎麼消費者不去挑選按鈕和功能多到爆的產品,反而花更高的價錢去挑蘋果極簡風格的產品。過去,對很多大企業聰明絕頂的工程師,可能從來只會埋頭於打造他們阿宅心目中功能最強大的產品,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消費者在何種情境下使用,更甭提會產生什麼樣的體驗。

可是,現代社會已經開始進入體驗當道的經濟了,尤其像台灣即使大學生畢業的新鮮人只有22K薪水,根本不可能購買房子和汽車,可是花在智慧手機上的錢大多不會少。為何智慧手機對年輕人那麼重要?無非是智慧手機讓我們能一手創造出許多豐富的體驗,例如上社群網站看八卦,和朋友打屁,順便拍照上傳和打卡,在捷運公車上聽音樂、看影片或玩遊戲等等,全部都是各種各樣的體驗。

雖然現在看似大數據當道,可是《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卻要告訴大家,「量化」儘管很重要,可是「質」(quality)卻也比「量」(quantity)重要。一味對大數據的盲信,可能還會犯錯。爆紅日劇《半澤直樹》(半沢直樹)裡就有一位擅長以平板電腦做數據分析,極端偏重理論的融資部次長福山啓次郎,在和半澤直樹對決時,半澤直樹憑藉認真而耐心的親身觀察,KO了福山;一味講求市場統計分析、數量化模式、KPI 管理、財務分析評價的SONY,就敗給了不按牌理出牌的賈伯斯(Steve Jobs,1955-2011)領導的蘋果(請參見〈索尼高層語出驚人:績效考核毀了索尼!〉)。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指出,要用現象來描述問題,透過對「使用現象」的描述,細微觀察消費者使用產品或服務時的情境與感受,才能看清消費需求變化的脈絡,而非光憑堆積如山的報表、市場分析和海量資料。雖然研究「現象」的方法,並非量化的方法,看似個很「軟」的學科。然而,《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的兩位作者麥茲伯格(Christian Madsbjerg)和拉斯穆森(Mikkel B. Rasmussen)卻認為,這種結合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藝術、哲學與文學的質化研究比較能夠應付前述「未見過」、「沒理論基礎」的新現象,避免企業界過去慣用的用狹隘觀點、僵固模式來瞭解人類的行為,對人的理解充滿了謬誤,因為人並非一味是可預測且理性的決策者,也沒有一直有效綜合整理個人偏好來做出最佳判斷,而我們的很多「選擇」,大多是在有意識但不自覺的情況下完成的。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指出,「使用者意會」(sensemaking) 是個真正能幫助瞭解人類行為的方法 ,並提到英特爾(Intel)、 可口可樂(Coke)、康樂保(Coloplast)等企業如何運用人文科學的方法,有效解決各種問題,包括:為公司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驅動成長、改善銷售模式、瞭解組織的真實文化,在新市場找到立足點等。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舉了許多大企業的例子來說明「使用者意會」的效力,例如三星(Samsung)不再思考「如何賣出更多電視」,而是了解「電視擺在家中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因而發現,在消費者眼中,電視機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傢俱;樂高(LEGO)在2000年初期面臨銷售下滑的困境,在新任執行長的帶領下,樂高透過新的思維,研究人員花時間觀察孩子怎麼玩積木,理解孩子玩耍的目的與體驗,重新看見遊戲對兒童的意義,才意會出樂高積木的核心價值(請參見〈【GENE思書軒】樂高玩具盒裡的創新〉);愛迪達 (Adidas)也運用使用者意會, 發現公司的核心訴求不再是職業運動員,而是想要擁有更健康、更美好生活的所有人。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提出人類學和民族誌研究的價值,讓跨國企業能夠掌握進軍市場的文化。作為來自東南亞的華僑,我還想要分享的,是近年來的見聞。由於諸多因素,例如全球貿易談判以及能源價格的上漲等等,區域性經濟的整合,將會是大趨勢。東南亞諸國,雖然除了新加坡堪稱東方小瑞士,大多為比台灣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可是在積極參與自由貿易,以及進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後,東協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會是蒸蒸日上。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曾是富裕國家,像菲律賓和緬甸就曾經比日本都還富裕,迄今也仍有相當豐沛的天然資源。如果台灣能積極參加東南亞諸國的發展,將會對台灣的經濟成長注入一劑強心劑!

而台灣要能夠擴展在東南亞的市場,台灣實施好幾十年的僑務政策就會是良好的助力!因為台灣各大專院校有許多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和緬甸的僑生,在語言文化上能夠和台灣人作很好的溝通,也能夠和東南亞在地文化接軌。台灣也有大量的移工,台北車站前陣子為印尼移工搭舞台歡慶開齋節,也將在他們心中對台灣留下很好的印象和感動。雖然東南亞各國仍落後,可是卻隱藏著許多台灣可以趁虛而入的商機,加上未來更受重視的是體驗式經濟,因為文化上較相近,以及有大量僑生可協助,不僅可能洞燭先機,甚至也可能比歐美日的大企業更靈活有彈性!

舉個實例,我幾年前去印尼旅行,到了爪哇南部的日惹(Yogyakarta),導遊是位印尼土生土長的華僑,他為我們解說了許多當地的文化等等。他跟我們說,大多數印尼人存到錢最想買的東西之一,是機車。而日本的一家企業因為先洞燭先機,所以在新機車市場的市佔率達六七成之高!那家公司是本田(Honda)!雖然印尼是馬來西亞鄰國,可是不到那,我都還不知原來Honda也做小型機車耶。我想,你我也都曉得,全球最擅長小型機車的製造商,其實就在台灣啊!印尼國土廣袤,可是由於基礎設施有限,高速公路和鐵路非常少,機車是最佳代步工具,市場非常龐大!如果台灣能進軍這個有2億4千萬人口的大市場,將會為台灣的GDP有顯著貢獻。據說台灣有家機車製造商已經打算積極進軍印尼了。

除了機車,高科技產品例如通訊產品和光電產品真是台灣的強項。現在不僅流行體驗經濟,也就是科技產品的利基可能不在功能而已,而是創造出的消費者體驗。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甚至還以已開放國家想像之外的方式,很有創意地來使用科技產品。例如,有許多新與的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其通訊發展就直接跳過了地線,直接使用手機。有些落後的村莊,整個村就集資購買一支手機,把它當公共電話使用,他們需要的不是多了不起的酷炫智慧手機,而是便宜又耐用的手機。雖然薄利,可是在人口爆多的國家,就會是非常可觀的數量;在非洲,也因為鋪設電線實在太貴了,有些村莊在經濟上有餘力後,就跳過傳統輸配電系統,直接利用太陽能或風力發電!

這些新興市場充滿的機會,以上提到的不過是已知的冰山一角而已。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是一家鞋公司派了兩個人去非洲考察,一個回來說非洲人都不穿鞋,沒有市場。另一個回來卻說,非洲人還沒穿鞋,所以市場是無限大!另尋新的市場,靠的是新的智慧,並結合過去從未有的知識和經驗。這些智慧、知識和經驗,也需要靠跨領域的通力合作。過去只要理工人才就能設計出好用的手機,可是要進入這些深具潛力的藍海市場,還需要結合社會人文的人才,才能夠更清楚地瞭解新市場的內在需求,並且利用旅遊和網路收集資訊,這對於習慣使用網際網路並且喜愛自助旅行的新世代大學生,正好是最擅長的!

讀了《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再找位僑生同學帶你們到僑地居深度旅遊吧!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治不治得好的種族和地域歧視?


J. Ratelband & J. Bouwer - Series of school engravings by J. Ratelband & J. Bouwer first published in Amsterdam (1767 -1779)


有篇文章〈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僅限於白種人與日本人〉探討台灣種族歧視的問題,台灣人正視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好的開始。可是,以我這個外國華僑的身份來說,如果只是幹譙自己同胞有歧視眼光,其實也是另一種不自覺的瞧不起,瞧不起的是那些瞧不起其他種族的同胞。不過作者應是恨鐵不成鋼,並非故意要瞧不起同胞。

歧視,這個問題,普天之下皆是,我最近上癮的中國網路視頻節目「羅輯思維」的這集說得很好:

 



依我看,問題根本就不是有沒有歧視的存在,而是去瞭解歧視產生了什麼問題,以及解決之道!僅僅提出「歧視」的存在,和說「我把你們當人看」一樣沒啥建設性。 我自己是來自馬來西亞,大馬國內的種族歧視並不下於台灣,你們台灣人還比我們遜太多了。我弟在英國念書,我也到過美國念書,這兩個強權的種族歧視問題不見得比台灣好到哪去,而日本這個更封閉的國家,想當然恐怕也更嚴重。英美有種族歧視,是因為無法理解自我與世界嗎?是 看到太多恐懼與遲疑?是不能夠昂首挺胸,需要外在肯定,不能清楚明澄地自己看見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嗎?

文章提到『「白種人>黃種人>棕種人=黑種人」,而黃種人當中又可細分成「日本人>亞洲四小龍(台灣、新加坡、香港人、韓國人)>中國人=東南亞人=其他黃種人』,我很多大馬朋友特愛來台灣,因為台灣人對我們東南亞華人也很友善,並不是只有白人和日本人才感受到的。我自己在台灣十幾年,從來沒有人因為我來自東南亞而瞧不起我,反而還覺得有更比照顧和尊重。雖然這僅是個人經驗,可是文章中對種族歧視顯然有些過度自我的想像。

如果真的要不歧視,那麼就不要自以為台灣人怎麼樣怎麼樣,為何不親自問問外國人,包括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呢?

如果要說台灣的種族歧視,把白種人和日本人當成理想觀光客還不算。為何白種人和日本人會被認為是比較優異的觀光客,無非是因為他們較講理又有消費能力,當你有選擇顧客的能力時,挑選心目中較優秀的族群,有啥問題?讀書人可以口口聲聲說什麼只要是顧客就要一視同仁,這根本就是在不食人間煙火的嘴砲,所有做生意的人都有心目中不想碰上的顧客,都有希望鎖定上門的族群,問題只是有沒有對自認為不理想的顧客給予欺騙和欺壓,以及剝奪人家應有的權益。

我在中研院工作,這裡外國人很多,有些族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剛開始我有些同情。可是自己遇上時,加上一個樂於協助外國朋友的台灣朋友私下的抱怨,也不得不承認,有些族裔就是有些文化上的問題,讓人因一些不愉快的前例而不得不特別對待他們。事實上,我自己在幫外國朋友找房子時就遇到幾個遇到某族裔幾次讓他們添麻煩後,不得不設防的房東。老實說,自己遇上的加上聽來的半打故事,如果我是房東,我也會找一堆藉口不租房給某些族裔。這算是歧視嗎?當然是!合理嗎?不見得。可是想漟渾水嗎?當然是能免則免。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的一篇文章〈地溝油毒害了台灣品牌形象〉提到地溝油事件後,台灣品牌形象受傷害。也有業者指出,他們在國外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有些歐洲國家已不歡迎台灣的產品了。這是歧視嗎?當然也算是,畢竟敗類還是少數,怎能一竿打翻一條船?那人家的歧視合理嗎?這很難說,畢竟國家品牌和形象這東西,你又不得不承認它存在。如果一些國家裡發生的壞事,可以讓自己出國時蒙羞,讓優異的產品被拖下水,是誰的錯呢?如果是那些國家歧視的問題,那關台灣政府屁事?如果自己歧視別人是自己錯,被別人歧視也是自己錯,那邏輯在哪?

馬來西亞在東南亞的經濟表現是老二,所以自然瞧不起來自其他國家的國民,但我們去新加坡時就會被瞧不起,這我們也清楚。問題不在於有沒有被瞧不起,問題是在於,在法律和制度上有沒有該有的公平。〈人間異語:阿富汗人看台灣 封閉狹隘〉中提到警察的盤查,阿富汗人被歧視,是個不該發生的問題。

不過我們也可以再想想,如果一個台灣人在阿富汗娶了當地的女生,不管原本是佛教徒還是道教徒,我極為高度懷疑他還能夠信奉自己的宗教並且實行自己的宗教儀規。在中東,其他宗教有被歧視嗎?當然有啊!當然,這是宗教和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的問題,並非人的問題,那回到問題來,我們究竟想要的,是公平的宗教和法律制度,還是人的修養上的提昇?如果是認為台灣是個比阿富汗進步且現代的國家,所以在法律制度上,在社會文化上要比阿富汗文明,難道就是陷入了要比人家優越的心態了嗎?

我們演化自草原和穴居的百萬年生活的大腦,對這世界就是會依刻板印象做判準,我不會說我自己在心態上沒有種族歧視,事實上我就是有種族歧視的心態,問題只是有沒有自覺和理性地去克制。如果要要求一個社會完全沒有種族和地域歧視,無異是緣木求魚。我們該關心的是,這些歧視究竟造成什麼問題,而不是自己抱著歧視的心態來幹譙自己同胞的歧視來自嗨!

如果我們把歧視這事單純來幹譙,對事情的認識無益。不否認台灣媒體對種族歧視的事件毫不關心,不過台灣媒體素質就是低落到自己國家大事都隨便敷衍亂報了,那問題是因為太歧視,還是沒自覺, 還是媒體素養問題?加上,如果真要瞭解歧視問題,是可以就自己想像的嗎?自己把自己的想像強加在自己同胞,就不算是歧視?以歧視面對歧視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嗎?如果要認識和解決歧視,那麼那些被歧視的人真正的感受和面對的問題,不就更需要去瞭解嗎?

再提一下自身的經驗,我在大馬的舊家後在淪落成在工業區裡的小社區,居住環境下降後很多鄰居開始搬走,我們因為家庭因素又住了近一載吧。大部分屋子都成了外勞的宿舍,白天晚上孟加拉外勞滿街都是,我們早就習慣了,晚上也照常出門。我有個高中同學,過去有在道上混過,他來找我住我家,晚上我帶他去吃宵夜,他看到成群的外勞,臉色超難看,後來乾脆拜託我回家就不敢再出門了XD 我上次去香港,要找便宜的住宿,一堆中英文旅遊網站都建議盡量避免重慶大廈,因為龍蛇混雜。有香港朋友說,他們避免去那,因為有很多長得黑黑的外勞。我好奇去看了一下,就很多阿三而已,和我舊家好熟悉啊,回去和也去過的弟弟嘲笑了香港人一番;再提一個,前陣子新加坡的孟加拉外勞,因為實在被歧視欺壓到不行了,還在新加坡這個警察國家的小印度暴動了一回咧!提這些,只是要提醒大家,因為外勞長得和大家不一樣而害怕他們,是全世界之常態。我同意存在不能即合理,台灣也有改善之空間,可是諸位憑啥就要認定台灣人一定就要比較高尚?這種道德上的高度要求合理嗎?

人們因為外勞的長像而恐懼,是有人類學的因素的。過去十幾萬年來,我們這個人種都是以小村落小聚落的形式存在,一群長像不同的外來陌生人之出現,很有可能是有惡意的,那些會沒有防備心的人,早就被淘汰掉了,能活下來的,都是警戒心高的人。所以恐懼外勞的心理,是根植在我們遺傳裡的!有大型城市並且長像各異的人混居,在人類的歷史頂多千年的歷史而已,而且僅在極少數城市。現在這個全球化人力移動的情形,也不過上百年。我們人類心理還需要時間適應,這就是為何在先進文明的國家需要有法律上對歧視這問題的防範,因為歧視是天生存在的,只是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合理且阻礙發展。我們該想想,如果能輕易從教育上避免的狀況,還需要用到法律嗎?

美國會因為歧視的言行而丟工作,是因為如果不這麼嚴厲,歧視會以更誇張的形式存在。不過美國值得借鑑的是,他們對歧視的認知夠廣,不拘限於種族,還擴展至性別、政治和宗教信仰等等,這個台灣就更不自覺了。台灣人自覺性確實是較差。不過我倒是認為,這是因為台灣過去長達好幾十年的閉關鎖國,異同是來自省籍和漢原,沒有真正遇到種族問題,遇到時媒體素質糟到不想面對,而大部分知識份子也還有社會階層分裂的問題要面對,種族問題自然被冷漠處置。可是,歸根究底,問題並不出在「歧視」本身。歧視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只因為其他因素而加強,或者讓人不自覺,所以認識什麼是其他因素,才是解決之道。

文章中提到「就連一段交通部觀光局放在台北捷運跟電影開場前的廣告影片,都不斷強調這點」,這個有啥問題呢?假設一定餐廳去打廣告,說什麼他們的小籠包很好吃,然後拍一堆同意的顧客。幾個員工不同意,說那小籠包並實不怎麼樣。可是有顧客認為好吃而上門是事實,難道餐廳主打小籠包,就是對其他商品沒信心的象徵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不是人,就像一家餐廳最好吃的是啥,本來就可以有多樣的想像。在商言商,只要有人上門,大多數顧客沒後悔,我不認為拿這個來宣傳有什麼問題。當然,身為台灣人,希望台灣人的素養真是讓人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可以想像的。

雖然還不知是不是特例,像今年台北車站為印尼移工搭舞台慶祝開齋節是個好的開始,只是希望大家不要以為降就做得足夠了。其實,我想歧視來自東南亞人最大的問題之一,還不僅是讓人不愉快而已,而是因為不屑,而沒有好好去認識這個經濟起飛的經濟體,錯失互惠互利的良機!

在社會上要如何解決歧視的問題,我也想知道。我想,至少可以從溝通和互相瞭解和諒解下手,而非自以為是地以為「歧視」這件事就是怎麼樣,這才算是真正的進步!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餿水油,不恐怖嗎?


一張圖看透:餿水油的前世今生


餿水油事件,政府官員出面指出,指稱食安仍是綠燈,並提出檢驗數據,說明沒有驗出有毒物質,並且也有食品科學學者指出,吃一點點的傷害微乎其微

這個說法,讓護航的人惹得一身罵名。有專家指出,檢驗項目的代表性有待加強。可是也有醫藥專家指出,我們只能說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顯示說,它沒有立即的傷害,或者不會危害人體。餿水油事件,官員的說辭,當然主要是為了政治考量,希望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可是此舉對科學卻可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民眾或許就乾脆不信任科學了。

但也有人認為餿水油事件,民眾的恐慌不科學。真的是如此嗎?

那我們能夠試著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餿水油有沒有問題嗎?

我們是雜食者,就是葷素皆可食,這就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挑該吃的東西:我們怎麼清楚一樣東西該不該吃?怎麼用科學保證食安?

有兩個科學的方法,一個很簡單,就是生物學的方法,吃人類本來幾千年就吃的東西。我們無法用現在科技去判斷所有食物對健康的影響(不管是加工的還是天然的),這世界上也完全沒有對健康沒有負面影響的食物,不過既然我們祖先吃了,還活下來生育後代,想必我們吃了也還能存活且生育後代。

可是我們今天面對一堆我們祖父母都沒見過的加工食品,那怎麼辦?現代食品科學的作法只有一種,就是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而所謂的源頭管控、製程品管就是增加確定性,僅此而已。也就是應用科技確保食材來源是乾淨的、製作過程是也是乾淨的,檢驗方法啊、消毒方法啊就是為此而發明的啊。

回到餿水油問題,我們科學地分析一下,餿水油是我們祖先會吃的嗎?應該不會。那來源和製程乾淨嗎?當然不是。所以不必說什麼能不能檢不檢驗,餿水油本身,在科學上,就是不該下肚,就是這麼簡單!

使用了餿水油,就是反食品科技其道而行,就是讓健康風險暴增,大幅降低安全的確定性,我們不知道餿水油是否有毒,但我敢保證沒人敢確定餿水油無毒!現代食品工業只要不能提高食安確定性和降低風險,就是開科技的倒車,就像IT產業製造出愈來愈慢的電腦一樣失職!雖然一堆食品大廠中招,可是義美和鼎泰豐在一連串食安危機中屢屢避過,所以食品工業沒有藉口說他們無法降低風險、增加確定性!

可是如果不幸吃下肚了呢?好吧,如果我能告訴大家,這對你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那我一定是在騙人。我只能說,如果還想繼續大吃特吃類似的食品,那就沒關係,因為反而都不真正在乎自己健康了,何必杞人憂天呢?如果真正在乎自己的健康,那為何要一再把它交給已經不知道還值不值得信任的食品大廠呢?

過去發生了,就是覆水難收,只能從未來做起。如果不在乎健康,本來就不必擔憂,繼續吃吧;如果真的在乎,就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從此別再去碰那些中招的食品了吧。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雜食者的該胖詛咒








近年台灣食安問題不斷,現在爆出來的,恐怕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到,在黑心油事件中,中箭的大多是工業加工食品。不可否認,在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我們現代的生活難以擺脫工業加工食品,可是這樣的生活形態,在美國這個更高度依賴工業加工食品的國家,已經造成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而且是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的,不需要從醫院的檢驗報告,到美國隨便一個地方一看可以充分瞭解到,美國的肥胖問題有多泛濫,這還未考慮到有許多胖子是幾乎不出門的哦XD

為了解決這個該死的問題,上Amazon.com隨便看,前百大的暢銷書排行榜,關於飲食和減重的書籍,最多的時候可以多達十幾本吧!有些書,例如《小麥完全真相:歐美千萬人甩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氣喘、皮膚過敏的去小麥飲食法》Wheat Belly: Lose the Wheat, Lose the Weight, and Find Your Path Back to Health),就把問題大多推給小麥麵粉製品(請參見〈小麥肚完全真相〉)。

肥胖絕對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有些飲食法要完全避免一些食物,有些完全避開澱粉,有些完全避開肉類,有些要低脂等等,而《雜食者的詛咒:當一卡路里不是一卡路里,食品工業的黑心糖果屋》Fat Chance: Beating the Odds Against Sugar, Processed Food, Obesity, and Disease)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醫師兼教授羅伯.魯斯提(Robert H. Lustig)則要我們盡量避開糖:




影片中的訊息是指,不管是蔗糖還是高果糖糖漿,都含有果糖,我們人類無法直接把果糖作為燃料(蔗糖是一分子的果糖加一份子的葡萄糖聚合而成的雙糖),簡單來說,大部分吸收的果糖是在肝臟代謝成脂肪的前驅物,這也是現代人脂肪肝和肥胖盛行的元兇之一。《雜食者的詛咒》當然也稟持這個訊息,只是對於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但是《雜食者的詛咒》中文版和許多翻譯的科普書一樣,其引用文獻慘遭閹割,不過這點我請教過在大學教生化的朋友,原則上這說法大致上是對的。

不過《雜食者的詛咒》和許多把問題簡化的書籍不同的,魯斯提在書中並沒有膚淺地把問題一味簡化成糖的問題而已。魯斯提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設醫院,16年來在致力於肥胖兒童的診治。加大舊金山分校的醫學院,是西岸醫學院的龍頭,在長達十幾年的診療經驗中,他發現肥胖的兒童不僅愈來愈多,新陳代謝疾病發病的年紀也愈來愈早。《雜食者的詛咒》用很科學的方法和精神在分析美國肥胖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現狀。

魯斯提在《雜食者的詛咒》表示,肥胖,這件事和我們想的不一樣。胖是文明造成的,不是好吃懶做,也非意志力薄弱。他指出要減重或維持適當的體重,卡路里可不能簡單計算就好。我有朋友告訴我,他有朋友為了減重,天天餐餐吃麥當勞,我驚訝怎麼可能?因為他以為麥當勞有標示所有餐點卡路里熱量,所以比較容易計算Orz 可是就算一小包薯條和一碗糙米含有同等熱量,我們的腸道難道對兩者熱量的吸引會是一樣的嗎?這還不提其他營養成份的不同哦。

《雜食者的詛咒》指出,有些人老是吃不停?並非是他們自由意志指使的,而也許是荷爾蒙失調。他也指出,過度節食反而會造成容易復胖。人除了有酒癮、菸癮,還會有食物癮,魯斯提用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和內分泌學的觀點解釋為何食物能反過來控制我們。我在美國,問過一位老美,為何美國人崇尚苗條的身材,一堆人卻成了胖子?他回答我說,就是因為對自己身材不滿意,結果反而造成壓力,而壓力大就會想吃,想吃變胖壓力更大,於是就惡性循環XD 不過壓力造成肥胖,是有生理學基礎的,所以想減肥,搞不好也得先試著減壓。

魯斯提在《雜食者的詛咒》指出,脂肪細胞多寡天註定,胰島素才是關鍵,所以我們要讓胰島素不過度過快分泌,才是維持正常體重的正道。還有,緊盯著看體重計是無益的,因為有許多人外瘦內肥,也就是高內臟脂肪才是造成健康問題的主因,所以BMI並非胖瘦的良好衡量標準。肥胖本身並不是錯,因為產生了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肥胖才變成一場苦難。讀了《雜食者的詛咒》,我才知道原來馬來西亞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比例是亞洲最高,或者是因為天氣炎熱,太多人嗜飲冰涼的汽水果汁等的吧。

魯斯提認為我們身為雜食者,啥都能吃。這個原本該是恩賜的能力,在現代社會反而成了詛咒,因為進了超市,當啥都能吃時,當然是挑演化上讓我們最愛吃的高鹽高油高糖食品。可是脂肪因為單位熱量很高,所以愈來愈不受歡迎,而低脂飲食又乏味,於是「糖」就成了最佳用品。糖不僅人體難以代謝,還會改變身體的荷爾蒙,我們不但沒比較瘦,更換來一身病痛(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癌症、心臟病)。

魯斯提指出,有許多人改喝以為是更健康的果汁,可是卻還繼續增重,因為果汁少了纖維素,也成了「毒」。他指出多吃蔬菜、水果,真的能幫你「解毒」,因為不可溶纖維素不僅可以減緩和減少糖份吸收,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熱量吸收。很多人會想用運動來減肥,魯斯提卻指出,除非非常大量運動,否則一天運動一兩個小時也未必能瘦,也有人指出,運動過度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壓力,使得身體以為艱難來臨而更有效率儲存熱量。不過雖然不保證讓你瘦,但還是有動起來的理由,魯斯提提出來自台灣的研究指出,適度運動確實能延長壽命,也能建立肌肉改善新陳代謝。

魯斯提認為,要減重進而改善健康,我們改變飲食習慣,進而改變荷爾蒙。但是個人的改變還是不夠的,他認為公共衛生解決方案也同樣重要,因為個人的健康,也是整體社會的健康,因此必須監督政府,別讓它失靈,最後他也號召召開全球減糖會議。他希望喚醒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他主張任何改變,都需要所有人們的積極參與,有了大眾的持續關心與發聲,對政府施壓,讓革除陳腐的政策不再是狗吠火車。

總而言之,《雜食者的詛咒》不僅是本很實用的好書,也是本介紹生理學的科普好書,值得所有關心自己體重的朋友一讀!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科學不是什麼?-【哲思台灣】16. 跟科學家聊一聊科學哲學:究竟什麼是科學




這算偷懶的懶人包吧XD

這一切的起源,是王大師的這篇文章〈TED死都不想讓你看的兩個演講!〉大肆批評TED把兩個不符合科學精神的演講刪除(其實只是不收錄),以及兩篇舊文〈大演化(生物篇)--《Rupert Sheldrake之型態場域論》〉〈 大演化(意識篇)〉呼應其中一篇演講的主張。因為〈TED死都不想讓你看的兩個演講!〉主張陰謀論,而且實在太多人贊同了,所以我就寫了篇文章〈TED死都不該讓你看的兩個演講?〉來反駁。

這是這兩場演講:






不過因為談了些科學哲學,有讀者申訴看不懂,所以我又寫了篇〈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這篇通俗的文章。接著在荷蘭屯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念科技哲學博士班的洪靖大大在泛科學投書了一篇〈TED 到底該不該讓你/妳看那兩個演講?〉繼續以科學哲學的觀點探討,並更仔細闡述孔恩的典範理論指出不可共量性的概念,以及以孔恩的典範說來說,科學理論並非完全客觀,所以我們也不該過度排斥異端,不過他也認為TED把那兩個演講下架並非不合理。

針對科學哲學的部分,我又撰文〈為什麼那兩個TEDx演講最好寫成科幻小說?〉提出自己的觀點,並認為孔恩的典範說仍可以說明為何那兩個演講中的理論不足視為(常態)科學。王大師當然也不甘寂寞,也寫了篇〈他 X 的,管他 TED 要你看什麼!〉指出科學理論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不該固步自封。洪靖大大於是再接再厲寫了篇〈「TED 不讓你/妳看的兩個演講」到底在爭議什麼?兼論 TED 的社會位置〉探討孔恩典範說的問題以及TED的社會地位。

對於TED的處理態度,我同意洪靖大大的觀點,不過因為仍有讀者質疑此舉是科學霸權,於是我又再寫了一篇〈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指出科學霸權並非不存在,只是是以我們卻忽略的方式存在,而偽科學其實也是一種科學霸權的形式,打擊偽科學並非就代表科學霸權。

這幾篇文章下來,引起了一些讀者的興趣,而過程中,王大師、洪靖大大和我的交鋒,都是以非常冷靜、理性的態度來進行,也感謝王大師的大量,還把我的幾篇文章分享至他的粉絲頁。其實,還有一些讀者質疑為何我沒有直接針對那兩個演講的內容作批評,原本我想再寫篇文章的,只是後來實在忙不過來,就打算作罷(後來在上【哲思台灣】時有提到部分內容)。

到了大概八月初,【哲思台灣】的主持人王子面透過臉書和我聯絡,問我有沒有興趣上他的節目,我當然是受寵若驚,可是我是哲學的門外漢啊XD 後來他說明,是希望我能以科學工作者的身份討論科學哲學。科學哲學當然也非我的專業,可是至少還能以科學工作者的角度來討論科學家對科學、偽科學和科學哲學的態度吧。所以我就答應了,但也希望能有人一起對談,王子面兄就提出可以找在杜克-新加坡醫學院腦與意識實驗室任教的謝伯讓兄來對談。這對我又是更受寵若驚的,因為在《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大概每期都有伯讓兄的譯作,而且他在忙碌之餘熱心科普工作,在臉書上有個很受歡迎的粉絲頁-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是非常讓人敬佩的。

後來在因緣巧合下,在哈佛大學念科學史博士班、將要到劍橋大學擔任博士後的洪廣冀兄也想要旁聽,我就在工作的單位借了間會議室,可以再容納幾位觀眾,王子面兄在【哲思台灣】的臉書粉絲頁宣傳之下,最後有40幾位朋友報名,於是又借了更大的會議室,促成【哲思台灣】首次以免費講座形式進行。

上半場主要是子面兄、伯讓兄和我的討論:




下半場是和來賓的討論:




非常感謝王子面兄,在為iPhone 6的發表工作到淩晨三點多,只睡了兩個小時就趕來南港主持,也感謝伯讓兄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科學界是否該維持多元看法的問題。伯讓兄預計今年11月會在【哲思台灣】討論心靈哲學,廣冀兄明年也可能會討論科學史的問題。【哲思台灣】是台灣少有的優異知性節目,是非常用心製作的廣播節目,探討的雖然是哲學的嚴肅問題,可是卻以一般大學生都能理解的方式來進行,對台灣社會建立優質的理性論述,相信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

這是【哲思台灣】的介紹:



哲思台灣是一個網路廣播節目,希望能邀請任何沉迷於哲學、苦惱於哲學、工作於哲學的朋友,來聊聊屬於你自己的哲學問題與哲學思辨,讓台灣爆炸的媒體生態中,多一個一直缺席的愛智聲音。本節目由王子面策畫、製作、執行。


哲思台灣的首頁

哲思台灣的臉書

哲思台灣的Google+

哲思台灣的YouTube頻道

哲思台灣的推特

哲思台灣的微博

哲思台灣的噗浪

哲思台灣的iTunes Preview

iOS裝置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在iTunes Store上搜尋、訂閱、下載「哲思台灣」。

Android裝置的使用者,推薦使用Podcast Republic這個App,同樣可以訂閱及下載哲思台灣的節目。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一秒之後的倖存






如果你覺得生活苦悶,推薦你讀這本末世科技驚悚小說《一秒之後》(One Second After),保證你會珍惜身邊所有的一切。

《一秒之後》的男主角約翰小女兒珍妮佛的生日那天,珍妮佛從學校回來後,他們等著大女兒伊莉莎白回家共進晚餐。突然間,電扇停了、燈滅了、房子的保全系統也斷線了。手機不通。外面一片寂靜,鄰近高速公路的房子裡卻連車子的聲音也沒聽見。

就在攻擊的一秒之後,依賴電力的文明小鎮徹底癱瘓。沒幾天,這個美國南方的純樸小鎮很快就陷入混亂。過了一陣子,暴徒從四面八方湧來,洗劫了雜貨店、藥局、醫院和民宅。群眾恐慌,衛生環境愈來愈糟,在內憂外患下,還要面對在藥物短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珍妮佛正逐漸邁向死亡……戰爭、饑荒、寒冬和死亡接踵而來……

《一秒之後》對老美有深刻的驚世意味,難怪會成為美國國會推薦公民必讀小說。怍者福岑(William R. Forstchen)在《一秒之後》的寫作目的,除了娛樂大眾,還要讓奢華成性的老美思考,如果有一天所有電網、電器、電子用品再都一秒鐘報銷,美國人還是美國人嗎?

雖然《一秒之後》主要場景是在美國南方,可是小說中,台灣也受到了波及。讀到一半的時候,心中不免想著,有這麼嚴重嗎?可是再想想,我們現在的文明生活,有哪些部分不需要用到電力?我們能夠舉國上下忍受斷水斷電多久?一天?兩天?一週?沒了電,甭說沒了照明和娛樂,連最賴以維生基本的食物都無法生產。有人可能會說,過去好幾千年沒有電力,人類文明不也是發展得很好嗎?是的,人類絕大部分歷史都沒有電力,可是過去並沒有維持我們今天這麼龐大的人口啊。

很多對科技不瞭解的人,會指控科技摧毀了人性,事實上不然。科技仍在人性駕馭之下,因為我們穴居人的天性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即使捷運公車上,大家都當了低頭族,難怪就是都市冷漠嗎?其實不見得,因為搞不好大部人是低頭在臉書和Instagram按讚,或者用LINE聊天。科技甚至讓內向者能夠用更自在的方式溝通,沒了智慧手機,難道個性內向害羞的人就會開始在捷運公車上到處搭訕?

當我們已經重度仰賴科技,而支撐科技的電網被大規模快速摧毀,連喝汽油的交通工具也因微電腦被破壞,我們並不會更接近人性,而很有可能真的會像《一秒之後》裡頭的那樣充滿獸性,為了生存,什麼事都做得出。一個超級強權,一個高度文明次序的國家,並不僅民不潦生,還自相殘殺,回歸到中世紀弱肉強食的社會。在《一秒之後》中,美國人如果不是餓死,就是被殺死,要不然就是病死,雖然還不至於全部死光光,可是就只能把失去科技無法支撐的人口減少到原始農耕方法能夠負荷為止。

科技不僅是帶來便利,或者是各種各樣老派人仕討厭的問題,科技支撐著今天各種龐大的人口,無論你喜不喜歡,我們是不可能走回頭路的。在電力不方便的時代,砍樹燒材照明取暖作飯,就對環境更有善了嗎?我們也不可能為了回到自以為美好的過去,殘酷地決定地球上有一部分人口不值得生存。可是科技是否讓我們更堅強或更脆弱,在一小部分恐怖分子或野心分子可能的誤用下,我們人類的未來或許還真是未定數。

在《一秒之後》,讓美國文明重創的是電磁脈衝武器。電磁脈衝武器主要被分為核爆電磁脈衝武器與非核電磁脈衝武器兩種。電磁脈衝的最長時間通常只會持續一秒鐘,這就是《一秒之後》的書名由來。任何沒有受到保護的電器和任何連接到電線的東西,如電力系統、電子設備、微晶片等都將會受到電磁脈衝的衝擊而導致無法修復的損壞,而且電磁脈衝還會造成大氣層電荷密度的劇烈改變,使超高頻以下的各種波段產生干擾,而使通訊暫時阻斷。除非採用笨重而昂貴的電磁屏蔽、良好設計的濾波器和仔細接地等措施來加以完全保護。

和電磁脈衝有關的場景常出現在小說及電影中,一些能夠產生強大的電磁波武器經常用以進行攻擊,例如美國電視連續劇《24小時反恐任務》第八季的第12集中,恐怖分子利用以電磁脈衝原理製成的炸彈,破壞了美國反恐局的設備及運作機制。

《一秒之後》雖然主要是寫給老美看的,可是同樣的恐怖攻擊發生在台灣,小說的劇情搞不好也可能在這片土地上上演。即使沒遭遇到電磁脈衝武器的攻擊,單單台灣常發生的地震、颱風,以及氣爆、食安等人禍,也該讓人有所警覺而要居安思危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拿了博士學位,接下來呢?-《別讓畢業變失業》(A PhD Is Not Enough)推薦序






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有了博士學位還不夠,你更需具備學術和業界的生存力》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ce),可以視作《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的續集,因為後者指導你如何在研究所時期生存和成功,前者就討論拿了研究所學位還要怎麼辦(請參見〈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當我在念博士班時,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相當暢銷,很多教授推薦。在美國,博士班畢業的生存條件,可能比台灣更嚴苛,因為美國畢竟匯集了全世界的菁英,可是學術界裡的工作又少之又少,一個教授職位往往有上百人試圖來應徵,經過一關又一關的淘汰,只會剩三至五位候選人能夠到校演講和面談,經過了兩三天的車輪戰,往往能勝出的,已經不僅是有極為突出的研究成果,也要能言善道,能夠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之外,可能連人緣也要不錯!有些頂尖大學,甚至還需要第二回合的面談,出動系上諾貝獎等級教授,詳談未來的研究計畫,待大家都沒有疑慮了,才會起聘。

既然一個教授職位會有上百人來投履歷,當然大部分的博士都無法在學術界繼續工作,可是博士班生涯的訓練,又主要是以學術工作為主,於是使用許許多多博士比起大學生,更無法學以致用,面對到更嚴峻的挑戰,甚至挫折。很多大學可能會提供大學生和碩士生職業生涯的協助和輔導,可是對博士生反而幾乎不理不睬,或許是以為博士生應該比大學生和碩士生更能夠獨立求生,或者大學其實也搞不清楚該如何提供協助與輔導。在這種狀況下,唯一的解方,就自己的前途自己拚!

博士畢業後,不少領域還需要經歷「博士後研究」(Postdoctoral research)的階段,這個簡稱為Postdoc的工作和身份,諧音就是「搏屎塔」,差不多也能形容「搏屎塔」們的處境。雖然有了博士學位,可是卻還在受訓期間,需要在實驗室主持人的實驗室裡進行獨立的研究,或者協助實驗室主持人進行大型研究工作。

在學術界,不發表就等死,可是頂尖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卻發現,原來全世界的科學家,只有1%的科學家,能夠平均每年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1]!這是令人感到驚訝的,因為台灣所有大學,無論是一般大學還是科技大學的教授,升等和申請研究計畫,就是要拚命發表SCI論文。在強大的壓力,以及對發表論文的強力需求下,最近就爆發了陳震遠論文審查造假醜聞,強力衝擊台灣學術界的國際形象。

然而,學術論文畢竟是學者溝通的主要工具,因此也不能因噎廢食,只是各領域狀況不同,還有大學院校的多元發展之需求也各異,是否能用同一套標準適用在所有教授的聘用、考績和升等上,是值得思考的。不過,這大議題也不是我這個小「搏屎塔」能談的。最近在學術期刊Current Biology有篇有趣的文章「Publication metrics and success on the academic job market」[2],是西班牙學者透過「大數據」(Big Data)的研究,發展出一個能夠從學者發表的論文數量和期刊,以及被引用次數等等數據,來預測該學者能夠成為實驗室主持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簡稱PI)的機率大概有多高!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到他們的網站(PIPredictor),輸入美國國家生物資訊中心的論文資料庫PubMed的論文編號(PubMed IDs,簡稱PMID),就能做出預測!雖然僅限於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和醫學等PubMed收錄的學門,但或許也夠舒緩不少求職者的焦慮吧?或者讓自己早點另尋出入?

回到前述的問題,大部分博士,可能都不是在學術界工作的,雖然這看來比較「正統」。就算在學術界工作,也不是只要能夠發表優異的論文,就能夠進入好學校或研究機構,所以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從各方面,包括還需加強的能力,到整個大環境,來探討博士在社會上的生存之道!這本書有意思之處,並非直接給你答案,而是跟你討論作者取得的實例,來讓你仔細思考。

不過,美國是個特殊的國家,各種發展狀況和其他國家,甚至是文化相近的歐洲國家都不同。在美國,很少有人會排斥對自己能力的高調表現,可是在很多國家,在美國被視作「自信」的態度,搞不好就成了「自負」!既然台灣學生相對不擅表現自己,藉由本書的建議,相信會更能提升台灣學生的「自信」。


參考文獻:

1. ScienceInsider: The 1% of scientific publishing
2. van Dijk D, Manor O, Carey LB. Publication metrics and success on the academic job market. Curr Biol. 2014 Jun 2;24(11):R516-7. doi: 10.1016/j.cub.2014.04.039.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別把化學吃下肚?






如果我說,請你吃一個食物,其主要成份是乙酸戊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β-胡蘿卜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硫胺、核黃素、煙酸、泛酸、吡哆醇、葉酸、鈷胺素、L-抗壞血酸、麥角鈣化醇、生育酚、2-甲萘醌、色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纈氨酸、精氨酸、組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穀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鈣、鐵、鎂、錳、磷、鉀、鈉、鋅、一氧化二氫,請問你想吃嗎?

如果我告訴你,那是一根香蕉呢?是的,不管我們吃什麼,都把化學吃下了肚。問題只是,我們吃下肚的化學物質,天然存在嗎?量有多少?關於食品添加物的危害,不少書籍在討論,這本《把化學吃下肚 造假的美味,揭開食品添加物的祕密成分:有哪些東西?以及它們為何有害健康?》(Chemie im Essen: Lebensmittel-Zusatzstoffe. Wie sie wirken, warum sie schaden)就像一本食品添加物的百科全書,在前三分之一探討了食物添加物的各種潛在問題,其他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食品添加物辭典,一一列舉出所有食品添加物是啥、危險性如何,以及和你我有關嗎?並且用圖示說明各種食品添加物之「製造過程含基因改造技術 / 過敏症患者不宜 / 人工偽美味 / 高危險物質 / 添加氾濫 / 人工化學合成物質」。

《把化學吃下肚》是德國人寫的,一般上而言,歐盟對食品添加物等的心態,比老美保守,很多美國開放的東西,歐盟反而禁止。原則上,老歐比較傾向有罪推定,凡未證實無害的,暫時假定有害;老美則傾向無罪推定,凡未證實有害的,先暫時假定無害。不過降說當然也不是很精確啦,因為在國際貿易盛行下,很多食品添加物的開放與否,不完全是根據科學上的判斷,或者由文化決定,還包含了政治及經濟因素。

只要是先進國家,就很難避免加工食品的盛行,即使在有悠久和優良飲食文化的國家,如日本和台灣也一樣,一進到超市,就有買不完的加工食品。不過在食品添加物的管理上,台灣可能還比歐盟還保守,書中許多歐盟開放的食品添加物,台灣要嘛禁用,要不然就是限制使用範圍。這本《把化學吃下肚》中文版很可取的是,編輯用心附注了台灣的規範。

《把化學吃下肚》第一章,先提到一位女性的心臟受到食品添加物危害,因為食品添加物在加工食品中無所不在。並且指出,《德國醫師協會通訊》已對歐盟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提出警告。作者漢斯烏里希‧格林(Hans-Ulrich Grimm)認為,食品添加物的副作用就像是新型膽固醇一樣侵害人們的健康,還有可樂中的磷酸鹽造成青少人骨質疏鬆。不過書中舉的例子,究竟有多少科學證據,我感到高度懷疑,因為學界裡也還未有定論。

《把化學吃下肚》在第一章告訴我們假造的滋味及其後果,基本上食品加工產業已經進化到能夠「調制」出許多食物的味道了!舉個例來說,煮雞高湯可以不用到雞,草莓優格也不需要用到草莓,還有許多調理湯包其實是化學香料湯。《把化學吃下肚》提出,大量使用人工香料是導致肥胖的祕密之一,因為含量稀少的微量營養元素會給身體錯誤訊息,以為要吃更多才能補充之類的。另外,遮蔽劑也掩蓋了廉價原料的異味等等。

《把化學吃下肚》舉了1968年發現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味精會造成「中國餐館症候群」,可是該篇文章事實上是篇投書,並非正式學術論文,而學界也花了好幾十年試圖尋找味精的害處,卻從未成功過。《把化學吃下肚》指出,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約翰‧歐尼(John Olney)的研究結果顯示味精會影響大腦,可是學界對此假說也還未有定論。 約翰‧歐尼也強烈反對阿斯巴甜(Aspartum)。阿斯巴甜也引起了不少爭議。《把化學吃下肚》也探討了阿斯巴甜。不過和使用百年的味精不同的,近年有研究發現,阿斯巴甜等代糖,主要問題可能並非本身的害處,而是對體重管理無益,有可能是因為大腦發現身體吃了甜的東西,就會告訴身體該儲存能量了。

除了對成人健康的可能危害,《把化學吃下肚》還提出,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對兒童的牙齒造成負擔,因為小孩喝太多汽水和吃太多零食了。零食裡頭的化學添加劑,可能比許多加工食品都還多,包含各種人工香料和人工色素,雖然對兒童有莫大的吸引力,可是讓未來主人翁大量吃喝,很難不說是件頗令人擔憂的事。雖然加工食品需要在包裝上標示原料成份,可是還仍有陷阱,就是可以合法地簡化標示,所以有時候消費者即使努力閱讀標籤,仍然不曉得吃下去的東西有多少化學添加劑。

或許有人會說,就是沒證據顯示食品添加物殘害健康啊。是沒錯,可是研究食品添加物這些玩意兒,本身就存在幾個難以克服的問題,一來實驗即使很嚴謹地在實驗室用大量動物進行,也還是只能觀察短期的結果,而人類比老鼠等實驗動物的壽命長太多了,難以說明長期的壞處,加上人類生理畢竟和老鼠等不同,說不定會有預期外的問題;二來,研究人員難以預料我們會吃多少和怎麼吃那些食品,是以何種組合吃下去的,而化合物之間會有複雜的交互作用,兩種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分別加入各別食品,結果一起吃下而產生問題,這幾乎在實驗室是無法預料到的。

那我們真的就該懼怕食品添加劑了嗎?我的答案是,是的,我們該怕,不過我們也不需要怕。哇勒,怎麼又有說等於沒說XD 我詳細說明好了:p 我說該怕,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該放心到天天餐餐吃加工食品!很多美味的汽水和零食,在我小時候,是過年過節才吃喝得到的,偶爾嘗一下當然沒問題啦!但是現在富裕的社會讓小孩都可以天天大吃大喝零食汽水啊。我們身體本來就不是演化來天天餐餐吃一堆天然不存在的化學物質啊,當然會出問題啊!要怎麼避免吃太多加工食品呢?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在《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Food Rules: An Eater’s Manual)就告誡讀者,請避開祖母認不出的食物。就台灣讀者而言,就是避開有商標和包裝的食物吧(請參見〈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那為何不需要太擔心呢?因為這世界上,大部分事物,有一好就沒有兩好!加工食品在現代社會有其存在的必要,因為其便利性節省了忙碌的現代人許多寶貴的時間,尤其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幾乎很難避免。台灣可能還好,因為餐飲業發達,東西好吃又便宜,不過外食高油高鹽,即使不吃加工食品,也難保證更健康。所以,我們可能面對的風險,是用來換取便利性和適口性的。因此我主張,風險和便利,請自己斟酌作決定。在為了方便或嘴饞而吃加工食品時,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完全無害。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會帶來又安全又健康又方便的食品。我相信,如果只是為了健康而吃得乏味和少樣,那人生又有何樂趣呢?所以,請就自己的價值觀做選擇吧,只要記住千萬別讓食品公司哄騙說所有加工食品絕對安全又健康!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