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為了反媒體壟斷鬧得沸沸揚揚,或許有些信奉資本主義相信有錢的大爺只要付得起價格,啥都能買的人,可能還不明白《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作者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的這句名言:「 大規模生產……如果用來生產物資,這種方法很了不起;如果用來複製思想,那就不太妙了。」
還好,這本在2010年榮獲《財富》(Fortune)編輯最愛商業書籍、《紐約客》(The New Yorker)書評最愛書籍、Amazon.com年度商業與投資類十大好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年度五大好書、《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十大好書的《誰控制了總開關?》(The Master Switch: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能夠告訴你,為什麼反媒體壟斷對全民利益非常重要!
《誰控制了總開關?》作者吳修銘(Tim Wu)是台裔美國人,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顧問,2002年吳修銘因反對過濾及篩選網路資訊的技術,提出「網路中立性」 (Net Neutrality)理論而聲名大噪。2006年獲選《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50名具影響力的科學家,2007年獲選為「哈佛大學最有影響力的100名畢業生」。他的父親生長於台南市,而他曾在台灣南部住過一段時間,非常喜歡台南小吃,尤其是鱔魚麵。
吳修銘在《誰控制了總開關?》仔細研究了整個媒體發展史,從電話、無線電、廣播、電視、第四台、電影、網際網路到智慧手機。吳修銘用深入淺出且流暢生動的文筆,帶我們進入媒體發展的世界。這些科技帶給我們很多便利,每當我們進入一個媒體科技的新世界,就很難想像沒有這些便利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結構也產生了極大的改變。
吳修銘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壟斷-創新」的循環不斷出現:先是新創科技出現,各種可能性應運而生,逐漸地先見之明之士應用這個科技建立了一個媒體帝國,開始壟斷通訊,切除雜音,要求人們以符合帝國利益的方式使用媒體。《誰控制了總開關?》帶我們進入了風起雲湧的媒體帝國,儘管這些媒體帝國暗潮洶湧,可是一般人民和消費者卻可能看到風平浪靜的表面,對許多改變不僅後知後覺,常常也不知不覺。
我剛到美國時要辦市話,得知只有SBC可以辦,就好奇美國不是愛市場競爭嗎?怎麼只有一家壟斷呢?後來辦手機時是Cingular,幾經併購,SBC吃下了AT&T,改用AT&T為招牌,手機就改成AT&T的。東家變來變去,唯一沒改進的的卻是服務品質,所以我們也搞不清楚那些電信業者檯面上下搞的鬼。分久並合、合久必分,這些電信業的恩恩怨怨,在《誰控制了總開關?》有詳述。
公共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在好書《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指出,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在許多方面是對立的。因為自由市場是公開競爭,並且以金錢作為媒介而交換財貨之處;而資本主義是以錢養錢的藝術,資本主義要壯大就必須要打造寡占地位的企業,為此就非得和政治威權產生裙帶關係,以限制市場自由和提高未來競爭者進入門檻,才能讓完成寡占事業(請參見〈債的歷史和演化〉)。在《誰控制了總開關?》中,我們可以清楚見識到這個循環的威力:一旦商業力量及政治力量雙賤合璧地介入,開放的媒體很快就變得封閉。當充滿創新活力的新興企業成為獨斷的大企業後,幹出有違消費者甚至國家社會利益的愚蠢事,不僅磬竹難書,而且程度還令人膛目結舌。
《誰控制了總開關?》繼續問道,倘若這個循環依舊運作,那麼現在帶給我們方便與自由的網際網路,會不會突然落入相同的命運?我們的社群媒體會不會突然消失?我們的部落格會不會突然噤聲?以後我們要上Google搜尋,會不會就像要看HBO的電影,必須交錢給第四台業者?
吳修銘表示,沒有理由指出我們能夠逃出如此的命運,壟斷的循環依舊虎視眈眈。只要我們稍不注意,美好的時代隨時都會消失。為了避免這樣的歷史循環,他在美國推動「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運動,希望這個原則進入憲法,保障網路永遠公平開放。並且,為了能斬斷這個循環迴圈的鎖鏈,燒燬壟斷的網羅,維持產業競爭的活力與創新,而非日漸死寂,吳修銘在《誰控制了總開關?》的最後提出「分離原則」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作法。分離原則是指把資訊產業的主要功能做出某種區隔,讓新興產業就能受到保護而免於遭到不公平的欺壓,而政府與產業保持恰當的距離,透過分離原則來阻止可能擴張過大的權力集中。
最後藉《誰控制了總開關?》談一下科技和科學發展。有小政府的信徒以為,政府大力資助基礎研究不是科學發展的最佳模式,而以為私人企業來贊助更有效率。我不曉得這個論點的依據是啥,不過過去AT&T旗下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在基礎研究的高成就確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貝爾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從事電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行為科學和電腦編程理論。
貝爾實驗室建立了無線電天文、發明電晶體的約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1991)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 、華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1902-1987)於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阿諾·彭齊亞斯(Arno Penzias,1933-)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1936-)獲得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發明電荷耦合元件的喬治·埃爾伍德·史密斯(George Elwood Smith,1930-)和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S. Boyle,1924-2011)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UNIX作業系統和C語言的發源地等等。在應用研究上,貝爾實驗室的重要發明還有資料型網路、電晶體、行動電話技術、太陽能電池、雷射、金氧半場效應電晶體(MOSFET)、語音信號數位傳輸、通訊衛星、電荷耦合元件(CCD)、系統單晶片型的數位信號處理器(SoC DSP)等等。
不過,《誰控制了總開關?》卻也指出,貝爾實驗室過去的老東家(AT&T)為了公司的電話業務利益,也暗摃了不少創新,只要主管認為對貝爾系統稍有危脅的可能,不管創新再偉大,都可能不見天日,被冷凍的技術包括比如磁帶和答錄機,還有光纖、行動電話、數位用戶迴路(DSL)、傳真機、揚聲電話等等也被隱藏了數十年。AT&T不僅不願發展如磁性儲存這種重要科技,甚至還阻礙這項技術被其他人所發展和利用,導致美國後來還得從德國引進磁性儲存的技術。由此來看,私人企業不見得是科技創新最佳的贊助者。而且,貝爾實驗室的公益還是建立在AT&T的過去的領導人韋爾把國家利益置於企業利益之上的遠見,現在崇拜貪婪的資本家們,有幾人有他的偉大胸襟?
哈哈哈,原來版大也懂美江的梗,還能巧妙地融合在文章裡
回覆刪除這是一定要的啊XD
回覆刪除我可是她的忠實粉絲耶:http://mcm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