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濱鷸與鱟的極境生機
有群於地球生存好幾億年、躲過一次又一次全球生物大滅絕的奇蹟動物──鱟在四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約在兩億年前至今,其外形特徵就未發生明顯的改變。鱟雖然古老,但已在險惡的海洋裡生存幾億年,我們能夠從鱟身上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及取得寶貴的產品。
鱟的藍色血液在醫學和人類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為鱟血含有一種名為「鱟變形細胞溶解物」(Limulus amebocyte lysate,LAL)的特殊成分。LAL可用於製作一種靈敏的細菌內毒素(endotoxins)檢測劑,因為牠們的血液遇到內毒素時,會引發凝血反應的防禦機制,使鱟血在遭到感染時迅速凝固,封閉傷口或感染部位,防止細菌進一步擴散。我剛好有同事也在研究LAL,我們合作採了三棘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鱟血來萃取蛋白質。我還學會了用針從鱟的臟中藍血的方法,到金門採過幾次鱟血,還曾被媒體採訪過。
在美洲大陸上,鱟和一種候鳥之間有令人稱奇的交集,是一種獨特而緊密的生態關係,體現在牠們的繁殖和遷徙行為上。鳥主角紅腹濱鷸(Red Knot, Calidris canutus)是一種小型濱鷸。紅腹濱鷸六個亞種中的rufa亞種,每年都會進行地球上最長的遷徙之一,從南美洲的最南端飛往北極的繁殖地,然後再飛回南美洲,年度遷徙路線可以長達數千公里。紅腹濱鷸的長途遷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牠們的身體結構和飛行方式都經過天擇的優化,具有高度有效的代謝系統和極佳的空氣動力學形態,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使用能量。
紅腹濱鷸遷徙時會選擇有利於節省能量的氣流和路線,並在適當的地點和時間停歇以覓食和休息,讓牠們最有效地利用和保存能量。在遷徙前,紅腹濱鷸的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以更有效地儲存和利用能量。牠們的一些內臟器官(如胃和腸)在遷徙前會縮小,以減輕體重和節省能量,而在到達目的地後再恢復到正常大小,以適應更高的消化和吸收需求。然而,即使牠們再節約能量,這種漫長的遷徙過程中,保持足夠的能量來支撐飛行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遷徙期間,紅腹濱鷸最著名的食物來源是鱟的卵。這些卵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對於快速增加體重和儲存能量至關重要。透過食用高能量食物,紅腹濱鷸可以迅速儲存大量的脂肪,作為遷徙飛行中的能量來源。
在這本好書《極境生機: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The Narrow Edge: A Tiny Bird, an Ancient Crab, and an Epic Journey)中,作者黛博拉.庫雷莫(Deborah Cramer)跟隨紅腹濱鷸沿著洲大西洋海岸的遷徙路線,帶領我們見識這個南美洲南端到北極圈的遷徙路程。這本書以生動和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描繪了紅腹濱鷸和鱟這兩種不同生物間深刻的關聯以及牠們與人類行為的互動,深入介紹了紅腹濱鷸和鱟的生物學和生態學。
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特別是德拉瓦灣(Delaware Bay),每年春季是鱟繁殖的高峰期,同時也是許多紅腹濱鷸從南美洲遷徙到北極地區繁殖的重要停歇地。紅腹濱鷸的遷徙時間非常精確,牠們會在大西洋鱟(Limulus polyphemus)上岸產卵時抵達德拉瓦灣。鱟的卵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源,不僅對紅腹濱鷸至關重要,對許多其他遷徙濱鷸(如斑胸濱鷸等)也同樣重要。然而,由於多種原因,包括人類活動對棲息地的影響和鱟的過度捕捉,鱟的數量在一些地區已經顯著下降。
在春季繁殖期間,鱟會到淺海的沙灘產卵。每一隻母鱟可以產下數萬顆卵。紅腹濱鷸依賴這些卵來迅速增加體重,以備接下來的長途遷徙。對於紅腹濱鷸來說,鱟卵提供了牠們在長途遷徙中所需的重要營養。對於鱟來說,紅腹濱鷸的到來有助於控制鱟卵的數量,避免牠們的族群過度密集而導致生存競爭加劇。
鱟血被廣泛用於檢測醫療設備和疫苗是否含有細菌內毒素,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內毒素(endotoxin)主要指的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一部分,稱為脂多醣 (lipopolysaccharide,LPS)。這種毒素在細菌活著的時候不會釋放,但當細菌死亡並開始分解時,內毒素就會被釋放出來。當內毒素進入我們的血液系統時,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發炎、發燒、休克甚至死亡。內毒素對許多生物製劑或醫療器械(如手術器械和植入物)的生產和處理有重要的考慮,因為對於一些製藥產品、醫療器械或者其他可能與血液或者其他體液接觸的產品,過多的內毒素可能會導致病患出現不良反應。
因此,許多制藥和醫療設備公司都要經常進行內毒素測試,以確保其產品中的內毒素水平低於安全標準。LAL反應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檢測細菌內毒素的方法。當LAL遇到細菌內毒素時,它會迅速凝固,形成一種凝膠狀物質。這一特性使LAL成為一種快速而靈敏的內毒素檢測方法,確保這些產品的安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得到醫療現場的第一手觀察,庫雷莫還多次潛入醫院。
在疫苗的生產過程中,也需要確保疫苗不含內毒素。除了最終產品,疫苗的各個成分(如蛋白質、載體和穩定劑)在使用前也需要經過嚴格的內毒素檢測。使用LAL檢測來確保疫苗產品的安全是生產和批准疫苗的重要一步。只有在確定產品不含有危險的內毒素含量後,疫苗才會被批准用於人體臨床試驗和公眾接種。
由於COVID-19疫苗和其他醫療產品的大量生產對LAL的需求很大,這也加速了對可替代檢測方法的研究和開發。例如,重組因子C(recombinant Factor C,rFC)是一種利用細菌表現的LAL活性成分,可以代替LAL進行內毒素檢測的物質,只是產業和官方對採用新技術仍抱持保守態度,因此還未被廣泛採用。總之,鱟血成分LAL在COVID-19疫苗的開發和生產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幫助確保了疫苗產品的安全性。這也顯示出保護這一珍貴物種的重要性,因為牠們對人類和整個生態系統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極境生機》呈現出這種細膩而緊密的生態關係,顯示出大自然中不同物種之間深刻且精妙的互相依賴。這種獨特的交集不僅對於紅腹濱鷸和鱟本身是重要的,還是一個生態系統健康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當這個系統受到破壞(例如,由於過度捕撈鱟或者生態環境的破壞),那麼整個生態系統,包括其他許多生物,都會受到重大影響。這也是為什麼保護這樣的物種和牠們的生態環境對於維護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平衡是如此重要。
《極境生機》詳細描述了紅腹濱鷸和鱟的各種威脅,其中許多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鱟因被大量捕獲用作魚餌,以及牠們的藍色血液在生物醫學行業中的應用而受到了威脅。為了採集這種血液,人們會捕獲鱟,然後從它的心臟取血,最後再將它們釋放回大海,庫雷莫仔細說明了這個過程。嚴格來說,為了使鱟存活,一般建議從一隻鱟的體積中採取不超過三成的血液。一隻成年的鱟大約有30到40毫升的血液,所以實際上從每隻鱟採取的血液量應該在9到12毫升左右。雖然採血後大部分鱟都能存活,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根據不同的報告,採血後的死亡率大約在一成五至三成之間。這也引發了關於鱟採血實踐的可持續性和保護問題。
此外,氣候變遷、因開發造成的棲息地破壞和其他因素都使紅腹濱鷸和鱟面臨危險。填海造地、沿海開發和工業活動破壞了鱟和遷徙性濱鷸的繁殖和覓食地,台灣過去沿海常可見到鱟,到現在只能在金門見到牠們。氣候變遷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事件對於鱟和紅腹濱鷸的繁殖和覓食地造成了嚴重威脅。另外,氣候變遷可能改變紅腹濱鷸的遷徙模式和時間,使牠們與鱟產卵的時間和地點不再同步,這可能對紅腹濱鷸的生存造成嚴重影響。工業和農業汙染(如重金屬、塑膠和農藥)也對鱟和濱鷸的健康和生存狀況造成了嚴重影響。沿海地區的旅遊和休閒活動可能會干擾鱟的產卵和紅腹濱鷸的覓食和繁殖,這對牠們的生存構成額外壓力。
為了保護這些物種和牠們所依賴的生態系統,需要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如制定和執行更嚴格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和規定、恢復和保護重要的棲息地、減少汙染和減緩氣候變遷。 這些努力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和公眾的共同參與和合作。透過保護這些物種,我們不僅是在保護牠們自身,也是在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這對人類自身的未來同樣至關重要。
《極境生機》不僅是關於鳥類和甲殻類的故事,同時描繪了人類和自然世界之間密切和脆弱的聯繫,是對我們與自然世界關係的反思。庫雷莫不僅描述了這些問題,還向我們介紹了那些正在不懈努力地了解和保護這些物種的人們。這包括科學家、環保團體和當地志工,他們監測這些動物的數量,並努力尋找能幫助牠們生存的解決方案,展示了個人和社群如何能夠採取行動對保護這些物種和生態系統產生正面的影響。
除了自然史和科學,《極境生機》也是對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們對共享地球的其他生物的責任的哲學思考。庫雷莫精心的研究和優美的文字讓紅腹濱鷸的驚人旅程和鱟古老、持久的生活栩栩如生。她提出了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不積極保護這些了不起的生物及其微妙、相互聯繫的關係,我們將會失去什麼!
《極境生機》是一本兼具科學知識、生態保護倡議和報導文學的書籍,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令人難忘的自然之旅,更是一次對人類與自然世界關係的深刻反思,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宇宙星際信使教我們的人生課
我們人類擅長創造出各種想像的共同體,編造出各種敍事來讓我們盡忠報國,然後又創造出什麼「自古屬於⋯⋯」來發動戰爭,讓生靈塗炭。沒錯,俄羅斯的普丁,我就是在說你,只是為了自己愚不可及的帝國夢,就把大批俄烏青壯年送上戰爭去送死,然後除了把寶貴的資源白白在戰場上燒光,啥都沒得到!
即使普丁向全世界展示了獨裁者如何犯蠢,卻可能仍阻止不了強國可以犯下一樣的蠢,因為另一個活在自己世界中自我感覺良好的獨裁者,大可嘲笑普丁說「閃開,讓專業的來!」。我們能寄望和平於任何國際組織嗎?聯合國?別說笑了,那不過是個顢頇、臃腫、官僚的大型組織。
我相信,大概只有一件事能團結全世界所有人類,那就是和地球有著差不多文明的外星人對地球發動攻擊的時候吧!我們可能在那天才會同仇敵愾!當然,這一天的到來或許也非全民之福。人類這麼擅長創造出想像的共同體,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外星人的視角,同時為地球人創造出一個維持全球長久和平穩定的共同敍事嗎?
英雄所見略同,阿波羅十四號太空人艾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就說道:「你會瞬間發展出全球意識,一種以人為本的態度,對世界現狀感到極度不滿,並有一種強烈的衝動要做些什麼。從月球上看,國際政治顯得微不足道。 你會想抓住一個政治家的衣領,把他拖到二十五萬英里遠,然後說:『好好睜開你的眼睛看看,你這個傢伙!』」
基於同樣的態度,最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在《宇宙必修課:給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學入門攻略》(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後(請參見〈宇宙最強必修課〉),又寫了這本《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從無垠到剎那,萬物蘊含的真理》(Starry Messenger: Cosmic Perspectives on Civilisation),試圖為我們當前人類的狀態提供一個更新鮮的視角,讓我們脫離同溫層的舒適圈。
泰森長相英俊、善於交際並且對研究主題充滿熱情,二十多年來他一直是繼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1996)之後美國最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 泰森在紐約海頓天文館(Hayden Planetarium)的日常工作中,成為了一位知名的電視主持人、來賓和科普演講者。書中的十章提到了十大主題:真與美、探索與發現、地球與月球、衝突與化解、風險與回報、肉食與素食、性別與身分、膚色與種族、法律與秩序以及身體與心智。在每一章中,他試圖從宇宙的視角中審視我們人類自以為不可融合的二元對立,思考了研究恆星和行星的嚴肅生活,能夠啟發我們如何處理地球上的社會混亂和政治衝突。
《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原文書名「Starry Messenger」,致敬偉大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於1610年3月13日出版關於自己早期天文發現的著作Sidereus Nuncius,內容主要是基於他在1609年透過使用望遠鏡觀測月球、木星的衛星及銀河等等的觀測結果。拉丁文Sidereus Nuncius的意譯就是「星際信使」。
如果那些政治家被米切爾拎到二十五萬英里外的月球,他們根本看不到地球上任何國界,也看不太到什麼文明的痕跡,更甭提還想到地球上那些吵翻天的白飯該不該吃不吃得飽的問題。泰森提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曾對他說,他任職期間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咖啡桌上放了一塊月球岩石。每當政治對手或頑固的國會議員之間爆發爭論時,他都會指著這塊岩石並提醒阿宅們它來自月球,這樣經常會讓他們重新調整對話方向,提醒人們宇宙視角可以迫使我們停下來反思生命的意義以及維持和平的價值。
在地球上,我們輕易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後還有政客主張「一流的人才念醫學、二流的人才念理工、三流的人才念商學、四流的人才念法律、五流的人才念政治、六流的人才念文學,藝術,應該是不入流的。」身為非洲裔美國人,泰森自小飽受歧視,常常見老師拿黑人開玩笑後才驚覺他是班上唯一的黑人而氣氛尷尬。然而,非洲人其實也不是全都是黑皮膚的,近年的族群基因體學研究就一再顯示非洲人的膚色遺傳其實有很多的基因變異,更甭提他們的基因庫還保存更多的多樣性。泰森也「政治不正確」地列出白人更接近猩猩的「證據」,來突顯出以膚色來為人種分門別類有多荒謬絕倫。
泰森主張我們高估了人體生理學,尤其是我們的大腦,並指出人們的思維都是線性的,思維狹隘,很難掌握冪函數(指數)。泰森指出了幾個世紀以來技術的爆炸性增長。 想想二戰期間的電腦,它是一堆笨重的真空管,幾乎沒有計算能力。後來出現了積成電路的晶片,最終是智慧手機中強大的計算能力。 即使像是《奧本海默》(Oppenheimer)中那樣耗資巨大的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全美的運算能力都不及我們現在手中的智慧手機,有許多任務,人工智慧(AI)可能比人類更能勝任。
在《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中,他演示了幾個理性的計算,來告訴我們,當我們的情感壓過理性時,我們浪費了多少資源和生命。例如,美國東北部遊蕩的鹿群造成許多車禍傷亡,有野生動物科學家計算出,引進美洲獅能減少鹿的數量,能避免兩萬一千四百人受傷,減少一百五十五人死亡,避免了廿一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只是每年可能會有卅人因美洲獅的攻擊而死亡。然而,這就跟不改道撞死五人,改道撞死一人的電車問題一樣,有誰想負那卅人性命的責任。
身為科學家,我們常對公眾的誤解,有心人士的操作感到憤怒。例如一直在吵的零檢出,就是個偽科學。舉個《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的案例,有家冰淇淋公司的產品使用的玉米糖漿而被驗出含微量除草劑草甘膦,於是他們很負責任地下架了產品。可是泰森卻指出,草甘膦的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是每公斤五公克,可是尼古丁的LD50是每公斤0.0065公克,後者顯然更毒很多,可是為何沒菸草公司下架香菸呢?他指出,蔗糖的LD50是每公斤30克,人類要吃下四億品脫(pint)含微量草甘膦的冰淇淋才會掛掉,但吃到廿品脫時就先被糖毒死。人們對所謂毒物的恐懼,除了不負責任的毒理學家的宣導,可能還包括對更不熟悉的事物的莫名恐懼吧?
身為人類,泰森恐怕也不會只想要一味追求理性吧,我懷疑一個外星人,如果能演化成有審視人類文明的能力,他們肯定也具有天擇讓他們身懷的快速用情感判斷和選擇的能力。簡單說,他們可能更像我們,而非更像是AI。一些腦傷而只能有純理性思考能力的病患,在現實生活中反而因為無法基於情感做出選擇,而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泰森主張要先理性地看待證據,只是他很有趣的,在幾處弄巧成拙。泰森自己喜愛吃烤肉,只是身為科學家,他很清楚不少研究顯示常吃烤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於是他搜尋了科學文獻,在《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中,指出罹患大腸癌的基礎風險是4.3%,然後引用了一篇統合研究分析論文指出,常吃烤肉讓他的基礎風險增加15%,然後教我們正確看待說那樣不代表他的基礎風險變成15%,而是變成4.9%。
嗯,我找來了他引用的論文(Nutrients 2017, 9(5), 514; https://doi.org/10.3390/nu9050514),翻完整篇沒看到該論文指出基礎風險增加15%,反而論文的結論是「高溫烹調肉類時形成的致突變化合物可能是其致癌的原因」,並且引用了一篇研究論文指出,男性食用肉類和紅肉分別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36%和44%。增加36%的基礎風險是多了整整1.6%而成5.9%哦,我不知道泰森會作怎樣的選擇,你呢?
嗜吃烤肉的泰森,為了捍衛食肉者的權益,用了一整章指出,從外星人來看,吃植物和吃動物幾乎無差別,還主張素食者在殘害植物。然後主張吃當地生產的肉類,比吃遠方生產的植物還能減少碳足跡。我不知道為何擅長數學計算的泰森沒提供任何數字,身為非素食者的生物學家,我想他應該是太愛吃烤肉到搞不清楚動物、植物的差別了。
首先,所有動物,都是異營者,也就是為了活著,動物不是進食,就是在進食的路上,說什麼為何素食者還吃植物,是完全沒搞懂最基本的生物學;再來,吃肉的話,那些雞鴨牛羊豬吃的是啥?說素食者殘害植物的阿宅,你們吃的動物沒殘害更多更多的植物嗎?還有,生產地和消費地的碳足跡也要列出計算的主張很有道理,可是葷素和產地是相斥的嗎?不能吃就近生產的蔬食和遠地生產的肉類嗎?最後,姑且不論動植物的生理差異,我想勸泰森當個外星人看一看真核生物的演化樹,再來告訴我們,所謂的宇宙視角下動植物相差不多?
泰森在《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舉了他在當陪審員時吐槽法官,指稱後者為何在陳述中說嫌犯持有1,700毫克的古柯鹼,而非1.7公克,是不是故意要讓陪審團覺得案子很大條?結果他就被轟出法庭。我想,他大概也有必要照一照鏡子,看看單單嗜吃烤肉,就讓他提出的論據,和他不屑的法官,是否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呢?嗯,以外星人的宇宙視角來說,這五十步和百步應該差不多吧?
瑕不掩瑜,只要我們能獨立批判思考,《宇宙教我們的人生課》肯定能讓我們想一想,政壇上許多政客,是不是只是為個私利,讓我們鬥得死去活來以便收割漁翁之利!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深夜山谷遇見蘇格拉底
2017年11月某個寒冷的早晨,我起床後滑手機,看到學生時代的老師、現在的同事曾晴賢老師前晚半夜在臉書上留下的訊息,熒幕上彷彿能看見他用著急的語氣告訴大家:有位住在山上的科學大師已失蹤超過一天了,請大家趕快幫忙尋找⋯⋯我喝到一半的水噴了出來,馬上撥電話給當時生命科學院副院長楊嘉鈴老師,她接到電話時急促地說,人已經找到了,正要送往醫院救治,然後因為訊號不佳無法順利繼續通話⋯⋯
後來,我再見到李家維老師,已是好幾天後了,他剛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我和幾位同事以及遠流的王榮文董事長一起探望他。當時,他輕描淡寫地交待了傷痛之處,就說了他在車禍後等待救援時,對每一件事的科學態度和理解——他述說那段墜崖的意外,說了一個又一個科學的故事,闡述他每一個在山谷溪流旁到進了醫院的決策,是用什麼樣的科學方式和態度來面對和處理。我們簡直就不是聽了一個離奇的車禍意外,而是上了充滿科學精神的一課。
他在2017年底發生的意外,各大媒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報導,在這本《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中,有更加精彩絕倫的內容,有一部分就是他在病房時對我們說的,而這本書,應該就是最完整無缺的內容!絕處逢生即使再罕見,在人類的探險史中也多如牛毛,可是這本書的內容,就算不是絕無僅有,也是鳳毛麟角。
在此,我想補充一件小軼事——不少媒體報導了活寶食品公司贈送了他一箱紅鷹牌海底雞罐頭的新聞。那箱罐頭放在他辦公室門外,照片是我拍的,原本只有上傳臉書後鎖朋友,但碰巧有朋友分享到他臉書,剛好被媒體記者發現。我上傳照片後就去上課了,口沫橫飛了三小時後,才發現手機有應接不暇的訊息,是各大媒體要求授權刊登該照片,但上課時開了「勿擾」所以沒及時收到,正不知如何回覆時,新聞已刊登了,只是把我的名字打了馬賽克處理。
隔天,我就接到李家維老師的電話追問我,大家對那則新聞的看法等等。我原以為他對隱私被冒犯而介意,就拚命跟他道歉,畢竟我未經他同意就拍了他的東西並上傳社交媒體。他卻解釋道,原來他只是好奇,像這樣的新聞,大眾是如何理解的,並且可能對大家能產生什麼樣正面的感受嗎。甚至他覺得如果有人心情不好,看了這樣的新聞就好一些,他也覺得好棒。
從認識李家維老師開始,他就是一位對世界感到無比好奇的學者。在學生時代,他對我們這些小屁孩的世界,也充滿好奇,常常走進實驗室的休息室聊天,除了我們的研究和生活,他也常詢問我們對各大社會事件和政治議題的看法,在我們回答時專注地傾聽,並且常常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不時會問出我們壓根兒連想都不曾想過的問題,讓我不禁懷疑他是不是蘇格拉底轉世,這應該是他能夠源源不絕地有好故事跟大家分享的原因之一吧。
在李家維老師實驗室當學生時,以及我們近年在研究和教學上的合作,還有募款創立了「未來地球生態學程」,他常常嚴肅地耳提面命我們,所有研究和教學的經費,都是納稅人和善心企業家提供的寶貴資源,我們所使用的每一筆花費,都要想到這點,並且用在刀口上,一旦有更價廉物美的替代方案,就要捨棄更高價的。一旦他知道我們不小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那怕只是幾百塊,他都毫不客氣和留情地訓斥。
我回母校任教後,他也不忘三不五時地提醒,實驗室裡所有儀器設備,也都是國家的財產,我們只是保管者,對於其他實驗室學生的使用,他的原則都是審慎地考慮,並且對合理要求提供無私的協助。其實,他不是位摳門的老師,只要我們的要求是合理的,他也儘力為我們爭取更多資源。回到清華母校任教後,李家維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忙和支持,和我分享了很多實驗室的寶貴資源,並且也視我為同儕給予很大的尊重。
回想起大學一年級上學期,必修課「生命科學導論」(即「普通生物學一」)的第一堂課,課程教授從地球上第一個生命的誕生,一路侃侃而談到智人的誕生,在那個沒有彩色投影片簡報的年代,用一台幻燈機,帶我們在三個小時內,像是看了一場不下高科技動畫紀錄片般的精彩演出,度過卅幾億年的生命演化歷史,那是許許多多清華生科人記憶猶新的共同回憶吧?這本書,讓當時第一堂的課的一切,都又活靈活現地歷歷在目。
過了大一的寒假,全世界有了個重大的科學新聞,登上各大主流媒體的頭版,就是台灣、中國、美國的科學家,不約而同地發現了最古老的動物化石,把動物的起源,推到了前寒武紀!下學期必修課「基礎生命科學」(即「普通生物學二」)的第一堂課,仍是由李家維老師授課,讓我們能聽到第一手的科學內容,以及整個發現背後當時仍鮮為人知的故事!更感人的是,這個發現背後充滿感染力的熱情洋溢!
這些知識上的震撼,讓我對動物演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於是,在大一下學期期末時,我詢問了李家維老師能否到他實驗室做專題研究,一待就是五年,直到碩士班畢業。其實,我碩士論文已和動物演化不太相關了,因為發現真的只有博物學家才能一覽無遺地在那些顯微鏡底下的化石中,看出一絲端倪,而我只能望著堆滿架上的化石興嘆,就換了題目研究蜜蜂的磁場感應和礦化。當時實驗室同仁研究的主題,還包括矽藻、笠貝齒舌和化石礦化等等,都是出自他的好奇心驅使的。雖然當時沒有進行演化的研究,但是幾乎每天都很常聽到他和來當訪問學者的陳均遠教授一同討論科學,那真是個天天都親近科學大師的美好年代。
碩士畢業後,我當了研究助理,念了博士班,進行的是果蠅演化遺傳學的研究,但是博士後在李文雄院士在中央研究院的實驗室,卻又換了個方向,研究鳥羽的發育及演化。巧合的是,這個鳥羽研究,其實早在我碩一的時候,就種下了種子。當時2002年的某天,李家維老師在實驗室一見到我,就問我有沒有看到《自然》(Nature)刊登了一篇極為創新的論文,由一位旅美的台灣醫師科學家發表,是關於羽毛發育及演化的,肯定是演化發育生物學的里程碑!他請我用彩色印表機幫他印出一份,然後自己也印一份好好拜讀,他一拿到論文就興奮地、津津有味地細讀。萬萬沒想到,那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鍾正明院士,就是我博士後和現在最重要的合作者!
在實驗室那短短五年,經歷了海口蟲的發表,李家維老師回任科博館館長,玻璃屋從有到無的興建,還有神像收藏的起頭等等,在這本書中也都有更詳盡的描述,穿插了他在那場車禍墜谷時,在安危未定中,對人生和科學的遨遊,世界何其廣闊啊!
本文為《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推薦文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荒蕪與重生:在廢墟中探索生機
在好萊塢許多反烏托邦的科幻電影中,描繪了文明衰落、甚至毀滅的末世景象。這些場景可能出自於喪失人性的人類、人工智慧的反擊,或者是氣候劇變等原因導致城市被遺棄。這些電影以不同的美學風格和想像力呈現人類的衰敗和末世的荒涼,但它們的共同點是在歷經崩潰後,大自然重新佔領城市,各種生物得以在遺棄之地中繁衍生息。
都市淪為荒煙蔓草,意味著大自然對廢墟的接管,但是這在生物學家或生態學家眼裡,也許是一種生機蓬勃的景象。人類只是從大自然演化而來的物種之一,當城市失去日常的熱鬧,逐漸回歸自然,在生物多樣性上,反而更多姿多彩。
在科幻電影外的現實世界,也有許多出於政治或經濟等各種因素,讓原本熱鬧繁華的都市或園區淪為廢墟。我在幾年前到韓國參加一場從首爾出發的「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 DMZ)之旅」,那是一段橫跨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線為基準的緩衝區地帶。南北韓的DMZ長達248公里,寬度則大約為4公里。在這幾乎無人自由進出的地區,意外建立起一個非官方設立的自然保護區,為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溫帶地區動物棲息地,據說有許多極其罕見的動物,例如丹頂鶴、白枕鶴、西伯利亞虎、遠東豹、長尾斑羚和亞洲黑熊等。
戰爭,當然是殘酷無情,但這些動植物卻因戰亂、或事故得到庇護,其實是蠻諷刺的吧?如今正因俄羅斯入侵而發生戰亂的烏克蘭,在蘇聯時代發生過著名的車諾比核災(HBO製作一齣極為叫好的「核爆家園」(Chernobyl)影集,有相當寫實的刻畫。)在事故後,隔離區內逐漸變成一些野生動物的天堂,各種動物如麋鹿、野豬、海狸、山貓、鹿、雕鴞等在隔離區內再度出現。科學家甚至發現,裡頭有些動物可能已經適應放射線。
荒蕪之地,悄然生息
以上科幻作品和真實案例,都讓我們見識到大自然重建的力量。在這本《遺棄之島:得獎記者挺進戰地、災區、棄城等破敗之地,探索大自然的驚人復原力》(Islands of Abandonment: Nature Rebounding in the Post-Human Landscape),作者弗林(Cal Flyn)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帶我們到世界各地的遺棄地點,包括廢棄礦區、遭受戰爭破壞的地區、被拋棄的城市建築等,見識人類離開後的區域,自然環境如何重新回歸。
我非常佩服弗林的勇氣,為了完成《遺棄之島》這本書,她獨自走訪不少污染重災區,在廢棄且治安堪慮的城市中探險,即使知道她肯定是有驚無險地平安歸來才完成本書,閱讀時仍不禁為她的安危捏把冷汗。她並非生物學家,但她還是仔細研究了被遺棄地點中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在書中描述了不同動植物如何逐漸重新進入這些地區,並建立起新的生態平衡。
來自英國蘇格蘭的她,首次目的地為蘇格蘭西洛錫安郡的五姊妹棄石堆(Five Sisters bing),那是19世紀石油產業遺留下的巨大廢棄碎石堆。她描述了大自然如何迅速地進行資源回收:先是地衣,再來是苔蘚,然後是根繫牢固的廢荒地植物(ruderal plants)的野花和禾草等。隨之而來的是其他變化多端的植物相;有趣的是,1954年,美國軍方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引爆了一顆核彈,引起舉世抗議,大氣層核武試驗因此被各國禁止。但在半個世紀後,本以為被炸毀的海域將毫無生機,在科學家調查了該環礁,發現少了人類的干擾,水底生態系統欣欣向榮地重新回到該海域。
接著,來到位於地中海的島國賽普勒斯(Cyprus)非軍事區。過去長年以來,島上希臘裔與土耳其裔之間不斷發生嚴重的軍事衝突,直到1964年,聯合國介入調停,建立了一個緩衝區隔開兩個族裔。最近,生物學家發現,該緩衝區也意外成為大量動植物安身立命的家園,包括瀕危的賽普勒斯鬱金香等物種。
此外,她也探訪愛沙尼亞和前蘇聯大部份地區的廢棄農地。在蘇聯垮台後,高達6000多公頃的集體農莊被拋棄。在往後的20年裡,這些土地已經成為數十種植物的家園。這片緩慢但穩定的重新造林活動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造碳匯(carbon sink),而這座年輕的森林封存的碳可能比預期的要多。
有毒的陰影,枯萎的遊民
除了動植物,弗林也關心在遺棄之地的居民狀況。在《遺棄之島》的第二部〈居留者〉,她拜訪了底特律,這裡曾經是美國第四大的城市。當地如今有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廢棄——上萬棟房屋不是被夷為平地,留下雜草叢生的空地,就是被空置,任憑這些空蕩蕩的房屋開始腐爛、倒塌。她在紐澤西州派特森市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那裡有獨居者、拾荒者、吸毒者和無家可歸者。她稱這種緩慢的廢棄為「枯萎病」,就像農作物的腐爛一樣。
在書裡的第三部〈長遠的陰影〉,她探索人類活動可能帶給環境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兩個最具破壞性的例子,是紐澤西州的亞瑟基爾海峽(Arthur Kill)和一戰後的法國凡爾登(Verdun)。前者曾經是煉油廠、皮革廠、化工廠、造紙廠等所在地,現在有毒的多氯聯苯和致癌的戴奧辛充斥著海岸線上的污泥。而持續300天的凡爾登戰役,是世界上最長的戰役。4000萬枚砲彈被投下(每平方公尺就有六枚以上的砲彈),讓土壤經歷相當於一萬年的自然侵蝕,且被傾倒各種化學武器。戰後,凡爾登周圍的弧形土地,因為被認為過於危險不適合居住,而被稱作「紅色地帶」。
然而,污染不只來自化合物、重金屬和放射線物質,外來種的生物入侵也可能「污染」生態環境。在台灣,埃及聖?是林務局近年重點移除的外來入侵種鳥類,我們實驗室也參與部份工作,近年已移除超過一萬隻,在田野工作時有感受本土水鳥的族群數量顯著地增加;但其他逃逸人類掌控動物命運究竟如何?弗林在蘇格蘭的一個無人居住的斯沃納島(Swona)上過夜,島上留有上個世紀70年代農民飼養的牛隻後代,因為自由地生活,斯沃納的牛隻逆轉了馴化,對人類失去耐心,變得狂野而危險。
藉由看見末世風景來警惕
最後,弗林到了美國加州沙漠中部的索爾頓海(Salton Sea),它的出現是由於科羅拉多河的灌溉工程潰堤淹沒盆地而形成。在洪水過後,該地曾是繁榮的旅遊度假勝地,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洲,有著鵜鶘、紅鶴等水鳥的棲息地。後來,農業徑流與鹽份份混合在一起,創造了藻華,一度還因此漁獲豐盛。然而,藻華凋亡導致缺氧,魚類大量死亡,進而導致吃下這些死魚的鳥類因肉毒桿菌或藻華毒素一起陪葬。現在,索爾頓海幾乎被遺棄,慢慢被沙漠和有毒沙塵暴侵蝕,成為一座流浪者、亡命之徒和吸毒者的避風港,像極了科幻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中的景象。
弗林透過描述被遺棄土地的景觀和景色,呈現了一種獨特的美學觀點——荒廢的土地帶有一種淒美和蛻變的氛圍,喚起了對人類活動和自然力量相互作用的反思。《遺棄之島》中,有些案例可能只是表面的觀察,缺乏更深入的研究和科學分析,但不減她提醒我們那些地區值得好好探究一番的初心。大自然可以很快地接管人類的活動空間,在第六次大滅絕的年代,與其說我們要拯救地球,還不如說是要拯救人類自己吧!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3年第258期08月號】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疼痛帝國的殺手
2008年,還在美國念博士班的中秋節,我和一群台灣留學生應景地千里共嬋娟的同時,在宿舍區一家烤肉萬家香。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後,半夜騎單車到實驗室準備第二天的實驗。我興奮著加足腳力騎著新買的腳踏車,突然在校園的圓環發現另一名騎士,就急剎了車,結果新車的剎車實在表現太優秀了,車瞬間停下,我就遵循著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帶著滿滿的動能飛出去仆街,臉上被撞碎的眼鏡劃了一大道傷口趴在血泊中⋯⋯
幾經折騰被朋友開車送進醫院急診室,做完電腦斷層掃描後告知我頭顱被撞出了一道裂縫,醫師在臉上一邊縫針還一邊念我為何不戴安全帽,然後問我傷口有多疼痛。我遵循學長姐們的忠告,不要太客氣才會讓急診醫生重視。第二天中午,醫師預計我不會突然猝死在家後就讓我出了院,以免我繳不出極為高昂的醫藥費造成醫院的負擔。
護理師迫不及待地用輪椅把我推出醫院大門讓朋友接送,我在回家短短五分鐘的車程一直感到天旋地轉,一回到宿舍,就馬上衝進厠所狂吐,然後在朋友和室友此起彼落的驚訝聲中,無力回天⋯⋯哦不⋯⋯無力回應地像喪屍般在地上爬回臥室床上昏死。一位醫師學弟聽聞我的類喪屍行為後,傍晚從實驗室離開就來我那探望,我原以為是因為腦震盪才會天昏地暗,可是他檢查了我帶出院的藥罐後,馬上發現了端倪。
醫師學弟告知我,我服用的鴉片類止痛藥,在台灣是嚴格管制的藥物,不僅不太可能開給我這樣的傷者帶回家,在醫院裡使用的劑量也至多是我服用的一半,而我服用的劑量高到會有嚴重暈眩的副作用,建議我馬上停藥,除非真的痛不欲生。於是,不管傷口有多痛,我再也不敢再碰那個止痛藥的藥罐。
停藥第二天我就馬上生龍活虎,還偷偷潛入實驗室做完原本該做的實驗。我追問那位醫師學弟,為何美國醫師會開出如此高劑量的鴉片類止痛藥,他推論說可能是因為美國人實在太常把止痛藥當補品吃了,不開出那麼高劑量的話,他們仍會痛楚難耐。這讓我對美國止痛藥的濫用有了一些切身之痛。
在美國念博士班的歲月,除了仆街⋯⋯哦不⋯⋯念書做實驗之外,我還蠻常到約一個小時車程的舊金山市(San Francisco, CA)旅遊逛街,那是我最喜歡的美國城市之一。然而,在疫情落幕之後,卻常聽聞這個原本是全美最富裕的城市,過去三年,因新冠疫情及遠距工作影響,企業大量外移,市中心商業活動快速萎縮,在舊金山許多街區,如今只看得到吸毒者與流浪漢在遊蕩。舊金山近年的衰敗,除了疫情和物價的騰飛因素,另一就是氾濫成災的毒品──鴉片類止痛劑吩坦尼(Fentanyl)。吩坦尼近年已取代海洛因,成為毒殺美國人的頭號毒品,近年每年都有好幾萬人死於吩坦尼的濫用。
而造成美國人對鴉片類止痛劑放鬆警惕的始作俑者,就是這本好書《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Empire of Pain: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Sackler Dynasty)要探討的主題,揭示了有關薩克勒家族在製藥行業中的影響和爭議的密辛。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在書中介紹了薩克勒家族的起源,從他們的祖父開始,講述了他們如何進入製藥行業,以及他們如何透過各種手段擴大其在醫療行業的影響力,包括遊說政府官員、與醫生和醫療機構建立緊密關係等,在醫療和藥物領域建立起巨大的財富,興起一個在製藥和藝術界具有影響力的家族帝國。基夫是一位優秀的記者和作家,以其深入的調查和細膩的寫作風格聞名。他的報導和敘述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讓我們投入到這個故事中,並深入理解其中的細節和複雜性。
《疼痛帝國》以家族創始人亞瑟.薩克勒(Arthur Sackler,1913—1987)為故事開頭,他於1913 年出生於布魯克林的一東歐移民家庭,是三個宅男兄弟中的老大。亞瑟很有商業頭腦,而且野心勃勃。 他力爭上游念了醫學院,接受了精神病科醫師的培訓,後來成為領先的醫學出版商。作為一家醫療廣告公司的老闆,亞瑟無所不用其極地直接向醫生推銷藥物。
亞瑟還支付了兩個弟弟莫蒂默(Mortimer Sackler,1916─2010)和雷蒙德(Raymond Sackler,1920─2017)上醫學院的費用,他們三兄弟購買或創辦了許多企業,其中之一是普度弗雷德里克公司(Purdue Frederick Company),這是一家小型製藥公司,後來更名為普度製藥(Purdue Pharma),最早的暢銷產品之一是瀉藥。隨著亞瑟變得越來越富有,他在商業上保持低調,經常讓自己的姓氏遠離擁有或控制的企業,像是普度製藥,和知名的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毫無關聯,但卻是薩克勒家族的搖錢樹。
亞瑟還是一位熱心的慈善家,他除了搞搞外遇,嗜好是瘋狂地收藏亞洲藝術品。後來他的收藏多到家裡也放不下了,就以出借給頂尖美術館的名義,把展廳變相當成私人倉庫。他嚐到在藝術界名氣大增的甜頭後,決心將自己的姓氏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美術館、博物館和大學的牆上。因此,薩克勒的名字在羅浮宮、泰德現代美術館、大都會美術館和古根漢美術館,以及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以及許多醫學院中變得引人注目。薩克勒兄弟受到世界各地的款待,沒有人太擔心他們的錢是怎麼來的。
因為同時握有醫學媒體,亞瑟可以影響美國醫師的用藥,他透過羅氏藥廠的精神科鎮定劑煩寧(Valium)的廣告營銷賺到了大筆財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原本禁止製藥公司直接向公眾打廣告,羅氏轉向讓亞瑟銷售其產品。由於亞瑟擁有《醫學論壇報》,他能夠在不與FDA發生衝突的情況下讚揚新藥的優點。到1975年,煩寧被稱為「治療憂鬱的青黴素」。儘管FDA擔心其成癮性,但直到1973年專利即將到期時,羅氏才停止抗爭並自願同意把煩寧列為管制藥物。
而亞瑟的薩克勒族人則食髓知味地透過採用這些策略銷售一種名為疼始康定(OxyContin)的藥物,賺到了更巨大的財富。疼始康定是一種長效鎮痛藥,其特殊配方使其可以持續釋放藥物成分,提供長時間的疼痛控制,減少頻繁用藥的需要。疼始康定的創新在於其緩釋塗層,旨在減緩其主要成分羥考酮(Oxycodone)的釋放。羥考酮是一種鴉片類藥物,其效力是嗎啡的兩倍,由普度製藥開發並獲得專利。
嗎啡是用於舒緩癌症患者疼痛的藥物,醫療機構認為嗎啡的藥效太強,對一般患者來說容易上癮。 但普度製藥卻聲稱,疼始康定比其他鴉片類藥物的成癮性更小,可以應用於多種疼痛情況,包括慢性疼痛和癌症相關疼痛等,使其成為廣泛使用的藥物,並且在沒有對公司的說法進行測試的情況下就獲得了FDA的批准。而做出審批決定的FDA官員,一年後到普度製藥公司上班,年薪近四十萬美元。
普度製藥在雷蒙德之子理查.薩克勒(Richard Sackler)的指導下,大力行銷疼始康定。普度製藥培養了一支龐大、積極進取的銷售隊伍,為開出處方籤醫師提供慷慨的奢侈獎勵。理查是一位嚴苛的老闆,不斷要求銷售人員提高銷售額,並且對伴隨疼始康定巨大營銷成功而出現的成癮和死亡事件越來越多的報導不加理會。《疼痛帝國》揭示出許多濫開疼始康定而被逮捕的醫師,而普度製藥始終不理會異常的大量處方籤而出貨給他們。幾年後,在作證時被反復問及普度製藥是否在鴉片類藥物危機中發揮了任何作用,他堅定地回答說他不相信。
疼始康定屬於鴉片類藥物,存在成癮和濫用的風險。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疼始康定,可能導致身體對藥物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增加成癮風險。由於其成癮性,疼始康定被一些人非法濫用,包括以非醫療用途使用、非法交易或混合使用其他藥物,這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和藥物濫用危機。另外,疼始康定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嗜睡、噁心、嘔吐、便秘等,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呼吸抑制和心理行為改變等嚴重副作用。
隨著鴉片類藥物成癮在美國成為一種流行病,這個因銷售和濫用鴉片類藥物而成為億萬富翁的薩克勒家族確保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之外。當一名一直關注此事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記者巴里.邁耶(Barry Meier)寫了關於鴉片類藥物危機的報導,並且指名道姓提到薩克勒家族時,他們動用了自己的政商影響力,確保《紐約時報》不再讓他繼續就這個主題發表任何文章。基夫也在《疼痛帝國》指出,他們試圖破壞出版這本書,並提出他可能受到監視,他和家人也受到恐嚇。
然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據統計,二十年來,鴉片類藥物在美國已導致大約50萬人死亡 ,還有數百萬人無可救藥地成癮。大量疼始康定流出到街道上,非法售價一度為每毫克一美元(一顆八十毫克的藥丸可以賣到八十美元或更高)。
許多成癮者發現可以繞過疼始康定緩釋塗層,要嘛壓碎後用鼻吸,要嘛溶在液體後靜脈注射。並且普度製藥聲稱疼始康定在長達十二小時內保持有效的說法似乎被誇大了,許多患者發現六到八小時後,它的藥效就明顯下降。當成癮者無法獲得疼始康定,或者當新配方使得粉碎藥丸和提取有效成分變得更加困難時,他們就轉而使用海洛因或吩坦尼。2021年,美國的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就是吩坦尼造成的。吩坦尼是一種強效且起效快速的藥物,這兩種特性也使其非常容易上癮,少量就可以發揮很大作用,因此很容易服用過量,在服用過量期間只有很短的時間來干預並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最終,在公眾壓力下,政府還是調查了普度製藥。在2006年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認罪協議中,普度製藥的三個高管僅承認了誤導監管機構的輕罪指控。在政治操作和業內一些最好的律師的保護下,薩克勒家族擺脫了任何刑事指控,仍然堅稱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私人訴訟和公訴最終把普度製藥推入破產境地,但薩克勒家族已從普度製藥提出了約一百四十億美元,然後透過多個離岸空殼公司和銀行帳戶進行了流轉。 以滿足他們的奢華生活還有慈善事業。
只是現在幾乎所有收過薩克勒家族贊助的美術館和大學都默默把薩克勒家族的名字從展廳、網頁或命名中移除。除此之外,《疼痛帝國》呈現出薩克勒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爭端和秘密,以及他們在普度製藥遭受法律訴訟和公眾指責時的應對策略,探討了薩克勒家族面臨的法律訴訟和爭議,以及與他們的藥物業務相關的問題,深入研究了與疼始康定的濫用和成癮相關的指控,引起了關於藥物濫用危機的更廣泛社會和倫理議題的思考,包括醫療系統的弊端、藥物行業的責任等。
對於重症和癌症病患來說,合成鴉片類止痛藥能夠減輕極大的痛苦,不需要因噎廢食而太過嚴格限制,《疼痛帝國》以其深入的研究、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提供了對薩克勒家族、普度製藥公司和鴉片類藥物危機的深入理解,讓我們對這一議題有更全面和明智的見識。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生命之城
一座城市是活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可是判斷一顆細胞是否是活的,就看其能否主動地維持能量和物質的流動。所有生物學家都會同意,能量和物質流動是生命維持和發展生命的必要條件。
仔細思考一下,我們會發現,地球上所有細胞幾乎都是用一模一樣的代謝方式,也都遵守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教條(也就是資訊是從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質的),連使用的密碼子大多大同小異,就連能量貨幣也幾乎全都是ATP(三磷酸腺苷),生成的方式也都是電子傳遞鏈,而且這個ATP本身可成為DNA的組成成分,就好像有天我們睡醒後,各國政府都用一模一樣的官方語言、政體和貨幣,這一切難道真是巧合嗎?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演化生化學教授尼克‧連恩,在深入思考了生命的本質和起源的問題後,在這本《生命之核:主宰萬物生死的克氏循環》(Transformer: The Deep Chemistry of Life and Death)中,要向我們論證,在生命的能量和物質流動中,重中之重是簡稱為克雷布斯循環(Krebs cycle)的克氏循環!這個循環又稱作三羧酸循環(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可簡稱為TCA循環,亦作檸檬酸循環(citric acid cycle)。這個循環是大部分生命科學、醫學、農業相關科系必修的生物化學中必讀和必考的代謝反應,當然極其重要。不過連恩卻要更進一步指出,這個生化反應是理解生命起源、衰老、癌症、意識等關鍵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問題必不可缺的。
連恩除了是位極有創意的學者,他還努力出書向大眾宣揚他思考生命現象的創新想法,出版了暢銷的《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Power, Sex, Suicide: Mitochondria and the Meaning of Life)、《生命的躍升:40 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 大關鍵》(Life Ascending: The Ten Great Inventions of Evolution)、《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The Vital Question: Why Is Life The Way It Is?》(請參見〈生命的躍升-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十大發明〉和〈生命之源的大躍升〉),和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1809—1882)當初把關於天擇最新的想法都收錄在《物種源始》(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有異曲同工之妙。
生命科學是門日新月異的學科,可是克氏循環卻彷彿在幾十年前中生物化學教科書出現後就定格了,已是拍板定案的標準答案了。也可能太多學生被生化考試中必背的琥珀酸、丙酮酸、乙醯輔酶A、細胞色素c等等的化學式和化學反應給荼毒了,可能沒空也沒心力再仔細思考其中的精妙之處,連恩是少數就克氏循環真正的生命奧秘做深入思考的學者。他要在這本《生命之核》主張,克氏循環就是所有生命之源的關鍵秘密!除了提出新穎大膽的主張,他也同時補充了教科書以外的科學史,述說偉大的生物化學家們是如何破解出這個生化核心的,順帶也詳述了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
克氏循環有多重要呢?我們在生活中最常使用能量的方式就是燃燒,這會產生各種廢物,例如我們只要光卻會產生熱,反之亦然。可是細胞呼吸不僅是碳和氫的緩慢燃燒,而是透過精準的控制從燃料中獲取能量,利用酶把每一滴能量都用到刀口上, 幾乎沒有任何東西被浪費,這都拜克氏循環所賜。
我們從食物中獲取能量的機制就是克氏循環,在氧化磷酸化步驟中,產生的電子被轉移到載體分子中,進而產生ATP,用於各種細胞轉化為動能、化學能或電能,可以提供生物體內的能量需求。克氏循環是生物體內代謝反應的核心,也是生命活動的基礎。克氏循環可以代謝醣類、脂質,以及大部分胺基酸,因爲這三類物質都能轉換爲乙醯輔酶A或檸檬酸循環的中間產物。
甚少人知道,這個反應循環在一些最古老的細菌中可以逆向進行,固定二氧化碳和氫氣來產生生物化學的所有關鍵組成部分,把環境中的氣體轉化為新陳代謝的核心。這意味著,細胞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運行,因此不存在單一的克氏循環。連恩比喻它就像個極其繁忙的圓環,不同的車輛不斷地從不同的路口進出,生命再從這些分子中製造出它所需要的一切──製造蛋白質的胺基酸、製造細胞膜的脂質、製造遺傳分子DNA和RNA的核苷酸。
即使古老的細菌能夠反向運轉克氏循環,可是我們還是得解答,最原始的生命在細胞膜形成前,如何能夠這麼做的?因為克氏循環釋放的能量,用於為細胞粒線體(曾經是自由生活的古老細菌之一)的內膜上的電荷提供動力,這一過程產生的電場強度可達每公尺三千萬伏特。連恩等人在多年就論證,並寫入《生命之源》指出,深海熱泉噴口是生命的誕生地,高達60公尺的碳酸鈣煙囪含有多孔結構,這些孔隙可能是雙層細胞膜的模板,那些噴口內發現的無機膜之間的質子梯度可能是促進生命化學的關鍵。他的實驗室也發現,鹼性流出物和酸性海洋之間存在的能量梯度確實能夠使二氧化碳氫化。
現代生命誔生後,地球上的所有能量,大都來自太陽的能量被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捕獲並儲存在由碳、氫和氧組成的分子中。動物吃了植物後,克氏循環從食物中提取能量並將其傳遞給細胞呼吸的電子傳遞鏈。可以簡單說,我們賴以維生的能量,就來自剝離碳和氧以產生二氧化碳廢物,然後剝離氫以產生水的過程。連恩主張,克氏循環基本上就是要獲取氫並在氧中燃燒,為我們提供有生之年的所有能量。
回顧生命的歷史,連恩闡述了反向克氏循環和光合作用之間的深層聯繫,這反過來又導致地球空氣開始富含氧氣,為需要氧氣的現代克氏循環鋪平了道路。然而,現代動物除了用克氏循環分解有機物,還能進行合成,那麼動物是如何同時辦到的?連恩指出,克氏循環與其說是一個完整的循環,不如說是一個迂迴的循環,必須控制新陳代謝的流量才能完成特定的工作。動物有多種組織器官,並且可以在一種組織中以不同於另一種組織的方式平衡代謝流量,這是相互依賴的組織之間的共生關係。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新陳代謝讓我們保持活力,在一個細胞中,每秒鐘有超過十億次代謝反應。這些反應並不總是正常發揮作用,損傷會不可避免地累積。克氏循環中間產物的相對濃度比,反映出細胞穩態時的健康狀態。當克氏循環失衡時,會導致細胞代謝異常,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和壽命。連恩指出,保持克氏循環的平衡和穩定,是維持身體健康和延長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粒線體會逐漸磨損,原因通常是發炎,於是工作表現差勁,呼吸開始慢慢減弱,這會影響克氏循環,減慢了速度或逆轉,於是開始衰老。
連恩認為,衰老和癌症,本質上就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我們通常認為癌症是一種基因突變的疾病。不過他卻一反主流地主張,癌症的最大危險因子是年齡,這與突變的累積關係不大。相反,新陳代謝的減慢,會打開或關閉數千個基因,把我們的細胞轉變為有利於細胞不受控地生長和突變的衰老表觀遺傳狀態。是細胞新陳代謝的變化,而不是基因突變造成了癌症。
最匪夷所思的是,連恩認為,代謝流是生命持續不斷的能量物質流,時時刻刻根據我們和其他分子的比例調整代謝平衡,同時也受外在世界的變化影響。 他指出,意識並非高等動物複雜神經系統的特質,而是某種更基本的,在細胞層次運作的狀態。因此,他主張,代謝流對我們的存在和意識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我們生命的基礎,也是我們意識的來源之一。
連恩進一步指出,感覺是一種電磁場,連細菌都可以靠電磁場來「感覺」周圍環境的瞬息萬變。於是,他主張像克氏循環這樣的代謝過程所產生的電磁場,可能是意識的基礎。他提出的證據之一,是惰性氣體氙起到麻醉劑的作用,是促進細胞呼吸中電子向氧氣的轉移,除此之外幾乎再無其他作用。細胞產生能量貨幣時,膜上移動的電荷會產生電磁場,與細胞裡的水分子同步震盪,讓所有代謝分子齊聲高唱交響樂章,讓我們感覺自己還活著!
當然,連恩從生化代謝的角度切入的許多論點,仍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持,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對生命起源、衰老、癌症、意識等想法,會經得起科學的驗證,至少其中一些會被寫進教科書裡,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為《生命之核:主宰萬物生死的克氏循環》(Transformer: The Deep Chemistry of Life and Death)導讀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在電視裡的動物園,探索過去的未知之旅
還在馬來西亞念初中的時候,新加坡電視台有個英語節目是我的最愛之一,那是一部關於英國某間動物園的紀錄片,集數總共十集左右,具體內容忘得差不多了,但依稀記得動物園的獸醫師,在每一集都會替五花八門的動物進行健康檢查,這些紀錄片帶給我許多想像空間。我在鄉下那樸實且枯燥的生活中,開始做起白日夢:想像自己也在一座動物園中工作,每天和那些有趣的動物相處。有段時間甚至還萌生了到大學念獸醫系的想法。雖然就和童年時的諸多幻想一樣,都成了回憶,但我現在也成為一位會進行動物實驗的生命科學家,不可否認地,那些紀錄片帶給我深遠的影響,引領我走上這條學術之路。
黑色盒子裡的啟蒙之師
大一上學期普通生物學的課,李家維教授在課堂中,用錄影帶播放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短片來補充教學內容,當中有許多精采絕倫的紀錄短片,是由大衛.艾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主持的,那時就因他的博學多聞和熱情洋溢而印象深刻。直到我念博士班時,同樣由BBC製作的「地球脈動」(Planet Earth)旁白也是由艾登堡爵士擔任,聲音親切富有感染力。我之後甚至還購買一套DVD來收藏——這些紀錄片展現的娛樂性,甚至讓娛樂選項眾多的年輕人願意守在電視機旁觀看呢。
因為這些出色的紀錄片,大衛.艾登堡爵士,成為了許多關注生物多樣性的朋友心目中的英雄。在他將近80年的職業生涯中,參與製作了多部紀錄片,讓世人見識到生命的美妙,感動幾世代的人。不僅如此,拜他胞弟李察.艾登堡(Richard Attenborough,1923~2014)在「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飾演的富豪約翰.哈蒙德(John Hammond)所賜,我們還在銀幕上見識到史前生命在現代世界的壯烈震撼。
不便利的年代,所有的決策和行動都是冒險
這本《年輕自然博物學家冒險實錄:來自動物園的跨海請託》(Adventures of a Young Naturalist: The Zoo Quest Expeditions)就是大衛.艾登堡爵士年輕時的見聞回憶錄。他當時才進入BBC兩年左右,構思一部稱為《動物園追追追》(Zoo Quest)的紀錄片節目。原本的方案是,將動物園的動物帶進攝影棚,由著名生物學家朱利安.赫胥黎爵士(Sir Julian Huxley,1887—1975)講解牠們的外表形態、特殊行為和解剖結構等。然而,當時已有幾檔在棚內直播的動物節目同時進行,而在他結識了熱愛西非野地的倫敦動物園爬蟲館館長傑克.萊斯特(Jack Lester,1908—1956)後,於是他們把注意力改成野外所捕捉到的野生動物,再帶回棚內繼續拍攝。
大衛.艾登堡爵士提出創新的拍攝方式,開啟與倫敦動物園的合作,在1954年開始,深入蓋亞那、印度尼西亞、巴拉圭拍攝,並將野生動物帶回英國倫敦動物園。我們現在動物園中看到的多數動物,是經過好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蒐藏擴充,大部份不是來自野外,而是透過世界各地動物園間的交換來擴充館藏。然而,在大衛.艾登堡爵士的年輕時代,別說是蒐藏已算是首屈一指的倫敦動物園,許多野生動物在西方國家的動物園也為數不多。他們在以上三個國家除了要克難地抵達野地,還要背上笨重的攝影器材,在抓捕野生動物的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避免傷及無辜,並運用各種奇思妙想把牠們養在臨時搭建的收容所中細心照料和餵養,最後再把各種珍禽異獸跨洋送到倫敦。
這些真實的冒險經歷令人興奮,帶領我們深入瞭解大自然的奧秘。他自己也在陰差陽錯下,代替了原本由傑克擔任的主持人角色,開啟他未來好幾十年製作自然紀錄片的生涯。
在探索世界中觸發對生態保護的熱情
大衛.艾登堡爵士在序言中提到,2016年BBC有位檔案管理員在整理片庫時,無意中發現他們當時拍攝的彩色底片,雖然他並沒有明示,但推測這是他出版《年輕自然博物學家冒險實錄》的契機吧?書裡的內容,主要來自他當時那三段旅程。多虧他留下頗為完整的紀錄,否則我要為書裡,那些距今六十多年前的各種記憶的細節感到不可思議。畢竟,那是沒有隨身的通訊設備,知識也大多記載在厚重書籍的年代,而他們當時要前往的目的,也還鮮為人知(不像現在已開發成旅遊景點),因此要一再轉換為當地人的交通工具,時常有驚無險。
但是大衛.艾登堡爵士書裡詳盡描述在偏遠地區的探險中所面臨的挑戰:環境條件的嚴苛、與野生動物的接觸的感動以及與當地居民的交流。這些都展示他的勇氣、毅力和對探險精神的追求。
有別於現在對大衛.艾登堡爵士老成持重的印象,閱讀《年輕自然博物學家冒險實錄》的內容時,會感受到他當時的初生之犢不畏虎,探險過程中,因各種經驗不足的耍寶糗事,還有血氣方剛的魯莽衝動。閱讀這本傳記,就像與一位剛結束旅程回國的朋友餐敍,聽聞他分享的親身經歷,有些趣事令人捧腹大笑,但不時也替他們捏把冷汗:第一部在南美洲蓋亞那穿過藏有食人魚的河流,欣賞叢林中的岩畫,進入樹懶、蛇、吸血蝙蝠和海牛的領域;第二部,是他們千里迢迢來到東南亞印尼,終極目標是尋找傳說中最大的爬行動物——科莫多龍(Varanus komodoensis),在人生地不熟的千島之國幾經波折才完成任務,也帶回了一隻稱作查理的紅毛猩猩;第三部中,他們飛到南美洲的巴拉圭追逐巨犰狳,雖然帶有遺憾的沒能完成終極任務,但他們仍帶回不少暫時寄養在旅館浴室中的野生動物,包括烏龜、鱷魚。在這三個風情萬種的國家中,他也記錄了當地有趣的風土民情,簡直就像現代版的《大唐西域記》。
眾所皆知,大衛.艾登堡爵士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環境保護的議題。在《年輕自然博物學家冒險實錄》中,充滿了探險故事、自然史知識和環境保護的議題,但他也透過對於自然界的觀察和瞭解,產生了對環境保護的熱情。也提醒了我們保護大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激勵大家採取行動保護地球。我想無論是對自然界感興趣還是對冒險生活有嚮往,都能在這本書中得到滿足。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3年第257期07月號】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零時差攻擊的暗黑真相
有時會覺得接到詐騙集團電話好像已經是一種日常。我有次用髒話回應了一家詐騙集團,他們居然偽裝我的手機號碼打電話到我手機,說要用我的手機號碼去詐騙,讓我照三餐被檢警調傳喚調查,然後瘋狂騷擾我一整晚⋯⋯
這些該死的詐騙集團利用攻擊企業或政府的資料庫系統非法獲取個人資訊,可能涉及多種攻擊方法,包括資料庫系統的入侵、資料竊取、資料破壞等。這些攻擊可能利用已知的軟體漏洞、弱點或社交工程等手法來獲取未授權的存取,進而竊取或損毀敏感資料。
以上還算小兒科,另一種可能是更高竿的攻擊方式,駭客利用操作系統中的漏洞,安裝勒索軟體,然後試圖把硬碟整個加密,以要求受害者支付加密貨幣贖金以解密資料。我就見過中招的電腦,還好那顆硬碟被加密到一半就被發現,因為不想讓駭客得逞,花了更多經費和差不多半年時間讓資訊安全廠商解密⋯⋯
這種「零時差攻擊」(Zero-Day Attack)中,駭客利用尚未被廠商或軟體開發者發現或修補的安全漏洞來進行攻擊。這種漏洞通常是未知的,且在攻擊發生前,相關方面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解決或封堵這些漏洞,因此受害者無法事先採取任何防範措施。一旦漏洞被揭示或攻擊發生,廠商或軟體開發者可能會努力快速修補漏洞,並發布安全更新或補丁,以保護受影響的系統免於進一步受到攻擊。
當我讀了這本《零時差攻擊:一秒癱瘓世界!《紐約時報》記者追蹤7年、訪問逾300位關鍵人物,揭露21世紀數位軍火地下產業鏈的暗黑真相》(This Is How They Tell Me the World Ends: The Cyberweapons Arms Race),我真的感到害怕,從此以後只要任何操作系統或軟體要更新到最新的版本,我一定不假思索馬上更新!
《紐約時報》網路安全線資深記者妮可.柏勒斯(Nicole Perlroth)在《零時差攻擊》詳細描述了複雜、高風險的網路戰世界。她調查了國家支持的網路攻擊的起源、網路武器的演變以及正在進行的網路軍備競賽的潛在後果,還探討了企業、犯罪集團和個人駭客在開發和部署這些武器中的作用。當然,這本書也討論了各種備受矚目的網路攻擊,例如震網(Stuxnet)和想哭病毒(WannaCry)勒索軟件攻擊,以說明這種新型戰爭的潛在災難性影響。
在這個世界上,沒使用過智慧手機和人工智慧(AI)的阿宅碩果僅存,這些「零時差攻擊」,可能會讓我們個人乃至整個國家社會陷入危險中,更恐怖的是,根據柏勒斯的臥底冒死調查,這些資安漏洞的資訊,在國際上有旺盛的地下市場,而列強政府正是主要交易者。
柏勒斯奔走歐洲各國、美國、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台灣、中國、北韓、以色列、伊朗,對超過三百人進行了七年的採訪,包括數位軍火產業鏈中的駭客、學者、異議分子、影子經紀人到各國政府高層與外國傭兵,並將她的發現濃縮成這本《零時差攻擊》。她發現全球電腦系統的脆弱性可能遠超我們想像,網路安全的問題甚至可能還未充分被企業和政府重視。她希望能為高度隱秘且基本上暗無天日的網絡武器危機帶來一絲曙光,讓整個社會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與危害!
《零時差攻擊》出版時,俄國尚未蠻橫入侵烏克蘭,但柏勒斯已潛入基輔,見識到俄國利用零時差攻擊干涉烏克蘭的現場。俄國對烏克蘭實施了各種形式的網路攻擊和資訊戰。這些攻擊可能包括針對政府組織、軍事機構、媒體和基礎設施的攻擊,無所不用其極地破壞通訊、竊取機密資訊或干擾烏克蘭的日常運作。俄國甚至曾駭入烏克蘭輸電系統,在寒冬中造成長達六個小時的全國大停電。其他具體的零時差攻擊案例在公開報導中並不常見,因為這些攻擊通常涉及使用未知的軟體漏洞,而且攻擊發生後往往不會立即被公開。
就連資訊大國美國,本身就是個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複合體。2020年底爆發的SolarWinds攻擊就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嚴重零時差攻擊案例。駭客透過入侵美國軟體公司SolarWinds的載具軟體,成功在該公司的軟體更新中植入了後門程式碼。當客戶下載和安裝受感染的更新後,駭客便能夠進入受害組織的網絡,竊取敏感資訊,進行偵察、監控和其他惡意活動。這次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尤其是針對美國政府機構和企業,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國防部、國務院和能源部等。駭客據報成功竊取了大量機密資訊,包括政府文件、機密電子郵件和敏感的安全漏洞資訊。
以上案例絕非個案,2019年至2020年間,美國六百多個城鎮、城市和郡縣遭到勒索軟體攻擊,導致醫院、警察部門等部門關閉。 美國的對手如俄國、中國、伊朗和北朝鮮,可能早已徹底滲透了運行美國一些最重要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這些基礎設施不僅包括電網和水壩,還包括核電廠。
儘管在傳統武器上,美國有壓倒性優勢,可是面對網路攻擊,美國反而捉襟見肘——要阻止網路攻擊比阻止傳統攻擊要困難得多,雖然美國顯然也具備強大的網路攻擊力,可是作為地表上網際網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比許多落後國家的敵人更容易受到此類攻擊。另外,網路攻擊也相對價廉物美,可是網路防禦所費不貲。
根據前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2002年2月回應記者關於伊拉克戰爭提問時的名言:「據我們所知,有『已知的已知』,有些事,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我們也知道,有 『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說,有些事,我們現在知道我們不知道。但是,同樣存在『未知的未知』——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
而零時差攻擊,利用的就是「未知的未知」的漏洞,因此要提早防備更是困難重重。許多國家政府和駭客也非一般的聘僱關係,他們是接單作骯髒的工作,追溯到他們工作的地點是難如登天,要找駭客算帳報仇雪恨是非常困難的。
《零時差攻擊》探討了駭客在零時差攻擊中扮演的角色之起源和演變。剛開始,不少駭客樂於義務為谷歌、微軟、甲骨文等大企業從成萬上億行程式碼中找出漏洞並修補。柏勒斯潛入駭客的社群讓一些駭客鬆口後,發掘出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其他政府機構在尋找、購買或製造網絡武器方面的作用:美國的脆弱性恐怕還是自找的——美國情報機構創造完全不受監管的灰色市場,以便交易極其有利可圖的網路攻擊方式 。
資安公司向駭客懸賞零時差漏洞,隨著政府機構也高價收購零時差漏洞,於是駭客開始囤積這些資安漏洞,還衍生出零時差漏洞掮客,資訊天才、影子仲介商、間諜組織都共襄盛舉。 駭客食髓知味後,開發出極其危險的數位武器,然後價高者得。更奇葩的是,美國政府居然以為只有他們才能攻擊他國政府,自己卻可能疏於防範。
美國利用零時代攻擊惡搞他國最有名的案例是發生於2010年的震網(Stuxnet)攻擊,這是由以色列和美國聯合開發的一個複雜的電腦蠕蟲。該攻擊的目的是破壞伊朗的核設施,特別是用於濃縮鈾的離心機震網的攻擊方式非常獨特且具有高度專門化。它利用了多個未知的漏洞,以零時差攻擊的方式入侵伊朗核設施的控制系統。一旦感染了目標系統,震網能夠尋找特定的硬體和軟體條件,並針對控制離心機的可程式邏輯控制器進行特定的操作,讓離心機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變化運作參數而徒勞無功。震網的攻擊展示了零時差攻擊的威力和潛力,以及這種攻擊方式對於關鍵基礎設施的破壞性。
許多零時差攻擊的案例並非只發生在美國本土,2010年,中國駭客集團發起「極光行動」針對谷歌進行惡意攻擊,其中包括針對谷歌的員工進行釣魚攻擊,試圖入侵他們的電腦系統,以及利用漏洞攻擊谷歌的內部網路。中國駭客成功入侵了谷歌的內部系統,並獲取了包括知識產權和用戶資料在內的敏感資訊。作為對這些攻擊的回應,谷歌於2010年宣布停止在中國經營被審查的搜索服務,並把其中國網站重新定向到香港。這被視為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一個攻擊全世界的著名案例是北韓駭客的「想哭病毒」(WannaCry),於2017年5月爆發的一場全球性的勒索軟體攻擊。這種勒索軟體利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漏洞進行傳播和感染,將受感染的電腦上的檔案加密,並要求受害者支付贖金以獲得解密金鑰。WannaCry攻擊對全球範圍內的組織和個人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包括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學校、企業等等。許多受影響的組織的電腦系統被感染,造成資料損失、生產中斷、系統崩潰等問題。這個攻擊揭示了組織和個人在保護自己免受惡意軟體和勒索軟體攻擊方面的脆弱性。
禍不單行,另一個慘痛的案例是2017年6月爆發NotPetya,也是一種嚴重的勒索軟體攻擊,對全球各地的組織造成了嚴重的破壞。NotPetya勒索軟體最初是透過釣魚電子郵件和偽裝的軟體更新來傳播的。一旦系統感染,NotPetya勒索軟體會快速加密受害者的檔案並鎖定其系統。NotPetya的攻擊行為不僅僅是要求贖金支付解密金,它還對受害者的系統進行了破壞性操作。NotPetya攻擊波及了全球各地的組織,包括跨國公司、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和金融機構。許多受害者在攻擊後經歷了系統停擺、資料丟失和業務中斷等嚴重後果。NotPetya攻擊總共造成了上兆美元的經濟損失。受害組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來修復受損的系統、復原資料並重新啟動業務。此外,一些受害者也遭受了品牌聲譽損失和客戶信任問題。
想當然,零時差攻擊在台灣也會造成大災難!台灣許多組織和企業依賴外部供應鏈,尤其是資訊科技和電子產業。這使得台灣的系統和網路容易受到來自供應鏈中其他國家的攻擊或入侵。周所皆知,台灣企業和政府有時候是極其摳門的,有些電腦仍使用過時的系統和軟體,可能存在漏洞和弱點,容易受到零時差攻擊的利用。並且企業和政府有些管理階層的資訊安全意識仍然相對薄弱,缺乏相應的培訓和教育,員工可能會疏忽安全措施,例如點擊惡意連結、下載不安全的檔案等等,從而為零時差攻擊提供潛在的破口。
這些零時差攻擊對個人、企業和甚至整個國家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零時差攻擊可能導致系統的停擺或生產中斷,特別是對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服務的攻擊。這可能導致網路服務中斷、交通管制系統癱瘓、醫療機構無法正常運作等後果,對社會運作和公眾安全帶來重大影響,讓國家不戰而敗。另外,零時差攻擊可能瞄準企業的知識產權,盜取技術資料、研發成果、商業機密等等。這可能對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造成嚴重損害,並導致國家的經濟損失,防範這種攻擊至關緊要!
《零時差攻擊》讓我們了解零時差漏洞的歷史、政策、戰略、技術和間諜活動,這對處理網路安全的方式需要發生的重大變化提供了寶貴的資訊!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星空中追尋,被照亮的人類足跡
看星空,細數夜空的星座,應該是件很浪漫的事。然而年輕時,每當異性找我去探尋不同季節的星座,我一定會對她們曉以大義,主張地球上繽紛多彩的生命世界,窮極一生都認識不完,為什麼還要抬起頭,關心地球外那些遙不可及的星辰呢?畢竟,我們在夜晚所看到的星光已是數億、甚至數十億年前發出,而恆星只是距離地球幾十億公里的巨型發光電漿⋯⋯。
於是,我成為生命科學家。如果地球以外還存在能讓我感到有趣的,也許就是外星生命。直到我讀到這本多次獲獎的《人類大宇宙:抬頭望向天空尋找答案的人們,以及隱藏在星空中的歷史》(The Human Cosmo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Stars),才真正理解到我錯過什麼。
《人類大宇宙》為我開啟一個全新的宇宙,更重要的是,這個宇宙是人類文明回應星空所形塑出來—— 演化的幾萬年歷史中,星空對我們的祖先的心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他們抬頭夜觀那些敬畏之「星」,永恆地銘記在最早的藝術創作,例如那些巨石砌起的豐碑。譜寫宇宙史詩,可能源自我們的天性,烙印在我們的基因當中。
反射人類心智活動的軌跡
星空既遼闊,也深不可測。它喚醒我們祖先的靈感,讓想像力得以編織成故事。而它的週期往復,也讓生活有了規律的模樣,制度因此衍生 —— 整個社會就在星空的秩序中,發展藝術、農業、科學、宗教、政治。
閱讀之前,從作者簡介來了解他們的背景是我的習慣。可是當我快讀完這本書時,正要打從內心對這位「天文學家」或「宇宙學家」所擁有人類文明、歷史和藝術的專業知識肅然起敬時,才赫然想起馬錢特(Jo Marchant)博士並非專業的天文學家或宇宙學家,她反而是一位遺傳學及醫學微生物學博士,並在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取得科技傳播學碩士學位。我想那樣的誤會,來自於從書的內容中感受到她對天文學不僅有深刻的理解,還充滿感情。
馬錢特對歷史長河上人類試圖理解宇宙的方式來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我們訴說關於神話、土地、命運、信仰、時間、海洋、權力、光、藝術、生命、外星和心智的宇宙世界。她關心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如何回應因滿天星斗所橫生的奇思妙想。即使在資源有限的遠古時代,仍創造許多奇觀,有些甚至得以傳至後世。不僅有洞穴壁畫,也砌出以星象排列為主題的巨石建築,例如伊比利半島的石棚墓。後來還建造出最大的石造建築—— 引導法老靈魂前往太陽和北極星的埃及金字塔。
星星是時間、指引
也是探究世界的推進器
在兩萬年前,當今法國的拉斯科(Lascaux)洞窟裡,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畫下一頭巨大的公牛,牠的肩膀上有七個圓點。考古學家對這份畫作的存在涵義有著分歧,但在《人類大宇宙》的開頭,馬錢特指出,德國天文學家拉朋格魯克(Micheal Rappengluck)提出的理論主張該圖是恆星的運動,為狩獵提供重要資訊——那時人們創造一份星曆,以昂宿星團(Pleiades)標誌著野牛生命週期中的關鍵時刻。
這說明在至少兩萬年前的夜晚裡,人類每晚都會仰望星辰。星空本身就是座無窮盡的舞台—— 遙遠的恆星排列成激發人類想像力的星座,最亮的幾顆指引著人們方向,流星劃過天際帶來驚喜或驚嚇,月亮週而復始的盈虧標誌著月份和季節變化。在古文明中,人們崇敬的神祇,往往也和天體有關係。至今,宗教活動時間也多是依據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行規律而制定的。
巴比倫學者就試圖描述宇宙如何形成,他們在泥板上寫下系統性的記錄,並且從世代傳承中,注意到重要的天文週期,於是他們預測出天空中的徵兆,把太陽、月亮、行星運行的黃道分成十二宮,各自以附近的星座命名,這就是現在十二星座的由來。出生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統一希臘世界並戰勝波斯帝國後,古希臘學者和巴比倫天文學有了接觸和交流,在希臘哲人希巴克斯(Hipparchus, 約公元前190 ~ 120 年)改革下,把希臘天文學的抽象理論加上巴比倫學者實際的觀測資料後,整理出史上首份星表。
星星能指引人類,並非僅是神話或傳說,像庫克船長(James Cook, 1728 ~ 1779)這位西方探險家在遠洋航行時,星盤就是必備的工具之一。數千年來,在廣闊太平洋的島嶼定居的玻里尼西亞人,一直都使用星圖航行。在沒有現代科技時,他們的祖先皆媲美西方探險史上偉大的航海家。早期的太平洋航海者,能使用傳統的獨木舟漂到未知島嶼並非憑藉運氣,海洋「星路」就是一張航向遠古陸地的地圖,只是隨後歐洲人帶來瘟疫,讓大量通曉傳統星圖知識的族人病死而失傳。現在,經由人類學家的研究,顯示過去那些傳統航員透過吟唱、故事和舞蹈背誦複雜的「星徑」搭配海洋潮汐、海水顏色及味道,甚至在多雲和起霧時,打開雙腳用睪丸感受波浪的起伏來觀察前進的線索。
人類對天體好奇所激發的潛力,有時也能超越想像力的限制。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 1857)曾主張,除了觀測天體的形狀、距離和大小,我們永遠都無法檢驗它們的化學組成。然而發明本生燈的德國化學家本生(Robert W. Bunsen, 1811~1899)和物理學家朋友克希荷夫(Gustav R. Kirchhoff, 1824 ~1887)在目睹到一場距離他們工作的海德堡大學不遠處的火災,突發奇想地打造光譜儀,無視孔德等人的警告,於是解析出位於宇宙彼端的星體之化學成份。
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那些天外的化學成份,能夠建構出如我們所熟悉的地球生命嗎?在我高中剛畢業時,一顆在南極發現,有著40 億年歷史的隕石 ALH84001,登上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因為當時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在源自火星的那塊隕石中,發現外星生命的痕跡。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還為此設立天文生物學研究所。儘管在之後幾十年,仍然爭議不斷,但我們無疑得嚴肅面對,生命可能以我們極為意外的型式現身宇宙中的某一個角落!
然而曾經點亮歷史的,逐漸失色
最後,我想起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念博士班那位喜歡登山的老闆,每年夏天都要號召全實驗室的人放下手邊工作,全員出動陪他們夫妻去登山。某次凌晨3 點多,我還在呼呼大睡時,被實驗室同仁硬生生地從帳篷中拖出去觀看星空—— 在那完全沒有光害的深山高原上,滿天星斗和壯闊的銀河灑滿整個夜空,而地球上渺小的自己,彷彿真的能消融在整個宇宙當中,不禁由衷而生起了敬畏之心。
然而那次以後,我再看到整片星空是什麼時候的事呢?在現代的城市中,我們幾乎無法再有整片星空了,即使是在萬里無雲的夜晚,天空遍佈的不是光污染就是霧霾。我們現在的天文新知,大部份都是透過高科技的儀器設備取得,例如無線電望遠鏡或是各種大型太空望遠鏡,再由專業的天文學家用電腦做出複雜的分析,讓我們得以突破肉眼的限制看得更廣、更遠。然而,馬錢特卻哀嘆道,我們觀看星空的本能,以及隨之而來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逐漸喪失。
《人類大宇宙》要講述的,就是關於我們如何關閉了觀星之眼,如今的挑戰是,再次打開雙眼。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3年第256期06月號】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慾望王國(Sex and the Kingdom)
性,在生物學的本質上,就是遺傳重組,以上。
因此,只要是任何遺傳重組,都是嚴格意義上的「性」,包括細菌、病毒等等,其實偶爾都會有性生活,只是和我們想像的場面不太一樣。高中生物學實驗課中,我找到從池塘裡撈出一種稱為水綿的綠藻,正在進行結合生殖,就大喊全班來看「水綿做愛」,在民風保守的年代和社會,我被班導師記了警告,可是,在生物學上,我完全沒說錯呀。
那為何我們會在公共場合聽到和「性」有關的事,就要覺得羞羞或裝害羞呢?害羞到,垃圾桶都可以用來提高有少子化問題的各國嬰幼兒數量吧,因為許多小孩詢問父母,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從垃圾桶撿來的,我爸媽也不例外。
對一般大眾而言,所謂的「性」,關鍵其實是如何讓兩個經過遺傳重組的單倍體配子(精子和卵子)能夠相遇成為一個兩倍體的受精卵之過程吧?也就是男歡女愛的過程。可是要你情我願地讓配子結合,還有廣義上的求歡過程和抉擇。這些過程,都是構成大千世界裡動植物各種無奇不有的多樣性以及我們人類社會中各種行為、文化現象的基礎。
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當我們不解的解剖、形態、生理或行為特徵,無法用更適應環境來解釋時,性擇往往是最佳的解套。當然,這在嚴肅的學術界,這種說法不僅不及格,還不恰當,因為嚴謹的科學,任何論點都要有「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也就是當我們主張某個特徵是性擇的產物,需要有觀察或實驗的證據,否則如果所有暫時無法解釋的生物特徵,都可以輕易用性擇解釋,我們把性擇替代成上帝或魔鬼的創造,也都同樣方便啊!
因此,有一天我和博士班指導教授,聊天談到一些果蠅物種,雄蟲的前腳上會有稱作性梳的一排特化的腳毛,過去大家都假定,那些性梳應該和雄果蠅的交配有關,而性梳的多樣性,可能和雌果蠅的性擇有關,可是如此一來,那不就犯了用性擇來當方便的謬誤了嗎?於是,我們就設計了實驗,用遺傳學的方式把雄果蠅的第一對腳給䧳性化,然後讓帶著沒有性梳的「娘娘腳」雄果蠅和䧳果蠅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兩週(差不多是牠們大部分的一生),對比其他正常的雌雄果蠅,只有少數雄果蠅能夠讓䧳果蠅產下後代。我錄製了大量無性梳雄果蠅求偶的影片,顯示牠們都很積極和努力地向䧳果蠅求歡,只是一再被發「好蟲卡」。
因為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班實驗室研究的就是這些和「性」有關的研究,學術演講中最常脫口而出的單詞,也是「性」, 這本《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的作者王大可肯定也是,她在英國牛津大學念博士班時,研究的是雞的求偶行為。她寫這本書的原因,就是因為對動物的求偶和生殖行為非常感興趣,並且希望透過研究動物的行為來更好地理解人類的行為。她用非常生動逗趣、詼諧幽默的口吻來跟我們述說許多昆蟲、魚類、兩生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鳥類等等在「性」方面令人眼花繚亂的奇聞軼事。
王大可指出,生物有兩個任務:第一,對自己,活得長、過得好;第二,對後代,生得多、孩子好。沒錯,天擇也好,性擇也好,贏家就是要繁殖出更多可生存且具生育能力的後代,在這個競賽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王大可主張,戀愛有兩個核心——求偶和交配;婚姻也有兩個核心——交配和育雛。她還提到了性關係絕不僅僅指性伴侶關係,最主要的性關係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它既是生育的結果,又是愛的原因,具有極度的排他性和不可更改性,是信任滋生的穩固平臺,是部落形成的前提。
在動物世界中的求偶競爭,美、暴力和欺騙在交配過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王大可透過生動的例子和有趣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動物世界中的求偶競爭和生存法則,並且提供了對動物行為和生態的深入理解。《牠們的情愛》舉了多個例子,包括流蘇鷸、睛斑扁隆頭魚等動物,描述了牠們在求偶過程中的行為和策略。在交配季節,動物們會進行激烈的競爭,以吸引異性的注意。有些動物會展示自己的美麗和才華,例如流蘇鷸;有些動物則會使用暴力和欺騙來取勝,例如雄性獅子。除此之外,她還提到了動物世界中的一些有趣現象,例如睛斑扁隆頭魚的求偶方式和螳螂的交配行為等。
《牠們的情愛》介紹了竊聽現象在生物界的普遍性,從蝙蝠、鳥類、哺乳動物到植物都有竊聽和偷窺的行為,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產生深遠影響,在人類社會產生了大量的情色產業。此外,她還提到有些動物會竊聽其他動物的求偶聲音,以便找到配偶。因此,竊聽行為可以幫助動物學習繁殖技巧,提高繁殖成功率。熊貓透過看「A片」學習交配技巧,以及鳥類觀察其他鳥類的交配行為來學習。
王大可本身研究原雞的生殖行為,因此她對雞隻社會行為的研究描述得特別詳細。他們觀察到了雞隻之間的社會等級制度、權力鬥爭、競爭和合作等行為,還探討了雞隻的智力、情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解釋這些行為的原因和意義,從原雞的一生可以窺見性擇的殘酷。例如,啄序是原雞建立社會等級制度的方式之一,地位高的雞可以優先占有資源,操縱地位低的雞的生活。啄序最初是用來描述母雞的,後來人們發現公雞也有這樣的地位排序。
在人類社會中,社會等級制度是否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和挑戰呢?關於人類的社會等級制度,這是一個廣泛而複雜的問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在人類社會中,社會等級制度也存在權力鬥爭、競爭和合作等行為,以及如何平衡個體和群體的利益等問題。此外,社會等級制度也可能對個體的自由、平等和公正產生影響,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在著名的精子競爭方面,《牠們的情愛》介紹了精子競爭的兩種模式:公平競爭和不公平競爭。公平競爭是指精子憑藉相對數量、速度和壽命爭奪受精權;不公平競爭則還和交配順序相關,分為先進者優勢和後進者優勢。王大可還介紹了不同物種中的競爭策略,例如有的雄性交配之後會在雌性體內留下交配栓,阻止其再交配,而有的雄性則會把原先留在雌性體內的精子都清除,只留下自己的。在宏觀對規則的反抗方面,她介紹了演化常常意味著強者制定規則,贏者通吃,壟斷交配與繁殖的權利。但是,除了宏觀尺度上的競爭,微觀尺度上也有競爭,因此弱者也有可能逆襲。
性擇中雌性和雄性扮演著不同角色和策略。雌性的選擇更加浪漫和謹慎,她們更注重對方的外貌、歌舞和其他特徵,以此來判斷對方是否適合交配和繁殖後代。相對的,雄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和行為,以此來吸引雌性的注意和青睞;雌性的最佳交配頻率和配偶數低於雄性,因為雌性承受的性擇壓力較小,而雄性則需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和後代;雄性有時會強迫別人的配偶發生性行為,但這種策略往往難以成功,且對整個種群都是不利的。因此,強迫性行為往往是一種不道德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社會所譴責和禁止的。相對地,雌性更注重自己的安全和繁殖後代的成功,因此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提供更好保護和照顧的雄性。
雄性在交配中存在著強勢和弱勢之分,強勢的雄性通常具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大的睾丸和更好的精子品質,因此更容易贏得配偶。然而,弱勢的雄性也有反抗的策略,例如低等級雄性彎道超車,暗地裡創造了新規則,反抗高等級雄性的生殖霸權。王大可就是在養雞場的實驗,透過觀察雞群中公雞的交配行為,探討了雄性的交配策略和生殖行為。她還提到,生殖與生存的矛盾困擾著動物,也困擾著人類,但這種矛盾揭示出自然界在篩選標準上的多樣性。
《牠們的情愛》提到一些有趣的動物性別特徵和交配方式。在人類,女性為何會有生理週期和月經現象呢?王大可探討了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在這方面存在差異。她也從雌雄同體動物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牠們在選擇性別、交配策略和生殖行為上的獨特性,例如偽角扁蟲的丁丁擊劍術和暗箭交配等。此外,她也探討了動物世界中兩性之間的權力鬥爭,包括公雞和母雞之間的交配權力鬥爭。
並非只有雄性才是強者,動物世界中的社會結構和行為現象還包括了母系社會。《牠們的情愛》中列舉了多種動物的社會結構,包括鬣狗、大象、獅子、黑猩猩等,並且探討了這些動物社會的運作方式和特點。其中,鬣狗是一種非洲草原上的獵食動物,牠們生活在群體中,並且是一種母系社會。在鬣狗社會中,雌性的地位高於雄性,並且牠們通常會和女兒們組成一個單性團體,有特殊的性與愛現象。鬣狗會進行假丁丁和舔丁儀式,這些行為可能有助於維持社會穩定和增進群體凝聚力。此外,母系社會中也會出現新壓迫現象,例如鬣狗母權社會下的年輕雌性對於老年雌性的欺凌和排斥。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在生物學上,可視為一種特殊的性關係。動物照料子女的行為是基於一些重要因素的考慮。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孩子離開父母後是否能夠生存。父母在照料所有孩子的時間和能量有限的情況下,需要考慮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父母在平衡照料孩子和生育下一代之間的關係時,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的機會。如果孩子在離開父母後很容易死亡,父母就會更加關注照料孩子,以確保他們的存活率。
如果父母不斷地生育下一代,可能會導致每個孩子都因缺乏照料而大概率死亡,進而減少繁殖成功的機會。因此,父母需要在照料孩子和生育下一代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確保孩子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的機會都能夠得到最大化。此外,父母還可以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來平衡照料孩子和生育下一代之間的關係,例如母親可以照料孩子,父親可以為孩子提供食物等。
最後,王大可還探討了包括自然界中的謊言、正義的漏洞、雌性在人類敘述中的地位、愛和生命等等。她表示自己對這些主題非常感興趣,並且探討了現代學術界對這些主題的理論和實驗證據。對於演化生物學家而言,嘗試用學術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來解釋人類的現象,包括對一夫一妻制的反思、對女性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的關注、性別平等、正義和權力等等,是很大的誘惑,像是至尊魔戒一樣,要小心為之。
王大可透過觀察動物世界,發現動物世界和人類社會有很大的不同,這讓她對人類文化產生了一些思考和質疑。使用動物的知識來解釋人類行為時,需要謹慎對待,不能一概而論。總的來說,動物的知識可以為我們理解人類行為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但需要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不能過度應用。人類社會往往會將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強加給動物,這種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食色性也,《牠們的情愛》可能不會增加牀笫之歡,可是輕鬆愉快地揭示了動物們無奇不有的性生活,讓我們先來大飽眼福吧!
本文為《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推薦序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當「被蒙蔽的視野」被打開之後:重新理解現代科學發展史
現代科學,似乎就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沒錯,自然科學最早可溯源到古希臘,雖然幾何學和天文學可能是古希臘哲人偷師古埃及和巴比倫文明的。然後,歷經了漫長的中世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在比薩斜塔為眾人展示了實證科學的偉大見地。
科學,排除意識形態的多重成見
科學,是該放諸四海皆準的,這也是科學所帶來的強大力量。既然如此,肯定不該是歐洲人獨享的,任何文化和文明社會,都能夠認真學習到科學的方法,在任何地區或國家再現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見識到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後,摒棄了意識形態、政治、國族和傳統文化帶來的諸多成見後,許多亞洲國家都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愈來愈有能力發表更多品質和數量上更具競爭力的學術論文,並且也快速地在技術和工程領域上交出傲人的成績,讓我們發現超英趕美並非神話。
就連最專制獨裁的國家如北朝鮮,以及神權至上的國家如伊朗,也懂得質能互換的大道理,而不會傻到憑領導人的心情,決定核子武器的公式中該使用次方還是立方,也不會讓教士去宗教典籍中尋找神摧毀異教徒的力量,來建立方程式。
然而,儘管我們清楚科學現在已非歐美國家的專利,可是現在科學社群主要使用的語言仍是英文,並且教科書和科學期刊出版社以及國際學術學會也都位於歐美國家。難道,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才能更擅長地掌握科學的祕密嗎?
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和技術史副教授詹姆士.波斯克特(James Poskett)試圖在他的好書《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Horizons: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讓我們見識到,在現代科學的萌芽中,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知識和發明,其實都一再對科學大力助推。
去除以歐洲為中心的科學史觀點
和歐美絕大多數學者無異,波斯克特過去所學的科學史,是極其以歐洲為中心的。即使有大師提出了「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用來解釋古代中國在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可是為何沒有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某個程度上,李約瑟難題就是承認自然科學並不誕生在環地中海之外的強大文明中。
然而,近年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認識到科學知識與創新對發展經濟和工商業的助益,而大力投資科學研究後,愈來愈多高品質的科學論文誕生於歐美日以外的國家,讓科學史學開始必須面對原本就該不分國界的現代科學(可是主要玩家仍是歐美),果真日益國際化了起來後,科學史還該以歐洲為中心來睥睨全世界嗎?
波斯克特自己的主要專業領域是大英帝國史,他不僅面向未來,還回顧了整個科學發展的過去,努力發崛在探索科學的未知領域中,歐洲以外的文明如何深刻地參與,這些發現對歐洲學者有著怎麼樣的啟發。
從中我們也見識到,許多突飛猛進的進步,是建立在密切的跨文化交流中,即使過去不像現在交通便利讓資訊傳播能夠無遠弗屆,古代學者也不像現在可以跨國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然而,不同文明的學者仍透過地圖、書籍和儀器等等互相產生重要的啟發。抽掉那些極富意義的跨文明交流,或許現今的科學發展要倒退上百年吧?
例如從未離開過英國的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他劃時代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並不是如傳說中來自砸在他頭上的蘋果,而是基於法國天文學家讓.里希(Jean Richer, 1630-1696)在1672年前往南美洲的法國殖民地開雲(Cayenne)所做的實驗,以及其他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資料。
東西科學的相互交流與滲透
其實,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帶回國的,不僅是資源和財富,各殖民地的風土民情,除了讓歐洲人大開眼界,也讓學者重新思考科學各種新的可能性,開啟了自然史的全新篇章。
例如,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在創立現代分類學的基礎時,就引用了大量來自研究海外植物的著作,後來才有演化論的橫空出世。當然,波斯克特也不忘提到中國明朝李時珍(1518-1593)的《本草綱目》,迄今這部經典在中醫藥學仍有重要的地位,其他民族的藥用植物也對現代醫學有一定的功用。
除了宅在歐洲的學者努力吸收各種外來知識,也有海外學者四處穿針引線促進學術交流,例如鄂圖曼的塔居丁(Taqi al-Din, 1526-1585)青年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在地中海周圍四處奔波,從開羅到羅馬再到伊斯坦堡。他在羅馬期間將阿拉伯文作品翻譯成拉丁文,並把歐洲鐘錶引入伊斯坦堡的新天文觀測台。
塔居丁僅是對現代科學發展貢獻卓著的眾多伊斯蘭學者之一;另外,就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被英語世界所知,也拜出生在當時屬於英屬印度的學者梅格納德.薩哈(Meghnad Saha, 1893-1956)所賜,到過英國進修的他把前者論述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原始論文從德文翻譯成英文。其實,薩哈也是傑出的學者,他提出「薩哈電離方程式」(Saha ionization equation),後來被用來識別恆星中所含元素,以及描述太陽表面所發生的現象。可是他當時是被邊緣化的,因為他積極對抗殖民政府。
《被蒙蔽的視野》還有許多值得大書特書的案例,為了探索殖民主義、帝國、奴隸制、資本主義、冷戰、去殖民化的歷史在現代科學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波斯克特在《被蒙蔽的視野》已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並且系統化地建構出非歐洲中心的科學史。雖然,單就這些案例可能還不足造成科學史的典範轉移,不過我相信是有拋磚引玉的作用的——當我們懂得把目光轉向四面八方,說不定會發現越來越多驚喜!
※ 本文為《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推薦文,標題與子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原標題為〈當被蒙蔽的視野被打開之後〉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教科書外的奇妙旅程
科學方法,是認識這個世界的諸多有效方式之一。
絕大多數願意投身基礎科學的主修和研究的莘莘學子們,也都曾對科學世界的精妙絕倫和豐富多彩感到無比的熱情吧?我之所以投身生命科學研究,其實也只是簡單地看到一顆母細胞精準地分裂成兩顆子細胞時的感動;選擇遺傳學為學術發展方向,也只是在做果蠅實驗時,一再驗證了孟德爾定律的準確性,以及和達爾文理論的完美結合,如此一般的小確幸而已。
然而,當我們修習了越來越多艱澀的專業課程後,疲於應付各種報告和考試,我們是否漸漸忘卻了科學帶來那種最初的美好?
在認真學習科學時,啃讀教科書似乎是「必要之惡」,可是科學發現的真實過程,遠比教科書裡輕描淡寫的段落更曲折離奇許多,而且在科學研究和探索之路上,能夠帶來的指引和啟發,絕對比起在教科書中已定案的知識更多許多。
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本陳文盛老師的《試管與筆桿:遺傳學家的60個跨域探索》吧,讓我們再保持對世界好奇的初心吧!從中秋節時期盛產的文旦柚子到我們生活中各種吃喝玩樂背後的科學道理,陳文盛老師都懷著純樸的好奇心探索一番。當然,成為專業科學家後,或許看待世界的眼光會和稚嫩的求學時期有所不同了,可是歷史中偉大的科學家,在陳文盛老師筆下,仍有各種天真爛漫的情懷。
《試管與筆桿》中許多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見識到產生教科書中五花八門知識的科學研究世界,有多麼多彩多姿。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才能讓我們不斷在面臨各種未知和阻礙時,即使有再多迷惘和困惑,仍然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莫忘初衷,共勉之!
本文為《試管與筆桿:遺傳學家的60個跨域探索》推薦序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一顆胚胎發育成人之旅
一個新生兒,可能有超過兩千億顆細胞,到了成年人,可能會有超過40兆顆細胞。這些細胞組成了各種組織,再組成內臟器官,形成各大器官系統,讓我們身而為人。
我們目前對於人體器官,還有大量的未知有待探索,但無論它們有多複雜,很肯定的是,它們都源自一顆受精卵透過細胞分裂分化和發育而成的一個完整胚胎。這個發育的過程,我們目前所知有限。想到一顆受精卵能精準地分裂並調控子細胞的基因表現而發育成各種組織和器官,我經常都不禁有些小激動。
這本發育生物學家瑪格達萊娜.澤尼克-格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與科學作家羅傑.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所著的好書《生命之舞:頂尖發育生物學家論對稱性、細胞,以及單一細胞如何變成一個人》(The Dance of Life: Symmetry, Cells and How We Become Human)中,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了人類從一個單細胞發展到一個完整生物體的過程,並為我們展示了這一過程中的科學奧秘。
澤尼克-格茨是一位優異的發育生物學家,也是一位母親,在書中融合了自己的科學研究經歷和私人生活包括婚姻和育兒經驗,讓本書既具有科學深度,又充滿了人文情感。她原籍波蘭,在華沙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在英國牛津大學訪問了一年。她從資源落後許多的祖國,到人才濟濟的英國做研究,求學心路歷程中的矛盾、焦慮和掙扎,在書中表露無遺。
澤尼克-格茨現在同時是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在兩所頂尖大學有各自的研究團隊。她的研究讓我們能夠深入理解人類發育的基本機制,揭示了早期胚胎發育的關鍵步驟和決定因素,例如囊胚形成過程中細胞命運的關鍵決定因素,並成功地在實驗室內用人類幹細胞創建了一種類似於早期人類胚胎的結構,在發育生物學、幹細胞科學和再生醫學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她全心投入研究工作中,早期一些新發現因為太顛覆了,被學界大佬強力質疑,她不懈地追求更高品質的研究資料,轉移了哺乳動物早期發育的典範。每當她寫到那些重大突破時,她的興奮和熱情,都躍然紙上。
人類胚胎的研究也涉及了許多關於生物倫理和社會影響的問題,因此澤尼克-格茨的研究,特別是有關人類胚胎模型的工作,也引起了關於科學、倫理和法律的重要討論。她的工作挑戰了我們對人類生命、人權和科學責任的理解,並激發了對這些問題深入思考和社會對話的需要,這也是這本書值得所有生物醫學研究人員一讀之處!
本文為《生命之舞:頂尖發育生物學家論對稱性、細胞,以及單一細胞如何變成一個人》推薦序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人類的32種超級感官
我能夠用倉頡輸入法打出這麼一篇中文文章應該可以算是個奇蹟──打字時我的眼睛由始至終都是盯著螢幕,幾乎沒看手指在鍵盤上的快速移動和敲擊。
現代正式學過打字課的朋友是鳳毛麟角吧?大家應該都是自學成才的。基本上,我只會用到兩隻手的食指和中指,偶爾用拇指敲空白鍵,其他手指因為我雙掌的缺陷根本不可能用到,所以兩隻手在鍵盤上要快速移動,才能以正常合理的速度敲上這篇超過兩千九百字的文章。
當初,我在馬來西亞念初中時,被強迫要上打字課。四根手指根本無法用傳統打字機交出作業,因為傳統打字機的操作頗為費工,我就因為手掌的缺陷不被校方和父母正式承認,於是近乎零分而不能正常畢業。後來上了高中電腦課,那些打字課拿高分的同學,在電腦鍵盤上反而太過用力而常敲壞鍵盤,而傳統打字機沒幾年就被徹底淘汰了。
除了絕大多數字的倉頡碼自動背出,手指在鍵盤上的移動也極為自動化,但是好歹我的大腦也要自動認出手指是位於鍵盤何處吧?只有在更換筆電或鍵盤時,才要稍微適應。不管用幾根手指在鍵盤上敲出字,是因為有一種感覺,讓我們知道身體各部位在空間中的位置, 這種感覺的正式的名稱是「本體感覺」。當然,還有另一種感覺,就是觸覺,這樣我才能得知手指敲到了鍵盤,以及運用視覺才能發現是否打對了字。
為了在週末下午寫出這篇文章,我到廚房泡了杯英式下午茶。我想喝杯熱茶,不想喝涼掉的,用了我們在皮膚中和身體內部的受器,產生的溫度感覺稱為「溫覺」(冷熱覺)。因為口渴難耐,茶還沒涼就先喝了一小口差點被燙傷。有趣的是,當我們感到口渴時,身體已經輕微脫水了。被燙傷時感到痛,我們的皮膚和口中有專門偵測損傷的受器,稱為痛覺受器,滾燙的熱水使得那些受器產生反應,導致痛覺產生。
過去,當我們要描述感官感受時,當說所謂的「五官」,就是眼、耳、鼻、口、舌,或醫學上的眼睛、耳朵、嘴巴(舌頭)、鼻子、身體(皮膚)。科學與健康新聞記者、暢銷書作家艾瑪.楊恩(Emma Young)在《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Super Senses: The Science of Your 32 Senses and How to Use Them)中指出,五種感官的模型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前322),在約公元前335年完成的《論靈魂》(De Anima)中,亞里斯多德說明感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五種。
姑且不論視野狹隘的現代西方人士,佛學也指出,人具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根本,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也是連結內心與外境的通道,而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接觸後,產生了「識」,因為有眼識,能看見形狀、顏色、大小;有耳識、鼻識、舌識,能感知聲音、氣味和味道;有身識,能有冷熱乾濕痛癢等的感受。我們的「意識」會透過前五根,對世間萬事萬法生起各種分別、判斷,產生不同的觀念和想法。
楊恩在《超級感官》中進一步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人類有至少三十二種感覺。就算是五種傳統感官模型,其中的視覺,就還有有桿細胞與錐細胞以外感受光以調節生理時鐘的,所以算是兩種,而味覺又分成偵測五類不同的化合物(鹹、甜、苦、酸、甘)的五種不同的受器,而觸覺又分成壓覺、振動覺、溫柔緩慢移動的接觸。
然後,五種傳統感官模型以外的痛覺,我們能區別三種不同的身體損傷或可能造成損傷的狀況,分別是造成危險的溫度、造成危險的化合物、機械性傷害(刺穿、撕裂、切割);而溫覺,又分成感覺溫暖的熱覺受體與感覺寒冷的冷覺受體;有三種受器負責肢體分布位置的感覺,這是本能地知道自己肢體位置的重要感覺,也就是知道身體各部位在空間中的位置;而前庭感覺(方向、導航與平衡的感覺)又分成三種:頭部在三維空間中的轉動、垂直運動(例如搭電梯)和重力、水平運動(例如坐車);我們有六種「內感受」:心跳、血壓、血中二氧化碳濃度、血中氧氣濃度(血氧濃度)、肺部舒張、腦脊髓液酸鹼值(與吸氣有關);胃腸道感覺又有四種:血漿滲透壓代表體內的水分含量、胃部脹滿感、膀胱脹滿感、直腸脹滿感。
楊恩的《超級感官》就是要帶我們見識這三十二種感覺,除了告訴我們這三十二種感覺能為我們做啥,她也告訴我們失去了它們會發生啥事。當然,異常的感覺對身心健康會有不同影響,例如近視、幻聽、聽力損失、嗅覺不良等等。她不僅深入淺出地解說這些感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也探討了文化對這些感覺的影響,以及我們知道了這些知識後,如何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和富足。
例如讓我們「看到」事物的,並非眼睛而是大腦,而文化差異就影響了顏色知覺和嗅覺,不同文化的音感也有所差異,而語言也影響了音高的感知。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如何被大腦加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全光譜:色彩科學如何形塑現代世界》(Full Spectrum: How the Science of Color Made Us Modern)(請參見〈【GENE思書軒】五彩繽紛的世界其實是大腦加工的結果!?《全光譜》〉)。對有些人來說,不同感官之間還會有聯覺,也就是一種感覺能觸發另一種感覺,例如顏色觸發觸覺、味覺和溫覺,至少有4.5%的人有聯覺。當然,視力的保健也是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問題。
因為《超級感官》要探討的感覺實在太多了,只能點到為止,對聽覺、嗅覺、味覺在我們的生活和演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想要進一步探索的話,可以分別讀一讀《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Sounds Wild and Broken: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is Of Sensory Extinction)、《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Smelling to Survive:The Amazing World of Our Sense of Smell)和《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味如何推動人類演化、演化又如何塑造飲食文明?》(Delicious: The Evolution of Flavor and How it Made us Human)(請參見〈地球之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來當個「嗅」外慧中的「嗅」才!〉、〈別有風味的科學〉)。
談完了傳統的五種感官,楊恩的《超級感官》就要帶我們見識其他新發現的感覺。首先,她以頂尖的芭蕾舞者為例帶我們探索本體感覺。除了反覆訓練可以強化的本體感覺,前庭感覺讓我們得知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方向,而我們會暈車和暈船,就是因為在交通工具中,來自前庭系統和眼睛的訊息不相符,可是訓練也能讓伊斯蘭教蘇菲教派的旋轉托缽僧那樣旋轉冥想而不跌倒。
《超級感官》以深海自由下潛為例,探索我們如何控制呼吸來解釋心跳、血壓、血中二氧化碳濃度、血中氧氣濃度(血氧濃度)、肺部舒張、腦脊髓液酸鹼值(與吸氣有關)等等如何維持我們的恆定。而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探索鐵達尼號(RMS Titanic)沉船的觀光潛水器「泰坦號」(Titan)失了聯,乘客因災難性「內爆」全數罹難。在尋找該潛水器的救援行動初期,專家猜測如果耗盡了氧氣,隨著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使人鎮靜,就像一種麻醉氣體,接著乘客就會睡著,繼續缺氧的話他們可能會在睡夢中死去。
海底下的寒冷也會讓人失溫。其實感受熱覺和冷覺的是不同的受器,像是辣椒和薄荷就分別刺激了熱感應系統和冷刺激感應器。而冷熱感對我們的心理和社交有非常長遠的影響,感興趣的朋友可參考《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Heartwarming: How Our Inner Thermostat Made Us Human)(請參見〈【GENE思書軒】讓約會對象拿熱飲,他就會覺得你比較熱情!?〉);辣椒不僅會產生熱感,也刺激了痛覺受器。痛覺對我們的生存也至關重要,只是我們也不想要在傷病時一直處於疼痛狀態,於是我們發明了止痛藥,但轉移注意力也能稍微減輕疼痛。
楊恩的《超級感官》的最後幾章要告訴我們,人類的感官,很少是獨立運作的,而是像交響樂團一樣互相配合和影響的,所以她探討了方向感、感官的性別差異、感官如何營造出情緒、以及個性敏感的真正意義等議題,讓我們見識一下三十二種感覺更錯綜複雜的面向。
想知道自己的感官世界有多大的能耐嗎?《超級感官》會讓我們知道自己其實就是個超人!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糗大了!原來是白痴腦搞的鬼
我們的大腦可能有多達一千億個神經元,產生了一百兆個連結。大腦似乎是我們身上最複雜的器官了吧?雖然不好好使用的話,可能還不如ChatGPT等等人工智慧(AI)的表現呢⋯⋯
我們究竟能夠用大腦產生的智能來理解大腦嗎?於是我問了ChatGPT⋯⋯哦不⋯⋯讀了這本超宅⋯⋯哦不⋯⋯超有趣的科普好書《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真正的秘密」,揭開複雜的運作原理》(Idiot Brain: What Your Head Is Really Up To)。如果真想用大腦來理解大腦的重要機制和功能,這是我目前讀過最有趣的神經科學科普書之一!
《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迪恩.柏奈特(Dean Burnett)除了是位神經科學家,還是位脫口秀喜劇演員,他主要在英國卡地夫大學的心理醫學與臨床神經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工作,並且在《衛報》(The Guardian)上經營科學部落格「翻轉大腦」(Brain Flapping),也著有《別讓大腦不開心: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快樂」的祕密,讓我們打造更美滿的生活》(The Happy Brain: The Science of Where Happiness Comes From, and Why)。
同時身為一位脫口秀喜劇演員,柏奈特用非常風趣幽默、詼諧逗趣的方式來告訴大家,大腦其實又老又窮⋯⋯哦不⋯⋯又宅又蠢,這都是我們演化來生存和傳宗接代的,只是在文明社會中,老舊的大腦設計藍圖會一再讓我們搞笑。《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涉及的內容都是我們每天不管自覺有沒有用腦來處理的日常生活,例如睡眠、恐懼、記憶、性格、智力和人際關係,同時他也要澄清不少和大腦有關的謠言和傳說。
《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涵蓋了記憶、感知、智能、恐懼、性格、他人、健康等等主題,來好好認識一下支配我們生活的奇妙而愚蠢的大腦吧。這本書僅用了一章探討神經疾病,其他大部分內容都是涉及正常大腦的。雖然涉及的主題頗廣,但是柏奈特都能精準地觸及它們最重要的核心,並且節奏明快地帶我們好好地探索一番,雖然無法談得太深入,只要勾引了大腦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它自然會帶我們自行作更多的探索。
當然,大腦是神奇的,讓我們能夠趴趴走、打嘴炮、談戀愛和學習多種語言,還能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等等,也能讓頂尖大學的學生在參選系學會會長時,自以為是地精準歧視多個群體而引起軒然大波。另外,就因為正常的大腦為我們人類準備好的反應實在太有效率了,於是我們在現代交通工具出現後會暈車,面對隨時都要飽食終日就不知如何健康地飲食,在社交媒體中看到黑影就開槍,並且對恐怖片中不虛構的魑魅魍魎感到恐懼,還有對一些藥物或毒品成癮而無法自拔等等。
對於我們現在的文明生活,大腦其實還未演化到足夠好,而且還非常停留在過去,這就是我們之所以犯蠢,就像現在還裝著Window XP的老舊電腦。因此,大腦其實並不總是用我們理智認定的最有益的方式對情況做出反應,而是仍用對古老的情況做出反應來因應現代生活。畢竟,這些古老的反應是讓我們人類存活了幾十萬年的原因,所以情有可言而無可厚非。
我們的祖先之所以能活著留下後代子孫,就是因為大腦特別能趨吉避凶,在狀況外的,都領了達爾文獎而讓自己愚蠢的基因無法再傳播出去,只是在文明社會中,最愚蠢的行為恐怕和原始社會天差地遠。我們大腦的創造力是很強的,所以很擅長用視覺發現並熱愛各種模式,繪聲繪影出大自然可能隨機出現的現象,並且用想像力加工陰謀論,還有迷信各種超自然現象。
讀了《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我對自己的社交恐懼症感到更自在一些——因為疫情多年未見後,我才發現我老爸是馬來西亞家人口中的「社牛」(社交牛逼),每次他在旅行中找陌生阿宅搭話,我都很想裝著不認識他,還懷疑是不是他的兒女才不太正常;另外,我一定也不覺得恐懼感很有趣,所以很難理解為何有人愛看恐怖片,連看過《咒》之後好一陣子都有後續的超自然感應(膽子大的朋友推薦一看),看來這也有基因上的差異。
關於大腦,我們當然很想知道自己的夠不夠聰明,畢竟智力的差異可以是很大的,只是我不相信某些白目政客宣稱的高智商,畢竟智力測驗是可以變相作弊的,不過《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卻告訴我們,智能往某個方向發展的智能,讓傑出人才在不熟悉的領域看起來愚蠢,例如優異的醫生、企業家、警察可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不那麼聰明的人通常有不合邏輯的自信,就是不聰明的阿宅,連分辦出自己不夠聰明的能力都沒有,然後太多聰明才智,自己看不懂的,遑論欣賞。反而我認識許多聰明絕頂的阿宅,患有「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因為要夠聰明才懂得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道理吧?
柏奈特反對我們把大腦類比成電腦,因為電腦把記憶存儲在可以可靠檢索的特定位置,而大腦則以更加隨意的方式創建其神經元鏈接方式。我們的記憶不太可靠,因為大腦會無意間美化和加工記憶。《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酒精甚至能讓我們回憶起往事哦,雖然我們顯然更有經驗的是酒後失態,然後清醒時真的以為啥都沒發生過。只是喝酒時能回憶的,也是過去類似情境下的記憶。
我們的性格當然是大腦塑造出來的,可是柏奈特反對用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認為這個性格測驗是未經科學檢驗的,和算命半斤八兩;他也指出像是神經語言規劃(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這個主張改變語言就可以改變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的方法,其實也沒有科學證據的支持,只能算是偽科學或另類療法。
人類大腦的演化,有很大部分可能來自社交的需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腦讓我們從眾,所以請仔細選擇朋友和想加入的社群,因為其他人對我們思維過程的影響,可能比我們自以為的還大。大腦更喜歡將其他人所知的,作為獲取資訊的首選,而且我們的大腦對團隊和諧的渴望是強大的,並且產生群體極化,相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腦會讓我們對那些威脅社群或破壞社群一致性的阿宅產生敵意。看來同溫層的舒適圈,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可怕。
神經科學是發展迅速的生命科學領域,雖然近年的進展不少,可是我們目前能解釋的現象還僅是冰山一角,例如我們離解釋自我意識可能還有一大段路,甚至我們都還未充份瞭解為何動物需要睡覺,《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中的一些知識其實在出版後就被改寫了吧,相信柏奈特還會再接再厲推出新書的。
總而言之,不僅是一般大眾,專業神經科學家也能從《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受益良多,偷師說好故事的方法,以及社會大眾關注的大腦話題。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