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做個有溫度的阿宅
聽到的笑話不好笑,周圍氣溫似乎也驟降,只是心理作用嗎?
除了冷笑話,我們似乎也常用溫度來形容許多原本無關的事情,例如我們用暖男來形容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男生。中文中很有溫度且和社交有關的常用成語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燒、心急如焚、熱情洋溢、熱情奔放、熱腸古道、熱心公益、溫情脉脉、溫情蜜意、溫良恭儉讓、溫柔敦厚、溫文儒雅、重溫舊夢、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冷嘲熱諷、冷酷無情、冷冷清清、冷眼旁觀、打入冷宮、橫眉冷對、冷若冰霜、噓寒問暖、心驚膽寒、膽戰心寒、冰清玉潔等等。
其他語種也有非常相似的情況,應該不是巧合吧?這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何原本和溫度無關的人事物,我們總愛用描述和形容溫度的詞彙套上去呢?
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的社會心理學副教授漢斯.羅查.艾澤曼(Hans Rocha IJzerman)在《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Heartwarming: How Our Inner Thermostat Made Us Human)指出,早在1946年,美國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阿希(Solomon Asch,1907─1996)就發現,在描述一個人的時候加入「熱情」或「冷淡」這樣的詞彙,會大大改變人們對這個人的看法。
理論上,個人聰明不聰明、社交技巧好壞或堅毅與否,才是重點吧?然而,你的熱情或冷漠,可能在他們心中留下的印象,更加重要。阿希發現,人們通常認為熱情的人是慷慨的、社交的和善良的。冷漠不僅意味著你缺乏這些特質,而且人們還認為你表現出相反的特質:小氣、疏離和刻薄。
阿希認為,熱和冷之間的差異是社會認知的基礎。我們想當然爾地會認為,這一基本特質應該就只是語言暗示或人為譬喻的宅產物吧?然而,近年愈來愈多科學證據顯示,人際關係中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實是生理學的現象,而非僅僅是心理學上的。艾澤曼還更進一步,利用許多科學研究的案例,來說明溫度如何無形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關係和健康。
2008年,在美國耶魯大學進行的一項著名研究中,共有四十一名大學生參加了實驗,他們不知道被偷偷分成了兩組。在電梯裡,這些阿宅學生中的一半,被要求拿著當地咖啡館的熱咖啡,而另一半阿宅被要求拿著冰咖啡。然後研究人員詢問他們對某位阿宅甲的觀感,結果有趣地發現,拿著熱咖啡的人顯然比拿著冰咖啡的人感覺那位阿宅甲更熱情。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這發現是突破性的。它意味著身體的實際溫暖感覺,確實可能增加溫暖的心理或社會印象。
這像是打開了科學上的一扇大門,艾澤曼在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念研究所時,也設計了一些類似的實驗,例如找女研究助理騙參加實驗的學生幫忙拿杯子,其中一半拿的是裝熱茶的,另一半是冷的。然後,讓他們用心理學的測驗,評估他們和那位女研究助理之間的關係,結果不出意外的,拿熱杯子的阿宅感到和她更親近。
他們還進行了一個實驗,讓受試者在不同溫度的房間,分別是暖氣房(攝氏22至24度)或冷氣房(攝氏14至18度),讓阿宅受試者觀看一段西洋棋的紅棋與白棋移動的影片。結果待在暖氣房的阿宅,使用較多的動詞來描述看到的情況,待在冷氣房的阿宅比較喜歡用形容詞。
拜俄烏戰爭所賜,這一年來歐洲冬天能源短缺,歐洲阿宅近來應該覺得和人們更不親近且用更多形容詞吧?艾斯曼解釋道,這基本上是種「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這是一種認知理論,認為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其多數認知特徵是由生物體全身的各方面所塑造而成,這理論反駁了法國哲學大師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1650)的身心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
而認知特徵,則包括高級的心理產物以及在各種認知任務中的表現。而身體方面則包括運動系統、知覺系統,身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根據生物體結構來設想這個世界。我們也是透過身體經驗來了解象徵性概念,例如我們幼年時被溫暖的大人身體抱抱時獲得安全感。
對於內溫型的恆溫動物來說,除了呼吸之外,調節和維持體溫是最基本的任務之一。就像企鵝擠在一起取暖一樣,人類除了靠自己的生理來調節體溫,長期以來也一直依賴彼此來維持體溫,這種社交體溫調節,對於我們有效利用有限的能量應付環境變化是至關緊要的,因此這種本能幾千年來,一直塑造著我們的生活和文化。
因為調節和維持體溫攸關生死,我們演化出對環境溫度因應的各種策略,當我們形成團體和社會後,除了個人的生理反應,還能夠抱團取暖,艾澤曼指出,我們雖不擠在一起了,還仍愛社交,並且透過依附來預測自身安全,因此溫度持續對我們之間的社交方式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而我們的語言就是吸收和反映複雜社交情景最有利的工具,因此我們創造了各種和溫度有關的譬喻。
《做個有溫度的人》提到,以上知識,甚至已被使用到營銷等商業領域。例如,賣房子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實體店內溫度升高時,消費者是否更願意購買?研究發現,涼爽的天氣使人們更有可能購買房屋。畢竟,對可以擋風遮雨的家的依戀也是一種體溫調節機制。而購物時,提高參與阿宅的溫度觀感,會導致更多的購買和更高的評價。
溫度對性格有很大的不同,氣候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與行為。例如,在較溫和的氣候下長大的人比在極端氣候下長大的人更積極和隨和,情緒更穩定,對新的經驗更開放。在解釋溫度如何影響人類社會時,艾斯曼還探索了一些有趣的新問題,為什麼提高體溫可能會改善憂鬱症?體溫調節可以使人們更加親密無間嗎?即使分開時也是如此嗎?
《做個有溫度的人》指出,調節體溫涉及許多神經機制和情緒狀態。實體溫暖會制激血清素的分泌,後者已知和幸福感、快樂感、欣快感有關。研究也發現,憂鬱症或情緒障礙患者或多或少對溫度的感知和反應都和常人有所差異。甚至連癌症也涉及和體溫調節有關的複雜代謝活動。
人類社交體溫調節方面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興未艾,未來還可能有更多相關重要知識,讓我們更清楚地瞭解到我們受溫度影響的心理和行為,還有哪些範圍和層面。這些知識,也不該只有商家和專家知道,我們才不會被他們默默用環境溫度的調節或語言暗示來操弄我們的心理和行為,並且該取得主導權自己掌控我們的社交、財務和身心健康!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