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2015年度十大好書




趁今年快結束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之際,推選出今年讀過的2015年十大必讀好書,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

和往常一樣,這些好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即使沒有毀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去年最大的遺珠,特別推介一本好友的好書,以及一些小弟掛名推薦的好書。

另外,因為太多人問我怎麼讀這麼多書,其實也沒有很多,今年總共才五六十本而已T.T,所以就寫了這篇〈APP時代的讀書術〉和大家切蹉 :)

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書評:〈好人真的總是自以為是?〉
簡介: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第一部分要說服大家,許多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的許多道德判斷,是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的;《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的第二部,強納森.海德特具體詳盡地說明有哪些直覺,以及直覺源自何處,他描繪出道德空間地圖,來說明為何保守派政客雖然較不受知識份子愛戴,卻受到民眾歡迎,以及為何自由派政客常常選輸。在紛紛擾擾的時代,我們都該靜心看看《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到底說了什麼,再來看看我們周遭發生的一切,好好思辨一下。可再搭配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e)的《道德部落:道德爭議無處不在,該如何建立對話、凝聚共識?》Moral Tribes: Emotion, Reason, and the Gap Between Us and Them)一起服用(請參見〈該如何在道德部落間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書評:〈西方究竟憑什麼?〉
簡介:
西方真的在主宰世界?現在亞洲不是正在堀起?西方諸國不是正在沒落嗎?先別高興太早,我們看看周遭,即使是書中很針對的中國,我們平日用的,還有哪些是我們自己傳統文化的發明?包括服裝、廚房、房屋、通訊、交通工具,乃至教育、政治、金融、經濟、法律,幾乎全部都是從西方傳進來的,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沒有多少樣不是西方人發明的,即使我們很阿Q地說指南針、火藥、紙張和印制術是中國人發明的,可是現在真正在使用的,有哪樣不是早就經過西方人的大幅改良。因此,要解釋為何西方文明會稱霸全球,似乎是歷史學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原因從人種優劣論、文化決定論、地理決定論到英雄史觀、狗熊史觀都有。可是《西方憑什麼》作者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卻很大膽地鶴立雞群,把時間軸的尺度從史前一路跨到現代!《西方憑什麼》的主旨很簡單,就是地理能夠解釋為何西方能統治世界,而非文化、政治、遺傳和偉人。伊安‧摩里士有考古學訓練,所以和一般歷史學家的研究方法不同,他也把出土物質的當作量化文明的重要指標。他發展出社會發展指數來衡量各地區的進步程度,根據的是能源消耗、組織大小、作戰能力和資訊傳播等等來為各各社會打分數,標準的數字化管理。




《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書評:〈多多才益善的匱乏經濟學〉
簡介:
《匱乏經濟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討論匱乏,可是裡頭的問題卻是很嚴肅的,例如貧困為何讓人難以脫身?組織企業為何陷入四處救火的困境?為錢發愁的人為何較難控制衝動?孤單的人為何不容易交到朋友?《匱乏經濟學》指出貧窮原來也有許多後遺症,讓陷入貧窮的人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認知能力。就像《匱乏經濟學》提出的,匱乏的感受會窄化眼界、扭曲判斷,所以只是管理時間還是不夠的,我們應當有效管理我們的認知頻寬,別把時間表排得太滿,允許一定的彈性和寬鬆是有益的。





《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Neanderthal Man: In Search of Lost Genomes
書評:〈尋覓尼安德塔人的失落基因體〉
簡介:
帕波(Svante Pääbo)的《尼安德塔人》最主要要介紹的,是我們人類遠古早已滅絕的近親,尼安德塔人基因體研究的整個心路歷程,算是本半自傳。這是一本很難得的好書,因為極為繁忙的科學大佬能寫書就不錯了,還能寫得深入淺出又是一絕,另一個賣點是,這本《尼安德塔人》也揭示了科學研究在實驗室裡外的明爭暗鬥的政治,以及開創一個新天地所需具備的毅力和勇氣!不僅關心人類演化的朋友,所有生命科學乃至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也都該讀。如果單純只是要看八卦,當然也可以。




《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Salt, Sugar, Fat: How the Food Giants Hooked Us
書評:〈帶你住成癮套房的糖、脂肪、鹽〉
簡介:
普立茲獎得主果然不是蓋的,邁可.摩斯(Michael Moss)這位頂尖的調查記者就是能透過精彩的一手報導,讓讀者身歷其境地跟隨他去挖出一個又一個食品業者的黑幕。邁可.摩斯膽敢挑戰美國幾家富可敵國的食品業巨人,他採訪了數百名現任和前任食品業內人士,包括化學家、營養科學家、行為生物學家、食品科學家、營銷主管、包裝設計師、CEO和說客等等,在《糖、脂肪、鹽》報導中詳列卡夫食品、可口可樂、家樂氏、雀巢、奧利歐、嘉吉等大企業的經營實例。




《我們的河:科學與救贖的追尋》Toms River: A Story of Science and Salvation
書評:〈我們哭泣的河〉
簡介:
《我們的河》作者費根(Dan Fagin)花了七年的時間,追蹤採訪湯姆斯河汙染事件,把整個來龍去脈寫成了一部洋洋灑灑的經典科學報導《我們的河》。這本書厚達600頁,裡頭鉅細靡遺地述說當地的故事,穿插了不少那些化合物的科學史。《我們的河》沒有訴諸義正詞嚴的譴責,而是公平公正地呈現科學證據和事實。面對科學上的未知,要不為了可讀性而過度簡化和通俗化但又能顧及正確性和完整性,是個大挑戰!讀《我們的河》不需要有太多化學甚至科學的背景,但《我們的河》卻還是忠實地把科學上的已知和未知很平衡地呈現出來。




《創新者們:掀起數位革命的天才、怪傑和駭客》THE INNOVATORS: How a Group of Hackers, Geniuses, and Geeks Created the Digital Revolution) 

書評:〈數位革命的創新者們〉
簡介:
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在《創新者們》要敘述一群阿宅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大群有卓越眼光、不羈創意與無比勇氣的人,如何攜手合作創造出電腦與網路,讓數位時代得以降臨,讓賈伯斯能大展雄才。薩克森也真是位奇才,雖然 IT 產業有許多艱澀的術語,他卻能把阿宅們的故事和人生說得天花亂墜、引人入勝,恨不得自己也能宅一輩子(誤)。即使不是 IT 宅,也會發現《創新者們》很有啟發性。IT 科技已深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並非是個陌生的國度,《創新者們》用很有趣的方式,讓我們瞭解到主修資科的朋友在課堂上都未必學到的故事和八卦,除了寓意深遠,還很有娛樂效果,是本寓教於樂的好書!





《財富大逃亡:健康、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The Great Escape: Health, Wealth, and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 

書評:〈健康、財富與不平等的大逃亡〉
簡介: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在《財富大逃亡》中表示,經濟發展史可以理解為「大逃亡」的歷史,先進國家逃離了貧困和疾病,現今大部分人都變得更富裕、更健康、更長壽,而發展中國家則還在「大逃亡」的路上。因為部分人口逃離了不幸,但還有許多人口停留在貧困和疾病的困擾中,所以產生了極大的不平等。迪頓雖然是經濟學家,但他也很重視歷史。《財富大逃亡》在討論全球的健康與財富時,不僅聚焦於現代,也回顧人類發展的歷程。迪頓的《財富大逃亡》 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到,經濟繁榮如何提高和增進壽命和健康。對於幫助窮國,迪頓提出大家應該和不該採取的行動,如果幸運地生在「對」的國家,應該善盡道德義務,協助全球減少貧窮和疾病。




《微權力:從會議室、軍事衝突、宗教到國家,權力為何衰退與轉移,世界將屬於誰?》The End of Power: From Boardrooms to Battlefields and Churches to States, Why Being In Charg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書評:〈權力的終結?〉
簡介: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總編輯摩伊希斯.奈姆(Moisés Naím)在《微權力》要探討這些問題:權力是如何取得的?要如何運用權力?權力又如何失去?如果要用一句話簡述其結論就是,權力更容易取得、更難運作、更易失去。這指的不是政治上而已,也包括宗教和企業等等。簡單來說,摩伊希斯.奈姆指出,無論是政府、企業、軍事、宗教還是工會,領導人的權力愈來愈受限,而他們面對的問題反而是越來越複雜多變,而這樣的轉變,並不僅局限在先進國家,或者是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全球化的普遍現象。雖然個人取得更多的權力,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但是這是好事嗎?摩伊希斯.奈姆認為不見得,因為權力的衰退也帶來了效率的低落。




《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書評:〈那些背離親緣而與眾不同的孩子〉
簡介: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在他的巨著《背離親緣》中,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他們有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連續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因姦成孕生下的孩子……《背離親緣》總共探討了十種類型,每種都問了一套獨特但又彼此相關的題目,全部加起來就呈現了孩子有水平身分時,父母所遭遇的一連串五花八門的問題。


2014年的遺珠: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書評:〈 虛構事物和集體想像建構出的人類大歷史〉
簡介:
《人類大歷史》指出,通常,描寫文字發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的專長;但是文字發明之後的年代,則是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擅場。哈拉瑞在《人類大歷史》精準地掌握了生物學、考古學、歷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的複雜觀念。哈拉瑞還表示,他希望這本《人類大歷史》能填補傳統史書的三個鴻溝:一、歷史觀與哲學觀之間的鴻溝,他要提供有史實根據的深刻哲學思考;二、人類和生態系統之間的鴻溝,他要讓讀者多從生態系來思考,而不是只講人類的利益;三、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鴻溝,他要檢視歷史事件如何影響到當時一般人的生活,例如當時的平民感受如何?有沒有人更幸福或更悲慘?


特別推薦:




《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
書評:〈 看見邊緣世界的詩想〉
簡介:
吾友希米露的《詩想》,就是一本能擴展視野的好書。《詩想》整本書只介紹了三首英文詩,可是從希米露生動活潑的筆觸和博學多聞的知識,用她英美文學的專長,讓我們從三首沒有太多生字的英文詩中,認識了三個不同世界,收獲非常豐富。《詩想》中談到的三首詩選精選自奈及利亞、印度和庫德族知名詩人的代表作品,他們都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詩人,可是卻用英文詩發光發熱,讓世界認識到了他們的民族,這些詩涉及了國家與族裔、膚色與種族、市集與文創、戰爭與和平等。這三首詩,都是非常淺顯易懂的英文,生字不多,可是每一句,都值得大書特書,這是這幾位優異的文學家深厚的功力。


最後,推薦小弟掛名推薦或審訂的幾本好書:








《亞特蘭提斯.基因》The Atlantis Gene)、《亞特蘭提斯.瘟疫》The Atlantis Plague)和《亞特蘭提斯:新世界》The Atlantis World
書評:〈亞特蘭提斯.基因:人類起源的凶險之謎〉〈亞特蘭提斯‧瘟疫:人類進化的轉捩點〉〈亞特蘭提斯‧新世界:來自異星的救贖〉
簡介:
《亞特蘭提斯.基因》驚悚的故事中,從事自閉症研究的遺傳學家凱特,無意中和智人突變轉化要素「亞特蘭提斯基因」扯上關係。在地下反恐組織鐘塔(Clocktower)探員大衛的協助下,兩人發現印瑪里掌握人類自古至今的歷史進化祕密,與其背後恐怖動機,他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攜手合作,一起解開這樁危及全世界的跨國陰謀。他們發現1918年殺死全球五千萬到一億人的超級傳染病西班牙流感的始作俑關鍵,莫名遭到印瑪里追緝。「亞特蘭提斯基因」的真相,甚至是人類物種起源之祕,而尼安德塔人的化石是關鍵……在亞特蘭提斯進化二部曲《亞特蘭提斯‧瘟疫》中,印瑪里施放出奪命瘟疫病毒,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命懸一線,印瑪里卻宣稱這是人類二次進化的開始,並號召倖存者組成軍隊以抵抗自遠古便存在的宿敵……而《亞特蘭提斯‧新世界》的主要場景是在宇宙的異星,說的是一個文明崩壞而尋求救贖的故事。


 


《羽的奇蹟》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Miracle) 
書評:〈鳥羽之美:台灣版《羽的奇蹟》〉〈鳥羽之美:鳥為何有多彩多姿的羽毛?〉
簡介:
《羽的奇蹟》非常生動地述說了許多關於羽毛的故事,讀起來趣味盎然。其實近年來羽毛研究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的重大突破,有不少都有台灣的科學家參與,這是值得台灣驕傲的領域。《羽的奇蹟》雖然沒有觸及台灣研究者的研究貢獻,但是本不可多得的優異科普作品,作者索爾.漢森非常風趣地述說他和羽毛的各種邂逅經驗,有時涉及科學內部的知識轉折,有時拓展到人類應用羽毛的面向,多處令人不禁莞薾,他風塵僕僕地四處奔走,帶我們探訪尋覓羽毛的各種有趣面向,讓我們見識羽毛無窮的魅力。他的文筆實在太活潑生動了,每讀一章就像看了一部國家地理頻道的影片,可愛的小鳥和拉斯維加斯舞者的身影彷彿能在紙上再現。吳建龍先生的譯文也很流暢逗趣,這會是所有愛鳥人仕無不希望能人手一本的好書!我也希望藉由本文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學者在羽毛領域的發現。




《鮮味的祕密:大腦與舌尖聯合探索神祕第五味!(收錄39道天然鮮味食譜)》Umami: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the Fifth Taste
書評:〈鮮味の祕密〉
簡介:
《鮮味的祕密》是本料理書,可是卻是本很有科學根據的科普書,可說是一物兩用,即能學烹飪,又能得到科學知識。《鮮味的祕密》不僅有食品科學的知識,還包含圖文並茂地以分子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解釋人類如何嚐出味道的相關知識。《鮮味的祕密》搜刮遍世界各地的鮮味食譜,就像看《料理東西軍》一樣和作者尋覓最佳的食材,海、陸、空都不放過。書中附有大量令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的照片,結合東西方烹飪知識和食物文化,也是一本食物的歷史,也是作者自己的美食探索之旅。




《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Neurocomic
書評:〈用腦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
簡介:
《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用一個像是八卦小報的開頭,一個好色的男人試圖搭訕一個正妹而展開了一個奇幻般的旅程,意外進入人類大腦裡探險,在旅程中遇到了多位奇人異士,用超現實的方式來告訴他(及讀者),在現實上大腦是由什麼組成的嗎?什麼是神經元?大腦如何思考?記憶如何運作?心靈只是大腦的產物嗎?我們是如何成為自己的?




《種子的勝利:穀類、堅果、果仁、豆類、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國,形塑人類歷史》The Triumph of Seeds: How Grains, Nuts, Kernels, Pulses, and Pips Conquered the Plant Kingdom and Shaped Human History
書評:〈種子的大勝利〉
簡介:
索爾.漢森(Thor Hanson)在《種子的勝利》的妙筆生花,讓我們認識到種子這玩意兒的發明,是多麼了不起的演化大創新,讓種子植物在陸地上開枝散葉地繁衍生息;形形色色的種子突破了五花八門的難關,不僅為世界增添了多彩多姿的趣味,也滋養和孕育了我們的身體及文明,不啻是整個生命界的大勝利!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2014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權力的終結?






去年是台灣多事的一年,雖然執政黨掌握五院在完全執政的情況下,還爆發了318青年佔領立法院行動,是2014年臺灣社會運動太陽花運動的開端,接著有50萬人參加的330凱道集結行動,年底執政黨在地方選舉是敗得一塌糊塗。今年的總統選戰,執政黨不斷自亂陣腳、笑話百出。在公民力量的崛起下,理當完全執政的執政黨不斷表現得像在野黨,提早了兩年跛腳。

像這樣陷入政治僵局,又是台灣藍綠惡鬥的結果嗎?其實不見得,美國近廿年來,因為兩黨惡鬥而導致政府近乎全面癱瘓的,至少就有兩次,更甭提一堆法案被卡死。連過去一向比民主黨有更大吸票力的共和黨,居然受制於非正式組織的茶黨,面對民主黨時背腹受敵,講求權威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競選者的川普還不斷鬧國際級大笑話。

我的祖國馬來西亞,差點就發生了政黨輪替,而貪腐無能的政權,在首都吉隆坡引發了反首相納吉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沒想到一向對遊行示威很感冒,每次都必出奧步鎮壓的大馬警方,罕見地容寬並且讓示威抗議行動和平落幕。

這些政治上的不平靜,是權力的式微的象徵嗎?權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小時候,每讀到一些歷史現象,例如暴君橫徵暴斂、殺人如麻等等的,心中就有疑問,啊底下的人不鳥他不就行了嗎?這種事情去問大人,大人都回答說,啊他就有權力啊,不聽他的話就要被他處死啊,可是再反問,啊要把人送去處死的手下,不聽暴君的不就沒事了嗎?這樣的問題,通常就是在鬼打牆。

到底權力是三小啊?為什麼有些人就有「權力」命令其他人做事?為什麼我們就一定要聽有權力的人的話呢?有權力的人究竟從何取得權力?是因為高富帥?還是含金湯匙出生?如果能力決定權力,那麼那些肉腳君王,為何有權力?如果是靠老爸,那老爸又為何有權力?這種問題,長得愈大就愈不會去問,反正問了也沒人回答得出來,因為長大了發現,大家都如此遵照一個規則在玩,一個人不跟著玩,被社會遺棄,似乎也不會引來太多同情。

我們就像魚兒活在水中,不會感覺水的存在一樣,直到乾枯或者大風浪。當權力產生變化,是質上的改變,不僅是換人換座位時,反而容易讓人感到權力那微妙的存在。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總編輯摩伊希斯.奈姆(Moisés Naím)在《微權力:從會議室、軍事衝突、宗教到國家,權力為何衰退與轉移,世界將屬於誰?》The End of Power: From Boardrooms to Battlefields and Churches to States, Why Being In Charg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就要是探討這個問題,權力是如何取得的?要如何運用權力?權力又如何失去?如果要用一句話簡述其結論就是,權力更容易取得、更難運作、更易失去。這指的不是政治上而已,也包括宗教和企業等等。




權力,伊希斯.奈姆下的簡單定義是,權力是指揮或阻止其他團體或個人在當下或未來採取行為的能力。

《微權力》書介把《微權力》的幾項大膽預言摘要如下:

  1. 壟斷社會的「大巨頭」與新興的「微權力」之間將出現角力,「微權力」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社會結構。
  2. 權力不單被分散,甚至被蠶食。當權者行使權力要更加克制,否則失勢的機會將會大大提高。
  3. 權力不再只掌控在菁英手上;發明家、社運分子甚至恐怖分子的影響力將大大提升。
  4. 「微權力」可以推翻政權、打倒壟斷事業、開發新市場。但也可能帶來混亂,令社會癱瘓。


《微權力》書上提出「權力正在衰退」 的事實數據:

  • 在1977年,全球共有89個獨裁統治國家,到了2011年,數字已銳減至22個。
  • 今天的少數黨派代表席位比1980年代大幅增加三倍;政治領袖已經無法再像前人般理所當然地控制選舉及發號施令。
  • 貧富差距正在惡化,富裕人士的經濟實力也在明顯下跌。2007年至2009年期間,收入達一百萬美元或以上的美國人數目急跌四成,整體收入也銳挫近五成;跌幅遠高於總收入為五萬美元或以下的美國人,後者同期跌幅不足2%。
  • 同一職位的企業領袖、教宗、財政部長等,能行使的權力都不及上一任,任期也比前任短。
  • 銀行的權力和影響力正在被新興靈活的避險基金取代。2010年下半年,排名前十位的避險基金賺得的利潤比全球六大銀行的總盈利還高。
  • 全球知名品牌在五年內經歷品牌災難的風險由20%急升至82%。英國石油公司、老虎伍茲及梅鐸的新聞集團都曾因不利傳聞在一夜之間市值大幅蒸發。
  • 索馬利亞海盜駕駛簡陋小艇,用廉價、設計簡單的武器成功夾持大型船隻。從1950年到1998年間,弱小的戰鬥組織打贏了55%的戰爭,它們擁有較少的武器,卻擁有造成更多傷亡的力量。
  • 1992年,美國財富五百強企業的董事長在下一個五年中連任的機會是36%,1998年下降至25%。2011年,全球最大25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職率是14.4%。在企業管理階層最穩定的日本,大企業董事長非自願離職的人數在2008年增加了三倍。

簡單來說,摩伊希斯.奈姆指出,無論是政府、企業、軍事、宗教還是工會,領導人的權力愈來愈受限,而他們面對的問題反而是越來越複雜多變,而這樣的轉變,並不僅局限在先進國家,或者是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全球化的普遍現象。

摩伊希斯.奈姆不是書生而已,他曾擔任委內瑞拉產業貿易部長、世界銀行執行董事。以他當過委內瑞拉產業貿易部長的經驗,他感嘆現在政府官員的權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很多政策不是利大於弊就推動得了。他也指出,現在國際政壇上,許多政界大佬也同病相憐,連專制的中國,政客要胡搞瞎搞,也沒像過去那麼容易,有時候面對鄉民的KUSO,政府監管單位反而還在狀況外,只是國家領導人還想逆勢而為,更強力監控網際網路。

摩伊希斯.奈姆在書中探討如何討論權力,權力是如何運作的,為何權力會轉移或保持穩定,還有權力壁壘的重要性。權力的運作,靠的手段有武力、守則、游說和回報。接著他探討權力過去為何會做大,可是如今又如何失去優勢。微權力的興起,摩伊希斯.奈姆認為,那是因為發生了三大革命--增長革命(More revolution)、遷移革命(Mobility revolution)、心態革命(Mentality revolution),增長革命掃除權力壁壘、遷移革命繞過權力壁壘、心態革命削弱權力壁壘。簡單來說,就是更龐大多樣的人口、知識和資訊,讓權力掌控之處相對受限,而人口和資訊的流動能夠不受權力的限制,我們在心態上也愈來愈不鳥傳統權力。

因為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和智慧手機的流行,我們每個人都有了更多的權力,可以更出奇不易起對抗不得人心的政客,雖然摩伊希斯.奈姆認為這些工具力量有限。《微權力》指出,許多國家都出現人民愈來愈不信任政府的現象。不僅是小而靈活的組織挑戰了大組織,就連過去不認為有權力的烏合之眾,都能癱瘓一國政府,例如太陽花學運。不僅是政治上如此,像是不得人心的頂新案判決,少數人發起的秒買秒退,就讓大企業完全無法招架,逼得通路從善如流。

雖然個人取得更多的權力,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但是這是好事嗎?摩伊希斯.奈姆認為不見得,因為權力的衰退也帶來了效率的低落。就連我們一直以為專制極權的中共,連國內各大城市的嚴重霧霾,居然就束手無策了,只能放任所有工廠大量排放汙染廢氣。連霧霾都管不好,還像管控網路?連專制極權的國家尚且如此,許多民主國家的執政黨都沒取得過半選票,只能和其他政黨互相妥協組聯合政府,他認為這不是件好事。 


儘管《微權力》的大部份論述頗具說服力,但是對於美國擴大的貧富差距,1%取得的財富不成比例的上升,他認為金融風暴對他們的打擊也很大,還有企業高層的頻繁變動來說明權力的衰退,並沒有說服力。因為雖然企業高層在變動,可是傳統大企業的影響力並不見有變小;即使最富有的1%裡頭的排名洗牌了,他們的總財富還是增加的。

摩伊希斯.奈姆最後要告訴我們,權力並不是愈大愈好,也非愈小愈好,就像一個倒U曲線,適當的權力大小才能取得最大的公共福祉。他提出權力的衰退會產生五大危機--失序、技術要求降低與知識失傳、社會運動庸俗化、增力不耐和縮短注意力、疏離感。所以我們不該只為取得更多的自由就慶賀,也要避免權力無限地衰退。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好的學習,需要一定的寬鬆


頭家國民小學 Tuojia Elementary School, CC BY-NC-SA 2.0


台北市教育局在寒假前夕要廢除實施40年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小朋友可以決定寒假想做什麼,為全台首例,引起熱議。結果有國小校長和家長開炮,不過也有很多朋友大表支持。


我真的不知道國小寒暑作業對學生有幫助嗎,不過我肯定對我沒有任何幫助,因為我小學時,連平時的作業都不寫了,怎還會去寫假期作業呢。

大力表示支持的朋友,有些說寒暑假本來就是要讓學生去玩,要不然放假幹嘛,有些說要填滿時間不荒廢學習還不簡單,反正一堆家長還是會送小孩去補習之類的。

我沒在台灣唸過中小學,無法以過來人的方式討論,不過我可以以旁觀者的方式來看看。我來自的馬來西亞,升學壓力比台灣小很多,在我那個年代,上大學的人是少數,會唸到研究所的更是鳳毛麟角。不過我高二高三時,剛好是轉折點,大馬經濟快速發展,需要更多大學生,我們很多同學甚至是到了高三才決定要升學XD

因為我唸的中文中學,也就是所謂的獨立中學,大部分老師都是從台灣唸大學畢業回來的,所以常聽聞老師訴說台灣的狀況,就知道台灣的學生真是太變態了,上了一整天課,下課往往還要去上補習班。可是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大部分只上半天課,只有幾天要留下來上下午的課,或者參考社團活動。

我唸的學校更是學風自由,和學妹唸的升學主義的中學不一樣,只要不刮老師的車,不刺破車輪胎還有太過干擾上課教學,我們要幹啥隨便我們,作業要不要交是自己的事,我記得有交作業的都是想升學的同學,大部分同學也不太交作業的。我上過的補習班也只有補數學而已,而且我們去上補習班,其實是為了社交,不是去認真上課XD

既然只上半天的課,另外半天幹嘛啊,可以做的可多的,我們有同學去釣魚,有同學參加社團,我們學校還有一大堆什麼同樂會、課室佈置等等的全校性活動,一直到高中要畢業要考全國獨中統一考試,才少玩一些,不過我也還是花了很多時間編輯校刊。

可是這樣鬆散的學習環境會沒事嗎?我舉個例子,是我的強者同學(真的不是我)。因為我們實在太閒了,他下課就讀一堆報紙雜誌的財經新聞。我們唸的雖然是理科班,但他已決定以後要去唸財經相關的。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網路,所有資訊都靠報章雜誌,他就自己讀報章雜誌的財經新聞,讀了幾年發現他能夠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記得高三快畢業時,我們聊天時,他一直說有大量資金匯入馬來西亞,一定有什麼目的或陰謀,我們都不以為意,當時大馬經濟起飛,有高速的成長,我們剛來台灣唸書時,馬來西亞零吉還是相對強勢貨幣,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沒想到沒過幾個月,就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這災難一發生,我馬上想起那位同學為我們分析的一大堆我們當時聽不太懂的道理。哇靠,他簡直就是先知。

高中畢業後,他就去唸財經相關科系了,後來在投資銀行之類的上班,據說他拿到的起薪是我們班上最高的。那位同學是個天才嗎?其實不算是,他算聽明,但我們班上比他聰明的同學還不少,課業算中上而已,除了超會打嘴炮也沒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他家境也只是中等而已,不像我不少同學家裡都有資產。可是他閒到去讀各大報章雜誌財經版,研究出國際趨勢,就靠這招讓他往適合的方向發展,然後平步青雲找到好工作。所以,他只是找到適合他的專長和興趣,如此而已。

如果我們高中時,要上一整天課,下課還要去上補習班,他會閒到沒事天天去看財經新聞,然後還看出許多事物背後的玄機嗎?我也是閒到沒事就去圖書館找書看,看了一堆書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生物學;我們學校也有人閒到沒事天天畫畫,畢業後乾脆去學藝術而有成的;就連我妹,她也閒到天天在家做衣服、包包,大學雖然唸的是財經,但畢業後乾脆來台灣學服裝設計。如果我們天天都要寫一堆作業和上補習班,有可能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專長嗎?

台灣人真的很愛把學生的學習時間全給塞滿,搾乾學生的精力,讓學生成為讀書考試的機器。來台灣唸了大學,去了國外唸了研究所,會發現台灣高中生的平均素質,肯定是在歐美之上,可是台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之弱,和程度完全不成正比,這是令很多外國教師感到驚訝與不解的。很多人出社會後,就對知識不能興趣了,幾乎完全沒閱讀的習慣。可見台灣在中小學,不太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多考試極為優異的學生,不是因為興趣而讀書的。

我高度懷疑,台灣人能夠忍受高工時,就是因為已經習慣從小學、中學就被作業和補習班塞滿了時間,所以可以任由資方狂操。我有不少優質的朋友,只要去上班前是單身,就沒時間好好再去認識適合的異性了,就算結了婚的,很多人都沒時間生小孩。個個都說忙死了,怎麼還有時間、精力去關心國家大事,只能拚命接老闆指派下來的工作。

台灣2012年平均每名勞工工作時數高達2140.8小時,僅次新加坡2402.4小時、香港2392.0小時,排名全球第三。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城市國家或經濟體哦,他們的工時高也是比較正常的。新加坡工平均工時是台灣的1.12倍,可是他們的人均GDP可是台灣的2.4倍!香港的人均GDP 也有台灣的1.9倍,可見台灣人真的是在窮忙。

有網友在臉書《靠北工程師》貼出一張手寫的字條,裡頭寫到台北某公司來了一位日本主管,上班第一天就給員工下馬威,說自己在日本是個加班狂,每天都很晚回家,希望各位能跟上他的步伐,沒想到一個月後,該名日本主管竟然就辭職回日本,並丟下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很不人道的」,點出台灣人加班的苦命現象。

台灣人之能夠忍受長時間工作,在原本該下班時還自動拚命加班,應該就是拜中小學時養成的習慣所賜,反正下了課不是寫作業就是上補習班,已經習慣到麻木了吧?從人均GDP上來看,台灣並沒有把長工時換成相等的回報。這個時代,講求創意和創新,這些都不是靠長時間當乖寶寶寫作業上補習班就能培訓出的。

台灣沒有人才嗎?其實有,因為真的人才,並不需要逼迫,自己就會主動去學習。可是台灣這樣嚴苛的學習環境,除了訓練出耐操的員工,他們原本可以用來閒到發掘真正的專長興趣的,很大部分就此埋沒了。也因為台灣的工作環境太嚴苛,就算有機會發現自己的真實力,恐怕也到國外去發展了。這十年來,台灣流失的人才,恐怕也有百萬之譜吧?如果台灣能讓他們發光發熱,台灣的GDP真的不會再翻一倍嗎?

有本好書《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作者就用科學的方法,以行為經濟學的案例來說明,時間上的寬鬆,是很重要的(請參見〈多多才益善的匱乏經濟學〉)。台灣對寬鬆的極不重視,從中小學塞滿的作業和補習,就可見一斑。當作業都塞得滿滿的,有多少學生還有時間去嘗試尋找真正的興趣?還有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

即使不談高調的人生、興趣之類的,就功利地來談,《匱乏經濟學》就很明確地指出,把班排得滿滿而缺乏寬鬆,是非常有害的。《匱乏經濟學》用紮實的理論和有趣的實例來說明,寬鬆為何是必須品。台灣近年雖然高工時、高生產力,可是卻陷入窮忙的危機中,因為絕大多數人在上班時,僅能忙著應付眼前的狀況,沒有時間、精力和心力去放眼未來,難怪台灣許多政策僅是為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少長遠的規劃。

當這些小學生長大後,他們的世界中所需的能力,真的還是能夠有耐心在寒暑假寫作業嗎?他們能夠閒到去發掘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在寬鬆的狀況下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否才是未來世界他們更需要的呢?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看見邊緣世界的詩想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一本好書,能夠開拓眼界,改變許多對世界的成見,這不見得比不上出國吃美食和打卡。

吾友希米露《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就是一本能擴展視野的好書。《詩想》整本書只介紹了三首英文詩,可是從希米露生動活潑的筆觸和博學多聞的知識,用她英美文學的專長,讓我們從三首沒有太多生字的英文詩中,認識了三個不同世界,收獲非常豐富。

希米露是政大英美文學博士,曾任政大兼任助理教授、德霖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她經營了一個超受歡迎的部落格「希米露的部落格」,為大家解析西方電影裡頭的許多隱喻和深意,為我們觀看電影增添了大量智識上的樂趣。

《詩想》中談到的三首詩選精選自奈及利亞、印度和庫德族知名詩人的代表作品,他們都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詩人,可是卻用英文詩發光發熱,讓世界認識到了他們的民族,這些詩涉及了國家與族裔、膚色與種族、市集與文創、戰爭與和平等。這三首詩,都是非常淺顯易懂的英文,生字不多,可是每一句,都值得大書特書,這是這幾位優異的文學家深厚的功力。

《詩想》中的三首詩,呈現出不同的文化面貌,各別有不同的文化與歷史,不僅是抒情而已,也含著各自在殖民歷史下的無奈和希望。不管是庫德斯坦也好,奈及利亞也好,印度也好,都飽受過西方列強的欺凌,但是這些詩卻非單純的控訴,而是從人類情感的基本面,呈現了心靈上的追尋和質問。



Shetland Arts, CC BY-ND 2.0


《詩想》第一位詩人是庫德斯坦的秋曼.哈帝(Choman Hardi),她的詩集就是戰地人生的縮影,透過其詩作看見庫德爾族人戰亂中的離散、初戀、人生方向的取捨抉擇,以及如何重建家國的堅毅。她出生於伊拉克庫德斯坦的蘇萊曼尼亞(Sulaimani),現任教於蘇萊曼尼亞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Iraq, Sulaimani)。




庫德斯坦(Kurdistan)是一個橫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四國山區的地區,一直都是庫德人聚居的地方。庫德人一直爭取在庫德斯坦地區建國,但一直受到四國政府的鎮壓,夾在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和突厥民族間求生存。庫德斯坦地區還居住著大量的亞述人等其他民族。庫德斯坦本來是鄂圖曼帝國的一個省。原本鄂圖曼帝國承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讓庫德人與其他民族一起獨立。但是在洛桑條約中,庫德人的利益被出賣,大部份的地區仍然由鄂圖曼帝國的繼承者土耳其共和國統治,而東部的地區則被伊朗及英國佔領的伊拉克瓜分。

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強人海珊(Saddam Hussein,1937–2006)趁亂用化武對付北部的庫德族,試圖滅族。當時西方列強為了制衡伊朗,對伊拉克此舉居然睜隻眼閉隻眼,沒有強力制裁伊拉克。直到發生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西方媒體才翻舊帳把海珊的暴行公諸於世;要不是為了對抗伊斯蘭國,西方列強恐怕還是會置庫德人不理,因為庫德人有相當多的居住地是在土耳其境內,為了巴結親西方的土耳其,西方列強不會把庫德人的訴求當一回事。

雖然伊斯蘭國的種種變態行徑很吸睛,但庫德人還是相對被忽視。 庫德斯坦在伊拉克已實際脫離伊拉克政府的控制,讀了《詩想》後,也才知道原來庫德斯坦地區,經濟和建設已發展得比伊拉克其他地區還好。可是庫德人未來要爭取獨立建國,恐怕會碰上土耳其和伊朗的強力反對,在伊斯蘭國愚蠢地搞恐怖活動導致美俄法大力打擊其經濟力而衰退後,後來崛起的庫德斯坦可能成為未來中東的火藥庫也說不定,庫德人有可能又打破中東的勢力均衡。

秋曼.哈帝的詩,讓我們能夠認識到這個中東弱小的民族,在夾縫中生存的無奈,更能夠體會戰亂中,平民百姓飽受的折磨和摧殘。雖然在詩中,沒有人落下一滴淚或一滴血,但她婉約的筆法,反而更讓人心中淌血淌淚。《詩想》有對她那首情詩〈夏日屋頂〉(Summer Roof)的深入解析,讓我們不僅能夠認識到庫德人這個民族的許多歷史、文化,也讓我們能夠從情感上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


European Parliament, CC BY-NC-ND 2.0


《詩想》第二位詩人是的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以理性有禮又機智幽默的方式,帶領我們思考種族歧視的問題。渥雷.索因卡 在戲劇創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並在1986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非洲人。他的這首詩,其實更像一齣戲。





種族歧視無所不在,我們黃種人面對西方白種人,就自覺矮了半截,先自我歧視,要不然就是自卑轉自大。我們很可能也和西方人一樣去歧視膚色比我們深的民族,但卻從未體會過他們的感受,頂多是在一些電視電影中嘻笑帶過。索因卡的〈電話交談〉(Telephone Conversation)卻赤裸裸地呈現出當時英國白人對黑人有意無意的歧視,而索因卡應用機智回應後,獲得的是不禮貌的回應,這對重視禮儀的英國社會,是一記打臉。

從〈電話交談〉中,我們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非洲裔,如何受到英國白人的羞辱,但他沒有吶喊或嗆聲,而是用對方的母語,以巧妙的文字方式來回擊,結果讓對方不知所措。這樣的勝利,背後更多的是無奈和心酸。


CC0


《詩想》第三位詩人是印度的莎拉金妮.奈都(Sarojini Naidu),以仿若歌謠的詩句描述二十世紀初的海德拉巴市集,引領讀者深入印度多樣風土與文化。



印度是個文明古國,有很獨特的特色,例如種姓制度。印度也是個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的國家,即使國家是統一的,但是在民族、文化、語言上卻像歐洲一樣是多國分立,要瞭解印度這個國家,要換個角度,無法用我們社會即有的觀點來探究許多現象背後的成因。

奈都的一首詩〈海德拉巴市集〉(In the Bazaars of Hyderabad),短短一首詩,包含了許多印度人生活和文化中所需的種種,讓我們在精神上遊歷印度,這當然還只是冰山一角,這卻已讓人驚覺,對於印度這個世界上第二大人口的國家,印度人也遍及世界各國,連台灣的高等院校都有來自印度的科技人才,可是我們對這個文化原來所知少到可憐。

印度是我很想去旅遊探索的國家,因為印度給了我們最好的宗教導師。還好我還沒去印度前就先讀了《詩想》,否則很可能只是走馬看花,無法瞭解市場中種種商品背後原來有這麼多深厚的文化意義。

如果只把《詩想》扯上國際觀,就太膚淺了,雖然《詩想》確實呈現出更深廣的國際觀。我們能夠因詩而對詩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因為我們都有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能力。這些詩雖然是描寫三個民族各自的困境或歷史文化,但詩的力量穿越了種族和國境,能夠感動所有有情感能力的人,是屬於全世界的文化資產。

讀完了《詩想》,我還貪心地想要問,還會有續集嗎?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種子的大勝利






索爾.漢森(Thor Hanson)是位優異的科普作家,他的《羽的奇蹟》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Miracle)把羽毛在鳥類和人類的功能談得非常風趣(請參見〈鳥羽之美:台灣版《羽的奇蹟》〉〈鳥羽之美:鳥為何有多彩多姿的羽毛?〉),但他不算是鳥類學家哦,他更專精的是植物生態學,他有植物學碩士學位,而唸博士時則有一部分是在研究雨林樹木的種子。可是他居然還沒寫本有關種子的書,直到他兒子牙牙學語時,把SEED(種子)發成了HEED(注意),才讓他重新思索了種子。

索爾.漢森在《種子的勝利:穀類、堅果、果仁、豆類、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國,形塑人類歷史》The Triumph of Seeds: How Grains, Nuts, Kernels, Pulses, and Pips Conquered the Plant Kingdom and Shaped Human History)的妙筆生花,讓我們認識到種子這玩意兒的發明,是多麼了不起的演化大創新,讓種子植物在陸地上開枝散葉地繁衍生息;形形色色的種子突破了五花八門的難關,不僅為世界增添了多彩多姿的趣味,也滋養和孕育了我們的身體及文明,不啻是整個生命界的大勝利!

雖然漢森的博士論文研究雨林樹木的種子,但種子的學問實在太博大精深了,所以他還是四處請教專家,還有弄了各種種子在他家後院做了實驗,他也參加了研討會,去見識一下遠古的森林,《種子的勝利》是他探索種子的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遊記。

不管樹木有多巨大,全都是來自一顆顆小小的種子。《種子的勝利》並非要探討種子如何長成大樹,像逆流而上的魚一樣來勵志一下,《種子的勝利》要談的就是種子本身!漢森在《種子的勝利》探討了種子的五力--滋養力、統合力、耐受力、防衛力、移動力。雖然只是列舉了種子各種能力的冰山一角,但卻不斷在每一章中富含令人嘖嘖稱奇的故事。

原來種子的原力無所不在,我們文明的發展其實就是建立在各種各樣種子的利用上的。種子,其實不是生來給人類食用的,它們是植物為了後代而準備的便當,目的無非是為了傳宗接代,在地球上生生不息。有些植物是用糖類如澱粉為主製作便當,可是有些卻用油脂,有些還有大量蛋白質,為何會有不同選擇,植物學家也還未完全瞭解。巧妙的是,這些帶著便當的嬰兒,能夠知道什麼時候是吃便當的最佳時機,有些便當甚至能夠永保千年不朽。為了不讓便當被動物輕易吃掉,各種各樣有趣的便當盒也演化而出,讓漢森為了打開其中一些,要抄傢伙大費周張。

要保護便當,種子不僅只能演化出堅硬的便當盒,也可能演化出各種化學防禦機制,讓吃下去的動物成為天然肥料,或者讓牠們生不如死。種子要面對的敵人當然還不止是動物,還有真菌和其他植物,事實上這世界真的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些動物吃了果肉,反而幫助了種子傳播。有趣的是,有些防禦性化學物質,在低劑量時,反而能讓人愉悅,例如大量的香料,還有咖啡等等。

種子決定了人類的文明。當初就是有人為了吃種子,把種子播到了田裡,經過好幾個月的照料和等待後,能夠收割種子然後週而復始,於是我們的祖先就定居了。我們以為人類馴化的作物,篩選出再肥美的種子去播種,還改良出了形形色色的品種。可是,其實有可能是那些穀物馴化了人類,讓原本是雜草的它們,在一望無際的農田中繁衍,人類還會為它們除去競爭對手和天敵。進入農耕,我們的祖先的食物種類反而變少了,營養也沒變好(請參見〈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反而是我們的社會太養尊處優了,乾旱或穀物短缺時期還造成了羅馬帝國的殞落到法國大革命。

我們人類雖然培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種子,可是我們反而食用愈來愈少品種的糧食。我在美國唸博士班時在老闆家轟趴,問老闆怎麼都從不作俄國菜,他回答說因為美國的麵粉和馬鈴薯和俄國完全不同,作不出俄國菜,我才驚覺原來連小麥都有品種之差XD 為了保存寶貴的遺傳資源,各國也興建了種子銀行,漢森參觀了美國農業部的種子銀行。全球最大的種子銀行是挪威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Svalbard globale frøhvelv),關於種子銀行和種子的其他面向,可以參考《種子哪裡來?》An Orchard Invisible: A Natural History of Seeds)(請參見〈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

想當年,就是為了尋找肉豆蔻與胡椒這些種子,就促成了地理大發現,哥倫布到死都可能還沒搞清楚他發現了新大陸吧。雖然沒有發現他原本要抵達的亞洲,但從美洲帶回的種子,玉米、馬鈴薯、橡膠、辣椒、可可、菸草、花生、蕃茄、番石榴、木薯、木瓜、向日葵、番薯、四季豆、腰果、胡桃、香草(請參見〈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卻深深改變了歐亞的文明,今天有人能想像沒有辣椒的印度菜、泰國菜、馬來菜、川菜湘菜和韓國菜嗎?

不過哥倫布大交換也非單向的,帶到美洲的咖啡豆,也改變了中南美洲的農業經濟。咖啡在歐洲的流行,讓泡在咖啡館裡的歐洲人能點燃啟蒙革命。漢森現居的城市西雅圖,就是美國咖啡文化之都,著名的星巴克就是在那起家。漢森為了撰寫《種子的勝利》,到了一家稱作石板的咖啡廳去朝聖,試喝各種風味的咖啡;維也納則是歐洲最早流行喝咖啡的城市,上回到維也納時,也不免俗地去了中央咖啡館朝聖。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開業於1860年,在19世紀後期成為維也納知識階層重要的聚會地點。「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是詩人彼得‧艾頓柏格(Peter Altenberg,859–1919)的名句,其中的咖啡館就是指中央咖啡館。






讓人提神又嗜飲的,還不只是咖啡的種子,還有可可的種子,不僅做成了飲料,也製作成了各種甜點,讓人每吃一口,都能讓腦袋發出愉悅的歡呼。可可樹每個果實中大約可得到20-25粒可可豆。可可豆可經加工處理,成為可可餅、可可粉、可可脂等重要食物原料,能夠製作各種巧克力,給人戀愛的感覺XD

除了吃喝,棉花也改變了許多國家的命運。當年印度因棉布紡織業而富強,但也因為英國人的各項發明,讓一粒粒的棉花籽竟為工業革命揭開了序幕,結果成本大大比印度還低,打擊了印度經濟後,英國佔領印度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種殖棉花,讓南方老美發了,但也讓許多非洲奴隸從此離家背景生活水深火熱。美國南北方的矛盾,也造成了上百萬生命的犧牲,還有難以抹滅的歷史傷痕。棉花種子為了隨風傳播而長出的棉絮,在工業革命後,改變了全球各地的服裝,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幾乎都穿起西式的服裝。

種子對人類不是只有滋養而已,1978年9月7日,保加利亞異議人士喬治·馬可夫(Georgi Markov,1929-1978)在英國倫敦被人用雨傘刺了一下,由於雨傘尖端藏有包覆蓖麻毒的子彈,且其中含有約0.45毫克的毒素,因此使馬可夫中毒,並於三天後身亡。他的死因是在驗屍之後才為人所知,可能的兇手是保加利亞的秘密警察,而毒素可能來自KGB的支援。那是從蓖麻籽萃取出來的, 幾乎對所有的真核細胞都具有殺傷作用,能迅速致人於死。

最後《種子的勝利》以基改作物作結。基改作物在台灣引起許多環保團體的質疑,可是我們科學家在實驗室玩基改各種生物已經有超過卅年的歷史了,像是第一型糖尿病病人使用的胰島素,就是基改產品。可是為何基改種子才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我們可以接受天天滑智慧手機上網,天天吃著化工食品,卻無法接受種子裡有一兩個原本不屬於該物種的基因,是否是因為我們和種子有很深厚的文化連結?

無論你從前關注種子與否,《種子的勝利》能否讓你重新認識我們的世界,讓你讚嘆種子的種種奇妙!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改變帶賽局勢的賽局意識









想知道什麼是個賽局嗎?以上谷阿莫影片就用了大家都熟知的例子來解釋什麼是囚徒困境的賽局。

賽局理論(Game theory),又譯為對策論,或者博弈論,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係、資訊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沒想到原來牛郎和織女居然也遇上了。

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許(John F. Nash Jr.,1928-2015)開創賽局理論的分析方法之後,賽局理論被各個學術領域研究、運用。納許的一生非常傳奇,他申請博士班時,他的指導教授和前卡內基理工學院的老師 R. J. Duffin,給普林斯頓大學的推薦信中就只有一句話:「此人是個數學天才」。

納許在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的領域還有其他重要的數學成就。他在 1959 年之後,由於出現精神上的症狀,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psychosis),對外界事物產生幻覺,有被害妄想、思想紊亂,時而過度興奮,又時而過度低落。他的研究生涯曾經中斷,在 1959 年及 1961 年兩度進入醫院療養。在 1970 年後,症狀逐漸好轉,因此再度回到學術研究工作。

1994 年,他和其他兩位賽局理論學家約翰‧夏仙義(Harsányi János Károly,1920-2000)以及萊因哈德‧澤爾騰(Reinhard Selten,1930-)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事蹟被寫成傳記《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並翻拍成同名電影,榮獲第 74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使得他的事蹟廣為人知。




除了賽局理論,納許還有不少重大學術成就,因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以及在幾何分析上的應用所作出的原創性貢獻,納許和路易‧尼倫伯格(Louis Nirenberg,1925-)共同獲得了 2015 年阿貝爾獎(Abel Prize),那是每年頒發的數學國際獎項,被視為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納許夫婦從挪威領了阿貝爾獎後,2015 年 5 月 23 日回到美國紐瓦克國際機場搭乘計程車回家,卻在紐澤西收費高速公路南行方向發生意外,計程車司機嘗試超車時失控撞上護欄。奈許夫婦都被拋出車外,世界上最著名的數字家不幸當場不治,令人感到驚訝和惋惜。

想當年,納許在 1950 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時,他在那篇僅僅 28 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也就是後來為世人熟知的「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成為賽局理論中一項重要突破。經典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例如谷阿莫影片中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囚徒困境是很重要的概念,在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動物行動學、演化生物學等學科,都可以用囚徒困境分析,據說已有好幾千篇學術論文利用囚徒困境作分析。

囚徒困境不是個純學術問題而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碰到優劣難判、進退兩難的囚徒困境,我稱之為「帶賽者」。杜克大學教授大衛‧麥克亞當斯(David McAdams)在《賽局意識:看清情勢,先一步發掘機會點的終極思考》中,更進一步把賽局佈局到與我們更切身相關的商戰、生活中。他在 MIT 開設的「運用賽局理論創造策略優勢」,據說是 MIT 史隆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課。

《賽局意識》分二部分,第一部提出取得優勢策略的六大工具:一、 創造誘因,讓對手許下承諾;二、引入管制,改變參賽者的利益得失;三、合併或共謀,增加集體利益; 四、威脅報復,嚇阻對手行動;五、建立信任,贏得更多交易機會;六、培養關係,促成合作。

在討論六種工具的六章中,《賽局意識》各別提出許多案例,有些有趣的案例如下:我個人沒用過 Airbnb,不過上次在維也納訂到私人公寓覺得體驗超棒,加上有朋友用過也讚不絕口,以後有機會可能會用。全球飯店旅遊市場飽和,為什麼 Airbnb 可以異軍突起?《賽局意識》指出,Airbnb 在房客入住一天之後才付費,給予房客有機會確認屋主按承諾提供如實的住宿條件。《賽局意識》主張,只要能改變對手的策略或得失,就能讓對手許下承諾,做希望他們做的事。其他創造誘因讓對手許下承諾的案例,還有利用減肥債來抗拒誘惑。

美國由於消費者團體的一再提告,讓菸草商形象很糟糕,現在的吸菸人口愈來愈少。不過,《賽局意識》提到一個很弔詭的現象,就是美國在要討論是否該實行香菸廣告禁令時,菸商還參了一腳遊說政府執行香菸廣告禁令。原來他們打的如意算盤是,要避開菸商間的囚犯困境,避開無謂的廣告戰,不但減少訴訟費用,還因此增加營收。所以香菸廣告禁令這樣的管制反而是著了菸草商的道!《賽局意識》主張,其實政府可以利用管制或撥款來創造市場誘因,促使企業投入改善窮人生活的商業活動。其他引入管制,改變帶賽者的利益得失的案例,有馴化足球賽減少暴力和優先審查換新藥開發。

鑽石原本就只是一塊石頭,為什麼 De Beers 有辦法把它打造成永恆愛情的象徵,成為高單價的保值商品?藉由合併與共謀策略,可以整合集體利益,脫離商業競爭的囚徒困境。《賽局意識》指出,De Beers 藉由收購新鑽,壟斷鑽石供給,創造鑽石保值的形象。弔詭的是,和絕大部分愈便宜愈多人買的消費品大不同,當 De Beers 無法壟斷市場後而鑽石跌價後,反而更不受消費者青睞。共謀未必一定是壞事,《賽局意識》舉的另一案例是慈善機構合作聯合勤募,贏回捐款人信心。

避免囚徒困境,《賽局意識》提出可威脅報復,嚇阻對手行動。冷戰時期面對蘇聯的核武威脅,美國威脅只要蘇聯有動作就會跟進,進而達到恐怖平衡,避開玉石俱焚的兩敗俱傷。《賽局意識》主張,在商場上面對死對頭公司的流血殺價威脅,也可以採取同樣的行動。

汽車的折舊價,會影響新車的銷路。賓士、保時捷車廠藉由推出原廠保證,讓二手車價格變高,避開消費者懷疑車子品質而開出低價,車商只拿到低利潤的囚徒困境。這種認證方式,是讓交易雙方有了信任,可以做出可靠的承諾,就能夠開啟新的交易機會。大衛‧麥克亞當斯也利用信任讓他的孩子吃蔬菜。

有些行業,回頭客是營業的保證,所以修車師傅、牙醫和餐廳希望顧客能再次光顧,會對熟客提供優惠服務,鞏固雙方的關係,避開只交易一次,雙方互不信任的囚徒困境。這招黑道也懂,所以被逮的黑手黨弟兄甚少出賣主子,讓無惡不作的黑手黨老大老神在在。

總結以上六個策略,帶賽者理論上可以應用《賽局意識》提供的策略反敗為勝。《賽局意識》還附了一個囚徒困境的「逃生路徑」整理,供帶賽者依面臨的局勢,例如能否改變得失、是否為「動態行動」、是否有「承諾行動」或是否為重複賽局,來選擇適當策略。到了《賽局意識》第二部,大衛‧麥克亞當斯提出六個實際的帶賽案例。

如何幫助確保線上競爭,維持低價?比價網站本該提供消費者低價商品的資訊,為何零售商還可把商品維持高價?因為比價網站上看到的大部分產品價格都相同,因為零售商會在其他人打折的時候快速跟進打折,這使得每個零售商都避免率先降價,掉入一起殺價的囚徒困境,但消費者卻討不到便宜,這是好是壞?

如何避免漁業管理發生災難性的管制失靈?急速冷凍技術發明後,漁獲可以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不敗壞,導致漁產需求大增,每個漁民盡可能多捕魚,卻因為過度捕撈造成魚源崩跌,魚獲少了又只好再更努力捕魚才能維生,陷入囚徒困境,只有透過管制,才有機會解決這個帶賽的問題。

如何進行房地產銷售改革,為買賣雙方提供更好的服務?賣房子時,如何讓房仲幫你賣得更高的價錢?經濟學家發現,賣方的房仲為了快速成交賺取佣金,會說服屋主開出較低價格吸引買家。但如果賣自己的房子,卻會花更多時間賣出更高的價格。要讓房仲與屋主的利益一致以免帶賽,也許該修改銷售契約。

急診室人滿為患是大問題,但美國有些求診的人卻只是想要解決藥癮的人,而醫院透過病人滿意度問卷來提高服務品質,卻因此讓醫師不願得罪病人,開出麻醉藥給藥癮者。《賽局意識》要改善使用評分的方法以降低法律責任風險。

如何增加 eBay 買家和賣家的信任?網路詐騙多到像垃圾一樣,eBay 怎麼克服賣家詐欺、買家勒索的問題?在拍賣網站上,買賣雙方的信譽會影響交易意願,所以兩方都有動機製造信譽優良的表象,但這很容易產生糾紛,要保護買家防止賣家詐欺、保護賣家防止買家勒索等帶賽問題,《賽局意識》提出拍賣網站可以有很多種做法,例如同步評價等等。

如何逆轉抗生素抗藥性的恐怖全球趨勢?如果置之不理,可能使我們對肺結核之類的可怕疾病毫無防禦能力?濫用抗生素產生的細菌抗藥性問題,已經讓全球防疫出現警訊,這是公共衛生界的嚴峻賽局,《賽局意識》希望透過感染、傳播與治療三個賽局眼光,能夠戰勝細菌的帶賽!

在《賽局意識》中,大衛‧麥克亞當斯不僅清楚說明賽局重要概念,還加上搭配以上實際案例,詳盡解析帶賽者可以逃脫種種囚徒困境的方法,鍛鍊跳脫帶賽現狀的思考方式,是本可讀者頗高的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健康、財富與不平等的大逃亡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英裔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2013年的好書《財富大逃亡:健康、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The Great Escape: Health, Wealth, and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在獲獎一個月後就在台灣出版。迪頓是一名微觀經濟學家,主要研究消費者選擇,專注方向為健康、貧困和不平等。

安格斯‧迪頓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部分濃縮在《財富大逃亡》了吧?我們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平等的,當我約廿年前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唸書,僑生同學們都感受到台灣相對高的物價和薪資,到了美國去唸博士班,也體會到這個第一強權的國民高購買力,即使到在東南亞,跨過了柔佛海峽,薪資和物價就差了一大截。但比起非洲許多貧窮國家和歐美富裕國家,這差別也不算什麼。

即使是同一個國家,像是美國,也存在著重大的不平等。最近有篇報導,是《富比士》(Forbes)列台灣五大缺陷,質疑台灣真的是先進國家嗎?對此,我的眉批「老美許多大城市市中心夜晚就淪為犯罪溫床的鬼城,低收入家庭住的地區破敗不堪,地上滿是垃圾,販毒槍戰是家常便飯,也有資格教訓別人?」受到許多朋友贊同。老美的貧民區,生活水準可能還不如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呢!有些場景畫面,會讓人懷疑是不是身處黑暗大陸。

這些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以及國內的不平等,究竟是怎麼造成的?而不平等又導致了哪些問題?不平等究竟有益還是有害發展?在種種不平等中,哪些是至關緊要的?富國可以有更多財富,但富國人民買得到幸福和健康嗎?這些都是個大哉問!《財富大逃亡》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為何能獲得財富和健康,為何還有人遠遠落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安格斯‧迪頓有紮實研究成果,也是讓他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成就。

《財富大逃亡》的原文書名「The Great Escape」,也是一部1963年電影《第三集中營》(The Great Escape)的片名,劇情是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的戰俘營裡,每個人都渴望著自由。美國上校希特與英國軍官羅傑計劃秘密挖掘地道帶領250人一起逃獄,所有人都貢獻了心力,有人製作逃獄要穿的平民服裝,有人製造假証件,還有人負責儲備糧食,隨著地道即將大功告成,營裡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在這場盛大的逃亡計劃中,最終只有少數幾個人幸運生還。




迪頓在《財富大逃亡》中表示,經濟發展史可以理解為「大逃亡」的歷史,先進國家逃離了貧困和疾病,現今大部分人都變得更富裕、更健康、更長壽,而發展中國家則還在「大逃亡」的路上。因為部分人口逃離了不幸,但還有許多人口停留在貧困和疾病的困擾中,所以產生了極大的不平等。人類一方面擁有了疫苗、抗生素、防蟲措施和潔淨水源,一方面必須對抗大饑荒、愛滋病和文明病。

迪頓雖然是經濟學家,但他也很重視歷史。《財富大逃亡》在討論全球的健康與財富時,不僅聚焦於現代,也回顧人類發展的歷程。他探討人類的健康發展史,討論數十萬年前的狩獵與採集生活為何影響現代人的健康,以及人類從十八世紀開始努力降低死亡率如何奠定現代的健康進步模式。十九世紀末,細菌致病論的發展與採納,為另一波爆炸性的進步奠定基礎,我們人類現在的健康狀況整體來說,是比我們絕大部分祖先都還好。百年來,平均壽命在許多國家已增長了超過五成。但這同時也打開另一道鴻溝,使得富國與窮國人民的存活率出現極大差距。

二戰結束後,全球加快腳步研究醫療方法,以便拉近自十八世紀開始形成的健康鴻溝。其間獲得許多重大成就,例如運用抗生素、防蟲措施、疫苗注射和乾淨水源,讓數百萬孩童免於死亡。雖然窮國與富國平均壽命差距縮小,但還不夠接近,且全球曾遭遇某些可怕的災難,例如1958至1961年間毛澤東的大躍進造成的中國大饑荒,以及非洲國家近年流行的愛滋病。目前還有許多國家缺乏適當的常設醫護系統某些地區還有孩童嚴重營養不良,大量孩童只因生在「錯」的國家而難逃一死,這是不能夠接受的。

知識就是力量,細菌致病論的發現和傳播,是傳染病和兒童死亡率下降的主因之一。但應用知識卻不是免費的,有錢才能有充足的營養,政府也才能有效建立衛生設施,提供安全的水源。雖然錢可能無法直接買到健康,健康和財富是相關,富國人民一般來說比窮國健康,同一國家內,富人也一般上比窮人健康。 一般上,在人均GDP一萬鎂以下,壽命和人均GDP呈線性關係,但超過一萬鎂的人均GDP,那條線就變平了。在富國,大部分死亡是慢性疾病,而非傳染病。

經濟成長和脫貧是兩回事,但全球赤貧人口(每天所得少過一鎂)過去卅年開始大幅減少,堪稱人類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脫逃行動,主因在於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印度經濟成長表現非凡,改變了十幾億人口的生活。其他如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台灣、泰國的經濟成長也傲人,小時候馬來西亞很窮,但拜經濟成長所賜,現在出生的小孩的物質生活,是比我們小時候好很多了。但許多人已經逃脫,也有不少人被遺棄,現今仍有約十億人口三餐不濟,一日平均所得不到一鎂 。

迪頓雖然放眼全球,但因資料健全和品質的關係,他也花了三章專論美國。二戰以後,經濟成長為美國帶來新的榮景,使得貧窮人口(尤其是非洲裔和年長者)顯著減少。七十年代以前,美國曾是全球重要經濟楷模,此後成長持續減慢,所得差距因富人激增而持續加大,其他富裕國家也不遑多讓,所得不平得也擴大中。

不平等是雙面刃,就因為有了不平等,所以才刺激有人要力爭上游地努力,所以不平等有其建設性。因為科技和全球化,現今教育、創新和創意獲得的報償高於往昔,確實更鼓勵有能力且努力的人。但不平等的擴大也顯示出黑暗面,讓美國成為金權國家,導致國民的幸福受到政治和經濟的威脅。不僅是生對國家決定了許多人能否長大成年,在富國中出生的家庭,也決定了未來的成就。他指出,兩代之間的收入是高度相關的,顯示社會的流動性有相當大的部分是被卡住的。安格斯‧迪頓表示,我們對極度不均的後果感到憂慮,並非是因為嫉妒,而是因為高所得者可能會危脅到其他人的福祉。如果富人以財富獲取政治影響力,讓民主成為貴族政治,廣大人民的福祉被忽視,對全民有利但對富人無益的公共服務可能被破壞,不平等也會是一件危險的事。

對於幫助窮國,迪頓提出大家應該和不該採取的行動,如果幸運地生在「對」的國家,應該善盡道德義務,協助全球減少貧窮和疾病。他非常肯定這點,認為已經掙脫貧窮和疾病的人,必須幫助依然受困者。然而,很多人認為富國應該以提供外援的方式,以及透過多國政府(大都設有官方援助機構)、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或是在各國國內或國際上營運的非政府救援組織,來履行這些道德義務。

迪頓卻指出,這類援助有可能會破壞某些國家的成長機會,那還有什麼理由抱著「應該做些什麼」的觀念繼續提供救濟?停止援助是否是利大於弊?他認為過去五十年,援助對於經濟成長和減少貧窮的成效值得質疑。有鑑於國際援助成效不彰,甚至有害無益,他倡議採取替代措施,包括對製藥公司提供新誘因、取消貿易限制等,讓開發中國家也能展開大脫逃。

迪頓的《財富大逃亡》 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到,經濟繁榮如何提高和增進壽命和健康。正如他指出,知識是經濟繁榮和健康的關鍵,尤其是對健康方面。知識也促進了經濟成長,只是因果關係沒那麼清晰,所以我們對經濟成長的所知還有限。不過這個進展也可能是脆弱的,例如愛滋病曾大力打擊了醫學界對壽命和健康所作的努力。而最近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發生時,許多經濟學家都還在沒完全搞清楚狀況。

我們現在還有許多新的問題,包括恐怖主義、氣候變遷、經濟成長趨緩等等,對增進人類的福祉,我們還在努力探索的路上。迪頓認為我們還能審慎樂觀,未來還是有可能光輝的。要對於國家福祉、經濟成長、壽命增長、健康改善等等的關係作討論,《財富大逃亡》 是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到好市多秒買秒退是可接受的嗎?


Mk2010, CC BY-SA 3.0

有網友發起到好市多秒買秒退林鳳營鮮乳的活動,這活動在網路上遭到支持抵制頂新的朋友強烈的正反意見。我個人認為,拒買拒喝是個人自由,是不作為的消極抵抗,完全沒有道德上的疑慮。抵制代表的是一種不認同、不信任,是消費者的權利,號召大家抵制也是權利,是要藉由市場力量教訓有違公眾利益的企業。在一連串的黑心油事件中,頂新都有涉及,無論司法判決如何,都已重創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和造成民眾的食安焦慮,也表示這家企業的品管和採購不值得信賴。抵制是一種宣示不信任、不認同的合理方式(請參見〈抵制黑心企業救台灣!〉)。

可是秒買秒退是直接傷害,這在道德上是不同的。假設有個討厭的朋友因為濫賭欠了黑道一百萬來向你借錢,你有兩個選項:甲)你拒絕借他並召告天下讓大家知道他是無可救藥的賭徒請大家別再借他錢;乙)你答應借他錢但限期最後一分鐘開了張空頭支票讓著急的他去還債。兩個選項的結果都是他還不了錢被黑道打殘,可是兩件事在道德上是同一回事嗎?

有朋友指出,會有這疑慮是因為反對者把這行動界定為惡,但支持者及行動者不見得認為這是惡,甚至認為這是義舉,如同義戰的概念。而且此活動是符合好市多的法規和公司政策的。是符合法規和公司政策,可是卻是種濫用,因為原本的公司政策是為了讓消費者買到不適用或有問題的商品,把商品拿去退貨退款,可是秒買秒退活動的人,早已知道商品是不適用的,只是利用方便來惡整企業,是濫用這個政策。

我們在美國留學時,就常常耳聞有留學生,每回去好市多買維他命、沐浴乳、洗髮精等等, 就是自己用掉,都在退貨期限內把使用到一半的東西全都拿去退貨退款,再買新的週而復始;或者家人赴美探親,就去好市多買充氣床墊,用了幾週拿去退貨退款。那麼這些符合法規和公司政策的行為,有沒有道德上的疑慮?

有朋友認為,滅頂是公益行為,不是自私地自己用掉,還是符合公益的。可是公益就能無限上綱嗎?如果去好市多買東西,分一半給窮人,剩一半再退貨,不也公益嗎?如果要說廠商是無辜的,那我去挖那企業高層有人逃漏稅、養小三、買軍火商股票,是否也能正當化此行為呢?

再來個思想實驗,如果有某大食品企業董事長出櫃,公開支持同性戀,還捐款給同性戀團體,那麼保守團體是否也該發起秒買秒退來教訓該企業?如果他們認為同性戀老闆的公司出品的食品是不潔的,會污染人心,同性戀是神不允許的,會傳染性病等等,認為教訓同性變是義舉,是公益的行為,那麼此舉就能被接受了嗎?如果企業老闆公開支持某政黨甲,另一政黨乙的支持者認為那太邪惡了,某黨是應該被消滅的,他們也如法炮製秒買秒退來進行他們認定的公益行為,而你剛好反對政黨乙,你是否仍可接受此行為?如果答案都是可以,那你是言行一致者,如果不能接受了,那麼又憑什麼只是心裡頭爽一下就認可這個行為了?

有朋友來問說,那又怎麼看待關廠工人臥軌這行為呢?我認為兩者不能兩提並論,因為一來臥軌也是消極抵抗,他們沒有作積極破壞,雖然還是造成台鐵和乘客不便,但那是間接傷害;二來,關廠工人對抗的是有權力的政府,可是頂新是民間企業,政府和關場工人之間存在重大的權力不平衡,但頂新即使可能有政治獻金,但他們仍不是權力直接操之在手;三來,關廠工人的抗爭是因為多次溝通協調無效,多次走上街頭也無效,才出此下策,算是走上絕路。可是頂新案只到了一審,後頭還可能有二、三審,還沒有定讞,消費者還不算走上絕路,一連串的抵制已造成頂新集團財政上的虧損,導致他們出脫松青超市。

另外,哲學哲學雞蛋糕老闆朱家安表示「如果你主張拒買抵制頂新,就不應該以「浪費食物」為理由批評好市多行動。」

對此,我們先來個假設。某甲是小開,有次買十個便當,再依心情吃一個,九個未吃的直接丢掉;某乙半夜到便利超商,店員正要把九個即將過期的便當處理掉,問當時唯一 顧客乙,便當免費送他,可是乙從不吃超商便當,而且也不餓就拒絕了。同樣有九個便當進了垃圾桶,乙得知甲的行為,他有資格批評甲的行為是浪費嗎?

乙當然有資格批評甲,而且便當的過期並非乙抵制造成的,如果便當賣不出是乙抵制的結果另當別論了吧。但是主張拒買抵制頂新,就不應該以浪費食物為理由批評好市多行動的主張還有一個盲點。

假設市場供需不變,牛奶的總供應量和需求量不因滅頂而改變,而市場本來就有一定比例的牛奶在超市放到過期,假比例為10%好了,而各廠牌牛奶放到過期都差不多,那麼滅頂可能只是把攤到各廠牌的過期比例全攤到林姓鮮奶,其他廠牌的過期比例降低了,總過期比例可能是不變的,所以可能並沒有多製造浪費啊。即使有部分消費者乾脆不喝牛奶了,改喝其他飲料如豆漿好了,那麼過期的豆漿就變少了吧,整體上可能並沒有更多的浪費啊。

秒買秒退可能製造出虛假的額外需求量,而是直接倒水槽浪費掉的啊,所以是有可能造成額外的浪費的。假設林姓鮮奶市佔率是20%,鮮奶總共10%的過期全算到林姓廠牌去,其他鮮奶放到過期的降到近乎零,這意味著林奶廠牌原本只有10%會放到過期但因抵制提高到有一半50%放到過期。再假設秒買秒退倒掉了林姓廠牌10%的鮮奶,那麼這10%中本來就有一半會預期因抵制而放到過期,那麼就總共有5%原本會被喝下肚的林姓鮮奶直接倒掉了啊!另外50%的林姓鮮奶是因為有消費者習慣只喝林姓鮮奶或者不認同抵制好了,加上其他廠牌銷售一空,那麼是有可能無法尋求替代品的。這雖然是假設,卻是為了說明,秒買秒退是有可能造成浪費的,指責秒買秒退是浪費,是有可能成立的。

當然以上都只是假設性的思想實驗,對於這個秒買秒退的賤招,我不會想要把它說成非黑即白,而是深灰色地帶。只是大家要想一想,當你因為心中的爽快而精神上支持這個活動時,那些更該關注的食安議題,是不是只是因為這樣動用私刑的爽快淹沒了,這對台灣成為一個更先進、文明的民主公民社會,長遠來說是利還是弊。如果不想再去更深入關注種種公民議題,還有資格批判消費者抵制頂新不力嗎?

一個文明的民主公民社會,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辨,該徹底檢討的是整個體制,而非更多個案帶來的爽快!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我們哭泣的河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中,幾幅畫面震撼了大家的人心,那就是工廠偷排的污水把河川給染了色:





這些畫面曾讓很多高官演了震怒的戲,然後吃了很多會議便當,船過水無痕,想要污染台灣河川的,還是有辦法繼續污染吧,因為我們已經無法得知,財團要怎麼能不全身而退。本人樂觀開朗,身體健康(頂多胃潰瘍),無任何使我困擾之慢性病或心理疾病,此事件雖讓我深感壓力,故絕不可能跳入那些河川做出任何看似自殺之行為。

先不管台灣的河川,你有聽過湯姆斯河(Toms River, NJ) 嗎?




湯姆斯河是美國紐澤西州臨海縣的縣治,人口接近十萬人,是美國東岸的小鎮。湯姆斯河在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得獎好書《我們的河:科學與救贖的追尋》Toms River: A Story of Science and Salvation)中是主角。在那裡,有一家舊稱為汽巴嘉基(Ciba-Geigy)的瑞士化工企業,蓋了一個化工廠來大量生產染料原料及其他化學品。這家化工企業已轉型成大藥廠並和山德士(Sandoz)合併而改名諾華(Novartis)。







在生產的過程中,他們偷偷把大量的廢水倒在廠區的森林,或者把液體和固體廢棄物簡單裝入沒有防漏處理的桶中填埋於地底,由於湯姆斯河流速和流量不大,他們無法像在辛辛納提的工廠一樣把廢水永無止境地排到河中,一直到河水都出現了惡臭,才乾脆用水管排入大西洋。那些倒在廠區的廢水和廢料,透過砂質土壤直接滲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自來水公司利用水井提供市民生活用水,曾經一度全市都喝著受污染的自來水。湯姆斯河化工廠一度因為自來水的污染和市民鬧僵,但也一度達成合解。直到後來,湯姆斯河出現了不尋常的兒童癌症發病率,美國各級政府來展開調查。

《我們的河》作者費根(Dan Fagin)花了七年的時間,追蹤採訪湯姆斯河汙染事件,把整個來龍去脈寫成了一部洋洋灑灑的經典科學報導《我們的河》。這本書厚達600頁,裡頭鉅細靡遺地述說當地的故事,穿插了不少那些化合物的科學史。《我們的河》沒有訴諸義正詞嚴的譴責,而是公平公正地呈現科學證據和事實。面對科學上的未知,要不為了可讀性而過度簡化和通俗化但又能顧及正確性和完整性,是個大挑戰!讀《我們的河》不需要有太多化學甚至科學的背景,但《我們的河》卻還是忠實地把科學上的已知和未知很平衡地呈現出來。

英國化學家珀金(Sir William Henry Perkin,1838-1907),在18歲發現了首個苯胺染料——苯胺紫(Mauveine)。1853年15歲的珀金入讀倫敦的皇家化學學院(現為倫敦帝國學院),在1856年的復活節,珀金在自己的實驗室內進行有關奎寧的研究。他就在此時發現了苯胺紫。很快他便發現這種物質在光和洗擦都不易脫色,適合當染料。八月,他取得了專利權。當時的染料都很昂貴,製造過程勞動密集;在正值工業革命中的英國,這個新產品輕易成功了。以後珀金繼續進行有機化學研究,發現更多的人工染料。他發現了人工香水香豆素的合成方法,香豆酸的準備方法被後人稱為珀金反應。1874年他家財萬貫,賣掉工廠並退休。

過去染料只能從天然的動植物中萃取出來,所以染色十分昂貴,有些顏色的布料只有王公貴族才穿得起。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前44)被刺殺時穿的紫袍,是古羅馬身份地位的象徵,因為當時的紫色染料由一種地中海盛產的骨螺製成,一萬至一萬二千枚骨螺的肉汁才足以染成一件衣服。而且染料製作過程相當繁瑣,因此價錢很昂貴,有說一克染料需十公克黃金才能購買,一件紫袍價值連城。珀金能夠合成西方認為尊重的紫色,是化學的大勝利,但卻是一些人惡夢的開始。

汽巴(Ciba)和嘉基(Geigy)原本是是瑞士巴塞爾的兩大化工廠,他們在製造染料時,也把流經巴塞爾的萊茵河染過色,因為關稅的因素所以在美國設廠,後來也因為成本的考量,許多化工廠陸續轉移到環保規範鬆散的發展中國家去。瑞士現在的環保法規當然是極為嚴格,我十年前去瑞士旅遊時,看到那裡到處都是粉藍色的湖景,真的是太震撼了!那裡簡直就像是一塵不染的人間仙境!






可是讀了《我們的河》卻也瞭解到一些問題,原來瑞士一塵不染的仙境,是有代價的,只是代價是由他國人民來付,甚至連世界第一強權的美國也沒逃過魔爪,而醜事一爆發出來,也上演了官官相護的戲碼,官員也為了經濟發展,先偏袒財團再說,除非事情真的鬧得很大,甚至該鎮居民一度還把官員押在學校裡,才逐漸低頭認真看待。

經過當地居民的努力,他們今天不必喝著受污染的自來水了,可是很多問題仍有待釐清,因為流行病學的研究,尤其是把污染物和致癌扯上因果關係,在科學上也很有挑戰性的,儘管當地的兒童罹癌率真的高到異常。

在工業發展中,我們現在羡慕的先進國家,像是歐美日等等,都發生過工業污染而造成的悲劇。 現在歐美日等國能夠擁有乾淨的河川、海灘和空氣,全都是更嚴苛的法規所帶來的。我們現在的科技進步真的很多,能製造出愈來愈多種的化合物和越來越複的高分子聚合物,可是在防治污染方面的進步卻有限,一般上跨國大企業都不願真的花成本在解決污染的問題上,而是把工廠轉移到落後國家,利用當地落後的法規和政治腐敗降低成本,把成本外部化。如果在某一國家或城市玩得太誇張而引起公憤,頂多就落跑到更落後的城市或國家去。

《我們的河》中,我們可以讀到,即使在美國這個法治的先進文明國家中,仍然也要面對到企業和政府的白爛,要不是美國民氣剽悍,不輕易善罷干休,而且有一流的科學家,否則也可能像很多黑心企業污染了台灣的河川、土地和食品,還能拿到租稅和水電補貼。台灣的河川、土地、空氣污染在富裕國家裡算是嚴重的,可是迄今仍未見有大幅的改善,常常是雷聲大、雨點小。

面對愈來愈老化的人口,很多因為污染而造成的問題恐怕會一一浮現,荷包賺飽飽的富人可以帶著錢落跑移民到山河秀麗的國家去,努力打拚的老百姓如果拚到一身病,賺來的錢拿去付醫藥費,這樣的發展是爽到了誰呢?或許大家是該想想,我們是否要有一個山明水秀可以和環境輕鬆共榮的舒適環境,還是睜隻眼、閉隻眼拚命撈錢放任環境污染惡化,再把錢花去出國消費人家秀麗的風景,然後等老了再花更多錢去治病?

在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強勢倡導下,我們未來恐怕還是會消費其他落後國家人民犧牲了健康換來的廉價商品,除非出現體制上的重大變革,例如利用搖籃到搖籃的概念打造污染更少卻還能讓經濟滾動的工業設計,或者在溫飽無虞後把環保的價值也融合到消費的體驗中,創造出更大的附加價值(請參見〈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現在只能但願地球在被污染到承受不住前,如果我們的文明和物種沒被另一場世界大戰消滅掉前,我們就先走到了這一步吧!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科學怪物

有一個人的出世,只是為了滿足有錢父親的好奇心,但小孩長像實在太醜陋,慘遭到父親遺棄。後來小孩懂事後,瞭解到自己的長像是多麼嚇人,不容於世慘遭歧視,在憤怒下血刃了自己叔叔,並嫁禍給父親奶媽。父親在痛心之餘想要肩負起責任收養照顧親生兒子,可是後來卻又反悔,兒子悲憤之餘,又血刃了父親的好友和愛人……

這情節如果出現在八點檔,或者社會版,應該不會有人太驚訝,頂多當作茶餘飯後話題,然後正義魔人出來幹譙父親射後不理、喪盡天良,然後名嘴炒作死刑話題,誓死要讓那殺人犯就地正法,然後把錯都推到廢死團體身上……

但如果那殺人犯,是個人造生命呢?是由屍塊拚成的科學怪人呢?這時社會或許會彌漫著恐怖的氣氛,宗教團體也會出來說,看吧這就是撒旦的傑作……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又譯作《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幻小說,誕生於日內瓦湖畔,出自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之手。最初出版於 1818 年,較為普及的版本是 1831 年印行的第三版,有些學者認為這部小說可視為恐怖小說或科幻小說的始祖。





《科學怪人》算是我第一部以英文從頭看完的經典名著小說,記得那是大一英文課的指定課外讀物,因為英文課老師認為我們既然是生命科學系,就要讀一下這部經典科幻小說。這是那門課唯一的收獲吧,但也因為沒強制,所以讀完的同學應該沒幾人。真的把《科學怪人》讀完後,就會感嘆,原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有其深厚的道理的,因為這真是本非常精彩而內容豐富的小說,難怪會一再被改編成漫畫、電視劇、舞台劇、電影,科學怪人的形象也深入民心。

迄今《科學怪人》已被改編、或者出現在 46 部電影裡,從 1920 年到今年──單單今年就有四部電影用到「科學怪人」。其他電視劇、漫畫和舞台劇有用到「科學怪人」的,更是不勝枚舉,研究《科學怪人》而寫成的學術論文,也汗牛充棟。可見這部小說的魅力。最近一部與《科學怪人》有關的改編作品是剛上映的《怪物》(Victor Frankenstein)。






《怪物》只是用了弗蘭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 的名字,還加了新主角,裡頭的故事和原著出入很大。《怪物》就一部娛樂片來說,還算中規中矩,不難看但也不算太精彩,買票看沒覺得太虧但也不覺得有值回票價。

在《科學怪人》原著中,科學怪人是個很有靈性和理性的怪人,有同一般人一樣的情感需求,也需要被愛被尊重,雖然他血刃了不少人,但他連是個反社會的人都不太算。在過去的社會,凶殺案比現今常見,一般正常人在那樣的狀況,可能也會做出同樣傷天害理的事。但在《怪物》中,「科學怪人」只是出來收場用的,雖然看似殘暴,但也不是因為原本如此,如果去找一隻狼犬沒事用 BB 彈去射牠,被咬成重傷也不能怪那隻狼犬太兇殘吧?

《科學怪人》的靈感,來自瑪麗‧雪萊在德國萊茵地區旅遊時,途徑黑森州的蓋恩斯海姆附近的弗蘭肯斯坦城堡(Frankenstein Castle),兩個世紀前就有人在那做鍊金術的實驗,在日內瓦和朋友討論到了生物流電學(Galvanism)和一些都市傳說。




生物流電學是由義大利醫生、物理學家與哲學家路易吉‧伽伐尼(Luigi Aloisio Galvani,1737-1798)提出的理論。在 1780 年,他意外發現死青蛙的腿部肌肉接觸電火花時會顫動,從而發現神經元和肌肉會產生電力。

據說伽伐尼當時正在一張桌子旁,慢慢地給青蛙剝皮,要用摩擦青蛙皮產生的靜電進行電學實驗。他的助手用一根帶電荷的金屬解剖刀觸碰了死青蛙露在外面的坐骨神經。他們看見了電火花,而青蛙腿就像活著一樣踢了一下。因為該實驗,伽伐尼成為首位探討電力和生命聯繫的科學家。以此為基礎,科學界認識到肌肉運動的動力可能是液體(離子)攜帶的電能,不是之前氣球理論認為的空氣或流體。

伽伐尼用「動物電」(animal electricity)來描述激發他的標本肌肉產生運動的力量。他提出,標本的肌肉活動是由神經帶到肌肉的一股電流引發的。在他的同行(以及偶爾的對手)義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打(Alessandro Volta,1745-1827)的提議下,這一現象以伽伐尼的名字命名為「Galvanism」(生物流電學)。這就是為何「科學怪人」要獲得生命要透過通電,雖然現實中《怪物》裡那樣大量的電流應該只會製造出烤肉。

和純娛樂片不同的,《科學怪人》原著裡頭,有著大量值得一問的哲學問題,例如人創造人工生命是違反天理的嗎?科學該被限制嗎?創造者和被創造者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為何「科學怪人」自己也知道自己長像恐怖?美醜有絕對的嗎?因為身心障礙被社會遺棄的人,犯了罪是誰的錯?讀了《科學怪人》,我對「科學怪人」產生的憐憫,是遠大過憎惡和恐懼。

《怪物》相較之下就比較強調兄弟情誼。當然,裡頭一定要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比《科學怪人》原著更瘋狂,完全沒有社交能力,幾乎沒有朋友,一心只為了留名青史。《怪物》還有一個盡忠職守的刑警,相信上帝的他相信他們幹的是撒旦的惡行,拚死也要力阻。 《科學怪人》作為嚴格意義上的首部科幻小說,當然要有瘋狂科學家來闖禍。對於把屍塊拚成一個新生命這件事,是很難被社會接受的,宗教家會譴責說這就是科學家扮演上帝的邪惡行為。在宗教上,人是上帝用自己形象創造的,人沒有權力用非自然的方法創造出一個人。但是,這真的是違反天理的嗎?

《科學怪人》誕生的 1818 年,英國產科醫生布朗德爾(James Blundell,1791-1878)發明了新型輸血器,開始嘗試人與人之間的輸血。他給七位分娩大出血的產婦輸入人血,其中三例救活成功,第一次成功實現人類同種異體輸血。不過,隨後歷經了百餘年的時間,同種輸血的兩個大問題凝血和溶血,才得以解決。我們現在知道輸血是很重要的醫療行為,可是要不是有瘋狂科學家在幾個世紀前做了在當時驚世駭俗的實驗,成萬上億的性命可能就丟了。這段歷史記載在好書《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Blood Work: A Tale of Medicine and Murder in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請參見〈科學革命時代的血之祕史〉)中。

以下的論述可能會政治不正確,或者宗教不正確,但我想主張,科學家如果有天真的能用死去的屍體創造出一個人,有何不可?這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倫理問題,另一是科學技術上的問題。先談倫理,宗教家肯定是反對的,因為只有人的生命是上帝賜與的。科學家大多是無神論者,對生命科學家而言,生命就是單純的物理和化學現象,沒有所謂靈魂的存在,而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我也是不存在的,人只要有了腦病變,就可能變成像是另一個人,那麼那個「我」究竟在哪?

如果宗教人士對靈魂說真的有信心,相信人的靈魂不僅是物理和化學反應而已,那麼就完全不需要擔心科學家能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一個人出來,因為即使創造出了,那人終究沒有靈魂,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除非宗教家害怕的是科學家又再證明宗教是錯的,那就另當別論。

然而,如果科學家真能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一個有情感和思想能力的人呢?這恐怕不僅是宗教要完敗,我們也必須要面對到許許多多倫理道德和法律政治上的問題,例如請問那個人造人究竟該有什麼權力?他該保有自己的隱私嗎?他在公民社會上該參與什麼?

探討科學怪人的倫理問題,恐怕可以有許多精彩的辯論,在此就不再展開討論。那麼在科技上,人造人是可能的嗎?我的看法是,利用屍塊來拚成一個「科學怪人」,這構想永遠只會停留在科幻小說中,可是未來五六十年,當我們對人體中各器官組織的細胞組成瞭解得夠清楚,尤其是對大腦中所有神經元的連結能夠清楚地瞭解,那麼有一天理論上,是有可能用3D打印機,把一個人給打印出來的!現在 3D 打印機已經能打印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造器官如耳朵和骨骼,未來也可能打印出一些內臟器官供移植用。當人體器官的列印技術進展到極緻時,能否印出一個活生生的動物,也未必永遠只是科幻題材了!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的世界







如果我們這個時代就如《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Monoculture: How One Story is Changing Everything) 說的,是活在經濟故事裡,那麼大部分時事都和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等等有關,也不令人意外(請參見〈先去多元價值的單一文化陷阱〉)。而事實上,除了八卦緋聞和行車記錄器的畫面,新聞中所剩無幾稍為認真的時事,有哪些和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無關?

柯林頓(Bill Clinton)1992年的競選口號之一「笨蛋,問題在經濟」,就是直接點破民眾最關心的政治問題,就是經濟!而柯克頓確實也帶領了美國進入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即使他是個無可救藥的色胚和騙子,可是美國民眾仍大多認為他是位好總統。「拚經濟」,在台灣也成了好用的政治騙術,不管民眾感受如何,政客彷彿只要出來喊說先拚經濟再談公平正義,就能把日漸惡化的貧富差距、世代鴻溝、長工時、少子化、環境汙染、國土破壞等等等置之不理,還能公然把人民財產賤價徵收。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把經濟發展視為理所當然,只要經濟發展停滯,全民就陷入痛苦,政客就失去選票,連中國這樣的專制極權國家,都不能讓經濟火車頭停下來,否則習進平肯定會和他鬥倒的政客有一樣的下場。可是,在工業革命以前,從文明興起後,人類在物質上的人均所得,幾千年來幾乎就只有緩慢到可以忽略的成長,那為何我們現在比古人享有更多便利和充裕的物質生活,卻只因為今年的物質生活水準和去年的一樣(GDP成長為零),就哀鴻遍野呢?

這是個大家都盯著數字看的年代,盯著GDP、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失業率、股票指數、匯率、期貨報價……,各種經濟指票常見報章雜誌各版,有什麼指數一旦顯示景氣下滑,就引起社會騷動,朝野開始對幹起來,這時執政黨表現得像在野黨,在野黨似乎從未下野……

我不否認,不免俗的,我書架上也有一些和經濟指標有關的書,如《圖解第一次看懂經濟指標就上手》《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景氣榮枯都獲利的聰明投資術》《經濟指標告訴你&沒告訴你的事》《一口氣讀懂經濟指標:《經濟學人》教你看懂所有財經資訊》《早一點看懂趨勢的投資用經濟指標:從漢堡、房地產到金屬價格的景氣觀測技術》等等,想像自已有一天也能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或者至少挽救日漸消瘦的荷包。可惜,一直沒錢沒閒在玩投資,能玩的都只是在玩碰運氣。

在各種指數當中,政府最重視的,恐怕就是GDP,可是在百年前,根本沒有GDP,GDP是是美國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Smith Kuznets,1901-1985)在大蕭條後因應國會的要求而設計出來的,以瞭解那個經濟大災難的規模有多大。可是幾十年後,我們現在使用的GDP,真的有切實反映比我們的經濟生活好壞嗎?GDP成長是代表大家的所得增加嗎?其實,我們看這個數字出現愈多次,我們反而愈來愈困惑了,究竟數字代表了什麼?GDP成長變低,代表很多人要跳樓,自己也要哭了嗎?GDP成長了又如何?十年前能買這麼多東西,十年後也還是只能買這麼多,買不起的房子反而愈來愈買不起……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Leading Indicator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Numbers That Rule Our World)告訴了我們許多經濟指標的由來,讓我們知道政府是如何和為何要制定這些經濟指標,它們在制定的過程遇需要多少對參數來源和比重的判斷。

經濟指標,不管哪一個,都是把一大堆複雜的現象整理成一個個數字,再用一個人為的公式算出。即使是簡單如失業率,也涉及要判斷哪些人有潛在的就業能力,哪些人並沒有要找工作等等等,沒有任何一個經濟指標中的參數沒有涉及人為的判斷,所以把經濟指標當作像是長、寬、高、重量、體積、溫度、密度等客觀的物理量來看待,是不合理的。可是在我們的社會,已經習慣把它們視作客觀的物理量了。久而久之,有人還以為經濟學像是物理一樣是硬科學。

《GDP的多情簡史:GDP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每個國家都愛GDP?》GDP: 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也探討了制定GDP的困難(請參見〈GDP的多情撿屎〉)。《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進一步說明了,像是要研究通貨膨脹,有多困難,因為究竟哪些消費物價要放入計算,有些東西過去是奢侈品,像是手機、筆電,現在已經算是民生用品,可是一旦把手機、筆電這些價格一直下滑的東西放入,又和民眾的感覺有差,不放又不合理,反正放不放,比重多少都不是容易決定的。還有一堆免費的服務要怎麼算?臉書、Google和一堆媒體是大家日常所需了,可是大部分都不收費,那我們生活的改善又怎麼算?

各種經濟指數的制定都要有嚴格的理論基礎,各種數據的收集都耗費時日和人力,可是現在世界變動又實在太大,於是原本只能部分反映現實的經濟指標,卻一一開始脫離了現實,很多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和行為居然不會當作數據送入公式計算,那麼政府的政策怎麼能夠及時針對產業和社會的新問題呢?

要瞭解這些經濟指標,就要先懂得它們在什麼樣的脈絡下被設計出來,在後來又歷經了什麼樣的改變。《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就是用白話,來解說各各經濟指標背後的歷史,沒有艱澀的術語和數學,但有各種有趣的故事。雖然各各經濟指標都有它們各自的缺陷,但它們會被政府和媒體高度重視,也有五花八門的原因,我們也不該因為那些缺陷就不屑一顧,而是瞭解它們反映了啥,無法反映啥,才是正道吧。

測量「經濟」,是有各種假設,經濟指標並非物理量。而經濟學是不是科學,在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都有一系列筆戰。我自己認為經濟學其實算是科學,可是卻是軟科學,是比自然科學如生物學這樣的軟科學還軟的科學。經濟學可以使用科學的方法,也用了大量的統計和數學,多到有人以為經濟學就是數學的分支。可是,物理學也用了很多數學,但沒有物理學家會把物理學當數學,因為物理除了數學推導,重要的是取得參數,那不是靠理論就能得到了,要不然《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他們在黑洞奇點裡傳出來的數據是為了啥?所以把經濟學用了大量數學就當作數學來看待,是搞不懂數學和科學的關係。

另外,經濟學在一定的範圍內是對的,可是還無法預測所有現實世界的行為。有部落客常拿一些大頭經濟學家來說嘴,說只有誰誰誰是對的,其他絕大部分經濟學家是錯的,搞懂經濟學只需要讀某本書就行了。這無疑不是科學,是信仰!因為只有少數人才是對的,還有某些著作是對的,就是說其他學者無法再現那些對的理論和觀察等等,把所有挑戰視作邪門歪理和異端,這不是比較像是主張有法力高強教主的宗教嗎?把某部著作當作真理,當作已經解釋了絕大部分現象,這無疑也是在當宗教典籍在用,如此這門學科再還會有新問題和進步嗎?那不也就是宗教嗎?如果選擇了把一個學說當信仰,就不可能再看到這世界的真相。

研究「經濟」的難處,就是所有經濟指標都涉及了不同的假設,與其說經濟指標是為了要客觀地反映現實,還不如說經濟指標是為了滿足一些設計者的世界觀,把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量化計算出一個數值來看經濟世界的發展趨勢。而我們一旦接受了那些數字是重要的,就是接受了那樣的世界觀,認定了我們的物質生活中,什麼東西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

經濟世界是極為複雜的,但為了理解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把各種現象簡化。可是行之有年太久了,我們如果失去了一開始的好奇心和省察力,我們可能就因習慣盯著數字看,能喪失理解這世界的能力,成為為數字賣命的動物。其實,我們現在的世界,何嘗不就是個盯著數字的社會,大家為數字拚死拚活,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喪失了自由和自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