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心的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是一部必須要好好用心地去面對的好電影,如果沒用心就去電影院看,就錯過了一部絕世好片,還誤會了大導演侯孝賢的用心。

用心,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要作功課,《刺客聶隱娘》不是一部在不知前情提要下,就能輕易看懂的電影。可參見這篇〈給「侯孝賢電影麻瓜」的《刺客聶隱娘》觀戰指南〉,至少要把唐朝裴鉶在《傳奇》的〈聶隱娘〉原文讀一遍,原文很短,也不是難懂的文言文,要不然讀白話譯文也行。然後,還要再讀一次電影劇情大綱,因為《刺客聶隱娘》的故事和原著頗有出入,故事人物的關係也要先搞懂,這是一部不怕爆雷的好片。




更有心,可讀這幾本周邊文創商品:《行雲紀:《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唐 風尚》《拜訪刺客 唐傳奇》《刺客聶隱娘美術原畫唐風著色集》《印刻文學生活誌 7月號/2015 第143期(侯孝賢專號)》《聯合文學 8月號/2015 第370期》。這是向外求的用心。

最重要的用心,是向心內求的。如果一個人一生,都不曾對自己負過責,都不曾做出違背父母師長旨意的事,不曾傾聽過了內心深處的聲音,不曾有掙扎著、矛盾著、勇敢地面對的人生抉擇,那麼也千萬不要進電影院去蹧踏了聶隱娘吧,隔壁廳放的,肯定是更合口味的爽片。

要懂《刺客聶隱娘》,要先懂全戲一再重覆出現的一首詩詞《青鸞舞鏡》:「瀱賓國王得一鸞,三年不鳴,夫人謂,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鸞見影,終宵奮舞而絕。」

《青鸞舞鏡》典故來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卷十五〈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

《青鸞舞鏡》是聶隱娘的心境,也是嘉誠公主的心境,恐怕也還是田季安、田元氏、聶鋒等等的心境,更可能的也是侯導的心境吧。

《刺客聶隱娘》回到了大唐,可是不同徐克《狄仁傑》系列展現大唐的繁華盛世風,《刺客聶隱娘》少有對白,更多的是風聲、蟲鳴鳥叫聲。《刺客聶隱娘》取的景也大都是荒涼的郊山、田野,感覺蒼涼啊!那些景,有如水墨畫裡的山水。自古以來,山水畫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寄託。山水畫,畫的何止是山是水,畫的是文人的情與懷!

這樣的情與懷,就是為何侯導要回到大唐去的原因吧?而今神州可有大唐遺風?恐怕也剩東瀛京都還有大唐遺風仍可追憶。

回去,是為了尋找千古不變的。還不僅是千古不變,而中外也不變。人生千古中外不變的孤寂,人生中要做的決斷、抉擇和訣別,無論是台灣人、中國人、日本人,還是法國人,可有異乎?

什麼是「俠」?賈島〈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識。今日把示君,誰為不平事。」李白〈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盃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喧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過去的「武俠」,是道姑告隱娘知「殺一獨夫以救千百人,則殺之。」

然而,以暴制暴,何以制暴?殺了田季安,就不會有更兇殘的藩主取而代之?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殺田季安,不殺精精兒,該殺的是心中的懦弱。要殺田季安,對聶隱娘來說易如反掌,絕情比絕義還容易。做人很難,做好人更難,田季安與朝廷的對抗、田元氏的陰謀、胡姬用雞血偽裝,無非是守著自己難能的份。

對於暴君,聶隱娘可去而快之。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聶隱娘見小孩蹴鞠可愛,不忍殺其父,道姑以為其道心不堅,先殺其所愛,要其殺表兄,如此就能絕情?聶隱娘不但不殺田季安,連武藝高強的精精兒要殺她,她仍不殺精精兒。

俠,可殺,更可不殺!《刺客聶隱娘》開創了武俠新格局,俠不僅是除暴安良,還以柔克剛。俠之大者,在於俠為自己負責,俠敢面對內心深處,俠願作痛苦的抉擇,俠觀全局而能決斷,俠能和身外物訣別。

「瀱賓國王得一鸞,三年不鳴,夫人謂,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鸞見影,終宵奮舞而絕。」。「絕」,其實是《刺客聶隱娘》要談的深意。聶隱娘要殺田季安,留下的「羊脂玉玦」,其「玦」也通「絕」。絕,是絕情,是絕義,是絕響,是絕妙……絕,也是抉擇、也是決斷、也是訣別。這一「絕」,真是太「絕」了!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帶你住成癮套房的糖、脂肪、鹽








食安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議題,吃下肚的東西被爆了任何料,都讓人寢食難安,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地溝油等等等事件,一再重創台灣的形象和信心。可是,難道沒了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地溝油等等黑心加料,我們吃下肚的加工食品,就真的是安全無虞了嗎?

透過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的幾本好書《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Food Rules: An Eater’s Manual)、《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和《食物無罪:揭穿營養學神話,找回吃的樂趣!》In Defense of Food: An Eater’s Manifesto),我們瞭解到西方食品加工業和農牧業的內幕,還有像是《美味代價》Food, Inc.)這樣的書和記錄片挖出其他黑幕(請參見〈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及其延伸閱讀),以及像是《把化學吃下肚 造假的美味,揭開食品添加物的祕密成分:有哪些東西?以及它們為何有害健康?》Chemie im Essen: Lebensmittel-Zusatzstoffe. Wie sie wirken, warum sie schaden)這類的書透露出許多食品添加物的潛在健康危害等等(別把〈別把化學吃下肚?〉)。

這本《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Salt, Sugar, Fat: How the Food Giants Hooked Us)頗受好評,可是我原本卻懷疑,不是已經有很多人在寫書或拍記錄片爆美國食品加工業的料了嗎?這本書就算寫得再好,還會有啥新意呢?結果一讀下去,卻發現原來普立茲獎得主果然不是蓋的,邁可.摩斯(Michael Moss)這位頂尖的調查記者就是能透過精彩的一手報導,讓讀者身歷其境地跟隨他去挖出一個又一個食品業者的黑幕。

邁可.摩斯膽敢挑戰美國幾家富可敵國的食品業巨人,他採訪了數百名現任和前任食品業內人士,包括化學家、營養科學家、行為生物學家、食品科學家、營銷主管、包裝設計師、CEO和說客等等,在《糖、脂肪、鹽》報導中詳列卡夫食品、可口可樂、家樂氏、雀巢、奧利歐、嘉吉等大企業的經營實例。

邁可.摩斯以極具爆炸性的真實報導,揭露跨國廠商如何藉由控制產品成分,進而吸引消費者對其產品,尤其是垃圾食物上癮。他完整敍述了這些大企業的發展史,讓我們發現他們如何利用糖、脂肪、鹽這些我們非常熟悉,看來相對無害的食材,讓消費者和他們自己陷入兩敗俱傷的囚徒困境不可自拔。

讀了《糖、脂肪、鹽》,就會瞭解到這些一味迎合華爾街投資者和分析師的大企業,如何運用最尖端的科技,計算出甜味飲料的「極樂點」,或是重組脂肪的化學結構,以強化產品「口感」,混淆消費者感官。他們不會用「上癮」這名詞,而是用「渴望」。這些都是邁可∙摩斯為求報導真確,冒死大規模實地採訪眾多加工食品產業從業者,進入各大廠實驗室收集到各種令人驚心動魄的爆料,娛樂程度還不下《壹週刊》,如果愛看驚悚片的話。

食品本來是個很穩定的產業,很難大起大落,可是這些大企業,就商業手法而言,簡直就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成功!他們網羅的人才為企業創造豐厚的獲利!他們硬是能在有限的市場裡,擴展無限的商機,而使用的方法和菸草商和毒販幾乎無異,就是讓人上癮!食品大企業還採行學自菸草公司的行銷方式,混淆大眾對加工食品健康風險的顧慮;宣稱產品「低鹽、無脂」,但卻暗中調升其它添加物含量,還有他們也狡猾地操弄營養成分標示單位,降低消費者戒心。這些事實都是從精美包裝上無法得知的真相。

好的食物帶你上天堂,垃圾食物帶你住套房!這些食品大企業的產品,從麥片、餅乾、飲料、起司到冰淇淋,處處充滿「陷阱」。雖然他們死都不承認,也弄出一些科學證據,試圖反駁添加在產品中、但化為無形的糖、鹽、脂肪是全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肥胖問題的潛藏肇因。可是,大量攝取糖、鹽、脂肪,會造成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不是已知的、明確的常識嗎?

除了美國這個飲食文化極為薄弱的國家,我們都知道真正的美食,其滋味是無窮且有層次感的。雖然我們也嗜好甜的、鹹的、油的食物,可是一般上對非常甜、非常鹹、非常油的食物,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排斥,所以才會有人買手搖飲料要微糖、拒吃太鹹的食物,或者對太油的食物敬而遠之,這類的喜愛不僅是知道它們不健康而已,而是吃了身體也不適應而不舒服。

我在美國唸書時喜歡空閒時自己做甜點,因為實在受不了外面甜過頭的甜點。有次室友為同學慶完生,賞我幾塊吃剩的蛋糕,是美國超市隨著可見,厚厚的糖霜奶油蛋糕,我才吃了一塊,沒多久就昏睡死在床上,到第二天早上起床還覺得腦袋鈍鈍的很不舒服,據說吃了那些超高熱量蛋糕而身體不適的留學生還不少,美國人怎麼吃了就會沒事呢?

當然,很多老美把可樂當白開水喝,也不算啥新聞了,一堆可樂上癮的留學生在美國發福,回台灣後變瘦,也不是什麼新聞了,老美怎麼就不曉得可樂會讓他們肥到死?這就是高熱量加工食品最可怕之處,當消費者上鈎了,肥胖的身體會渴求更多熱量而惡性循環,讓肥胖不再成為意志力的問題,而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疾病。

儘管這些食品大企業一再宣稱他們的食品不會造成健康問題,可是摩斯發現,這些加工食品業者老闆和主管會刻意避食自家產品。他糾舉出食品大企業如何利用行銷手段,瞄準兒童進行洗腦,誘其上癮。這些食品大企業發明了一種垃圾食品便當盒Lunchables,吸引懶得或沒空為孩子準備食物上學的父母,讓他們在學校大吃垃圾食物。

老美飲食文化極為薄弱,經濟學家泰勒.柯文(Tyler Cowen)在《中午吃什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An Economist Gets Lunch: New Rules for Everyday Foodies)對美國的飲食文化之沉淪,有一些見解。柯文提出近一個世紀前的禁酒令讓大量優異的餐廳倒閉,加上美國人花太多時間在看電視,還有順從小孩的兒童口味,也是造成美國食物愈來愈難吃的原因(請參見〈經濟學家中午吃什麼?〉)。

美國食物難吃到只剩下甜、鹹和油。甜,當然是很明顯,可是說鹹,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油膩嗎?好像也還好。其實問題就是出在這上頭。我們對甜的接受度很高,你會直接把高純度的糖果直接拿來吃,可是沒有正常人會以吃鹽和喝油為樂,美國食物的高鹽和高脂,是被食品科學家巧妙地隱藏起來的,你的潛意識對那些高鹽、高脂的食物歡呼,儘管你吃了不覺得太鹹或太油。

像是脂肪,這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除了油炸食品,這個舉世皆愛的料理方法,一般美國食物感覺並不會太油啊。反而是有老美跟我說,他們來了台灣夜市發現很多食物都是油炸的,怎麼台灣人感覺比他們更愛油膩膩的食物,可是身材卻比老美好很多。讀了《糖、脂肪、鹽》,才發現,原來美式食物有很大部分脂肪,是被巧妙地包裝起的來,而這個方法居然也是大家很熟悉的食物,那就是起司!美式食物使用大量起司,根本不是啥秘密。據說許多旅居海外的老美,最想念的家鄉美味就是起司漢堡,在薯條或通心粉上淋上厚厚的起司,也是老美首創的吃法吧。儘管老美愈來愈偏愛低脂牛奶,可是從牛奶移除的脂肪,反透過起司回到他們肚裡。

糖更甭說了,是無處不在,不管食物甜鹹。我有次看到篇《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文章指出有位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小兒科醫師兼教授羅伯.魯斯提(Robert H. Lustig)指控糖是毒品,我原本以為不過是噱頭,可是讀了他的《雜食者的詛咒:當一卡路里不是一卡路里,食品工業的黑心糖果屋》Fat Chance: Beating the Odds Against Sugar, Processed Food, Obesity, and Disease),才知道原來他的指控是有紮實的生化和生理證據的,糖確實是個會造成許多病理現象的成癮物質(請參見〈 雜食者的該胖詛咒〉)。

難道這些食品大企業不曉得他們是在禍害下一代嗎?其實他們正在陷入囚徒困境中,因為只要某家大企業良心發現而改進食品後,業績就會被其他昧著良心的企業超過,所以沒人能夠退縮。最近剛好讀了本書《賽局意識:看清情勢,先一步發掘機會點的終極思考》Game-Changer: Game Theory and the Art of Transforming Strategic Situations),裡頭就提到如何讓帶賽者逃脫囚徒困境。其中一項方法是「引入管制,改變參賽者的利益得失」(請參見〈改變帶賽局勢的賽局意識〉)。

提到「管制」,許多倡導自由市場、小政府的人聽到一定大聲嗆說提「管制」的人不懂經濟學,或者搞社會主義等等。可是大企業無法自拔地昩著良心利用糖、鹽、脂肪釣著消費者,是因為沒人能退縮了,可是如果一旦管制了,限制了食物的份量和熱量,影響的就不會只是一兩家企業,而是所有企業都會同時受影響,就不會有因為管制本身而產生競爭落後者,因為所有企業受到的限制是一樣的,那麼只能各憑真本事較量。短期來說可能會對企業盈收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可是長遠來說卻是是企業和消費者的雙贏。

而要達成「管制」的目的,消費者必須要有自覺,拒絕再讓食品大企業操弄我們的大腦。雖然台灣相較之下是好多了,還有資格嘲笑老美。可是最近有些朋友提到,他們溜小孩時看到別人家肥胖的小孩,有時候甚至還有種錯覺,以為回到米國了XD 所以守護自己和下一代的身材和健康,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呀!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淺談中醫


llee_wu, CC BY-ND 2.0


我相信中醫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只好寫了這篇文章。

緣起是降的,我很喜愛的一個中國知識脫口秀《羅輯思維》,談到了中醫(關於《羅輯思維》,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羅胖曾多次點到為止地說他不信中醫,但這個話題如果翻開來細談,恐怕會得罪很多人。在這集〈你怎么还信中医〉中,羅胖直接挑戰中醫,不愧是「有種、有趣、有料」XD




我原本想看戲,以為一定能找到攻擊羅胖論點的根據,結果看完了,只能說算他狠,他根本不是真正在談中醫,因為他完全是外行,他談的是「科學方法」。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我能不認同「科學方法」嗎?

我對中醫也是外行,所以這篇文章,是在「羅輯思維」的臉書非官方討論區社團中,社友討論了起來了,隨之而來的感想。有這個社團讓大家做更多的思索真好!我想多了,就成了篇文章。不過真的只是淺談,而且還保證,你讀完了,也還是不知該不該信中醫XD

先談個人經驗,這部分大家參考就好,沒有要打廣告。我從小體弱多病,常常莫名其妙走路不穩、腳沒力就仆街了,手腳到處是傷痕,很少有沒有傷口的時候;而且還因為出生時短暫缺氧,小腦受了些損傷,手腳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很差,大部分運動都無法進行,在學校又長期被霸凌打成內傷。

到了初中,實在受不了全身的傷痛,加上太弱小一直被欺凌,就哀求爸媽帶我去看醫生。我們先去找西醫,什麼X光、心電圖、超聲波、驗血驗尿,當時能做的檢查大都做了,檢查結果全都「正常」,我就跟醫生說我「很弱」,還被醫師斥責說「有病就有病,沒病就沒病,什麼叫做『很弱』!?」就被轟走了XD

可是生活品質就是很差啊,我們只好去找中醫,一上門那位留學台灣的中醫就直接告訴我媽她懷孕時出的狀況,結果還全猜對。他下了很重很貴的藥,要天天吃上好幾個月,主成份是一堆大補的人蔘、田七等等等的。吃了幾個月,覺得漸漸有改善,可是有一天我突然胸悶,家人以為是吃中藥的問題,就找上那位中醫,他原本就因為講話太機車無禮弄得我們很不爽了,所以對他不完全信任。結果上門他才看了我一眼就說只是急性胃炎,不信去醫院檢查,結果去了醫院還真給他猜中。只是因為鬧得實在不太愉快,我只吃了幾個月,沒有完成他的療程就放棄了。

不過說也神奇,我的身體狀況,還真的改善很多,不再三不五時傷風感冒,體力也增強很多,過去很吃力的運動如騎單車和健行等,都可以做到了,也不再天天到處疼痛。這種大幅改善,幾乎不太可能是安慰劑效應。小時候,家人甚至懷疑我能否活過廿歲,可是我現在也快卌歲了,說得肉麻一定,我的命是中醫救的!

儘管如此,我還是對中醫半信半疑,身體出狀況,十之八九還是找西醫。過去有陣子一直鬧胃病,聽說中醫對慢性病比較有效,結果長期吃中藥也沒改善,後來還是放棄完全不吃中藥,看了西醫才治好的。不過,幾年前因為運動傷害,肩膀受傷多年不理,導致左手不舉,所以還是去看了中醫。去了幾次後,中醫有次在把脈時,就斷言我睡眠品質不好,也真確實如此。他先開了健保給付的藥,可是回診時他自己判斷效果不好,又被他猜中了。他就建議我吃自費的煎藥,我半信半疑,結果吃了兩個禮拜後,睡眠品質還真的有改善了,睡得比較沉穩,較少半夜起來睡不著。這又是另一次有效的見證吧。

中醫不只是中藥,還有針灸啊!我在美國看過一位中醫,她說我身體太燥熱,要用針灸調整。我夏天成天滿頭大汗,連冬天都常常穿短袖,吃點燥熱的食物,身體就容易出狀況,確實真如她所說。那是我的針灸初體驗,在針灸治療時,針一紮下去,我身上有些地方就感覺到有強烈的電流通過,像是有「氣」在裡頭跑。有時候是針紮到頭或腹,可是手腳氣感超強,很明顯感覺有像電一樣的東西在裡頭跑,強烈到不可能是心理作用。我不懂穴道和經脈,可是人生有很多事物,不管你原先選擇相信與否,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真的不可能選擇不相信。所以要我不相信中醫,真的很難!

況且這還不是唯一一次,我幾年前患上骨刺,壓迫神經而手麻,還有頸椎嚴重退化,有次在打坐時,突然覺得氣脈打通了,原本僵硬的肌肉居然都突然間鬆弛了,舒服得令人狂喜!原本復健科醫師判斷我至少要完全四五次療程才稍有改善,我只完成一次就大幅改善,他也覺得很驚訝。我知道,這種親身經歷,聽起來就像是怪力亂神。我是科學工作者,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絕對不會想說。而事實上,聽過我這段經歷的人,有超過一半是質疑、吐槽和嘲笑的,弄到我愈來愈不想談起。我不想當神棍,也當不了神棍啊XD

自己的親身經歷說得差不多了,來談談中醫科不科學吧。舖梗之前,先跳到結論,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我不知道」XD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我真的不懂中醫!我受的是西方的科學訓練,而中醫在哲學、觀念、方法上,和西方科學是全然不同的。在科學上,簡單來說,是「不可共量的」,因為兩者有完全不同的語言。繼續深入談下去,要談到一些科學哲學的概念,我盡量不用科學哲學的術語,對科學哲學有興趣且有耐性的朋友,請參見這幾篇文章〈科學不是什麼?-【哲思台灣】16. 跟科學家聊一聊科學哲學:究竟什麼是科學〉〈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為什麼那兩個TEDx演講最好寫成科幻小說?〉〈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TED死都不該讓你看的兩個演講?〉。 


回到中醫。有些人斥責中醫不科學,因為一堆中醫術語,在科學上就不對,例如「氣」、「濕」、「虛」、「毒」等等,完全不像是有這麼回事。什麼是「氣」?空氣會在身上跑?毒是什麼化學物質啊?

等等,如果降說,反而是誤解了中醫。是西醫借用中醫的術語來翻譯西方的術語才對!當然西醫要引進中國,在翻譯時借用了中醫的名詞,所以一堆專有名詞,版權是在中醫,而非中醫亂用科學名詞,例如人家中醫講「腎虧」,概念上就不是西醫概念上的腎壞掉,導致有人駁斥中醫說性能力和腎臟無關,這根本就是張飛打岳飛啊!中醫的解釋不見得是對的,可是卻常常不是錯在西醫的理解方式上!

既然兩者沒有交集,那麼用西醫或科學的觀念去探討中醫,就一直會充分誤解中醫。可是我又沒學過中醫,所以我就無法判斷,中醫是一個和西醫不可共量的理論嗎?在一定範圍內是對的嗎?

可是,即使我無法去用中醫的理論來談,也非不能用科學來理解一些現象,因為只要現象存在,就有一天能夠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


再來談個小故事。我不是說過從前吃中藥補身嗎?吃中藥時,中醫不是會告誡要戒吃一些東西嗎?我在大伯家和堂哥吃飯時,我就不吃中醫說不能吃的苦瓜。堂哥問我是不是怕苦,我說是中醫說不能吃。結果在台灣唸台大微免所的堂哥就暴走了,跳起來大罵說滾回去問中醫苦瓜裡有什麼成份會讓人不能吃!那時候我才初中,除了很害怕就只能默默不吃苦瓜XD

不過,現在我在學術界混了幾年了,可能說些話了。苦瓜有什麼成份?老實說,我們並不完全清楚XD 這不是說了等於沒說?好啦,是降的,過去我們知道食物不外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據說有科學家過去主張只要分別攝取這三種成份就能把人養大,結果實驗失敗了,後來知道原來還需要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


後來,人們以為食物不過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加維生素、礦物質而已。結果又發現,其實不然,許多植物含有的次級代謝物(secondary metabolites),如一些生物鹼、萜類化合物、多酚、聚酮等等,也會影響人的生理。次級代謝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長、發育或繁殖的有機化合物,可是卻有長期的生理功能。

由此可見,現象的存在與否,不是它們是否是真的存在,還涉及科學知識和研究技術的進展。很多我們現在熟知的、有生理效用的次級代謝物,幾十年前科學上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被發現,因為沒有分離的技術,因為沒有研究的方法,所以才「不存在」。現在很多次級代謝物名聲可響亮的,如可能延年益壽的白藜蘆醇等等。 


除了發現新化合物,更重要的是,科學的進展,帶來了觀念和方法上的突破,過去科學家只能在實驗室裡控制大部分變數,只研究少數變量,簡單來說就是只能一次研究一種化合物和一個基因,可是現在早已興起一種「系統生物學」(systems biology),或者一堆「-omics」(XX體學或XX組學),像是基因體學(genomics)、轉錄體學(transcriptomics)、蛋白質體學(proteomics)、代謝體學(metabolomics)、反應體學(reactomics)等等。這些新學門就是要捨棄過去單打獨鬥的研究方法,以更全面性地、完整地、系統地全盤瞭解生物系統如何行使功能。

我們曉得,一個人有兩萬多個基因,很多時候至少有好幾千個基因在作用,才產生一個生物功能。科學在進步,過去只能研究單一基因或化合物,是受限於技術,而且也有其必要。但拜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現在可以用先進的儀器,如次世代DNA定序儀、質譜儀、晶片等等收集更全面的大數據,利用高速電腦做運算解析,讓我們對生命現象的理解突破了一個層次!小弟對這些領域略懂略懂,因為我的研究就直接涉及了基因體學和轉錄體學。

像是前述的苦主…哦不…苦瓜,有許多次級代謝物,過去可能只能一一分離出來研究,可是現在可以用代謝體學的方法,來瞭解苦瓜有多少種未知的次級代謝物,有可能是哪種化合物,日後可以把它們的功能和生理效果一一檢定出來。所以說,我們現在跟苦瓜很熟嗎?其實還不,可是未來會變熟嗎?很有可能!苦瓜只是其中一例,許許多多中藥具有療效的,也是次級代謝物,現在已有不少實驗室開始對中藥進行大規模的系統生物學研究,未來肯定對正確瞭解中藥療效會有具體的幫助!

除了中藥,中醫不是很強調人體質的差異嗎?所以不僅要對症下藥,也要對人下不同的藥。西醫過去根本沒「體質」的概念吧?或者完全不強調。可是,族群基因體學的進展,讓我們開始在科學上理解到,不同「體質」是真實存在的!許多疾病,尤其是文明病,是多基因造成的,所以即使是相同的病徵,不同病人就有可能帶有些許差異。在藥理學上,也漸漸發現不同對偶基因,會影響藥物的藥效。因此,現在新興起一門「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 medicine),簡單來說,就是為不同遺傳背景的病人,量身訂做醫療服務!

舉個例,我有朋友有高血壓,剛去治療時,醫師會先開一種藥,回去吃一個月看看有沒有效,如果沒有效就換藥,一直換到有效為止。為何如此?因為同樣是本態性高血壓,不同病人的遺傳背景可能有所不同,或者吸收、運輸、代謝藥物的效力也不同,因此適合不同的藥。數量遺傳學的研究也發現,歐洲人和亞洲人的高血壓,有些基因是不太一樣的,因為不同遺傳因子造成相似疾病是很有可能的。這就算是「體質」的不同吧?雖然我不敢說一定就符合中醫上體質的概念。

對「體質」愈來愈有科學上的理解,未來只要有足夠的知識,或許做個檢驗就能對症又對人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想深入瞭解,請容小弟私心推介一本和好友合作出版的書《未來的基因體醫療: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これからのゲノム医療を知る:遺伝子の基本から分子標的薬、オーダーメイド医療で)(請參見〈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的未來基因體醫療〉)。

我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過去以為不存在,或者不被重視的現象,可能會科學家發現,是不無可能的。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能研究「氣」,不代表它一定不存在,雖然某前校長的研究不見得靠譜。科學還是得講求可證偽性,要能夠讓同儕在別的實驗室再現才算數!所以羅胖談到的科學方法,確實是必要的!

在七八千年前,遠在牛頓力學興起前很久很久,埃及人就建起了金字塔。因此,建造埃及的金字塔和歐洲的大教堂和高棉的吳哥窟不需要「科學」,只需要經驗的累積!可是沒有現在科學、工程技術,是建造不出台北101的!以為中醫是國粹一定比西醫優異,是不可取的心態!拜現代醫學和公衛所賜,我們現代的生活品質和壽命比只有中醫的時代還好很多很多。

對古人的實際醫療狀況想知道多一些,可參考譚健鍬醫師的兩本好書《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請參見〈25條病榻上的龍,完全顛覆你的想像!〉〈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

現代醫學,雖然不完美,可是攻克的疾病愈來愈多!我們不該只因為還有疾病無法被完全治癒就對現代醫學失去信心!我有位好友,父親剛逝世。他父親晚年患上一種罕見的貧血,原本可以透過藥物來控制病情延長至少好幾年壽命。可是他卻鐵齒拒服西藥,自己去四處尋覓偏方,結果沒有任何偏方救到他的命!因為不聽信任醫師專業把命玩掉的,我敢保證絕對比被偏方救活的,還要多個千百倍!

最後,作個總結。我還是不能保證中醫未來一定真能讓科學給破解,但是我仍有信心。如果說要下個定論,我會說,中醫可能真的還不夠科學,可是中醫還是有價值的!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GDP的多情撿屎






主計總處上周五大幅下修台灣今年GDP成長率腰斬至1.56%,是五年來最差。未來台灣要年年有超過3%的經濟成長,可能性並不令人樂觀。

這種小幅的GDP成長,對很多人,尤其是企業和主管經濟的官員來說,相當於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了,這令許多就業者和投資者憂心忡忡。我最近就好奇一件事,為何經濟一定要成長,過去幾千年,從人類有歷史記載的兩三千年來,絕大部分年月,都不知一個國家或部族的GDP是多少啊,因為GDP畢竟是過去幾十年才使用的,所以肯定不會為了今年比去年的物資生活少個幾趴就哀鴻遍野。

歷史上,我們曉得一個國家如果歷經飢荒、流民、瘟疫、動亂及氣候變化而經濟崩潰,那麼國家會滅亡,可是從沒看到有物資生活少一些些,就動搖國本的吧。不過,這麼說是不公平啦,因為過去沒有統計工具來報告數字,所以政府很難即時實際瞭解和掌握經濟活動的變化。那麼,為何GDP在現在的世界這麼重要呢?這個統計數字真的能告訴我們什麼?

先看數字,台灣現在的人均GDP是約20,000~23,000鎂(根據IMF和CIA的數據),如果按國際匯率算的話。我來自的馬來西亞是約10,500鎂,差不多是台灣的一半。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雖然對方早就不把台灣當對手,韓國是24,000~28,000鎂,多了台灣至少十幾趴。

可是,如果作購買力平價的換算,台灣的人均GDP升高到43,000~45,000鎂,比日本的35,000~37,000鎂還高!也比韓國的約35,000鎂還高!這說明台灣人在國內的購買力甚至比日韓還強!看來台灣人該少出國XD應該是因為台灣國內服務實在太便宜了,上次我去換機車的一顆小燈泡,因為燈罩卡住了,花了廿分鐘才搞定,結果只花了卅元而已,這在歐美應該是卅英鎊都不止了吧XD

可是,如果你到街上去問幾百台灣人,說相不相信台灣的生活水平比日本高,應該只有不到9.2趴會相信吧,比馬總統的支持度還低。那麼,這些數字到底對一般國民又意味著什麼?台灣GDP約500億鎂,全部換成台幣小朋友大鈔,約27噸重,全部疊起來高約兩公里(一仟張小朋友約重1.667公斤,高約12公分)。但是,這些27噸的小朋友,給了我們什麼?

為了滿足好奇心,我讀了黛安‧柯爾(Diane Coyle)的《GDP的多情簡史:GDP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每個國家都愛GDP?》GDP: 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之前在這裡也介紹過黛安‧柯爾的另一本《被賣掉的未來:拚經濟,不該拚掉我們的未來》The Economics of Enough: How to Run the Economy as If the Future Matters)(請參見〈一再被賣掉的未來〉)。

《GDP的多情簡史》要告訴我們,GDP從何而來?是怎麼編出來的?GDP能代表什麼?GDP又不能代表什麼?《GDP的多情簡史》指出,GDP無法衡量出國民福祉,因為 GDP打從一開始就不是被設計來衡量國民福祉或幸福指數。起初,GDP其實被拿來評估國家可以花多少錢打仗。後來,GDP被拿來算:不打仗,可以省多少錢?幸不幸福這件事,一開始就不在GDP的管轄範圍內,GDP本來就是政治的算計。

《GDP的多情簡史》簡單介紹了GDP是怎麼算出來的。其實不讀還好,讀了我更發現,我更加不瞭解GDP實際上是怎麼搞出來的XD 不過,無論清不清楚,GDP的計算方法,會產生一些荒謬的事,例如一個男人娶了管家,GDP會下降,因為不需要付薪水了,雖然家用的流向可能是一樣的。還有,戰爭和災難重建會增加GDP,雖然搞的是大破壞。可是家庭主婦做再多家事,對GDP都無益。更甭提好老師教出好學生,護士儘心照護病人等等,再都無法算進GDP。

還有,GDP數據常常被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當作重要的政策制定依據,用久了都讓人以為GDP像是重量、長度、溫度、功率等等一樣能客觀測量的物理量,而忽略了GDP的統計計算是人為的,所以是可以去喬一喬的。因此,把GDP當然一個可精確測量的數據,無疑是一個幻覺而已。《GDP的多情簡史》指出,計算方法的改變,甚至能讓一個國家的GDP大幅上升或下降。

要收集所有用於統計GDP的數據,是大工程。《GDP的多情簡史》很誠實地爆了一堆GDP的料,指出GDP的計算多處不靠譜,即複雜又可以造假,而且還無法顯示國民真正的福祉,所以黛安‧柯爾主張砍掉重練嗎?並沒有。她認為GDP不完整,需要修正,可是衡量的,仍是重要的,因為經濟成長創造的就業和物資生活的改善,確實和人們的幸福感有關。 


這有一定的道理,經濟成長很多人來說,長遠的意義和感受就是,過去無法享用的產品和資源,現在能夠輕鬆擁有。過去只有少數家庭擁有冰箱、抽水馬桶,所以因衛生不良而導致的疾病肯定對生活品質大受打擊,可是今天冰箱和抽水馬桶,讓我們少生了很多病,肯定過得比較好。我一直到研究所畢業,在宿舍都沒吹過冷氣,度過一個又一個蹍轉難眠的悶熱夏夜,現在空調是大學宿舍必備的吧,生活品質肯定比我們那時好很多啊。況且,許多國家社福等等支日漸龐大的支出,是在假定GDP會成長的情況下制定的。

不過,如果施政者,只盯著GDP,那麼一定會制定出錯誤的結果。例如過去十幾年,台灣GDP仍成長了廿幾趴,可是人民收入所得完全沒增加,而且怨氣還愈來愈大,可見成長的GDP並只被極少數人瓜分去了,努力工作增高生產力的成果,99%的人民都沒有享受到,這難道非只盯著GDP的惡果嗎?

然而,即使GDP成長緩慢,人民的生活水準真的沒上升嗎?現在一台智慧手機的功能和運算速度,比廿年前的桌機都還強,網路上愈來愈多免費的資源,例如這篇文章XD,生活品質難道不算上升嗎?臉書、GOOGLE和維基百科的使用,全都沒有付費,除非購買加值服務,因此不算入GDP內啊。GDP的計算方式已趕不上時代了,導致我們便於使用的服務在GDP中全都不存在。我們似乎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可是還沒人知道要怎麼用大數據來設計出更好的GDP吧。

另外,很多國家都死盯著短期GDP成長,生怕GDP成長少個幾趴,就要被選票換下台,或者政權就不穩固。因此,GDP成長只要一不振,政府就拚命出手瘋狂挽救,也不管景氣循環是否是正常的,許多刺激方案不是石沉大海,就是短期奏效了,可是又導致某種泡沬,於是之後又要再出手拯救從前種下的因長出的果。另外,盯著短期GDP成長,也讓大家忽視了更長遠而永續的發展,把經濟上和環境上的債留給子孫,逼他們吞下惡果或者創造出新方法把新債留給他們的子孫。

因為,我們可能要用另一種指標來衡量人民生活水準的升降,關於這點聯合國發展出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根據出生時預期壽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國民總收入計算出HDI。另一種方式,就是別把一堆數據往一個指標裡丟,結果什麼都看不清。


就像開車,如果把速度、轉速、油量、溫度等等代入一個公式去算,開車時你就只會看到一個數字,這種車你敢開嗎?如果這種車你不敢開,為何一個國家開往未來發展的道路只盯著一個數字呢?所以該用一種儀表板的方式,把不同指數指標分別列出,現在有許多新的指數就是為了更全面衡量人們的生活品質等等,「社會進步指數」(Social Progress Index)、「最適出生國家指數」(Where-to-be-born Index)、「繁榮指數」(Legatum Prosperity Index)等等等,更多指數可參見〈誰說民主不能當飯吃?〉

不管新指數再多,也不管GDP完不完美,GDP這個數字,在未來可見的日子,仍會透過政策的主導來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不能漠視它,不管有多討厭它,所以《GDP的多情簡史》是我們認識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數字的一個好入門吧。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漠視專業分工的台灣社會


Rico Shen,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3.0 Unported, 2.5 Generic, 2.0 Generic and 1.0 Generic

最近台灣一則令人喪氣的財經新聞是,GDP成長主計總處下修至1.56%,是五年來最差,慘到GDP保2破功,未來台灣進入經濟寒冬的可能性很高。

台灣現在的人均GDP大約是22,000-23,000鎂左右,算是中高收入國家,可是未來的發展彷彿有堵無形的天花板,因為未來經濟成長要每年超過2%,恐怕沒多少人有太大的信心。對富裕的先進國家來說,一般是達到人均GDP約35,000鎂之後,才進入緩慢的成長或停滯,而台灣只達到三分之二就不行了。

讓台灣停滯成長的原因恐怕多不勝數,小弟這裡就只談一個可能的原因。要討論這個原因,就要先探討過去台灣為何能有高快的成長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台灣能夠有所謂的經濟奇蹟,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台灣政府解除了很多管制後,大量人口從農村往城市移動發展,帶來大量的人口紅利,在產業發展上進入分工更細緻的發展,分工讓個人、公司、國家或地區都負責自己所擅長的工作。由於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產量及產品質素也相繼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因而得以改善,分工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里程碑。加上人民勤奮地工作,所以在過去幾十年時間創造大量的財富。

可是台灣現在面對了少子化,人口紅利喪失,加上因為稅制不公和美元陷阱,大量資金投入沒有生產力的炒房導致貧富不均和阻礙產業升級外,台灣成為富裕國家後佔GDP比重愈來愈高的服務業卻沒有進入更高度分工的階段而升級。

怎麼說呢?我敢說,台灣恐怕是全世界人均GDP兩萬鎂以上,最不重視分工專業精神的國家!舉幾個實際的例子,我前陣子到機場去搭飛機,要進入安檢管制區前,不是要先刷機票和看證件嗎?我看到刷機票的員警,制服上居然貼上「霹靂小組」(SWAT)的肩章,當場就傻了!「霹靂小組」就是特警,在國外的編制就是警隊裡反恐、打擊危險罪犯、營救人質的準軍事菁英單位!台灣警察居然叫「霹靂小組」隊員去幫忙刷機票,而且還是在國家門戶,歐美人仕來看是什麼感想!

我保證,看到此舉的外國人肯定對台灣對專業的不尊重印象深刻,對那些拿機票給「霹靂小組」隊員掃的外國商務人仕,還會信任台灣的專業職業倫理嗎?不管他們對台灣印象多好,他們也只會把台灣當落後國家!別說是歐美,連在東南亞,機場出現特警,手上一定有衝鋒槍,炯炯有神地巡視,多看他們兩眼還會被狠狠瞪回去!讓「霹靂小組」隊員去刷機票,不僅是不尊重專業,而且連會辱國都不曉得,是作賤專業還丟臉丟到國外!

這是個特例嗎?很不幸的,不是!身兼數職是台灣正常的職場文化!只要有跑過幾家銀行,一定會知道銀行裡的保全,還順便做服務,例如要領號碼牌時,保全會上前親切的詢問,需要什麼服務,甚至親自遞上號碼牌,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尤其是對要搶銀行的強盜而言!要搶台灣的銀行,實在太容易了,只要去調虎離山,隨便從保全後頭攻擊,很輕易就能把手無寸鐵而且弱不禁風的保全給放倒。

甭說歐美了,去東南亞的銀行,保全手上都有霰彈槍,多看幾眼也會被瞪回去,更甭說還親切地服務。當然,台灣治安算是很好,所以保全這樣幹才沒出大事。不過,這也說明了,台灣企業在購買不太需要的服務時,是什麼樣的心態!保全不是用來保衛銀行安全的,因為實在用不上,可是沒買這服務又不安心,買了不用又可惜,所以乾脆叫保全去服務顧客,一個專業當兩個專業來用,於是就沒了專業!就像一個多情的男人,對兩個女人專情,那還叫專情?

台灣不重視、不尊重專業,職場上讓員工身兼數職的例子頗多,消防隊員要去拯救小貓小狗、捉蛇和處理蜂巢早就非新聞了。我在美國唸書時,在校園社區發現一隻小貓被困在車引擎蓋下,打電話報警,來處理的是縣警的「Animal Control」小組隊員,這才叫作專業!

和先進國家分工愈來愈細相反,台灣還有一個弔詭的特色,就是便利超商業務愈來愈多元,包山包海。收入卑微的店員業務種類和量愈來愈多,在社會普遍貪圖方便和划算的情況下,生產力從何提高?服務品質從何提升?國民收入從何增加?


台灣對專業的不重視,還體現在一個刻苦耐勞的文化上,把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牲用,而不是在提升專業品質上(請參見〈什麼叫「進步的社會」?〉),那又如何提升服務業水準,如果放寬國外服務業無限制來台,台灣企業能有多少競爭力抵抗?更甭提還想要輸出高端服務業到他國。

不過提到銀行,我對台灣的銀行,最討厭的,就是網路銀行的服務,介面比我在美國用的還差很多!版面配置更是其醜無比!字型和大小都亂配,要找的服務常常要花上好些時間,很不直覺!密碼要一再輸入,更甭提連轉帳還要有讀卡機。我原本以為是美國的太好用了,所以就別嫌了。


沒想到我妹來台灣唸書,看她用星馬的銀行網路介面,才發現原來是台灣銀行的太爛,不是美國的太好,那些星馬銀行的介面就是令人舒服,要點選的服務簡單明瞭,要轉帳也極其簡單。台灣的網路銀行介面相比,簡單就是石器時代產物!國外很多重大的網路設計時,都有找心理學家,利用眼球追蹤還有設設科系出身者來共同研究開發,所以好的網站設計費往往是天價!我想台灣業者心裡應該只在乎COST DOWN吧?

當然,台灣的銀行不會倒,因為網路介面再難用,我們還是得用。可是介面難用是誰的問題?設計介面的時候,唸藝術的人,還有心理學家參與了嗎?還是說只要找會寫程式碼的程式工程師就好?介面好不好用,有差嗎?最近另一則重要財經新聞是,hTC的股價大跌,跌到投資者認為hTC只剩現金外,品牌形象一文不值。我身邊的朋友用hTC手機的極少,很多使用Android手機的大多是用三爽或索尼的,儘管hTC的手機算是很便宜,可是消費者就是不買帳。

我詢問用Android手機的朋友,為何不用hTC的手機?得到的答案,除了討厭王雪紅,以及嫌hTC的硬體配備不如日韓廠牌,最大的抱怨就是因為不好用。討厭王雪紅絕對不是原因,因為台灣一堆出事的,尤其是明確有黑心行為的廠商,台灣人都懶得抵制了,誰在乎王雪紅的政治傾向啊?我很多朋友就是覺得hTC手機不好用,所以才不買帳。好不好用是主觀的,可是人家三爽就是賣得火紅,難道是台灣人討厭好用的台灣貨?(8/18註:此說法有爭議,請參見留言,謝謝)

台灣出口產品,3C電子產品是大宗,可是台灣很少有讓人驚艷的電子產品,通常會購買台灣品牌商品的,不是因為好用,而是因為覺得便宜划算,尤其是賣到國外的產品。台灣的3C品牌在國際上的市佔率節節敗退,過去在歐美很紅的雙A,在歐美也愈來愈少人聽過了。

我有不少朋友在科學園區上班,我就詢問他們,難道工程師不也是人嗎?難道他們沒有自己的使用者經驗嗎?難道他們不曉得他們設計的產品不夠好用嗎?他們就說,設計產品的主力是工程師,他們從小到研究所很會唸書,可是沒啥生活情趣,怎麼可能設計出好的產品?我相信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我自己就是清大畢業的,有很多清交畢業的朋友,這些國立阿宅大學畢業的工程師,生活情趣有多少,我敢說真的很少。

而且他們主要要應付的,是高層主管和通路。高層主管大多也是從小很會唸書的工程師,沒有啥生活情趣,而通路主要是講交情和看SPEC而已,誰在乎消費者覺得夠不夠好用啊XD 我不是只有從朋友的經驗這麼說,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兩年前就重砲抨擊工程師不能從客戶角度去思考設計產品讓他相當失望。從客戶角度去思考設計是工程師的工作?工程師的專業何在?其他專業死哪去了?在一個講求使用者經驗的時候,台灣在設計科技產品的,主要決策者還是一群沒有生活情趣的阿宅,你想產品能多讓廣大的非阿宅覺得好用?

如果科技要來自人性,那麼懂人性的,會是工程師嗎?所以科技產品的設計,應該由人文科系畢業的來主導才是!在台灣業界,一個專業當兩個專業用的情況下,所以高科技公司的主力就是工程師。不是說工程師能力不好,可是和消費者溝通設計介面,本來就不該是工程師或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也非理工科系出身者擅長的。可是有哪家台灣3C電子大廠是由文法商出身者來主導產品設計的?我有朋友在國外軟體公司上過班,他說公司裡負責介面的,就是文科出身來負責的。沒有專業分工,就只能有代工。

有本好書《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The Moment of Clarity: Using the Human Sciences to Solve Your Tougest Business Problems)就是要探討使用者經驗,不是靠阿宅就能解決的,是要靠許多人文社科科系出身的人才才能有突破的(請參見〈大賣場裡的人文科學家〉)。台灣過去到現現,都過度重視理工科系,人文社科科系的資源不成比例的少,導致社會上理工思維過剩,人文素養不足。


台灣雖然在經濟上是成功且富裕了,可是在分工文化上卻不愈來愈細緻,除了COST DOWN沒有能力創造高附加價值。台灣企業擅長一個專業當兩個專業用,還以為自己是賺到,又在不重視和尊重自己專業以外的專業的情況下,經濟發展不停滯,那才真是另一項台灣奇蹟了!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用腦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






千百年來哲學家絞盡腦汁想要探索腦袋裡的世界,可是一直到近代才有比較可靠的科學方法,破解一些千百年來的難題和謎團。然而,腦科學的原理乍看之下卻深奧難懂,令人望之卻步。幸好有這些腦袋特別聰明的人,能用這種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我們描繪出腦科學的世界,原來是如此趣味橫生!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想要用意識來瞭解意識是如何運作的動物。單單能看懂這邊的這些文字就是個奇蹟了,無論這裡用的是象形的中文,還是拼音的文字,無論是何種文字,不過就是一連串的線條而已呀,人類就能從一堆線條中創造出各種意義來,這些線條可以拼湊出有高深的哲理,也可能會牽動你的喜怒哀樂。

而漫畫也是如此,只是圖像更貼近了生活。我們人類大腦在七萬年前產生了認知革命,原本這個能力不是用來追求哲學或科學的,是用來創造和理解故事的(請參見〈虛構事物和集體想像建構出的人類大歷史〉)。即使我們已經再演化了七萬年,除了少數菁英中的菁英,與其看懂艱澀的文字或方程式,我們還是更容易理解圖像的故事,與其想要讀懂高深的學問,我們更擅長懂得八卦背後的含意。

於是,很懂得人類大腦是如何運作的漢娜.羅斯博士 (Hana Roš)和很會畫漫畫的馬泰歐.法瑞內拉博士(Matteo Farinella, PhD)合作了《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Neurocomic),用一個像是八卦小報的開頭,一個好色的男人試圖搭訕一個正妹而展開了一個奇幻般的旅程,意外進入人類大腦裡探險,在旅程中遇到了多位奇人異士,用超現實的方式來告訴他(及讀者),在現實上大腦是由什麼組成的嗎?什麼是神經元?大腦如何思考?記憶如何運作?心靈只是大腦的產物嗎?我們是如何成為自己的?

那個在大腦中探險的男人,首先遇到的是神經科學大師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1934),這位西班牙的大師是19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只要修過神經科學,一定會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想當初在修研究所的神經科學時,老師就一再提到說,拉蒙-卡哈爾當年只用細胞染色而建構出的理論又讓他猜中了!

接著《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帶領主角,以及和主角處境差不多的讀者遨遊神經傳遞的細胞生化和電生理基礎,然後記憶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們還知道了大腦會騙人,而騙得最得心應手的,當然是最信任自己的主人,不相信的話,謝伯讓兄的《都是大腦搞的鬼》可以給你好幾打的例子(請參見〈真的都是大腦搞的鬼?〉)。

《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 並沒有(也不太可能)回答一些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心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非常的淺顯,如果真的如神經科學很感興趣,讀了絕對會意猶未盡的,於是這裡介紹過的幾本好書,會是很棒的延伸閱讀,比如《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Who’s in Charge?: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我即我腦:從子宮孕育到阿茲海默症,大腦決定我是誰》Wij Zijn Ons Brein)、《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How We Fell: Understanding What Neuroscience Can and Cannot Tell Us about Our Emotions)、《夢的科學:解析睡眠中的大腦》The Mind at Night: the New Science of How and Why We Dream) 等等(請參見〈我即我腦--我究竟從何而來?〉〈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我們真的冇自由意志嗎?〉〈其實大腦真的不懂你的心〉〈夢的科學之全面啟動〉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仰望夜空的宇宙奧祕






老實說,我過去真的不太關心發生在夜空的事,雖然懂一些星象、星座顯然比較好把妹,尤其是可以明正言順地帶正妹去暗暗的地方……

也有學妹問我,我不是興趣廣泛、好奇心旺盛的人嗎?怎麼對天文現象一點也不感興趣,我就回答說,我只對地球上的事物感興趣,地球以外的太遙遠了,沒時間和精力去多了解。

宇宙太深遠了,就一個地球,我們窮極一生也不可能瞭解徹底,還去管其他星球幹嘛?不過,我這個想法近來有些改變了,尤其是看了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之後。




地球,對其他星球來說,不也只是顆星球而已嗎?對,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就像地球上只有一種人類一樣。身為一個生命科學研究者,我們不也是利用其他微生物、動植物來研究生命的奧妙,期待有一天能夠解釋我們人類的各種生物學現象嗎?

或許,我們的眼界真的該擴大一些,往地球以外的地方看得愈遠,對地球這顆獨一無二的行星能夠瞭解得更深。讀了《星際效應》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Kip Thorne)的好書《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對天文現象也更加的好奇,天文學現象的觀測也改變了許多物理學的基礎理論,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並且也是許多現代高科技的搖籃(請參見〈讀完這本書,你會再看一次《星際效應》〉)。

如果想了解許多有趣怪異的天文現象,這本《仰望夜空:全世界最想知道的 362 個宇宙奧祕》(The Sky at Night: Answers to Questions from Across the Universe)是不錯的選擇之一,其作者之一摩爾爵士(Patrick Moore,1923–2012),是一部英國 BBC 出品的關於天文學的月度電視紀錄片《仰望夜空》(The Sky at Night)的主持人。

為了迎接了太空競賽的時代到來,BBC 從 1957 年四月二十四日推出了《仰望夜空》。首播以來,《仰望夜空》都由同固定的一名主持人摩爾爵士主持,成為電視史上同由一名主持人主持的最長壽的節目。

《仰望夜空》廣泛地涵蓋了所有天文學和宇航探索的相關內容,包括恆星演化、射電天文學、人造衛星、黑洞、中子星、國際太空站、太空旅行、外星生命等等。當彗星或流星雨出現時,《仰望夜空》也會即時報導。

為了慶祝《仰望夜空》開播五十五周年,摩爾爵士和新生代天文學家諾斯(Chris North),邀請全世界的觀眾提出心中最想知道答案的天文問題,並將所有問答收錄在《仰望夜空:全世界最想知道的 362 個宇宙奧祕》之中,涵蓋範圍極為廣泛,凡是你想得到的,書中應該都有吧。

書中的問題五花八門,除了廣泛的天文知識,還有摩爾爵士進入天文學領域幾十年不懈的心路歷程。看了真配服西方觀眾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之豐富。不過,這本書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天文學知識才好讀,否則連為何有那些問題可能都不清楚。

真的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除了讀這本書和親自到暗暗的地方作不需告人的事,還可以到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或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參觀,還有參加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各地的天文協會或親子觀星會。另外一些年度盛會有十、十一月的台中天文學會辦的合歡山星空饗宴(Star Party),以及五、六月屏東天文協會辦的墾丁星空吶喊,相信都能滿足你的好奇心。

仰望夜空,珍惜寶貴的地球和生命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