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大黃蜂真的飛得比波音747還快?
有本具有革命性概念的好書《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要試圖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真正解決地球資源有限又髒亂的環保問題〔請參見〈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從搖籃到搖籃》試圖提出,利用充滿巧思創意的方式,可以改變傳統的工業設計,讓消費者在享受新產品之餘,廠商能夠有效地回收舊商品,把絕大部分原料充分回收使用來製造更新的產品,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
在《從搖籃到搖籃》中,作者德國化學家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和美國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提出一種全新的解決方式,他們各自從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各種各樣,他們實際參與的解決之道和經驗。「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非常棒,試圖在資本主義的消費社會中創造企業、消費者和環保三贏的永續發展。除了《從搖籃到搖籃》裡頭提到的實際案例,還有什麼其他方法也能夠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呢?
我想,最簡單又實際的方式,就是向其他生物學習!畢竟,人類應該是地球上唯一會製造垃圾和污染的生物,只有人類會大量製造出沒有任何其他生物可以分解的廢棄物!在自然界,一種生物的廢物,就是另一種生物的寶。要不然我們的屎尿怎麼能種出各種鮮美的蔬果呢?今人陶醉的美酒,基本上也就是酵母菌的尿液啊!如果我們也學生物一樣設計和運作,或許我們將不再製造任何垃圾!
而且,人類的智商再高,實驗室和工廠再先進和尖端,能夠進行的實驗次數和時間畢竟有限,而各種生物在大自然中,有長達上億年,最短也有幾十萬年,能夠演化出應對環境中各種各樣問題,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或許能夠從其他生物中,學到許多寶貴無比的經驗。
仿生學(biomimicry),或者稱為生物啟發科技,就是一種應用仿效大自然經驗,籍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新的科技,或解決科技的難題。仿生學基本上,主要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事,包括生物本身結構、原理、行為、各種器官功能、體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能量的供給、記憶與傳遞等。從而為科學技術中利用這些原理,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統架構的應用科學。
要瞭解仿生學的最新進展,可以參加2013年11月12日至13日在台大舉辦的「2013台灣仿生學國際研討會-向大自然學習」(2013 International Biomimetics Symposium in Taiwan-Learn from the Nature)。什麼?已經錯過了?那就參加泛科學主辦的「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X):仿生」;啥?又錯過了?那就只好讀讀這本泛科學選書--《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仿生科技-來自大自然的下一波工業革命》(The Shark's Paintbrush: Biomimicry and How Nature is Inspiring Innovation)吧 :)
和許多科普書作者是來自學界或媒體不同的,《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作者杰.哈爾曼(Jay Harman)是創業家,他創立並迅速發展了幾家資金達數百萬美元的研究與製造公司,進行各種創新產品的開發、專利與授權,從得獎的水上交通工具到建築連鎖磚、飛航引擎後燃氣,和非侵入性血液葡萄糖與其他電解質測量技術等。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指出,現代仿生學才短短15年左右的歷史,但仿生產品已經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成果。透過仿生學,創意科學家、工程師和商務人士正在創造革新的、高效的、而且能賺錢的企業與產品。
和眾多科普書更不同的,《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篇章探討利用仿生學的研究和成果來創業之酸甜苦辣。雖然仿生產品的絕佳銷售業績,正建立在它們提供顧客更好的性能、更低的能源需要、更少的廢料、與更微乎其微的毒性,而且售價可以與市場上既有產品競爭上。
不幸的是,仿生的好產品不見得輕易就被大企業接受,因為他們原本的工程師要嘛本位主義,要嘛忙到沒有時間瞭解新方案,要不然就是不曉得該如何好好行銷新產品等等。加上投資人急功進利,或者創業者沒有足夠經驗,導致經營權被奪走,所以挫敗也不算少。我們也曉得,有許多大企業壟斷市場後,就日趨保守而縮減研發,甚至打壓新技術突破的產生(請參見〈到底是誰控制了總開關?〉)。
不過,任何優異的產品和新創公司,在創業過程中都會遭遇到類似的問題,諸多困難並非是仿生產品的專利,《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揭示出的各種問題,讓仿生創業家能夠有更多準備,是件好事。而且,作者仍對仿生產品的前景充滿樂觀和信心。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裡頭舉了許多有趣的仿生學案例,從仿擬葉子的太陽能板、魚鱗的龍鱗防彈衣、到以蜥蜴生物學為本發現的治命醫藥突破、到仿製鯊魚皮的抗菌塗料、就連魔鬼氈也是實際應用仿生學的典型例子。
中華民國科技部首任部長張善政在揭牌典禮上說,未來科技部鼓勵學界在研究上以需求導向(demand-pull)取代科技導向(technology-push),要把科學研究有限的經費花在刀口上,研究必須入世,要對產業有所幫助,不要只是做好玩的。
可是,《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舉了許許多多生物學的研究啟發的應用科技,有哪一項是科學家是為了需求導向而研究的?姑且不論,科學研究在人類文明上的知性角色(請參見〈燒大錢的大科學研究,應該嗎?〉),如果要說得功利的話,極少基礎科學研究,是為了解決應用的問題而產生的,極大多數都僅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而產生的,而應用性的發現是在蒐集了足夠多的知識後產生的。
例如過去研究鯊魚的學者是為了設計協助破世界記錄的泳衣?研究鯨魚的學者是為了解決船隻的流體力學問題?是為了設計更良好的過濾系統?設計更快更省油的快艇?研究壁虎的學者是為了設計黏性材料?研究鳥類的學者是為了設計飛機和子彈列車?研究蜜蜂是為了建築設計?研究白蟻是為了節能減碳?研究黏菌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
基礎科學的知識對科技的進展之重要,可以再參見這幾篇文章〈基礎科學為什麼重要?〉、〈冷僻研究 救了多年後的產業〉和〈科技部殺了台灣科學研究?〉,我們過去確實很難預料生物學過去百年累積的知識,對工業設計會有啥幫助。如果回到廿卅年前,那些生物學知識沒有在科學家努力不倦的發現、記錄和整理之下,幾乎就不會有任何《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提到的科技之出現,然後我們的科技也可能會走到一個瓶頸甚至侷限。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裡頭提到的各種各樣的案例,只是仿生學的開始而已,有個不錯的網站「AskNature」,可供詢問並提供各種大自然的解答,其母機構「Biomimicry 3.8」,是推廣仿生學不餘餘力的團體,有許多有趣的案例可供參考 :)
大自然給了我們美好的生命,又給了我們巧妙的解答,我們怎麼能錯過呢?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借刀醫人的開膛史
老實說,這本《開膛史》的主題本應很對我胃口的,可是知道是位台灣醫師寫的書,不禁還是有點疑慮,畢竟這十幾年來,讀的科普書,不是原文的,就是翻譯的暢銷書。英文書市場超大,而且國外強到爆的寫手很多,所以很難不令人懷疑,國人寫的西方醫學史,靠譜嗎?
雖然心中有疑慮,不過沒想到一讀下去,卻愈發不可收拾,很快就一口氣把整本有趣的《開膛史》給讀完了,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幸好很快得知,《開膛史》作者蘇上豪醫師,正在寫第二本科普書,其中有些篇章還會提前發表在泛科學網站上。
蘇上豪醫師的寫作功力,看來並非一朝一夕練就的,他在繁忙的大學時期,就連續國防醫學院「源遠文學獎」1988及1989年小說獎第一名。他的文學作品《國姓爺的寶藏》獲選《中時》開卷一週好書、臺中市文化局「臺中之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等殊榮。
《開膛史》把令人感到深奧陌生的外科醫學史寫得十分生動、活潑、趣味盎然,蘇上豪醫師也巧妙地融入他自己的行醫經驗,讓《開膛史》更人性化和生活化。《開膛史》裡有許多篇章,就是他在行醫時,病人不經意的提問,在好奇之下搜索資料而來的,也附了從歷史文獻來的精美插圖。
不少優秀的科普作品,吸引到的讀者仍僅是小眾,不過這本《開膛史》,會是所有看過醫生的人會想要一讀的好書!生、老、病、死是人生四大苦,都可能和外科醫學有關,現代人終其一生,很難不進入手術房個幾次,這本《開膛史》也素描了在手術房內外遇到的芸芸眾生相。
我可能跟很多人一樣,醫院裡緊張刺激的生活,是從電視影集上來的,例如美國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怪醫豪斯》(House, M.D.)、《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還有日劇《急診室醫生系列》(救命病棟24時)、《醫龍-Team Medical Dragon-》(医龍-Team Medical Dragon-)、《最強名醫》(Doctors)、《Doctor-X~外科醫•大門未知子~》(ドクターX〜外科医・大門未知子〜)等等。
不過,即使人生如戲,那些影集還是誇張了些,現實中很難會很樣戲劇化,《開膛史》說的卻是外科醫學史上貨真價實的戲劇!而且看過了這些真實的戲劇,我心裡最大的OS就是,還好我活在這個科技進步、醫學昌明的時代!相信絕大部分讀者都會有同樣的共鳴!
我自己活了大把年紀,很幸運的,迄今還只動過一次手術,是小學一年紀剛開學時得了闌尾炎,肚子痛得死去活來,父母老師都以為我在裝死不想上學,被折磨得不成人形,遠超出我的演技後,才被送去醫院XD 多虧了醫師和護理師,小命倒是撿了回來。
蘇上豪醫師指出,外科醫師的祖師爺,居然是理髮師!他們除了拿剪刀理髮,還用小刀幫顧客割除疣、痔、瘤等,他們也沒有解剖學的訓練;在有大量大體解剖學習的19世紀英國,還出現專門盜墓和殺人的惡人提供醫學院屍體;書中還提到19世紀的搖頭丸就是現在的麻醉藥;人工血管的材料就是不沾鍋用的鐵氟龍;抽除下肢靜脈曲張用的是腳踏車剎車線;縫線是葷的還是素的?以及許多有趣的發現和發明等等。
我們現在能有專業的外科醫師,在麻醉科醫學的協助下動手術,難道不是幸運太多了嗎?更甭提《開膛史》裡頭提到的許多外科手術技術和器具的發明,可以減少病人在手術前後的一些痛苦,也更快速地復元。許多技術和器具的發明,在《開膛史》都有精彩的故事,也揭示出人性的醜惡和光明。
年輕人面對現今許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不公不義,有人會感嘆沒早年個幾十年,可是在追求小確幸的今天,這些醫學和科學上的發現和發明,卻是真真實實的大確幸啊!讓人感嘆還好沒有早出生個幾十年啊XD
雖然瑕不掩瑜,如果要雞蛋裡挑骨頭,《開膛史》美中不足的一點,有些文中提到的疾病或器官名稱,有些沒有足夠詳細的解說,為了滿足好奇心,我讀《開膛史》還得抱著iPad去Google,如果能夠用注解的方式來詳細解釋,那這本書就堪稱完美了!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草泥馬大戰河蟹的「太和計畫」
美國有部頗受歡迎的《疑犯追蹤》(Person of Interest),是美國CBS電視台製作的犯罪電視影集(台灣在公共電視上映),由強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與J•J•亞柏拉罕(J. J. Abrams)共同打造的,現正上映第三季。
故事大概就在主角的旁白中,哈洛•芬奇(邁可•艾默森飾)這一位深居簡出的億萬富豪說道:
「You are being watched. The government has a secret system--a machine that spies on you every hour of every day. I know because...I built it. I designed the machine to detect acts of terror but it sees everything...violent crimes involving ordinary people; people like you, crimes the government considered irrelevant. They wouldn't act so I decided I would, but I needed a partner--someone with the skills to intervene. Hunted by the authorities, we work in secret. You will never find us. But whether victim or perpetrator, if your number's up, we'll find you.」(原文)
『你被監視了。政府有一套祕密系統,一台全天候監視你的「機器」,我知道,因為我製造了它。我設計這台機器是為了偵測恐怖行動,但什麼都逃不過它的法眼。牽涉到一般人的暴力罪行,好比你們這種普通人,政府認為這些罪行並不重要,他們置之不理,所以我決定採取行動。但我需要一個搭檔,有本領出手干涉的人。當局追緝我們,所以我們祕密進行。你永遠找不到我們,但無論是受害者或加害者,只要機器顯示出你的號碼,我們就會找到你。』(中譯)
為何提到這部影集呢?因為最近剛出版的一部科技驚悚小說《太和計畫》(Extinction),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後者在科技的想象力和可行性上,比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兩部作品都在探討會產生心智和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只是前者是台「機器」,後者的設定在科學理論上,真的極度聰明和巧妙!不管是「機器」還是「太和」,監視系統都得要「懂得」看到的各種人類行為,並預測出其背後的動機和計畫。也由於兩者在監視系統上的概念太過相似,而且主角也是在美國軍事特種部隊和情報機構幹過活的,因此我高度懷疑,《太和計畫》的作者是否是受到了這部影集的啟發?
這部翻譯小說的中文書名《太和計畫》中的「太和」,其實就是中文,象徵至高無上的和諧,而故事的背景,超過一半是發生在中國。或許是為了市場吧,好萊塢早已在科幻電影中加入中國的元素,例如《2012》(2012)、《泛太平洋》(Pacific Rim)和《變形金剛4》(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連政治劇最近爆紅的《紙牌屋2》(House of Cards (season 2))也都有中國元素,在中國的搜狐視頻上映,不僅沒有任何刪減,也未遭遇任何審查的阻力,據說還深獲中共高層的喜愛,儘管裡頭的馮姓〔Xander Feng,由泰瑞.陳(Terry Chen)飾演〕紅色背景中國商人,顯然是在影射薄熙來這個在中國網路上以「不厚」為代號的失勢政客。
不過《太和計畫》儘管幾乎就像是中國人寫的,我懷疑它能在中國上市XD 《紙牌屋2》畢竟只有一位愛玩SM的中國貪腐政客,還有貿易戰等等,第七艦隊只是出動到中日邊界附近,可是在《太和計畫》中,深愛啖河蟹的中國領導人和中共高層不僅一個又一個地讓「太和」給改造和調教了,還把美國第七艦隊幾乎整個滅掉了Orz 《太和計畫》中的好幾個中國角色,名字甚至是現任和過去的領導人的姓和名調換拚湊出來的XD
《太和計畫》的作者作者馬克.艾伯特(Mark Alpert)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系,目前在《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擔任編輯一職。他長期追蹤並報導有關2008年夏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一項有關「萬有理論」的實驗,因而有了靈感寫下《最後理論》(Final Theory),還有《最後理論2:科學之子》(The Omega Theory),這兩本也很精彩,也是我很喜歡的科技驚悚小說(請參見〈科學之子的最後理論〉)。在情節上,《太和計畫》很緊湊,拍成好萊塢電動應該會頗精彩的。
雖然都是監控恐怖份子的行為,《疑犯追蹤》中的天才哈洛•芬奇隻身打造了一個「機器」,這從現在的科技和人類的能力來說,幾乎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的!《疑犯追蹤》其實比較像是警匪動作片而非科幻片;然而,在《太和計畫》中,「太和」不僅僅是機器而已,而且還涉及了神經科學和腦科學!在科學上的設定,甚至很有可能是可行的。
對大腦意識的運作有興趣者,我已介紹過了三本好書--《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Who’s in Charge?: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我即我腦:從子宮孕育到阿茲海默症,大腦決定我是誰》(Wij Zijn Ons Brein)和《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請參見〈我們真的冇自由意志嗎?〉、〈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我即我腦--我究竟從何而來?〉)。馬克.艾伯特就是利用這些現今神經科學對大腦的認識來設定「太和計畫」的。
而故事主要地點發生在中國,讓這本小說連在政治上,也都合情合理!據說中國單單監控網路上的言論,就有超過十萬人在幹活,果然是高就業率、高生產力XD 馬克.艾伯特對中國的理解看來也頗到位,書中還出現了「和諧社會」的漢語拚音,連「太和」這個名字也取得好,他在中國大概也見識過名聞遐邇「河蟹」。從他對北京、雲南的描述,看來他也到了中國考察一番(剛好我也去過),交出了漂亮的作品,而非僅是「妖受讚」而已。
同樣是監視系統,人工智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疑犯追蹤》中的機器奮力保護人類,甚至還進行了複雜的計畫;而《太和計畫》中的「太和」,卻開始為了生存要消滅人類,原文書名Extinction,就是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險惡!我懷疑,這是否是因為前者的機器是在美國,而後者是在中國,還敢在美國這太歲頭上動刀動槍,河蟹吃河蟹,實在是太草泥馬的中國風了XD
馬克.艾伯特的小說其實很有《侏羅紀公園》(Jurrasic Park)作者、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影子,同樣擅長把真實的科學和科技用在驚悚小說的創作,甚至還能把小說當作科普作品來吸收科學和科技知識(請參見〈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病逝〉)。《太和計畫》中的好幾項科技,有些在現實中也都「有影」,例如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在因車禍而癱瘓的提姆.赫莫斯(Tim Hemmes)的大腦植入電極,讓他可以用思考控制九磅重的義肢:
第二視力醫療產品公司(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已開發出人造眼球:
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已開發出半機械蟲(Cyborg beetles):
至於上述科技在小說中用作何處,這你要自己去找答案。除了有趣的尖端科技,故事出現的中國人物和城市,以及其中的政治嘲諷,對台灣讀者來說,肯定比美國讀者還能有熟悉和親切感,相信這會是你想讀一讀的科技驚悚小說!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徐重仁: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
有朋友送我這本《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說很好看。我好奇之下讀了,老實話原本是為了看八卦XD
看啥八卦呢?當然是看帶領統一超商成了台灣流通零售霸主、曾任統一超總經理長達26年、一年半前遭統一集團出其不意解職的徐重仁,出任全聯社總裁的好戲,想要坐下泡杯茶來看啊。
不過《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卻沒有爆任何的料,儘管如此,還是不損這本書的可讀性。
我家除了我之外,幾乎全都是從商的,商業的世界對我來說是即熟悉又陌生。我從小都沒有聽過父母的話。可是如果我聽他們的話,我不知道我今天會是什麼,反正我應該還是不會從商,頂多只是在病房和病人玩打針吃藥的遊戲,順便滴點蠟燭和陪條皮鞭。
《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是徐重仁寫給年輕人看的書,從前其實並不太喜歡這類的書,因為不管作者有多成功,他們成功的時代和我們的大不同了,我們的父母年輕時候,不管是現在居住的台灣,還是來自的馬來西亞,都非常的貧窮,他們是在那一代,靠自己的努力脫貧,可是現在的年輕人,物資生活比父母輩好很多,可是卻因貧窮化而陷入困境。我們父母那輩是倒吃甘蔗,我們卅快卌歲的人可能還好,可是更年輕的一輩就很難說了。
很多媒體都有大頭症,就是愛報導一些大教授和大老闆對年輕人的教訓甚至嗆聲,彷彿他們都沒有責任一樣。所以我看到成功人士寫給年輕人的書,我都會叫人不要花錢上當,掏錢去買有錢人寫的書,無疑是被剝了兩層皮。
不過,因為有朋友送書加推薦,加上想看八卦,讀了這本書發現還蠻不一樣的。他是書店商人之子,沒有顯赫家世,他的兒子不像連家後代,也待在大企業,自行創業賣麵去。
我一向都反骨,直到卅而還未立,才知道原來有很多事情,尤其是對師長的勸導,陽違陰奉一下,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還好,我從小就頗有老人緣的,所以長輩很愛找我聊天,他們其實說了我很多實貴的經驗,有些的故事之精彩,還不下八點檔!害我看偶爾看八點檔都覺得,什麼才降子而已?一點也不戲劇化、狗血也灑不夠啊XD 除了勁爆之外,當然有些也頗管用的,不過我還沒老到想提當年勇,也沒有成功到有資格給人教誨。
有時候,我看到學弟姐不聽勸告而走上了冤枉路,我會很著急,可是想當初我不也一樣嗎?如果連冤枉路都不想走,那宅在家當井底之蛙不就成了?可是想當初,我出國前,有幾個道高望重的師長給了些建議,我沒幾樣照做,結果還果真讓他們給料中了,還真是後悔莫及啊Orz
人生的道路上選擇可以很多,到了分歧路口,要堅持走自己的路,有何不可?可是如何走,卻大有學問,有些人可以給你忠告,說這裡到那裡剛好租台UBike,可以更快到達目標又可以運動,不要搭電車因為會誤點又擠又熱到爆,如果不信邪還去搭電車,不是活該找罪受嗎?
我不敢說《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是本多特別的書,或者你讀了會改變人生什麼的,或者徐重仁多有創見等等,可是這本書卻很有親切感,談他自己對「做人」、「做事」、「做自己」 的做法與觀點。印象深刻的,他出國時生活上的克難,還甚至請和尚朋友帶小孩,還有他在禪修上的體悟,還有他在商業縱橫看到的許多有趣現象和見解。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的《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開場白說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Все счастливые семьи похожи друг на друга, кажда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я семь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 по-своему.),這句換成「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應該也對。
所以,有時候聽聽老人家的話,是可以找出些道理的,就像武學一樣,闖蘯江湖還活下來的,教來教去可能還是哪幾招,乍看之下也頗像老梗。可是不管招式看來漂不漂亮,如果不管用,不是早就命喪黃泉了嗎?可是學到了,該什麼時機出招,就是自己的功夫了!
人生只有一次,多學幾招,想必會有用的。最重要的,要出自己的招,否則大家來來去去都那幾招,你剛出手人家就先破你的綻!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E. O. 威爾森給青年科學家的信
在我大三正準備要進研究所時,有本書出版了,是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西班牙神經生物學大師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on y Cajal)的《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給年輕探索的建議》(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這本書對台灣還有一個意義是,19世紀的西班牙,在政治和科學的領域都不是歐洲的強權國家,就像台灣一樣。
我大四修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兩個學期,常常會在課堂上聽說這個那個近年剛實證的發現,其實拉蒙卡哈早在好幾十年前就已經提出了等等,以及拉蒙卡哈用傳統神經染色而手繪的圖,仍因精確度很高而還有極大的參觀價值等等,現在即使有了先進的細胞生物學技術,新的發現仍和及拉蒙卡哈的出入極少。
年輕的拉蒙卡哈在沒有任何人的引領下跨入科學研究領域,後來終於成為西班牙少數享譽國際的科學家。他希望可以透過《研究科學的第一步》,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告訴有志於科學研究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在初入科學研究領域時,建立正確的研究態度與方法。不過,《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的中譯不甚理想,而且幾年後也絕版了。
當這本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的《給青年科學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Scientist),就有不少當上教授的朋友在臉書推薦。作為E. O. 威爾森的粉絲,我當然也要大力推薦!
E. O. 威爾森是我最敬重的科學家之一!事實上,我毅然決定不念台大醬料而念生命科學,後來從事演化生物學的研究,除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給我的震撼,另一大原因就是因為在選科系前,讀了威爾森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發現生物學的世界真的是太他X的有趣了,為何要在小房間和病人玩打針吃藥的遊戲呢?
E. O. 威爾森是當代最重要的昆蟲學家、生物學家與作家,被喻為「生物多樣性之父」、「社會生物學之父」,以生態學、社會生物學和螞蟻研究而享譽全球,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學機體與演化生物學系教授,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館名譽館長,也是佩萊格里諾講座大學研究教授(Joseph Pellegrino University Research Professor)。在哈佛大學,「大學教授」(Harvard University Professor)是最高的榮譽,全校一共才廿幾位教授能榮獲該講座,可以在任何科系開課!
除了卓越的研究,E. O. 威爾森也是不可多得的科學作家,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一次是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另一次是和Bert Hölldobler合著的The Ants。他有好幾本書有中譯本,雖然比較早出版的大多絕版了,不過圖書館應該可以找到,例如《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The Diversity of Life)、《Consilience—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螞蟻‧螞蟻》(Journey to the Ants: A Story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生物圈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fe)、《蟻丘之歌》(Anthill: A Novel)。
E. O. 威爾森的文筆絕佳,不管是學術著作還是科普作品,都深受歡迎!美國筆會(PEN American Center)還有一個以他命名的文學獎項--「筆會/E. O. 威爾森文學科學寫作獎」(PEN/E. O. Wilson Literary Science Writing Award),獎金一萬元美金,是由E. O. 威爾森、好萊塢名星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以及E. O. 威爾森生物多樣性基金會(E. 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創辦的。此獎項的目的是鼓勵如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和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的《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之類,向大眾介紹科學並且深具影響力的科普作品。
第一屆筆會/E. O. 威爾森文學科學寫作獎得主是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請參見〈癌症的人性傳記-萬病之王〉),第二屆得主是詹姆斯·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第三屆是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請參見〈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這些不可多得的科普好書都有繁體中譯本。
在這本《給青年科學家的信》中,E. O. 威爾森述說了許多他的研究經驗,這些出自大師的想法,是在一般論文學不到的。當然,沒有人可以讀了《研究科學的第一步》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就清楚要怎麼做研究。要認真做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仍是要找到明師!要如何找對導師及念好研究所,請參考這本E. O. 威爾森也大力推薦的《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請參見〈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過去也有一本好書《天才的學徒:建構叱吒風雲的科學王朝》(Apprentice to Genius: The Making of a Scientific Dynasty), 描寫和分析了科學界的師徒制度。科學是理性的,可是科學研究的過程,是一門藝術,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而且,人性與人際關係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科學家也有可愛和可恨的七情六慾,有機會也該讀讀詹姆斯‧D‧華生(James D. Watson)的《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如果有機會,更該讀讀E. O. 威爾森的《大自然的獵人》,你會對他的學術生涯更清楚。E. O. 威爾森指出,天分和數學技巧並非卓越科學家的必要條件,懷抱著探索未知事物的熱情才是一切的基石。其實我自己也見過許多在各方面天分極佳的人,反而沒有在他們能夠發揮天分之處成功,關鍵其實是在能不能鍥而不捨!而能夠在不斷遭受挫折後還鍥而不捨的動力,就是來自熱情!
雖然《大自然的獵人》也有提到,可是E. O. 威爾森的《給青年科學家的信》更清楚地敍述了他的數學能力,在當上哈佛的終身教授後才修微積分,而且還拿了C。E. O. 威爾森在1967年和麥克亞瑟(Robert H. MacArthur)出版了地理生態學的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是本劃時代的巨著,他們建構的數學和生態模型,迄今仍在生態學上有重要的應用。我博班念生態學的時候就要讀他們的模型,完全無法想像到是數學白癡做出來的XD
E. O. 威爾森是傑出的螞蟻專家,研究的螞蟻是真社會生物,他在1975年出版了劃時代的《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把所有關於社會生物的知識和理論做了很完整的整理,這部巨著迄今還有人在研讀,去年出版社還很有勇氣地出了四大冊的中文版!不過E. O. 威爾森《社會生物學》曾釀出很大的政治風波,因為他在最後一章討論了人類,激怒了一些學者和社運人士,攻擊他在倡導生物決定論。
攻擊他最強力者,還有來自哈佛同系所的同事--鼎鼎大名的古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著有《達爾文大震撼 —課本學不到的生命史》(Ever Since Darwin: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貓熊的大姆指:聽聽古爾德又怎麼說》(The Panda’s Thumb: More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千禧年--古爾德三問》(Questioning the Millennium: A Rationalist's Guide to a Precisely Arbitrary Countdown)、《生命的壯闊》(Full House: The Spread of Excellence from Plato to Darwin)〕和族群遺傳學家路翁亭(Richard Lewontin,1929–)。他們在哈佛大學成立社會生物研究團,以破壞其理論根基和回應社會生物學家的發現宣稱。他們所針對的,主於集中於社會生物學認為基因在人類行為扮演了中心角色的主張。他們認為,天擇無法解釋所有人類的行為,因為有些行為是腦演化的副產物,而非天擇主要的作用對象等等。
在學界和社會上受到了大力的抨擊,讓內向害差的政治白癡E. O. 威爾森開始反思,他思考人的思考和活動方式能否深受生理條件制約,可以用演化論分析其行為。他也展開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探索,並把心得寫成了普立茲得獎之作《論人性》(On Human Nature),透過社會生物學的角度,從對社會性物種以及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物種的觀察研究,加上對人類文明特性的探析,以攻擊、性行為、利他主義與宗教四大主題,推演出人性的起源;後來還寫了《Consilience—知識大融通》, 從古希臘學者對知識統合的追尋談起,然後論及啟蒙時代後兩百年內的知識分裂過程,再探討知識統合理念的復甦。
E. O. 威爾森的《大自然的獵人》也提到了所謂的分子大戰,就是受化學和物理影響的分子生物學興起〔關於這場革命的歷史,最佳讀物是三大冊《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 DNA》、《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二部曲 RNA》、《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 蛋白質》(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Makers of the Revolution in Biology)〕,科學金童華生到了哈佛任教後,排擠生態學和分類學等傳統生物學,後來哈佛生物系還分裂成了兩個系--機體與演化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Organismic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及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不過,有趣的是,過了卅卌年後,有些兩邊的研究,慢慢走向了統合,像我的研究就涉及了機體與演化生物學及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E. O. 威爾森的學術歷程非常勵志,也值得大家學習的是,和很多曠世奇才不同的,E. O. 威爾森並非來自人生勝利組。他是來自美國南方落後州鄉下的小孩,大學念的是二、三流的阿拉巴馬大學,到哈佛念博士班畢業後,當上助理教授,然後一路艱辛地升上正教授,甚至「大學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也榮獲了對諾貝爾獎遺漏的科學領域的基本研究予以提倡和獎勵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他的經歷,再再說明了後天努力的重要性!他在《大自然的獵人》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提到他和各界菁英合作的經歷,顯示在科學研究中,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E. O. 威爾森的研究也擴及整個地球生態圈,對於推展生物多樣性研究有著卓越貢獻,他雖然受的是傳統的分類學訓練,但也重視科技對分類學發展的貢獻。在他提議策畫下,建立起收納全球物種資料的線上生物百科全書,任何人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連上網路,就可以進入eol.org網頁查詢。
《給青年科學家的信》裡廿封信,真誠、平易且完整呈現了E. O. 威爾森對於科學之道的洞見哲思,值得任何年紀的科學家一讀!
我大四修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兩個學期,常常會在課堂上聽說這個那個近年剛實證的發現,其實拉蒙卡哈早在好幾十年前就已經提出了等等,以及拉蒙卡哈用傳統神經染色而手繪的圖,仍因精確度很高而還有極大的參觀價值等等,現在即使有了先進的細胞生物學技術,新的發現仍和及拉蒙卡哈的出入極少。
年輕的拉蒙卡哈在沒有任何人的引領下跨入科學研究領域,後來終於成為西班牙少數享譽國際的科學家。他希望可以透過《研究科學的第一步》,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告訴有志於科學研究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在初入科學研究領域時,建立正確的研究態度與方法。不過,《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的中譯不甚理想,而且幾年後也絕版了。
當這本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的《給青年科學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Scientist),就有不少當上教授的朋友在臉書推薦。作為E. O. 威爾森的粉絲,我當然也要大力推薦!
E. O. 威爾森是我最敬重的科學家之一!事實上,我毅然決定不念台大醬料而念生命科學,後來從事演化生物學的研究,除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給我的震撼,另一大原因就是因為在選科系前,讀了威爾森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發現生物學的世界真的是太他X的有趣了,為何要在小房間和病人玩打針吃藥的遊戲呢?
E. O. 威爾森是當代最重要的昆蟲學家、生物學家與作家,被喻為「生物多樣性之父」、「社會生物學之父」,以生態學、社會生物學和螞蟻研究而享譽全球,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學機體與演化生物學系教授,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館名譽館長,也是佩萊格里諾講座大學研究教授(Joseph Pellegrino University Research Professor)。在哈佛大學,「大學教授」(Harvard University Professor)是最高的榮譽,全校一共才廿幾位教授能榮獲該講座,可以在任何科系開課!
除了卓越的研究,E. O. 威爾森也是不可多得的科學作家,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一次是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另一次是和Bert Hölldobler合著的The Ants。他有好幾本書有中譯本,雖然比較早出版的大多絕版了,不過圖書館應該可以找到,例如《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The Diversity of Life)、《Consilience—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螞蟻‧螞蟻》(Journey to the Ants: A Story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生物圈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fe)、《蟻丘之歌》(Anthill: A Novel)。
E. O. 威爾森的文筆絕佳,不管是學術著作還是科普作品,都深受歡迎!美國筆會(PEN American Center)還有一個以他命名的文學獎項--「筆會/E. O. 威爾森文學科學寫作獎」(PEN/E. O. Wilson Literary Science Writing Award),獎金一萬元美金,是由E. O. 威爾森、好萊塢名星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以及E. O. 威爾森生物多樣性基金會(E. 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創辦的。此獎項的目的是鼓勵如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和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的《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之類,向大眾介紹科學並且深具影響力的科普作品。
第一屆筆會/E. O. 威爾森文學科學寫作獎得主是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請參見〈癌症的人性傳記-萬病之王〉),第二屆得主是詹姆斯·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第三屆是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請參見〈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這些不可多得的科普好書都有繁體中譯本。
在這本《給青年科學家的信》中,E. O. 威爾森述說了許多他的研究經驗,這些出自大師的想法,是在一般論文學不到的。當然,沒有人可以讀了《研究科學的第一步》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就清楚要怎麼做研究。要認真做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仍是要找到明師!要如何找對導師及念好研究所,請參考這本E. O. 威爾森也大力推薦的《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請參見〈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過去也有一本好書《天才的學徒:建構叱吒風雲的科學王朝》(Apprentice to Genius: The Making of a Scientific Dynasty), 描寫和分析了科學界的師徒制度。科學是理性的,可是科學研究的過程,是一門藝術,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而且,人性與人際關係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科學家也有可愛和可恨的七情六慾,有機會也該讀讀詹姆斯‧D‧華生(James D. Watson)的《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如果有機會,更該讀讀E. O. 威爾森的《大自然的獵人》,你會對他的學術生涯更清楚。E. O. 威爾森指出,天分和數學技巧並非卓越科學家的必要條件,懷抱著探索未知事物的熱情才是一切的基石。其實我自己也見過許多在各方面天分極佳的人,反而沒有在他們能夠發揮天分之處成功,關鍵其實是在能不能鍥而不捨!而能夠在不斷遭受挫折後還鍥而不捨的動力,就是來自熱情!
雖然《大自然的獵人》也有提到,可是E. O. 威爾森的《給青年科學家的信》更清楚地敍述了他的數學能力,在當上哈佛的終身教授後才修微積分,而且還拿了C。E. O. 威爾森在1967年和麥克亞瑟(Robert H. MacArthur)出版了地理生態學的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是本劃時代的巨著,他們建構的數學和生態模型,迄今仍在生態學上有重要的應用。我博班念生態學的時候就要讀他們的模型,完全無法想像到是數學白癡做出來的XD
E. O. 威爾森是傑出的螞蟻專家,研究的螞蟻是真社會生物,他在1975年出版了劃時代的《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把所有關於社會生物的知識和理論做了很完整的整理,這部巨著迄今還有人在研讀,去年出版社還很有勇氣地出了四大冊的中文版!不過E. O. 威爾森《社會生物學》曾釀出很大的政治風波,因為他在最後一章討論了人類,激怒了一些學者和社運人士,攻擊他在倡導生物決定論。
攻擊他最強力者,還有來自哈佛同系所的同事--鼎鼎大名的古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著有《達爾文大震撼 —課本學不到的生命史》(Ever Since Darwin: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貓熊的大姆指:聽聽古爾德又怎麼說》(The Panda’s Thumb: More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千禧年--古爾德三問》(Questioning the Millennium: A Rationalist's Guide to a Precisely Arbitrary Countdown)、《生命的壯闊》(Full House: The Spread of Excellence from Plato to Darwin)〕和族群遺傳學家路翁亭(Richard Lewontin,1929–)。他們在哈佛大學成立社會生物研究團,以破壞其理論根基和回應社會生物學家的發現宣稱。他們所針對的,主於集中於社會生物學認為基因在人類行為扮演了中心角色的主張。他們認為,天擇無法解釋所有人類的行為,因為有些行為是腦演化的副產物,而非天擇主要的作用對象等等。
在學界和社會上受到了大力的抨擊,讓內向害差的政治白癡E. O. 威爾森開始反思,他思考人的思考和活動方式能否深受生理條件制約,可以用演化論分析其行為。他也展開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探索,並把心得寫成了普立茲得獎之作《論人性》(On Human Nature),透過社會生物學的角度,從對社會性物種以及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物種的觀察研究,加上對人類文明特性的探析,以攻擊、性行為、利他主義與宗教四大主題,推演出人性的起源;後來還寫了《Consilience—知識大融通》, 從古希臘學者對知識統合的追尋談起,然後論及啟蒙時代後兩百年內的知識分裂過程,再探討知識統合理念的復甦。
E. O. 威爾森的《大自然的獵人》也提到了所謂的分子大戰,就是受化學和物理影響的分子生物學興起〔關於這場革命的歷史,最佳讀物是三大冊《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 DNA》、《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二部曲 RNA》、《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 蛋白質》(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Makers of the Revolution in Biology)〕,科學金童華生到了哈佛任教後,排擠生態學和分類學等傳統生物學,後來哈佛生物系還分裂成了兩個系--機體與演化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Organismic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及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不過,有趣的是,過了卅卌年後,有些兩邊的研究,慢慢走向了統合,像我的研究就涉及了機體與演化生物學及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E. O. 威爾森的學術歷程非常勵志,也值得大家學習的是,和很多曠世奇才不同的,E. O. 威爾森並非來自人生勝利組。他是來自美國南方落後州鄉下的小孩,大學念的是二、三流的阿拉巴馬大學,到哈佛念博士班畢業後,當上助理教授,然後一路艱辛地升上正教授,甚至「大學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也榮獲了對諾貝爾獎遺漏的科學領域的基本研究予以提倡和獎勵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他的經歷,再再說明了後天努力的重要性!他在《大自然的獵人》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提到他和各界菁英合作的經歷,顯示在科學研究中,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E. O. 威爾森的研究也擴及整個地球生態圈,對於推展生物多樣性研究有著卓越貢獻,他雖然受的是傳統的分類學訓練,但也重視科技對分類學發展的貢獻。在他提議策畫下,建立起收納全球物種資料的線上生物百科全書,任何人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連上網路,就可以進入eol.org網頁查詢。
《給青年科學家的信》裡廿封信,真誠、平易且完整呈現了E. O. 威爾森對於科學之道的洞見哲思,值得任何年紀的科學家一讀!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昨日世界的是是非非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這百年來少有的通才,他原本是洛杉磯加大(UCLA)醫學院的生理學教授,他在膀胱生理學的研究讓他獲選上美國藝術及科學院院士;另外他也是著名的鳥類生態學家,他在生態學的貢獻讓他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我在博士班上生態學時,就讀到他的一些生態學模型,雖然內容已忘光了,不過對生理學家能做出超乎一般生態學家的成就,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他的研究也涉及演化生物學、人類學和生物地理學,他在生理學系退休後,還被UCLA地理學系聘為地理學教授。賈德.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這本「科普書」中,真接提出他的創見:各大洲的「自然資源」(也就是生物地理)本來就分配不平等 ,所以導致各地社會的發展在起跑點上就有落差。
《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得獎作品把生物地理學帶進了人類學、歷史、經濟學、政治學的研究當中,激發了學界許多討論。這樣的原創性和影響力,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以降罕見的。
他接著在《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從復活節島上的玻里尼西亞文化、美洲的阿納薩茲印第安部落與馬雅文明、到格陵蘭島的維京人族群等等,檢視歷史上文明的衰頹、興盛與延續之因:為何一些曾經繁榮鼎盛的文明從此殞落、滅亡,走上毀滅之路,而一些文明得以存續下去?我們又能從這些歷史教訓中學到什麼?
戴蒙在《大崩壞》試圖從中尋找出這些文明最後滅絕的原因與模式。除了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威脅、友邦的支持等因素之外,他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一個社會面對環境問題的應變能力如何。戴蒙透過《大崩壞》提出一個迫切、亟待解決的問題:人類社會要如何避免這種生態性的毀滅?即使我們現在過得非常富裕(尤其是米國天龍人),可是生態界出現的警訊卻開始出現。他認為,這些都是尋求社會永續發展所必須深刻思考的課題。
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探討人類社會的命運,《大崩壞》解讀人類社會可能的明天,而在《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中,戴蒙再接再厲地聚焦九大面向: 戰爭與和平、爭端的解決、養兒育女、老人安養、應變危險、宗教、語言與健康等,逐一爬梳其歷史脈絡,試圖借鏡傳統社群來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與文明。
戴蒙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們大都把現代社會的一些現象視為理所當然,如搭飛機旅行、通訊、文字、肥胖等。我們的祖先在六百多萬年前和黑猩猩的祖先分了家,我們智人的祖先大約在15萬年前出現在非洲,在這麼漫長的歷史中,我們過的是原始的生活。
戴蒙在新幾內亞進行超過卅卌年的田野調查,雖然他的研究對象是鳥類,不過他在和當地土著打了卅卌年交道後,自認有些心得,所以就在《昨日世界》一書中和大家分享。
戴蒙認為,我們仍能從目前存活在世上的傳統社群一窺遠古祖先的生活方式,然後再檢視我們在這百年才出現的現代化生活中,我們迷失了啥,有啥是傳統社會可以再指導我們的。《昨日世界》試圖以第一手的描述,來生動呈現人類社會的過去。從演化史來看,人類社會直到昨天才出現遽變,而我們那已然適應傳統生活型態的身體和社會習俗,身在現代情境之中不免出現問題。
他主要從他最熟悉的新幾內亞傳統社群,來探討各種問題。戴蒙也不希望我們對傳統社群產生浪漫的憧憬,畢竟傳統社群有些習俗慘無人道,應該揚棄,但人類社會的共同問題,如兒童教養、對老人的照顧、爭端的解決、冒險與身體健康等,傳統社群仍有我們可借鏡之處。例如在書介中的這幾點:
- 親密、自由的親子教養方式:讓孩子晚一點斷奶,增加成人與幼兒的肌膚接觸,帶寶寶出門時,讓寶寶直立,而且面向前方,孩子一哭泣就立刻趕到身邊照顧,給孩子探險的自由,以及幫孩子想出有創意的遊戲,而非只是讓他們打電玩或玩現成的益智玩具。
-
讓孩子學習雙語:很多傳統社群的孩子都會說兩種或更多的語言。學習雙語不但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學習,反而有助於他們的思考,豐富他們的人生。
- 改變飲食習慣:傳統新幾內亞社群,無人死於中風、糖尿病落心肌梗塞。少糖、少鹽、多吃新鮮蔬果、慢食、多運動等皆有助於預防現代文明病上身。
- 提高危機意識:新幾內亞人知道在叢林中不可在枯死的大樹底下睡覺,即使在地上看到一根樹枝也提心吊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粗心大意,總有一天會 大禍臨頭。今天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危險不是恐怖份子、核子反應爐、墜機等,而是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尤須謹慎提防車禍和醉酒,上了年紀之後上下樓更 必須小心翼翼,注意別在浴室摔倒。
《昨日世界》也是戴蒙系列作品當中,最具個人色彩的一本,因為他大部分篇幅都是在談他在新幾內亞套到的消息,甚至多到有點像是半自傳。有朋友告訴我,變老有幾個症狀:「躺著睡不著,坐著一直睡;舊的一直提,講過就忘記XD」,戴蒙不厭其煩地講述他的新幾內亞過去的種種,似乎像是種好漢要提當年勇的感覺。
讀完這本書的心得呢?我先得說,這本書很好看,因為賈德.戴蒙的文筆真的很不賴,難怪他的書從《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及未來》(The Third Chimpanzee: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後,本本暢銷熱賣。可是,我讀完這本《昨日世界》後,真的很想吐槽說,這本書裡頭真的有哪個要點,是真的非得要到新幾內亞和原始部落的土著共處之後,才會發現的?如果有,請告訴我XD
我不曉得這樣的吐槽公不公平,因為畢竟我們不是米國天龍人,我們亞洲社會,不管是我現居的台灣,還是來自的馬來西亞,才在這廿卅年內脫貧。就物質生活和社會風氣而言,我們這一代和上一代的改變,可能比戴蒙和他祖父母的改變都還大!另外一點,米國是個相對新鮮的國家,
況且,米國天龍人儘管現在有種成天幹譙其他國家罔顧人權破壞原住民的生活等等等,他們自己在幾百年前在米國境內,就在血緣上或文化上滅了大多數的印第安人部族。你現在在台灣還可以看到原住民過著和我們不同的生活,可是米國印第安人幾乎全都過著現代化的生活,他們的傳統幾乎全都只有留存在博物館裡,然後很多土著開著賭場接客。所以當一個在兩個劍橋(哈佛大學在麻州劍橋市)受過良好教育的上流社會白人,看到新幾內亞原住民,心裡產生的震撼和疑問,當然會很大驚小怪。
可是,先別管新幾內亞的原住民,如果祖父母還建在,去問問他們,或者問問爸媽小時候的記憶,恐怕你就有資格嘲笑這位大師了XD 怎麼說,戴蒙大驚小怪地解釋新幾內亞原住民女生十幾歲就生養小孩了,還有有些土著的小孩吃奶到三四歲。我阿嬤來自福建泉州南安,小時候就一直聽他說,她三天大就賣到別人家了,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她是童養媳。她說她小時候並不清楚,一直到十幾歲時吐槽曾祖母成天只會看戲不理家務,曾祖母一氣之下要她和阿公立即成親,她才嚇死了XD 還有,她說她那個年代,所有孩子都吃母乳吃到四歲才斷奶,我爸一旦惹火她,她就會拿這來嗆我爸XD
好玩的大驚小怪還罄竹難書。例如,部落戰爭?他鐵定不曉得過去台灣的泉彰械鬥,還有他好像也不曉得黑幫火拚吧;戴蒙的最後一章說明 鹽、糖、油、懶之罪,這些不必去過新幾內亞也能清楚了吧?比較新幾內亞和美國小孩的玩具?小我十幾歲的小弟和小妹,玩的東西幾乎完全不同了耶;要學雙語?現在除了英美加紐澳等天龍國,有哪國有種只讓國民學單語啊?所以說,賈德.戴蒙的這本書,對我們來說新意恐怕不多,對英美人士才更新鮮,我們終於可以超英趕美了Orz
樹大招風,賈德.戴蒙從《槍炮、病菌與鋼鐵》到《大崩壞》到《昨日世界》,都遭受一些批評。我自己是認為,有些批評有其道理,有些參考看看就好。很多批評,是指稱地理和環境並無法解釋近代西方列強的堀起,也過度簡化地理和歷史的交互作用等等。不過,《槍炮、病菌與鋼鐵》還是很成功地解釋了,為何各地人類社會差異極大、人類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特例,為何只有極少數社會發展出了文明等等。
經濟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所寫的《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Cosmopolitanism and the Geographies of Freedom)便花了近一個章節來批評它(請參見〈泛科學:《槍炮、病菌與鋼鐵》沒告訴你的事 另一種地理的剖析〉);美國MIT發展經濟學家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哈佛政治經濟學家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指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所以照他們說的,「笨蛋!問題在制度!」。不過他們還是盛讚戴蒙給了他們不少研究的靈感(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對戴蒙的《昨日世界》攻擊最力者,多數來自文化人類學界,可說是惡評如潮(請參見Anthropology & Jared Diamond – World Until Yesterday)。很多人類學大力批評戴蒙對於「田野調查」的理解,指出與人類學專業的方法訓練不同,不過戴蒙在《昨日世界》卻已表示,人類學家的專業調查,也可能遺落許多寶貴的資訊,因為那些土著可以有很多東西不想讓外人看到,他主要是調查鳥類,和他們交了朋友可以套到更多資訊等等。
有些批評,有可能是來自人類學界兩大領域的視野不同:生物人類學(或稱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或稱社會人類學),戴蒙基本上是演化生物學家,擅長用達爾文的天擇理論來解釋一些人類的社會文化現象,可是有些文化人類學家對這很感冒。不過,同樣是演化生物學家的書,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的新書《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在見地,還有論證的嚴謹度上,比起《明日世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請參見〈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我有幾位朋友,對戴蒙最大的不信任,是來自2008年發表於《紐約客》雜誌上的一篇文章Vengeance Is Ours,據稱是他與新幾內亞高地一位具名土著的對話,由此來探究部落氏族之間的報復殺戮與正義觀。但是該報導裡的主角卻人指控戴蒙捏造事實,文章中的對話也從未發生,還跨海打了民事官司(詳細請參閱:Jared Diamond's Factual Collapse、Jared Diamond misleads UK Observer Editor)。有人認為,此事對於戴蒙的學術聲譽傷害極大。不過,我個人的看法有點保留,一來《紐約客》是知性雜誌,不是學術刊物,二來如果戴蒙不用真名,或者先加一句「有待考證」,那是否就能躲掉了指控?
我個人的猜測是,戴蒙可能從新幾內亞司機那裡聽來一些八卦,那位司機或許打了嘴砲、吹了牛,戴蒙見獵心喜也沒查證,就加油添醋用真名寫成了一篇《紐約客》文章。結果主角得知了非常剉屎,因為和實情差太多了,於是就告戴蒙誹謗等等。當然,真相只有當事人清楚。
人類學家對戴蒙的批評,其實還蠻值得探究。也由於戴蒙並非文化人類學家,他對人類社會多樣性的認識相當粗淺。隨便舉個例子,已有大量的人類學研究在分析人類價值和經濟活動的多樣性,例如《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這本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的好書一比,就可以瞭解兩者在深廣度的差異,不是好幾倍而已,而是好幾數量級,儘管後者只談一件事--債務,而戴蒙談了很多件事(請參見〈債的歷史和演化〉)。
還有,人類學家指出,戴蒙過度把狩獵採集社會的生活方式當作是人類的過去。可是,卻有人類學家指出,例如有些南美的狩獵採集社會,是因為西方列強入侵後,為了活命被迫放棄農耕地逃入森林後造成的,戴蒙一味把他在新幾內亞看到的當作一直沿續而來的傳統,是要小心檢驗的。而且,社會文化是會隨著氣候和地理環境變遷的,很難說新幾內亞的原住民在文化上和我們的祖先有多類似。
另外,除了一手觀察,戴蒙在《昨日世界》似乎也大量了列舉了許多對他的論點有利的人類學資料,這樣也會造成嚴重的偏誤。許多人類學家對他攻擊最強力的其中一個實例,是他指出狩獵採集社會是很暴力的。然而,卻有人類學家指出,許多傳統部落的暴力,其暴力相向根源,是西方殖民以及資本主義對資源的剝削造成的。而戴蒙完全忽略該可能性,一味一廂情願地用統計數字來和現代國家做比較,這也引來許多原住民的抗議。
也由於戴蒙沒有人類學訓練,他只是粗淺地把新幾內亞或非洲土著的生活方式和西方白人的生活方式作二元化的區分,而迷失了許多細緻的文化意涵,以及更精細的歷史脈絡。儘管他宣稱和新幾內亞做了卅卌年的田野調查,卻還是帶著「西方、受教育、工業化、富裕和民主」(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sed, rich, and democratic,簡稱WEIRD「怪異」)的眼光來看土著,而不是人類學一貫強調要以「本土」的精神去理解「在地」的文化。戴蒙的書不過是強化美國白人的刻板印象。
總而言之,《昨日世界》還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請帶著批判性的精神來讀它,有些章節你或許會有收獲,有些章節你或許會發現是大錯特錯,如果你能清楚分辨其中值得參考之處,以及該思考並批判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