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科學之子的最後理論
我雖然是愛看驚悚的人,可是卻還不常找到可以一口氣廢寢忘食地看完的驚悚小說。前陣子能讓我拍案叫絕的驚悚小說是去年看過的千禧年三部曲-《龍紋身的女孩》(Man som hatar kvinnor)、《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和《直搗蜂窩的女孩》(Luftslottet som sprangdes)。最近,書單上又多了兩本-《最後理論》(Final Theory)和《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The Omega Theory)。
《最後理論》和《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是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史家大衛.史威夫(David Swift)、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學家莫妮卡.雷納多(Monique Reynolds)以及他們的親人朋友的冒險故事,兩部小說都非常有想像力,居然可以把高深的理論物理學方程式化為各國極力爭獲的間碟陰謀,真的很不簡單。
在美國,其實所謂的科幻小說(Sci-Fi)主要是描寫未來世界,卻沒有堅實科學或科技背景的小說,可是有堅實科學或科技背景的小說,應該稱為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riller)。而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riller)著名作家中的佼佼者,就是《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的作者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其實,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riller)從英文名字就可以瞭解,要製造所謂的驚悚效果,是要從科技(technology)下手的!像麥可.克萊頓的多部科技驚悚小說,就是用科技的濫用造成的災難為主要賣點。當然也有例外,例如《群》(Der Schwarm)是從海洋生態下手。可是,用基礎科學裡頭最基礎的理論來下手,恐怕是少之又少吧。這也是《最後理論》和《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引人入勝之處。
《最後理論》和《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作者馬克.艾伯特(Mark Alpert)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系,目前在《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擔任編輯一職。他大學時期的畢業論文,就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的理論有關,也是小說中男主角的唯一一篇物理學論文。書中主角大衛.史威夫後來因為數學能力不足而放棄了理論物理而後來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史學家,這和作者的生涯經歷頗為相似。作者和主角一樣,雖然不是物理學家,可是前者長期報導物理學最新的發展,後者研究物理學發展史,使得兩部小說中的物理學理論其發展頗具說服力。
《最後理論》利用愛因期坦後半生追尋的「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來玩好萊塢式的驚悚遊戲。愛因期坦試圖完成統一場論,是要用只用單一場論就可以允許所有種類的基本相互作用之間的基本粒子,在同一原則之下可以解釋他們之間關係的物理理論。愛因斯坦要利用一個方程式,就把廣義相對論以及電磁學整合成一個單一場論。對於愛因期坦的徒勞無功,愛因斯坦的研究專家亞伯拉罕.派斯(Abraham Pais,1918-2000)曾說:「愛因斯坦在1925年之後就應該去釣魚,而不是繼續做研究」
馬克.艾伯特的寫作靈感,據說來自他訪問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一項有關「萬有理論」的實驗。萬有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用來指那些試圖統一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電磁力成一體的理論。據說愛因斯坦在世時,其中兩種作用力還未知,所以他未能成功地把它們放入方程式中,以致不可能成功。可是在《最後理論》中,愛因斯坦其實早就完成了「統一場論」,只是因為某些重要的原因,而未能公諸於世。可是愛因斯坦又不想多年心血完全白費,就天真地讓幾位助手保護了方程式。《最後理論》也巧妙地利用了愛因斯坦提倡和平及反核的政治立場,來讓他隱藏方程式的動機,變得相當具說服力。
《最後理論》的故事,就是描寫各方人馬不擇手段地爭奪愛因斯場的統一場論方程式,因為據說統一場論比所謂的「E = mc2」更強大、更變態!爭奪統一場論方程式的過程,基本上非常的好萊塢,在緊湊的劇情中,除了男女主角及重要人士,隨時都會有一大票人被輕易做掉,簡直就是美國影集《24反恐任務》(24)的翻版。我想,《最後理論》相當適合改編成好萊塢電影,因為它簡直就是為好萊塢電影而寫的,各種好萊塢動作電影所需要的元素都有-有轉折不斷的劇情、火熱的男女愛恨情仇、緊湊的特務動作、神秘的陰謀、曲折離奇的解謎、高科技的軍事設施,還有各式人物-學者、天才科學家、工程師、軍警特務、俄國傭兵、循隱山林的弄蛇教徒、自閉症天才等等。
《最後理論》的政治諷刺也很明顯,其政治立場顯而易見的,是反小布希的!書中把總統和副總統的描寫,一看就知道是在影射小布希和錢尼。當然反小布希,其實不值一提,因為反小布希是所有有良知的人的義務,畢竟小布希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愚蠢的總統!《最後理論》最惡搞的是,它把美國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FBI),描寫成無理又無能的機構,原本是打擊犯罪的FBI,卻蠻橫無理地迫害良民;連原本被視作英雄的美國軍方,不是在海外故搞瞎搞,就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要不然就是紀律敗壞。
《最後理論》對美國軍方和FBI的描寫,看似惡搞,可是卻一丁點也不脫事實!小布希政府藉反恐之名,美國執法機構連對待美國國民都蠻橫無理,多次在美國境內外公然違反人權;美國各情報機構爭權奪利,浪費資源卻又效率不彰其實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最後理論》不過是把小布希政府的惡形惡狀用寫實的方式描寫出來而已。當然《最後理論》對小布希政府的批判,對一些自以為是,以愛國之名行迫害異已之實的保守派來說,應該會不是滋味,只是他們頂多只能指控馬克.艾伯特是個不愛國的叛國賊而已吧,呵呵。
對於各方人馬捨命爭奪或保護的理論而導致的一連串陰謀,馬克.艾伯特最後給了很好的交待。很多情彩的驚悚小說或電影,到最後陰謀被揭發時,心中卻幹聲連連道:「什麼?就降而已?」可是《最後理論》的陰謀卻頗具說服力,至少對我這個理論物理的門外漢(99%的讀者都是理論物理的門外漢吧?)來說,還頗具說服力的。雖然說從拿到方程式,到要幹出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還得費好一番工夫,不會像《最後理論》裡那樣,衝進費米實驗室(Fermilab)胡搞瞎搞就能成得了大事的。
《最後理論》的續集《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又更加精彩及更具說服力了。我想這主要也是因為作者的寫作功力增進了。在《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中,各方人馬不像在《最後理論》裡頭那樣瘋狂地屠殺,雖然三不五時還是一堆人被隨便做掉,但至少都有較合理的理由,情況也比較多元XD
也可能美國終於換了個好總統,《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中的美國政府幹員也像在《最後理論》那樣蠻橫無理又無知無能,至少男女主角還能和《最後理論》裡對他們窮追不捨的蠻橫FBI探員交上了朋友,而且對美國軍方的描寫也不再負面。不過,《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把伊朗當作回教國反美的頭目來寫小說,倒是還蠻老梗的。
《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中物理學理論,又比《最後理論》的統一場論更詭異,也因為詭異到沾上了一些宗教色彩,所以《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的大半故事,是發生在宗教紛爭不斷的中東以色列和伊朗,也涉及一堆以色列的情報人員,就這點而言,可以說《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又比《最後理論》更具國際觀吧XD
雖然說《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中提出的理論沾上了宗教色彩,但卻不是亂拗或者強行把宗教和科學的問題混為一談。在《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中,引入了一些猶太教哲學,但是僅是提供了另一個有趣觀點,而把科學理論來當宗教工具胡搞瞎搞亂來一通的,在《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就是最主要的大反派!而這群反派和《最後理論》裡那個變態俄國傭兵又不一樣,他們是有行為偏差的瘋子,並不是純粹的壞蛋,就這點而言,《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就比非黑即白,壞蛋通通該死的二流小說或電影來得高桿。雖然《最後理論》裡的幕後大反派也不完全是變態,但是那個變態俄國傭兵卻讓一切變得不可原諒,而《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的反派的瘋狂行徑也比較有說服力。
《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的英文書名也蠻具意思,The Omega Theory似乎指的是美國數學物理學家法蘭克‧迪普勒三世(Frank Jennings Tipler III)指出的「奧米加點」(The Omega Point)一詞描寫宇宙最終的命運之理論。我會說「似乎是」,是因為其實小說中並沒有解釋書名的來源,在小說及後記中,也完全沒提到奧米加點或迪普勒。
在後記中,是提到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2008)的有趣理論。惠勒於1967年的一項會議中提出了「黑洞」(black hole)一詞,以取代從前的「重力完全塌縮的星球」,取名原因是連光都會被黑洞所吸收。此外,「蟲洞」(wormhole )一詞亦由惠勒所提出。他也提出了「萬有來自位元」的理論,認為宇宙就是台量子電腦!
而在迪普勒提出的奧米加點理論(Omega Point Theory)中,迪普勒提出有智能的生命體最終會讓整個宇宙塌掉,在塌掉的過程中宇宙可以處理的資訊將趨近無限,當宇宙塌近於奧米加點時,宇宙可處理的資訊量將會是無限!也因為宇宙可處理的資訊量是無限,所以死去的生命也將能復活!而迪普勒認為,基本上稱作奧米加點的最後奇點,就是所謂的「神」!當然,迪普勒的這個理論並不為科學界主流接受,甚至有許多理論物理學家斥之為偽科學。但是這個帶有宗教色彩的理論和小說的架構,簡直就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應該不會是巧合吧?
在《最後理論 2 科學之子》中,除了理論物理學,馬克.艾伯特還真的把高科技和基礎科學給結合了起來!他利用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1908-2003)為美國的星戰計畫(Star Wars Program,正式名稱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而研發出來,可是後來未成堪用的星戰武器的「王者之劍」也搞到手,還改裝了一番放到小說中成為終極武器!
除了精緊湊的劇情,以及有趣和想像力豐富的理論,還有具說服力的陰謀,馬克.艾伯特人物的描寫,也比好些過度著重科技細節或高潮迭起劇情的科技驚悚小說還生動鮮明,不像麥可‧克萊頓小說中的人物那樣扁平。我想,這和馬克.艾伯特從前的記者生涯有關吧。
身為科學工作者,我想單單就作者能夠巧妙地把理論物理的理論,用來編成具想像力與說服力的陰謀這點,我就覺得買下這兩部小說回來廢寢忘食,都值回了票價!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不簡單的海洋生態驚悚小說--群(Der Schwarm)
The Sky of Gene - NEXT:危基當前的鬧劇
The Sky of Gene - 不可思議的天外來菌(The Andromeda Strain)
The Sky of Gene - 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病逝
The Sky of Gene - AIRFRAME
The Sky of Gene - 天才的世紀之迷思
神說:I am the alpha and omega. 是最初也是最終。大概是從這來的?
回覆刪除啊,你這麼一說,讓小弟茅塞頓開。我好像已在哪裡看過這句話,說不定就是在小說裡:p
回覆刪除原來有第2集,有空找來看... 第1集我有看,還不錯,不過結尾的張力有一點被中間過程的精彩度給蓋過了。驚悚小說,我覺得 Dan Brown 功力更高一些。
回覆刪除Dan Brown的驚悚小說確實不錯,只是把它們都太公式化了,全都套用同一套公式,只是人物、組織和陰謀不同而已XD
回覆刪除引入了一些猶大教哲學 因該是猶 太 教喔
回覆刪除感謝指正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