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心態致勝的成功心理學






有誰不想功成名就?

即使是魯蛇也想有意氣風發的一天,否則他們怎麼可能在乎誰是魯蛇、誰是溫拿?

所以市面上有多到像垃圾、品質更像垃圾的成功學書籍,可能有部分作者因此騙到錢,而魯蛇們只能在舒適圈中繼續安慰自己。所以,當我讀到《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時,因為書中畫的大餅實在太美好,讓我不禁先懷疑這是不是前述那種垃圾──但事實上,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座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這本書是她幾十年的學術研究菁華,絕非豪無科學根據的成功學書籍。




《心態致勝》指出,當專注於「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時,我們會轉而擁抱原本感到威脅的東西:挑戰、批評和挫折等等。當我們能夠擁抱這些艱難的東西時,才能充分發現和發揮自己的潛能,而非依靠運氣或天賦,更能專注培養技能和能力,並從努力中學習。與之相反的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誤信成功在於天賦得要優於一般人,相信能力天生注定,無法後天培養,只能聽天由命,以成敗論英雄,不夠聰明就無法成功。

《心態致勝》告這我們,人並不總是處於定型心態,這是可以改變的。杜維克等人的許多研究發現,只要告訴受試者,他們能夠學到一種能力,再給他們一個機會,就能夠把人訓練成擁有成長心態的思考者。

成長心態能幹嘛呢?能讓我們愛上正在做的事情。定型心態讓人關注分數,但是成長心態讓我們喜歡過程和成長,並在面對困難時仍繼續喜愛。帶有成長心態的運動員、CEO、音樂家或科學家,都喜歡他們在做的事,而許多抱著定型心態的人們則否。許多帶有成長心態的人甚至沒有打算出人頭地,他們是因為熱愛所做的而嶄露頭角。諷刺的是,定型心態的人更想脫穎而出,但反而常常事與願違。

有了定型心態,非贏即輸,可是有了成長心態,整個過程都是享受,即使事情不按照計劃進行。有定型心態的人,一切都關乎結果──失敗了或者得不到最好的,就認為一切努力都白費了;而成長心態讓人們真正重視在做的事,不管結果如何,標準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心態致勝》指出,成長心態不僅決定成功與否,還能維繫感情。定型心態想像完美的愛情關係是要不存在差異、不需妥協、不需努力。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每一段感情關係中,都會出現問題。良好的親密關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果能嘗試從成長心態看待問題,我們能夠更良好地理解和發展出親密關係。讓伴侶保有他們的差異,仔細聆聽、並以耐心和關心的方式溝通,建立出良好的親密關係。

就連大部分人深信極需天賦的藝術能力也一樣。《心態致勝》指出,美術與其說是繪畫技巧,還不如說是觀察技巧,例如感知邊緣、空間、關係、燈光和陰影以及整體的能力。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簡單地把握這些技能,其他人則必須努力學習。

除了藝術能力,我們大部分人也深信運動極需天賦。《心態致勝》問:「地表上跑最快的女人是天生的嗎?」然後以威爾瑪.魯道夫(Wilma Rudolph)為例──她被譽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女子」,是二十二個兄弟姊妹中的第二十個,還是個早產兒。四歲時,她差點死於肺炎、猩紅熱和小兒麻痺症,左腿大部分癱瘓。接下來八年,她努力進行物理治療,直到十二歲才開始正常走路。1960年羅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她成為美國首位在田徑項目獲得三枚金牌的女子選手。因為她傑出的表現,所以得到「田納西州龍捲風,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的外號。義大利人稱她為「黑羚羊」(La Gazzella Nera)。法國人稱她為「黑珍珠」(La Perle Noire)。

《心態致勝》告訴我們,心態的培養從小開始,家長、教師和教練都可以透過行動、言語和動作向孩子、學生或運動員發送訊息,告訴他們如何衡量自己。那樣的訊息可以塑造定型心態,也可以塑造成長心態。

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讚美兒童聰明會誤導他們的動機、傷害他們的後續表現。父母認為他們可以透過讚揚孩子的腦袋和才能,像給予禮物一樣給予孩子信心,實際上,這麼做的效果恰恰相反;未來孩子一旦遇上不易解決或不如預期的事情,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教孩子熱愛挑戰、抛棄迷惑、盡情地學習、繼續地學習。這樣,他們的孩子不用做讚美的奴隸,而是有受用終身的方式建立和修復自己的信心。

不僅是《心態致勝》,其他心理學家也用科學的方法指出何成功祕訣,例如《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告訴大家:是熱情與努力讓人更成功,而非天賦,是堅持與毅力讓人更優秀,而非智商(請參見〈人生成功的究極恆毅力〉);《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指出天才與庸才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在「刻意練習」(請參見〈【GENE思書軒】天分、好運,還是一萬小時的練習?事實上,成功需要的是⋯⋯〉)。

如果加上這本《心態致勝》,那就是抱著成長心態、充滿恆毅力地刻意練習,就能踏上成功之路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