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一直到前幾天才知道《囧說書》這個台灣最讚說書節目的存在,更甭提從前從來不知道囧星人這位才華洋溢的網紅之存在。
這說明小弟的孤陋寡聞是毫無下限的⋯⋯人家做了一年《囧說書》,都做到第二季了,我最近看報才知道。
Photo credit: 囧星人- 冏星人Kyon - 首頁| Facebook
我這麼愛看說書節目,最大容量iPad一半以上空間用來裝說書視頻、在「得到」走私超過十張小朋友賣身契到對岸,居然印象中沒有在任何場合看到有朋友介紹過《囧說書》,可見要嘛同溫層效應太強,或者臉書不靠譜的演算法真的可以去死一死,要不然就是這個時代要獲取注意力還真不容易。
相見恨晚下,一口氣把《囧說書》在YouTube上的影片看完,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本來就想說台灣應該遲早有人橫空出世來做說書視頻,不過《羅輯思維》都出了幾季都還未見到,之前有一些不成功的嘗試,可是品質和點閱率嘛⋯⋯直接勸他們別忙了可能會是件功德⋯⋯
《囧說書》是迄今台灣品質和訂閱率能和羅輯思維等量齊觀的說書節目,可喜可賀!「囧星人」的YouTube頻道訂閱超過卅萬,《囧說書》第一季平均點閱率也超過卅萬,如果乘於對岸人口和台灣人口的懸殊比數,差不多是該超過1,600萬了!基本上是《羅輯思維》、《一千零一夜》、《鴻觀》的總合還多,可見其威力不容小覷,堪稱台灣最屌的YouTuber!要不是對岸
《囧說書》的品質有多高呢?囧星人不僅口條非常清楚,還有獨特的幽默感,很有特色!而且她能在短短十分鐘以足夠快的語速清晰地講解書摘,並不時提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把學到的知識獨類旁通,絕對是台灣的稀有人才!有些書,從前沒有很感興趣,聽了她的講述,我也一一把那些書乖乖放入購書車中了。除了說書,囧星人還有影評等節目,內容頗豐富。
囧星人唸過中國上海的東華大學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理工學院,我不曉得她唸的科系是啥,但那不是重點。從媒體報導中得知她當過遊戲基地Gamebase採訪編輯、尖端出版集團產品營運主任、茂為數位科技前端工程師、台灣吧企畫、製作人,在Pressplay成功募資到月訂閱金近40萬新台幣,我也立馬下訂了。
原本她想以假鬍子遮牙套,卻變成個人特色的正字標記,打造了極為成功的品牌形象。這三篇文章對囧星人的旋風有很好的報導:〈台版歐普拉「冏星人」暴紅,月賺40萬的關鍵是這個? | Hami書城。快讀〉、〈科技風雲- 台版歐普拉「囧星人」為何暴紅? - 今周刊〉和〈看知識型YouTuber囧星人「說」書| 看雜誌〉。
因為《羅輯思維》算是這類節目的鼻祖,加上又是持續不間斷最久和最成功的,所以不免要拿《羅輯思維》來和後起之秀比較。《囧說書》也有提到《羅輯思維》哦:
《囧說書》和對岸的說書節目相比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雖然說對岸的知識脫口秀說書節目都是一整個團隊在進行,《囧說書》幾乎是單打獨鬥。就以《羅輯思維》、《鴻觀》、《一千零一夜》這三個我每集必看的節目來說好了(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也來談談《鴻觀》〉、〈一千零一夜個經典〉)。
《鴻觀》在獨到和深度上,勝過《羅輯思維》;而以文學為主的梁文道長的《一千零一夜》深度和內涵不僅大勝《羅輯思維》,連觀看次數都大勝幾倍(請參見〈瞎談《羅輯思維》和《一千零一夜》〉);《羅輯思維》主要勝在廣度。還有,不像《羅輯思維》基本上是轉述,《鴻觀》和《一千零一夜》體現的是宋鴻兵和道長長年累月的讀書功力。道長過去在電視台做了幾百集的《開卷八分鐘》,不管是內容廣度和品質上,都是無可企及的。這些具有內涵和深度的節目,本身就是可以和書籍等質齊觀和相提並論的優秀作品。
另外,節目長度也是個問題,為何這些視頻節目都少說卅分鐘,甚至長達一小時,可是卻有百萬觀眾追看?這是好愛短小輕薄的台灣社會不容易理解的。羅胖剛出道時,一個節目也差不多廿分鐘,後來是愈講愈長,道理何在?
因為其實很多大道理,兩三句就能講完了,問題是誰鳥那兩三句話?要說服人,是要反覆辯證和說故事的,是要提供細節的,所以沒足夠的時間去舖陳,節目本身就無法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即使羅輯思維改成每日十分鐘,我就預料羅胖必定會端出幾十分鐘的大菜,果然不久前的〈液晶演義〉足足花了七集共七十幾分鐘才把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說得意猶未盡。
《羅輯思維》最厲害的是羅胖的說故事能力嗎?非也,那是前菜而已。羅輯思維是一個龐大的團隊了,能端出的菜色令人目不暇給。不僅有廿幾個靠羅胖人脈建立的專欄,也有大量電子書和每日聽本書,這簡直就是個產業啊!另外,羅胖不僅是說書而已,他更是超強的學習者,仔細研究,他們團隊不僅是賣知識,還把知識用來經營整個產品,這樣的學習能力,非常可敬!
我其實有朋友雖然熱愛知識,卻幾乎不看這些節目,因為認為直接讀書最能加深印象和思考。這點我完全同意,我也一直主張單單靠這些知識節目,頂多只能片面地學習到破碎的知識,難以組建給自己對世界認知的完整架構和體系,說白了就是不脫膚淺,打打嘴炮是沒問題,但是真要生長出智慧,恐怕是緣木求魚。
那為何我還大力推薦這些節目呢?就讓我拿使用「得到」幾個月的心得來提供一些淺見吧(請參見〈也來談談「得到」〉)。
我每天都花至少一個小時聽「得到」的音頻,內容包括專欄和每日聽本書。每天一個小時乍看之下不少,相信大家都以為我勢必要減少讀書或者休息的時間吧。其實一點也沒有,我完全沒減少工作、休息和看書的時間。因為「得到」的十廿分鐘音頻,我都是在做早餐、做家事、上厠所、洗澡、清貓吵、通勤、做運動,以及做簡單重覆性工作時的零碎時間聽。我剛看到數字時也嚇到,原來過去每天有這麼多零碎的時間被白白浪費掉。較長的知識節目影片,則主要利用長距離交通的時間在客運、電車、高鐵、飛機上看。
有人認為用聽的容易注意力渙散,效果大大不如讀書。而且聽了這些東西,會不會更依賴簡化過的知識而抗拒讀書?這些現象,至少沒發生的我身上,而且我讀書的速度居然還加快,因為知識的吸收,真的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理解新知識。有朋友質疑是否要先累積了大量知識才能更有效率吸收知識,一般上用聽音頻的方式無法做到,例如聽到熟悉的領域可能很快能領會,但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只會有聽沒懂。
我想,知識真的是相通的,我共訂閱了九個專欄加每天聽本書,有些很多東西自己其實不熟,剛聽的時候也有聽沒懂,可是如果我沒去聽,反正零碎的時間也不能用來幹嘛。反而是有些原本不懂的東西,在幾個專欄反覆出現,就開始引起注意了,就會下意識仔細聽,甚至找更多資料來讀。
至於讀書,當然更棒,我從不主張這些音頻能取代讀書,我更建議能讀書就讀書。可是我們讀書的時間是愈來愈多還是越來越少?買的原本想讀的,又讀了多少?更何況是舒適圈外的知識?聽這些專欄,其實算是我用一個相對不費吹灰之力就讓自己走出舒適圈的好辦法。
知識是要累積到一定的地步才能有用是沒錯。可是要如何用知識也是取決於自己的想像力。聽這些,並不只是學知識,也能學如何說好一個故事,還有學如何用知識去觸類旁通,以及學如何賣知識,甚至用來追求異性,或者用來催眠,又有何不行?換句話說,「得到」是把刀,要丟棄,要用來殺人,還是去做菜,或者用去雕刻,也可以把刀背當尺用,或者用來拍身體按摩,把刀熔掉去鑄造成其他工具都可以啊。限制人的,永遠只有想像力不足而已。
其實「得到」不僅有音頻,也有文字檔,如果怕聽的時候一時注意力不集中,花很小的力氣就能去讀文字。我也不是所有專欄都是一邊做事一邊聽,像嚴伯鈞的西方藝術史,我是聚精會神聽的,還會去看圖文。嚴伯鈞原來也是學理論物理出身的,是曠世奇才,他講的藝術史簡直本身就是藝術!
說了對岸知識節目的一堆好話,不過《囧說書》的面世,卻赤裸裸地道出對岸知識圈的一個很糟糕的問題,也就是對岸唯一輸到脫褲的,是他們全都是宅男,一個女生都沒,囧星人大勝!
對岸居然完全沒有任何一個女性主導的知識節目,這失衡也為免太過誇張到離譜!只有「看理想」系列不算成功的《圓桌派》有一些女性觀點,可是所有節目都是由宅男主持的,「羅輯思維」的CEO脫不花是女性,可是廿幾個專欄,全部統統一面倒是宅男。也就是說,中國主宰知識傳播的,幾乎百分之百是宅男。這一定會出大亂子的,因為宅男的思維不周全處很多!
要世界更和平,我們需要更多女性來參與!囧星人加油!
請問您訂了哪九個專欄?方便分享嗎謝謝!
回覆刪除羅輯思維、萬維鋼精英日課、樊登速讀、嚴伯鈞西方藝術史、薛兆丰的北大經濟課、熊逸書院、伯凡日知錄、超級個體、武志紅的心理學課。
回覆刪除請問是哪個專欄 感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