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我即我腦--我究竟從何而來?
《我即我腦:從子宮孕育到阿茲海默症,大腦決定我是誰》(Wij Zijn Ons Brein)是荷蘭皇家科學院腦研究所所長、神經科學研究所團隊主任之一、荷蘭人腦庫創建人、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的科普作品。很幸運的,《我即我腦》中文版甚至比英文版還早出版呢!
《我即我腦》的主要目的是探討,人們的性格如何成形、大腦是如何正常發育和運作,以及可能會出現什麼疾病等重要且有趣的問題。《我即我腦》試圖要讓民眾瞭解大腦的性別差異、大腦與性取向的關係、大腦的演化、大腦發育和衰老、大腦疾病的致病原因、人的生與死等等切身相關的問題。他也想要為學生和年輕的神經科學家提供更多腦科學的基礎知識,讓他們也能夠和別的領域的人們溝通。
斯瓦伯是國際腦科學的權威,他對腦研究的貢獻,曾使得他榮獲多項荷蘭和國際大獎,例如荷蘭獅爵位(1998)、國際阿茲海默病研究終身成就獎(2002)、荷蘭皇家科學院最高榮譽獎章(2008)等一系列殊榮。他指導過77位研究生,其中14位已當上了正教授。
斯瓦伯本身就醫師,他在《我即我腦》就提到受父親影響的從醫的心路歷程。他領導的研究發現,人的下視丘遠並非原始反應的中樞而已,而且還積極參與了高級認知功能與情緒調節。他也曾因發現異性戀與同性戀的大腦差異而聲名大噪。他他於1985年建立的荷蘭人腦庫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具規模的人腦庫之一,為全球科學家提供大量珍貴的腦組織樣本來研究。
《我即我腦》上市之初在荷蘭就非常暢銷,曾蟬聯荷蘭排行榜30餘週。我在讀這本書時,最好奇的就是為何這本書能這麼暢銷,因為腦科學和神經科學似乎不太像是個討好的話題。可是儘管這本書不算輕薄,可是讀起來卻頗生動有趣,難怪在荷蘭能夠成為暢銷書。
《我即我腦》全書共22章,討論的主題繁多,幾乎和大腦有關的議題都碰到了。《我即我腦》指出,大腦早年的形塑對我們人生的許多層面,包括性別、性向、性格、感情、進食、老化、記憶等,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即我腦》解釋了,大腦是如何分化成兩性,大腦在青春期會發生啥變化,大腦如何維持個體和物種的生存,人們如何出現衰老、失智以及死亡的過程;還有大腦是如何演化的,記憶是如何運作的,道德行為是如何產生的等等。
《我即我腦》也闡明了大腦損傷和疾病的原因與結果,例如意識障礙、藥物成癮和拳擊等造成的腦損傷,還有如何借助諸如深部腦電極刺激和基因療法等新科技來治療大腦疾病;《我即我腦》也指出,成癮、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攻擊性、進食障礙以及肥胖症等,都可能是源於大腦發育期間的異常;相由心生,許多情緒和病症,都是源自大腦;《我即我腦》還進一步探討了大腦和宗教、靈魂、精神、自由意志之間的關係。
斯瓦伯表示,我們在子宮中的成長、分娩與父母教養之下,就已讓大腦決定了我們是誰。發育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受環境影響。例如,母親在懷孕時抽菸,不僅容易導致新生兒猝死,還會讓孩子日後容易肥胖和反社會;而懷孕期飲酒則會造成胎兒輕度大腦發育異常,讓孩子容易罹患憂鬱症以及焦慮症;孕婦營養不良會讓新生兒體重過輕,成年後卻容易肥胖。
《我即我腦》討論了同性戀的起源。最近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的「多元成家」法案推動,受到一些保守教會和無知宗教人士攻擊。有一些教會人士以為同性戀是後天形成的,認為是可以治療矯正的。可是腦科學專家斯瓦伯卻在《我即我腦》明確地指出,我們的性向早在母親子宮時就已經被大腦決定,而且是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的,因此根本不必費心去矯正同性戀者。今年7月,著名的同性戀治療機構「出埃及」(Exodus)創辦人後來也坦言他是同性戀,而同性戀的治療其實全都是唬爛。不僅是斯瓦伯,我認識的大部分生物學家包括我自己,也都如此認為,因為科學證據實在太明確不過了,而且很多其他動物都被發現有同性戀行為,實在不足為奇。
斯瓦伯甚至還在《我即我腦》進一步地表示,宗教很有可能僅是幻覺。不過書中舉的宗教都是西方人熟悉的一神教。斯瓦伯也用科學的理論和證據分析解釋了瀕死經驗可能和靈魂無關,僅是大腦產生的諸多幻覺。我相信某些宗教其實是教主的幻覺,不過並非所有宗教都可能是幻覺,像是無神論的宗教,許多教義都有其科學的道理。
除了宗教,斯瓦伯有個更嚴重的偏見,就是他在討論大腦和體育那章,極為偏頗且避重就輕地表示,運動造成的傷害比其好處多等等。我相信,斯瓦伯應該是個討厭運動的阿宅,他對運動的痛恨嚴重到造成大偏見。其實,近年的大量研究顯示,運動對大腦有諸多益處,有興趣的話可以到《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讀這幾篇近年的文章:Getting a Brain Boost Through Exercise、How Exercise Could Lead to a Better Brain、Exercise and the Ever-Smarter Human Brain、How Exercise Fuels the Brain、Do the Brain Benefits of Exercise Last?、Can Exercise Protect the Brain From Fatty Foods?、Exercise May Protect Against Brain Shrinkage。
儘管有些偏見,但瑕不掩瑜,《我即我腦》確實讓大家看到腦研究的社會成果。斯瓦伯認為,為了解答更多民眾切身的健康和心理問題,這些基礎研究應該要能夠得到整個社會的支持。有許許多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其實就僅是建立在科學家的好奇心驅使下產生的,許許多多實用的知識,甚至是無意間發現的。瞭解這些科學研究和知識,能夠讓我們對性向、成癮、情緒、疾病等的起源有更深入的理解,促成社會大眾對這些議題有更理性和建設性的討論。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既科幻又科普的2100科技大未來
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未來的生活之面貌,因為總是有意想不到的科技產生,不過科幻小說家還是能讓我們充滿想像。究竟科幻小說家想像的未來又有多真實呢?來讀讀美國日裔科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的《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這本既科幻又科普的好書吧。
雖然說《2100科技大未來》是要預測未來近一百年的科技發展,不過其大半內容,主要還是要介紹現代最尖端的先進科技,以及那些尖端高科技在未來的發展。這個任務,最有資格的執行者之一,就是作者加來道雄。和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偏重哲學式思考不同的,《2100科技大未來》更在乎的是科技的務實發展;其預測的未來也比《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Abundance: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預測的還更長遠,而且不像後者還需顧及政策面(請參見〈究竟科技想要什麼?〉和〈理性樂觀的富足〉)。
加來道雄是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超弦理論(Superstring)的奠基者之一。他同時是Discovery頻道《科幻成真》(Sci Fi Science: 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的節目主持人。他主持了兩個廣播節目:《探索》(Explorations)和《奇幻科學》(Science Fantastic),在超過140個廣播電台播出。他還著有《穿梭超時空》(Hyperspace: A Scientific Odyssey Through Parallel Universes, Time Warps and the Tenth Dimension)、《愛因斯坦的宇宙》(Einstein's Cosmos: How Albert Einstein’s Vision Transformed Our Understanding of Space And Time)、《電影中不可能的物理學》(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into the World of Phasers, Force Fields, Teleportation, and Time Travel)、《NEXT 20 years and after》(Visions: How Science Will Revolutionize the 21st Century)、《平行宇宙》(Parallel Worlds)等書,大多也有繁體中文版。
加來道雄推估,我們人類社會將會在科技大幅飛躍下,在百年內進入第一型行星文明。至於啥是行星文明?加來道雄指出,那是能夠充分控制居住行星能源來源的文明。我們現在的文明,大概是一個0.7型的行星文明。第二型文明可能開發恆星輸出的全部能量。而進入第三型狀態以後的文明,將已經探索過星系內的多數地方。
加來道雄探討人類文明的幾個進展方向,分別是「電腦的未來──心靈控制物質」、「人工智能的未來──機器的興起」、「醫學的未來──完美與超越」、「奈米科技──萬物始於虛無?」、「能源的未來──來自眾星的能源」、「太空旅行的未來──奔向眾星」、「財富的未來──贏家和輸家」、「人類的未來──行星文明」。
不過,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即使未來人類文明進展至行星文明,人類還是會深受穴居人原則的約束,也就是說我們演化千萬年而來的原始慾望(娛樂、情感、社交等),仍然不會受到高科技的改變,而且會繼續影響我們的行為、決策和選擇。
加來道雄指出,在電腦的未來中,軟性電子紙會當道,而類似Google眼鏡的也將進展至隱性眼鏡的地步。晶片將會在功能更為強大下繼續縮小,而且在生活中各種物品中無所不在。不過加來道雄也提到晶片的縮下有其物理限制,並嚴正警告矽谷該設法準備面對,否則矽谷也會淪落成下一個鐵鏽地帶。未來甚至會出現可以接收腦波的晶片,然後控制的物體移動和運作,我們就可以念力控制物質,未來人類就會像神話中的天神般!
《2100科技大未來》揭示的未來世界,機器人無處不在,雖然它們未必都以人形現身。機器人漸漸取代單調的工作,並代替我們去從事危險的工作。台灣未來老齡化社會最大的隱憂是老年照護,而未來機器人可以勝任這個工作。而人工智能,也要對人類友善,以免人類淪為機器人的奴隸。
未來我將可以便宜地取得自已的全基因體(書中用「基因組」一詞)的序列,瞭解自己罹患疾病的風險,還可以為「體質」量身訂做藥物和療法呢(請參見〈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的未來基因體醫療〉)。生物醫學家還能夠利用幹細胞加上3D列表機印出完整的人體器官(請參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自造者時代〉)。甚至還利用基因療法來改善自己或下一代的遺傳,不過這在生物倫理學界仍有極大爭議(請參見〈人性正義的反對完美〉),我想加來道雄這位物理學家有點太單純了。
《2100科技大未來》還預測出可以隨時監控癌細胞晶片,在我們吃喝拉撒睡時守護我們的健康。其實,儘管所有動物都難逃一死,不過並非所有動物都會經歷老化(例如海龜等爬蟲動物,不是老死,而是因為意外、饑餓或被獵食而死),因為只要我們掌握這些動物不老的秘密,我們就能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未來科學家和工程師會開發出利用分子、甚至原子層次的奈米裝置。在醫療方面,癌細胞在被上述晶片測偵出時,就利用奈米裝置巡航我們身體,把癌細胞找出並消滅它們。雖然晶片可能無法再更為強大下繼續縮小,但是量子電腦或是DNA電腦出現可以取代晶片的不足。可程式化材可能將會讓《魔鬼終結者第2集》(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中可以改變形狀的殺手機器人可行,不過與及用來當殺手,我們將會用可程式化材來製造建築、家具等等吧,還可視使用情況或心情調整形狀和結構呢。
《2100科技大未來》指出,受控核融合將完全取代石油的乾淨能源方案,書中清楚並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受控核融合在工程上的可行性及困難處。不少物理學家也對受控核融合在我們有生之年成為實際運作的科技深具樂觀的信心(請參見〈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必須面對的科學真相〉)。還有利用室溫超導體可以做出磁浮科技,未來汽車、列車可以高速在低阻力的情況下行駛。室溫超導體也可以大幅降低電子在纜線內傳輸的耗損,讓未來電力經濟地超長距離傳輸成為可行。
談科技未來,不免俗一定得提到星際旅行。《2100科技大未來》指出,未來利用大空電梯探索《地心引心》(Gravity)中呈現的地球美景,將不再是夢想而已。而人類下一趟最大探險,將會是火星登陸。我們甚至有可能再利用當時的高科技,改變火星大氣而讓人移居。我們也將會派機器人前往其他太陽系探險。
最後,《2100科技大未來》討論人類的財富未來。加來道雄指出,科學實際上就是經濟繁榮的引擎,也有經濟學家同意並也提出現在的經濟停滯發展就是因為受限科技進展(請參見〈軟柿子不再垂得低低的大停滯〉)。《2100科技大未來》也表示,未來主要的工作將是屬於需要有判斷力與創造力者。機器人將取代只能執行單調重複動作的工人。未來的人生勝利組將是屬於能夠好好用心地利用知識提供有效判斷力的人。
加來道雄卻感嘆現在美國的金頭腦大都跑去華爾街玩財富轉來轉去的炒作遊戲,而非投入科學與工程的研發。當然金融業的資金流動對科技業也很重要,但過猶總是不及的。再加上,歐美日等先進國政府也因舉債過高而大砍科研預算,而且也有新自由主義論者從沒弄懂,政府才是高風險科研唯一也是最佳的支助者,因為極少有大企業有能力和心思會想要進行革命性科技的研發,而僅是把政府支持研發出的知識做應用性開發。
我們未來的前途,可能不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能力問題,而是政治和經濟能否有足夠的智慧允許科學家和工程師從事未知知識的研究探索。因此,《2100科技大未來》所樂見的高科技文明的願景,只要在世界各大國政府仍然還有遠見地繼續大力支持和贊助科學研究的情況下,就會是我們人類的實際未來!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28個成功創新的訓練
前幾天我的臉書的好些好友都不約而同地貼出哈佛創新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來台演講之打卡或內容等等訊息。我在這裡也介紹過克里斯汀生的好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請參見〈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人生管理學的一堂課〉)。
克里斯汀生是哈佛商學院教授,提出創新的管理學理論「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在管理學界影響力很大,克里斯汀生的好幾本管理學書籍都有繁體中文版:
- 《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
- 《創新者的修練》(Seeing What’s Next: Using the Theories of Innovation to Predict Industry Change)
- 《創新者的解答》(The Innovator’s Solutio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 《5個技巧,簡單學創新》(The Innovator’s DNA: Mastering the Five Skills of Disruptive Innovators)
- 《來上一堂破壞課: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的教育新解》( Disrupting Clas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the World Learns)
- 《創新者的處方:克里斯汀生破、解醫護體系的破壞型解答》(The Innovator’s Prescription)
克里斯汀生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發現原來「創新」並非一定像是天才才會的神奇魔法一樣,而是有跡可循的。這本《28個成功創新的Q&A》(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Innovation: How It Works, How to Do It)則是克里斯汀生入門弟子、創新洞察管理顧問史考特•安東尼(Scott D. Anthony),綜合克里斯汀生的務實理論,加上其他創新大師的心法,為有志創新者解答28個最常碰到的問題的一本書。
在《28個成功創新的Q&A》中,安東尼根據他與克里斯汀生長期共事的經驗、實際參與寶鹼(P&G)等跨國大企業的歷練,以及創立且投資新創事業的經歷,揭開創新的神祕面紗,實際修練創新的技巧與方法。書中還推出「28天創新訓練計畫」,讓有志創新者按表操課,練出創新功夫。
創新非常重要,尤其在這個快速變動的社會。台灣近年經濟可謂悶得很,著急的政府和企業成天把「創新」兩個字掛在嘴上,可是究竟什麼是創新?該怎麼創新?卻仍想迷霧一般,讓人感到莫測高深。難道是因為教育和文化讓台灣無法創新嗎?那又怎麼解釋文化類似的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甚至中國都比台灣愈來愈會創新了呢?安東尼現在駐守新加坡,顯示那小島國更懂得爭取國際人才。
《28個成功創新的Q&》分為兩部,第一部介紹本書的基本理念。第一章闡述創新要務,說明何以我們都必須創新、在創新工作上做得更好;第二章介紹12位創新大師的成功工具。那些大師的重要著作有:
- 布蘭克(Steve Blank)的《頓悟的四個步驟》(The 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
- 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創新者的解答》(The Innovator’s Solutio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 杜拉克的(Peter F. Drucker)的《創新與創業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佛斯特(Richard Foster)的《創造性破壞:市場攻擊者與長青企業的競爭》(Creative Destruction: Why Companies are Built to Last Underperform the Market-- and How to Successfully Transform Them)
- 高文達拉簡(Vijay Govindarajan)的《創新3力:策略性創新的致勝關鍵》(Ten Rules for Strategic Innovators)
- 詹姆斯(Bill James)的《比爾詹姆斯的棒球史新研究摘要》(The New Bill James Historical Baseball Abstract)
- 雷富禮(A. G. Lafley)的《創新者的致勝法則》(The Game-Changer: How You Can Drive Revenue and Profit Growth with Innovation)
- 馬丁(Roger Martin)的《設計思考就是這麼回事!》(The Design of Business: Why Design Thinking Is The Next Competitive Advantage)
- 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的《魔球投資學》(More than You Know: Finding Financial Wisdom in Unconventional Places)
- 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的《探索導向的成長》(Discovery-Driven Growth)
- 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安東尼在書中解釋了那些大師在創新上的貢獻。《28個成功創新的Q&A》第三及第四章則分別依據創新工具及作者從事創新相關工作的心得,闡釋有助創新的四種心態,以及必須避開的七種陷阱。第二部則是提出一套28天的創新訓練計畫,協助有志創新者解決常見的難題。我不曉得那個訓練計畫有多有效,不過安東尼提出的許多實例倒是很值得研究。
安東尼在這本書中,重新釐清創新的定義,解析各種類型創新的差異,同時闡釋創新之於組織成功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此外,他也在書中分享個人的創新故事,點出「創新的七原罪」:
- 傲慢,把自己的品質觀點強加於市場,往往導致品質好過頭,而避免方法是採取消費者的外部觀點。
- 懶惰,導致創新行動過於緩慢,該學愛迪生那樣強調99%的努力。
- 貪食,而受充裕之害,創新過於緩慢、過度線性,避免方法是在創新早期階段要限制投入資源,以激發創造力。
- 色慾,是追求太多炫麗的東西導致分心 ,因此提高專注力, 先破壞再創造。
- 妒忌,是核心事業與創新行動的對立關係,應該主動頌揚核心事業和新成長行動。
- 暴怒,會嚴厲懲罰冒險者,所以獎勵人們的行為而非績效。
- 貪婪,使得對成長沒有耐心,把低潛力市場排在優先地位, 因此要對成長有耐心,對證明途徑正確與否的結果沒耐心。
安東尼一再強調他在寶鹼的經歷,指出「消費者是老闆」。這對企業來說,其實是說易行難的,否則寶鹼的成功經驗不就能被輕易複製了嗎?IT產業算是要很注重創新了吧?有幾次,和科學園區的朋友討論才瞭解,由於公司體制和通路行銷的關係,許多設計工程師其實離消費者非常的遙遠,而企業只要能討好通路,讓產品上市就多少能賺到一些錢。加上,台灣的教育過度注重專業分工以及長期忽略理工學生的人文教育,導致非常優秀的工程師可能宅到無法有細膩的情感感受,還怎麼能夠瞭解什麼叫做貼心的「消費者體驗」呢?
因此,對於「創新」,該做的,比《28個成功創新的Q&A》提到的還多,不過至少方法上還是有跡可循的。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從秋香的慈悲,認識人性的堅強
在觀看《秋香》之前,先知道這是部和馬來西亞有關的記錄片,是《生命》導演吳乙峰的最新作品。
恕我孤陋寡聞,在這之前,其實沒有看過吳乙峰導演的作品,雖然除了《生命》,他的《月亮的小孩》也很有名。不過,以白化症患者為紀錄對象,深入追蹤和紀錄他們的生活的《月亮的小孩》上映時,還沒來台灣;記錄了台灣1999年「921大地震」後四個家庭的生命旅程的《生命》上映時,去了美國唸書。
《秋香》說的是,一群台灣和馬來西亞身障人士和志工之間互信互助的故事。今年過年回大馬時,去阿姨家拜完年後,我媽帶我和爸去一個殘障之家,她是慈濟的志工,想要在過年時樂捐行善。到了殘障之家時,我媽居然自在地參觀了起來,可是老實說,我和老爸卻感到非常的不自在……
看了《秋香》的試片,心中五味雜陳。不管是殘障之家裡的身障人士,或者是《秋香》裡的主角們,都是離我們又近又遙遠的世界。他們可能就在我們附近,可是我們可能從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他們的存在。我們的社會,不管是台灣還是大馬,允許多少秋香和丹尼能夠自在地在活動?
上個月中,我去戲院看宮崎駿的《風起》(風立ちぬ),坐到劃好的位子上後,發現坐旁邊的觀眾有些不太平常,電影的預告片播出時,我才發現原來是位唐氏症的女生和她媽媽一起來看電影,因為出現有趣的鏡頭時,她會大聲地笑甚至說感想,媽媽就小小聲地要求她要小聲些。老實說,剛開始時我並不是很高興,可是轉念一想,她完全有權力在戲院和觀眾一起大聲歡笑。《風起》,本來就是一部感人的好電影(請參見〈風起,唯有努力生存!〉),看到最後,那位女生依偎在媽媽懷中自在的歡笑,媽媽在她聽話後一再地讚許,這幾幕和電影一樣,是一輩子難忘的感動。
對我而言,生命本身就是個待解的謎團。雖然和《秋香》裡頭的身障人士們相比,我根本沒資格叫苦,雖然我曾因手指扭曲的缺陷和出生時短暫缺氧而小腦輕度受損,動作笨拙被同學歧視在中小學時飽受霸凌。如果連我身上那一點點小缺陷,都曾讓我不斷地質疑自己為何生在世上,那麼那些重度不便的人們呢?
對照自己的卑微和渺小,《秋香》裡表現出來的,才真正是人類靈魂可以昇華出的大愛。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對照《秋香》裡無私地奉獻和互助的身殘人士和志工,或許一個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殘障,並非身上少了什麼或多了什麼,而是心中的麻木和冷漠!
除了主角秋香,另一位重度身殘士是馬來西亞人丹尼,可是他說能夠以最舒適的方式抱著他活動時,我感到很驚訝。他的太太,是曾經在台灣留過學的大馬女生。一位正常人嫁給重度身障人士,如果說那是一種犧牲奉獻,就太輕視了「大愛」。那樣的愛,不管是夫妻之愛,還是兄弟姐妹之愛,已經超越了所有形體物資了,而是人世間能夠追尋到最美麗的境界。
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我們有多聰慧,而是我們能夠選擇無私地去愛。這樣的精神,在基督教叫做「愛」,在佛教叫做「慈悲」,無論叫做什麼,那是人性最具超越性、最美麗的光輝。如果沒有遇上那些教會的弟兄姐妹,許多身殘人士可能從來就不曉得原來他們生命中還有那麼多可能性,還能被愛與愛人,還能有幸福和快樂。
如果我當初沒遇到佛法,我也會恨透我自己和家人還有生命中的一切。凡有相者,皆為虛妄。從他們這群基督徒身上,真的讓我學到,原來超越所有外相的慈悲原來真的是有可能的。
有時候,紛紛擾擾的世界真的會把我們騙倒,讓人以為麻木和冷漠,是一種保護。然而,那其實並非是堅強,更殘酷的是,那不過就像餓著肚子只是為了吃不到塑化劑或毒澱粉的懦弱逃避而已。人生中最殘忍的殘障,或許就是這樣的麻木和冷漠,親手葬送了人生中更能夠幸福的各種可能性。
有時候,我自己也愈來愈麻木和冷漠,甚至有時候自己不免也要問自己,是否快成為年輕時自己最痛恨的那種人。和《秋香》中的身障人士相比,我甚至可能比他們更殘障,而且親手掐死一個又一個生命的感動和可能性。
不管身體原本有多強健,人生終究逃不過生、老、病、死的折磨和摧殘,在這一點上,每個人的待遇都是公平。我們可以選擇一直讓心靈餓著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可是選擇坦然地面對所有一切,豐富充實地活在幸福中直到永遠。
《秋香》裡頭每一位人物,儘管仍面對著各種各樣的身心挑戰,工作上仍需面對各種無助和阻撓,可是無論他們是否坦承過自己的不足和懦弱,那樣的精神不叫做「勇敢」和「堅強」,什麼才叫做「勇敢」和「堅強」。
《秋香》每位主角卻都有精彩無比的故事,那都是他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現在,我們同樣也很幸運的,在吳乙峰導演,以及一群幕後默默付出的記錄片和媒體工作者的努力耕耘下,讓我們這群人,不管是身心完全正常或者有小不便者,到身障人士也好,都能夠接觸到這個感人的故事,認識到生命中更多的意義和可能性。
不管你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去、現在和未來,是多悲傷或快樂,《秋香》在今年必定會讓你對人生、對意義、對幸福這些事,有更多更多體悟,並且獲知獲得幸福的可能性,是無時無刻都存在你生命中的。
相關網站:
秋香的部落格
秋香臉書粉絲頁
本文原刊登於「秋香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