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迷失在腦海中停不下來的人






有一陣子,我差點懷疑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因為有時出門後,就覺得門窗沒關緊,擔心剛養的小貓會溜出門,所以出門後又回家檢查,然後再出門後又回家檢查……還好只有那麼一陣子而已。

從前也聽說過熱戀就是種強迫症,因為腦中不斷閃出戀人的身影。只是這種「強迫症」顯然過一段時間就會不藥而癒。

聽說強迫症是非常令人困擾的,我身邊可能有些有強迫性格的人,就是一些完美主義者,不過對強迫症的觀感可能就是來自這部影集吧?




強迫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何有人會不停地洗手?不停地檢查門窗?把東西排列起一絲不苟?雖然沒有太大的必要。

大衛.亞當(David Adam)為大眾寫了本科普好書《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與迷失在腦海中的真實人生》The Man Who Couldn’t Stop: OCD, and the True Story of a Life Lost in Thought)。這本書一出版就獲得英美主流媒體高度重視,《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電訊報》、《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自然》的高度重視,這對科普書而言,是頗罕見的。

《停不下來的人》最受人矚目的是,這是一位科學記者的第一手報導,不僅是他四處訪談而已,他自己就是位強迫症患者,他把自己和強迫症戰鬥的故事公諸於世。

那是一個持久的戰鬥,他患病超過廿年。大學時和女生的短親密接觸後,朋友的嚇唬,他愈來愈擔心染上世紀絕症。他到處都見到愛滋病病毒,從牙刷、浴巾、都有水龍頭和電話都有,他懷疑碰過的東西之前都沾上了愛滋病毒潛藏的血液……


他的擔憂一再攻佔了他的心思,他不停打電話給愛滋病熱線求助,驗了一次又一次的血,他的科學訓練理性地告訴他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卻無法抗拒心中的魔音。他隱瞞病情多年,至到女兒出世擔心她也感染,才受夠了向醫生求助,開始藥物的療程(每天200毫克的SSRI抗憂鬱藥),還有團體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雖然沒有完全根治,但或多或少減輕了他的痛苦。

這不單純是本回憶錄,《停不下來的人》包含了許多真實的案例,許多名人包括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也是,他恐懼上船,因為他擔心會情不相禁地跳下海;今天(4/28)是邏輯學家兼數學家哥德爾(Kurt F. Gödel,1906-1978)的誕辰,他晚年患有嚴重的強迫症,老懷疑別人要毒害他,只肯吃妻子親手作的食物,她因病住院後,他就只吃簡單的食物,等到強迫送到醫院時,體重僅剩30公斤,最後因營養不良而器官衰竭過世;電學先驅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對數字「三」有強烈的執念,他寧可與鴿子相處,卻擔心人類和人類的細菌;創造不少經典童話的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老是擔心被活埋,所以床上總會留張紙條說他只是睡著了,不是具屍體XD

最令人震驚的是例子還不少,一位吃掉家裡的一整面牆非洲女學生;紐約市一對不斷囤積垃圾,最後竟然死於垃圾山底的兄弟;被老婆在小雞雞和蛋蛋強加三道鎖的丈夫;有一個加拿大人被強迫症折磨得受不了了,拿槍轟了自己腦袋,奇蹟地生存下來,更神奇的是他居然根治了,說明強迫症是大腦出了狀況。

提到任何精神疾病,當然不可能繞過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不過《停不下來的人》倒是把佛洛依德嘲諷了一番,佛洛依德想當然的把強迫症歸咎於童年時自慰的愧咎。除了傳統精神病學,亞當報導了哲學、宗教、演化心理學、遺傳學、神經科學、人類學、動物學和厭惡治療等等對研究強迫症的最新進展。演化生物學家認為強迫症是心理免疫系統出了亂子,原本一定的強迫個性能夠讓我們免於不潔的東西之侵害。

強迫症是個頗複雜的疾病,他自己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也沒有保證藥到病除的療法。這是一位被這個疾病囚禁的病人的真實探索,他知道基底核出了狀況,它參與了記憶,情感和獎勵學習等高級認知功能。可是為何他會患上強迫症呢?他試圖從童年留下的回憶找尋答案,童年時對狗的恐懼、六歲時的喉嚨痛、母親因中風無法抱他、寵物兔的死亡、愛滋病的廣告等等,會不會或多或少都種下了因?

強迫症盛行率不算低,《停不下來的人》並不算是本自助書籍,不過《停不下來的人》可能為強迫症病患提供了安慰,因為他們並不孤單,以及希望,因為亞當現在好多了,還能幫助大眾瞭解這個疾病。我們的大腦雖然精密,可是出了狀況卻讓人哭笑不得和痛不欲生啊。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多吃兩口飯,有益身心健康!

「多吃一口飯,多留一塊地」!

關心台灣土地的公民這麼呼籲 [1-2]。現代生活食物種物更多樣且方便,只為了提高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為何就要犧牲口腹之慾少吃香噴噴的白麵包等等呢?

因為,多吃幾口飯,除了讓台灣農村受惠,可以救到的還可能有自己的健康和腰圍,以及我們優良的經濟文化傳統!


Fred Hsu, CC BY-SA 3.0


關於稻禾,先讓我不厭其煩地再說這兩則趣事:

大學的某一年,我奉命帶清大的高中學妹過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參加高中校友會運動會。在嘉義搭車的時候,學妹不小心提早按鈴然後很高興地下了車,我們才發現原來還有好幾公里才到中正大學。於是就只好走過去,在四周都是綠油油的稻田邊走著走著,學妹突然間問我說:

為什麼台灣的草都種得那麼整齊……那麼整齊……那麼整齊?

幾年前,幾位高中同學和其中一位同學的妹妹來台灣旅遊。我趁週末帶她們去宜蘭玩,住在一家四周都是稻田的民宿。我望著四周翠綠的稻田,告訴了她們這個笑話。結果同學的妹妹突然露出尷尬表情,接著說她其實也想問我:

為什麼台灣的草皮都泡了水……泡了水……泡了水Orz


Leitz Summicorn,CC BY 2.0


馬來西亞當然產米,只是侷限在少數幾個州。其實大馬華人肯定比台灣人愛吃米飯,因為我去英國參加我弟畢業典禮時,他有不少大馬朋友的爸媽只要一天沒吃到飯,就不惜和兒女翻臉XD

然而在台灣,幾乎每個縣市都有稻田,稻田覆蓋率之高,真是世界罕見,尤其是台灣已經是高度工業化了!我們外國人來台灣,對台灣最讚嘆的就是台灣濃濃的人情味,這是農村社會留下來的優良傳統!

如果想多認識稻米,可以讀這本《稻米達人大挑戰:稻田生態及稻米知識問答集》和書評〈挑戰稻米達人〉

言歸正傳,為何多吃兩口飯這麼重要呢?這是和作稻米研究的同事嘴砲…哦不…討論後歸納的幾點:

一、升糖指數較低

米飯相較麵包餅乾,升糖指數較低!

所謂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又譯糖生成指數,用於衡量糖類對血糖量的影響。在消化過程中迅速分解並且將葡萄糖迅速釋放到循環系統的食物具有高升糖指數。反之,在消化過程中緩慢分解並且將葡萄糖逐漸釋放到循環系統的食物具有低升糖指數。低升糖指數食品有益於大多數人的健康。

一般而言,更完整的種子的升糖指數更低。米飯,即使是白米飯,雖然升糖指數比糙米飯高,可是一般還是比精製麵粉製作的白麵包低,因為白麵粉是已經磨成了粉,加上加工製作,是為高升糖指數食物。米飯,尤其是糙米飯,益處是大於麵包的。

以下是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比較,由於實驗方法等等的差異,數值會有頗大落差,所以多參考幾份,米飯大致上低於白麵包餅乾類:













二、預防文明疾病

在享受現代便捷的生活同時,糖尿病已成為亞洲人人主要的慢性病之一,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佔了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九成以上。第二型糖尿病又稱作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NIDDM)或成人發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特徵為高血糖,主要由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相對缺乏引起。

有不少生活方式方面的因素都被認為是引致第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肥胖症和超重(BMI高於25)、體力活動不足、飲食習慣不健康、壓力大以及生活城市化。根據台灣地區相關社區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的成人盛行率約為6-12% [3]。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是通過增加運動以及改變飲食習慣來控制病況的。

食用全穀的天然飲食(伴隨運動及體重控制)可能有助於預防及甚至治療無數的第二型糖尿病,其中改吃糙米飯被證實有一定的效果[4]。糙米不僅富營養,纖維素也比白米來得多,而且不會在飯後大幅提升血糖的含量。糙米還富含蛋白質、脂質及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

雖然全麥麵包乍看之下也可能有相似的益處,可是事實上不然,因為所謂的全麥麵粉的製作,就是食工加工業不願讓你面對的真相。全麥麵粉的所謂全麥,不是把小麥粒完整地碾成麵粉,其製作過程和製作白麵粉無異,只是事後把麩皮粉再添加回白麵粉中,除了多了纖維素,胚芽並沒有添加回去,所以提供營養並沒有增加,主要原因是胚芽內的油脂會因為碾碎接觸了空氣後,會氧化發臭。


加上為了讓全麥麵包適口好吃,烘焙業可能許多添加許多食品添加物讓全麥麵包鬆軟好吃,讓身體負擔加重。全麥麵粉不願讓你面對的真相,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的《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這本好書可以帶你一探內幕,書評請參考〈烹的意義〉

糙米就不同了!因為糙米(或胚芽米)僅是去除米糠,並不破壞胚芽,所以沒有油脂氧化發臭的問題,因此能最大程度保留全穀的所有益處!其中富含的有益油脂能顧心血管,維生素B群能提高精力,是優質的主食選擇。



三、優質的營養價值

米飯中蛋白質含量約為6~8%,雖然較小麥之10~14%為低,但是
米飯之蛋白質效率(protein efficiency ratio,PER)及蛋白質淨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均比小麥為高(前者是計算動物體增重和蛋白質攝取量的比值,後者愈高表示蛋白質的質地愈好且愈容易吸收),也比燕麥、黑麥等其他禾穀類高。一般來說,禾穀類所含之各項人體必需胺基酸中,主要是離胺酸的含量較有限。其中,糙米、燕麥、及黑麥含有相對較多的離胺酸。 

雖然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可是相較於白米,玉米的營養素缺乏必需胺基酸,加上被加工製成玉米澱粉後,原有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容易隨著高溫烹煮而流失。過去一種稱為糙皮病的疾病,常發生於以玉米為主食的人群,因為未經處理的玉米中菸草酸和色胺酸含量均比較低,因此該糙皮病在南美洲以玉米為主食的貧窮鄉村地帶發病率較高。傳統上,墨西哥等以玉米為主食的族群需要以豆類輔助,才能達到必需胺基酸的均衡,這就是為何墨西哥餐總會有一堆豆子和豆泥。

另外,小麥麵粉裡的麩質,也可能是許多人過敏的原因,所以有人提倡無麩質甚至無小麥飲食,有興趣進一步瞭解,可參考《小麥完全真相:歐美千萬人甩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氣喘、皮膚過敏的去小麥飲食法》Wheat Belly: Lose the Wheat, Lose the Weight, and Find Your Path Back to Health)和書評〈小麥肚完全真相〉



四、儲藏、運輸方便


稻米的儲藏極為方便,過去工業革命以前最大的城市,例如高棉吳哥城、中國北京和日本江戶,多少都以米為主食。中國北方雖不產米,可是可以藉著漕運透過運河把南方魚米之鄉盛產的稻米往北運送,日本江戶(現在的東京)可以利用東京灣作海運,所以可以喂養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口宅在京城。

反觀工業革命前的歐洲,只能利用獸力運送小麥,獸力運送糧食也需要消耗大量糧草,而小麥又需費力地磨粉,每個城市都要設立磨坊,因為沒有先進的儲藏技術,麵粉磨好了就要在短時間內製作成麵包。因此,過去中世紀歐洲難以喂養龐大人口,使得城市發展規模受限,這個問題一直到蒸汽火車的發明和鐵路發展才得到解決。關於這段歷史,有興趣可閱讀《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並參考書評〈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五、促進協作分享

種稻或種麥還是其他糧食作物,甚至會對文化和心理產生重大影響!

稻米,基本上是種勞力密集的糧食作物,相較於其他如小麥、大麥和玉米而言,所需時間是小麥的兩倍,小麥農可仰賴天雨,而且較能獨立作業。種稻如果沒有豐沛的水源,也難以生長。因此迫使同村伙伴必須共同合作,灌溉稻田。心理學界有個所謂的「稻米理論」(The rice theory)指出,你不需要親自下田耕種,就會受到耕種主要糧食作物的文化影響,所以造就主食為小麥的西方人和東方人的重大心理差異--西方人偏向個人主義、擅長抽象概念,而東方人則較擅長直覺式思考,重視整體價值。

要驗證這個理論,有一個好方法,就去利用中國國內南北主食的差異來進行。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位文化心理學博士研究生湯瑪斯‧托爾赫姆(Thomas Talhelm)等人去年在頂尖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南稻北麥可能是造成中國人南方性格與北方性格差異的主要原因 [5]。

因為稻禾灌溉的需要,南方農民必須互相合作築堤建渠分享水源,稻穀成熟時要趕緊收成,所以村民常常需要一同勞動收割;而北方的旱田種麥多靠老天降雨,農作不像南方那樣勞力密集。種植糧食的不同應該就是造成南方人與北方人性格大不同的緣由所在,即使大多數現代城市人已遠離農耕生活許多,可是農耕文化仍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

他們收集了1,162位中國漢族大專學生的性格分析調查,發現來自北方的學生比較偏向個人主義、擅長抽象概念的分類分析;來自南方的學生比較能夠互助合作、擅長整體性思維。但是那些家鄉跨區域又種稻也種麥的學生則無這麼明顯的性格劃分。

還有,在建構社交網絡的圖時,南方產稻區的學生傾向將自己畫得比較小,北方產麥區的學生則相反地將自己看得比別人重要。來自南方產稻區的學生也較可能報答親友,較不會想懲罰他們,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商業大城都集中在中國南方,可能因為南方人在群體內的密切關聯,在社會與商業互動上較佔優勢。

處於稻米種植帶,而稻田又四處可見的台灣,人際之間更相互依存,也比較擅長協作分享。經濟學家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物聯網革命:改寫市場經濟,顛覆產業運行,你我的生活即將面臨巨變》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就要告訴我們,未來的科技發展到許多物資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時,資本主義將式微!書評請參考〈零邊際成本社會的物聯網革命、協作分享及式微的資本主義〉

未來,「取用」勝過「擁有」,「合作」凌駕「競爭」,「分享」徹底取代了「交易」,所以台灣以及東亞和東南亞等稻米文化圈屆時還可能再順勢堀起!



六、鼓勵勤勉

銷暢書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提出了一個極為有趣的理論,那就是稻米文化和數學能力的關係。

稻米在種植過程中,從育苗基肥、整地、灌溉、施基肥、插秧、病蟲害防治、除草、追肥、斷水、曬田、施穗肥、犂田、輪灌、排水、趕鳥到收割,一天都不得閒,要付出極大的體力心力照顧稻田。

雖然稻米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和勞力的糧食作物,不過種植稻米的好處是,付出和收獲常常是成正比的,不像種植小麥,常常需要看天吃飯。所以種植稻米的中國農村古諺,就比高緯度種植小麥的地區還正面,例如中國古諺既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葛拉威爾指出,數學能力的培養,正需要學生不斷地努力做練習,所以他認為稻米文化鼓勵人們努力用功的文化,能夠促進數學能力的培養。

雖然我個人認為這個關聯是過度解釋的,詳情請參考〈如何成為超凡的異數?〉。可是稻米文化對勤勉的正面鼓勵,或許也是為何亞洲最富裕的幾個國家和地區是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這些以米飯為主食的國家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吧?



七、提高糧食自給率 

農委會昨去年發佈糧食供需年報,稻米食用量持續下降,去年每人僅吃44.96公斤,創十年新低,與此同時,喜歡吃麵包、麵條的人卻越來越多,平均每人一年吃掉36.14公斤,幾乎全仰賴進口,拉低台灣的糧食自給率 [6]。

依照熱量計算,台灣國內糧食自給率為33.3%,其中稻米雖可完全自給自足,但因飲食西化,麵食、麵包消費量提升,台灣平均一年要吃掉130萬公噸小麥,但本土產量僅400公噸,自給率不到0.1% XD

多吃米飯,除了以上營養健康的益處,以及文化上的意義,同樣重要的是增進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提高國家安全!台灣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有興趣可參考清大彭明輝老師的好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和書評〈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台灣和東南亞因為氣候和耕地面積,不可能適合種植小麥和玉米等需要大面積種植、工業化耕種收成的糧食,所以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增產報國唯有多吃幾口飯吧XD


況且,多吃幾口飯,少吃幾口白麵包或其他加工食品,救的或多或少還可能有自己的健康和腰圍,以及我們優良的文化傳統!


參考資料:

1. 多吃一口飯,多留一塊地-不一樣新聞

2. 救糧食自給率請你多吃一口飯|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3. 台灣地區糖尿病流行病學

4. Sun Q, Spiegelman D, van Dam RM, Holmes MD, Malik VS, Willett WC, Hu FB. White rice, brown ric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US men and women. Arch Intern Med. 2010 Jun 14;170(11):961-9. doi: 10.1001/archinternmed.2010.109.

5. Talhelm T1, Zhang X, Oishi S, Shimin C, Duan D, Lan X, Kitayama S.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 Science. 2014 May 9;344(6184):603-8. doi: 10.1126/science.1246850.

6. 糧食自給率僅3成3,吃米量創10年新低 -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零邊際成本社會的物聯網革命、協作分享及式微的資本主義






我們或許一點也不難想像,有一天我們家裡的空調、冰箱、電視、洗衣機、洗碗機等等,出門時代步的汽機車等等,全都裝上了像今天的智慧手機一樣的裝置,還有工廠的所有機器和商場的所有購物車也一樣,它們能夠進行精密的計算,並且利用無線網路互通資訊,讓我們過著極為有效率的生活,以最少的能源做出最大的生產。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利用3D印表機來製造許多生活中常用的小物件,我們不僅用更低的能源,我們住的房子還能自行發電,甚至把發出的電上傳至智慧電網。在這樣的世界,我們是不是就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富饒的文明之中了呢?這些新科技,究竟對我們未來的就業是利多還是利空?

《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作者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就是要在《物聯網革命:改寫市場經濟,顛覆產業運行,你我的生活即將面臨巨變》(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告訴你,上述描述的物聯網會怎麼樣具體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尤其是經濟層面的(請參見〈革新世界經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這不是科幻情節,因為這些事物已經發生了,而且速度還飛快,快到讓我們忘記過去十年廿年我們還未有現在一堆習以為常的科技時,我們究竟是怎麼生活的XD 也因為這些事物正在發生,我們也愈來愈發現,怎麼說好讓我們更富足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怎麼運作得怪怪的,一堆無法用過去經濟學概念解釋的現象正在一一浮現。

其實,《物聯網革命》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就是太有誤導性了,因為其原文書名的中譯應該是「零邊際成本社會」,從其原文副標也清楚可見,這本書要談的不僅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還有「協作分享」(Collaborative Commons)和「式微的資本主義」(Eclipse of Capitalism)。可能是因為「零邊際成本社會」這書名在台灣書市不會討喜吧。其實,《物聯網革命》不僅要告訴我們,物聯網興起後,怎麼在科技的層面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將對資本主義造成翻天覆地的改變。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是指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意味著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1汽車的成本因為規模經濟就更低了。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

《物聯網革命》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已進入了零邊際成本的社會,許多商品的生產,其邊際成本近乎零!里夫金指出物聯網的強大力量,即將促成二十一世紀最具支配力量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屆時群眾募資取代銀行貸款,線上課程取代正規教育,「取用」勝過「擁有」,「合作」凌駕「競爭」,「分享」徹底取代了「交易」,一向用來衡量經濟表現的GDP也因此不斷降低,既有的市場經濟規則與典範,將全面遭到顛覆!

《物聯網革命》書名中的「物聯網」是啥呢?根據維基百科,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訊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物體達成互聯互通的網路。物聯網一般為無線網,而由於每個人周圍的設備可以達到一千至五千個,所以物聯網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個物體。在物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在物聯網上都可以查找出它們的具體位置。通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電腦對機器、設備、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設備、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止物品被盜等。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位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運輸和物流領域、健康醫療領域、智慧環境(家庭、辦公、工廠)領域、個人和社會領域等,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和應用前景。

《物聯網革命》指出,未來十年,物聯網將帶來連結一切的智慧時代,屆時,街邊的感測器會通知駕駛人哪裡有停車位;數位水表可以隨時通知屋主是否有漏水情況;運送蔬果的紙箱可以感應蔬果是否即將腐壞;醫生可以遠端監控在家的病人脈搏與血糖是否正常……等。除了現行的出版、通訊和娛樂產業,未來的製造業、能源業、教育業及更多產業的商品與服務,也都將步入「免費」的境地。

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用畢生的精力試圖證明資本主義的內在深層次矛盾,有一天會導致它的滅亡。他過於專注於生產、剩餘價值和勞動異化之間的關係。然而,在資本主義市場,透過看不見的手,賣家都在不斷尋找新的技術,以提高生產率,讓他們減少生產商品和服務的成本,這樣他們就可以賣給他們比競爭對手便宜。如果激烈的全球競爭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讓企業推出更加高效的技術,加快生產力到生產的邊際成本接近於零,使得產品和服務幾乎無價之時,那麼市場經濟還會繼續運作下去嗎?這並非是空想,因為這樣的幾況已經發生了。

對企業家和關注未來生計的人們應該非常想知道,當我們的科技大幅邁進時,屆時企業的營運、你我的工作、市場的經濟會面臨怎樣的巨變?多數產業即將因此受到什麼樣的破壞呢?一些美國頂尖的經濟學家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為新的通訊技術,已經降低了生產和發送商品信息,達到接近零的邊際成本。現在的零邊際成本的革命已經開始影響到其他商業領域。通訊網絡與新興的再生能源物聯網上了網,系統的銜接和自動化物流網絡便會讓第三次工業革命現身。

西門子、IBM、思科和奇異等企業正在建立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把全世界連接成一個全球性的神經網絡──幾十億個傳感器把各種各樣的設備連接到物聯網上。到了2030年,100萬億個傳感器將會把自然資源、生產線、倉庫、交通網絡、電網和物流系統連接起來,從家庭、辦公室、商店和車輛不斷地發送訊息到物聯網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大數據來作分析,來開發新的演算法,以提高工作效率,還有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和分配的成本,包括能源、產品和服務的邊際成本就能接近於零。

而個別用戶的也大量生產和共享資訊,分享的內容還不僅是知識、新聞和娛樂,甚至還可以是再生能源,加上3D列印的產品和在線大學課程的協作分享的方式把邊際成本逼近於零。其實,有些城市和網站甚至已開始共享汽車、住房、衣服和工具,完全繞過了傳統的資本主義市場。資本主義制度即使不會完全被替代,也只能繼續在新經濟的邊緣苟延殘喘。社會資本將會成為主宰,成千上萬的人從資本主義市場的買賣轉換到新興的全球協作。現在巨大的經濟轉變已經開始。過去經濟學家會提出共有資源的悲劇,是因為當時資源是有限的,當資源可能是無限的時候,就不再有所謂的悲劇。

這個巨大的轉變,可能會讓許許多多人感到害怕,因為屆時世界已不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面貌了,很多現在正夯的工作將會消失。不過《物聯網革命》仍提到,縱觀人類歷史,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不過是近期才出現的,我們人類長期生活在共享經濟中的,我們只是利用高科技回到我們祖先熟悉的經濟生活方式而已。

面臨這樣的巨變,瑞米.里夫金預期我們將花較少精力追求金錢利益,更專注如何創造高品質的分享價值;較不沉迷於擁有物品,而更在意互惠與共享;較少剝削地球資源,更努力維持生態永續。無論這一切是否成真,我們鐵定是站在人類文明的一大轉捩點上,讓我們從這本書中瞭解未來可能的巨變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發現曼谷的城市倒影






曼谷是接待最多外國觀光客的亞洲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文化創意產業最發達的魅力城市。到曼谷旅遊並不算稀奇,可是要真正瞭解曼谷,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去年底去了曼谷一趟,先到曼谷北邊的大城(Ayutthaya)看古蹟,然後在曼谷友人家住了一週。前去曼谷前,真慶幸讀了這本好書《發現曼谷:城市的倒影》Bangkok Found: Reflections on the City)。我在曼谷時仍然帶著這本《發現曼谷》一再細讀。

曼谷是個觀光大城市,每年觀光客就超過一千萬,從傳統佛寺和水上市場到摩登的逛街和娛樂都能滿足。到曼谷的旅程真不虛此行,除了有友人熱情的招待,還有許多有趣的經歷。到過不少國家和城市,曼谷和京都是唯二我還想一去再去的城市,因為她們充滿無窮的魅力!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擁有許多佛寺,和傳統藝術,以及獨具一格的生活美學。

曼谷有古蹟文化資產,有各種美食包括高級餐廳到路邊攤小吃,有價廉物美的各種消費體驗,如現代化的龐大購物中心和東南亞最大的水上和跳蚤市場,有五光十色的娛樂……富裕的旅客以及節儉的背包客都能在曼谷滿足;曼谷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是全球領先,從設計到製造一條龍的產業鏈讓他們有強勁的競爭力;曼谷對變性人和同性戀甚至色情產業的包容也不必多談了;不過,曼谷當然也不是個完美的城市,仍然有糟糕的交通和空氣,有些市容也不理想,以及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

《發現曼谷》的作者是自幼住在日本、以研究觀察日本如何在西化的過程中失落了傳統的知名作家艾力克斯‧柯爾(Alex Kerr),在1977年之後來到曼谷定居至今。艾力克斯在日本和泰國研究當地的藝術,他在曼谷還開了家店,販售一種稱為班加隆(Benjarong,เบญจรงค์)的手工藝陶瓷器。曼谷迄今還保有皇家頂級手工藝品的手藝,在舊國會大廈的Ananta Samakhom Throne Hall還能欣賞到近年高水準、極為繁複精緻的黃金、絲綢和木雕手工藝,因為王室還在支持和贊助。

艾力克斯在東南亞金融風暴後在曼谷經商,認識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泰國朋友,在經商投資的過程,也充分見識到泰國人獨特的行事方式。他除了經營班加隆的生意,也致力研究萊泰、花藝、舞蹈、柚木建築等藝術還有泰國的禮儀,他極力找尋傳統泰國柚木建築,藉由老房子來體驗許多現代泰國人都不曾瞭解的泰國藝術。他的班加隆生意並不成功,收掉後開設「起源」課程教導西方人泰國藝術和禮儀。《發現曼谷》,是由一個老外的角度,深入觀察泰國的傳統文化,探究曼谷如何面對傳統和現代化的衝突,這些衝突在所有後發現代化的亞洲國家一再地上演,包括台灣也不例外。

泰國在東南亞的十字路口,從大城王朝開始就歡迎外來移民尤其是華人,泰國迄今仍有相當可觀的華人人口,他們大多來自潮州,在曼谷街上常見面孔和我們相似的泰國人,多少都有華人血統,尤其是富裕和中產階級,曼谷的佛寺也常見中國的神像來當護法。泰國也吸收了高棉、緬甸、馬來西亞、印度、錫蘭、歐洲、伊斯蘭的文化,在泰國一再進行融合。

曼谷真的是一個超有趣的城市,泰國人也是我迄今見過對外國人最友善的國家,我在大城騎單車不小心撞到了機車,拚命道歉之下,機車騎士還對我微笑,連他身邊的朋友也都當作趣事在笑。作為在曼谷生活的老外,艾力克斯在《發現曼谷》中也不時提到曼谷對外國人的包容,曼谷有近50萬外國人長期合法居住,就算是曼谷當地人,據說也有高達六七成有華人血統。有容乃大,真的是曼谷的精神,這也體現在泰國菜寬廣的味覺光譜上。曼谷另一奇特之處,是在曼谷的包容力,讓一個城市擁有經濟階級地位差異極大的龐大人口都聚合在一個城市中,還能基本上保持良好的治安。

《發現曼谷》用很深入的文化和藝術觀察來體驗曼谷,只是對歷史的著墨有限。曼谷令人著迷的另一點是,泰國是東南亞…哦不…亞洲唯二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另一個是日本。不對,還有中國…呃…可是中國也被八國聯軍蹂躏過呀。泰國和日本就是亞洲最早進行現代化的國家,曼谷大皇宮內的歐式建築,以及舊國會大廈還有舊城區內歐式建築群就是為了向西方列強展現泰國現代化決心和國力的象徵,當然還有朱拉隆功泰王(Chulalongkorn)的一系列現代化政策,以及外交努力,只損失了一些領土,最大限度地保有泰國主權的完整。曼谷並非是近年來才大力發展的,日本和泰國雖然文化相異很乍看之下頗大,可是最早卻也走了相似的路。

僅管最早現代化,可是泰國在戰後,經濟卻長期落後了鄰近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的人均GDP只有大馬大概一半,台灣的四分之一多一點而已。泰國除了曼谷地區,許多地區性大城市的建設仍然非常落後。在經濟層面,泰國不算是個成功的國家,更甭提政治上長期的動亂。可是泰國式的政治動亂也堪稱奇特,家常便飯的政變像是衛兵換班而已,九十年代後就鮮少鬧出人命。狂亂的政治暴動常常僅止於嘴砲,只有少數幾次有釀成流血。

泰國最早的現代化,並沒有讓他們一直保持優勢,這和日本就很不一樣。或許泰國人因為宗教信仰而缺乏了野心?還是過度尊崇權威?還是泰國內化深入的階級制度阻礙了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作為一個有趣的國家,泰國應該不僅是個旅遊逛街購物的好去處,也值得關心國家發展的公民深究的一個好案例!